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演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演进
陈曦
党的作风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和风格”。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体来讲,党的作风建设包括“党员的思想作风、学风、文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这几个方面的作风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并逐渐形成了作风建设的理论体系。

对党的作风的回顾与梳理,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意义重大。

一、由初创到成熟时期
毛泽东可以说是党风建设的创立者。

早在20世纪20年代,针对红军党内存在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等不正之风,毛泽东写下《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指导红四军加强自身的思想和作风建设。

提出了纠正党内不正之风的方法。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毛泽东随后1930年5月写下《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对党内存在的开口闭口“拿本本来”的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作风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明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这些对于党风建设思想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的萌芽。

(一)正式提出了三大党风思想
“党风”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1942年党校的开学典礼上,毛泽东作了《整顿党的作风》讲演中,首次提出“学风和文风,都是党风”,并对党风作了具体的阐释,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经过1942年至1945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以及党八股等不正之风进行了有效的整顿和抵制,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有效的进步。

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的《论联合政府》报告,对党风进行了明确的阐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这三大党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明确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成为了领导我国人民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毛泽东对这三大作风的深刻论述具有重要意义,它赋予了中国钢产党深刻的理论内涵,,使中国共产党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自此,党风建设思想逐渐趋于成熟。

(二)创造性提出了“两个务必 ”党风思想
新的时期新的任务,决定了党风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骄傲情绪,贪图享乐情绪,不求上进等情绪逐渐在党内滋生,一些共产党人,可能在面对拿枪的敌人时无动声色,但是却经不起糖衣炮弹的攻击,对此,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两个务必”重要思想来整顿党的作风,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这种党风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有利的抵制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冲击,对党内的腐败分子进行了清除,纯洁了党的队伍,为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党风建设的途径主要在于教育
毛泽东的党风建设策略更注重于思想教育,这种思想教育包括经常性的教育和集中式的“整风运动”。

首先,毛泽东非常重视对党员经常性的教育,在《一九四五的任务》一文中指出了党内的一些工作人员喜欢独立专行,不喜欢启发人们批评讨论的问题,并提议各地对此进行教育,在党内外大力提倡民主作风。

除此之外,毛泽东还创建了整风运动这一加强党的作风的有效形式。

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在毛泽东看来,整风的目的 “就是改变作风,团结干部,就是决定上写的改变观点,改变思想方法,改变作风,团结干部,团结全党”,整风运动中整风的对象是全党,整风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从整体上提升了党员的素质,为全党营造良好的作风点下了重要的根基。

二、党风建设的新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结合新的实际问题,在对党的优良作风进行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明确指出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途径,结合新的形势,“反腐倡廉”成为党风建设的中心内容,更为重要的是,为使党风建设发挥最大效果,还提出了将党风建设制度化的伟大构想。

(一)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权力的直接掌管着,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党的思想和作风。

邓小平充分意识到了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1979年11月,邓小平在《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为了整顿党风, 搞好民风, 先要从我们高级干部整起。

”对此,党的领导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党员干部如果作风不端正,不遵守党纪国法,损公肥私,铺张浪费等,就不可能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更不可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更谈不上使社会形成良好风气。

因此,他明确指出,端正党风要从领导干部抓起。

领导干部党风的端正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在新的环境下,身体力行的践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防止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

(二)将反腐倡廉作为党风建设的中心内容
. All Rights Reserved.
18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贪污腐败,行贿受贿,奢侈浪费等腐败现象也随之蔓延,这不仅是对人民利益的损害,更是直接损害了党的形象。

在这种形势下,邓小平在继承和发扬三大优良作风的同时,将反腐倡廉作为了党风建设的中心内容来抓,他在肯定经济建设所取得成的同时指出:“对我们来说, 要整好我们的党, 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不惩治腐败, 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 确实有失败的危险。

”针对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当前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大的经济背景,为腐败现象的存在创造了土壤和条件,而这种土壤和条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铲除的,这决定了反腐倡廉这一党风建设的中心内容要贯彻到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惩治腐败这种不正之风呢。

邓小平提出一要靠教育,即通过思想教育帮助广大党员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从内心深处设置防线,增强对待腐败的免疫力,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保持廉洁自律的本色;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教育并不是对所有的党员均受用,当教育对部分党员不起作用时,还要依靠法制。

通过国家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纠正贪污腐败的不正之风,使党和国家走上依法治党,依法治国的挡路,进而从外在环境中帮助良好党风的形成。

(三)党风建设的途径主要在于制度化
制度建设是党风建设的保证。

只有重视制度建设,才能使党的一切活动在制度的规范中运行,才能使党风更加端正,才能使党的领导更加规范有成效。

邓小平充分认识到了将党的作风制度化的重要性,他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提出,这些错误的产生除了与领导人的作风错误有关,组织制度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

并指出,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不再横行,相反,不好的制度却能够使好人不能充分做好事。

如果不改变现存制度出现的权利过分集中、封建家长制等弊端,曾经出现的问题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只有有计划的改变弊端,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因此,邓小平提出制度问题必须引起全党高度的重视。

三、党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扬三大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对党风建设进行了新的理论探索,进一步深化了对党风建设的认识,把党风建设推进了一个新的水平。

(一)对党风的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和邓小平党风建设思想的基础上,江泽民同样高度重视党风建设,甚至对其的认识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江泽民曾反复强调:“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切不可小看了作风问题。

”在江泽民看来,党风代表着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方针以及路线的外在体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党风建设“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

”可见,对党风重要性的认识在毛泽东邓小平党风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江泽民还强调党风建设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所在,正如他所强调:“党的作风建设, 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抓住作风建设,就抓住了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提高党风建设,同时也是提高了党的执政水平,提高了党的拒腐防变能力。

(二)党风建设要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一些长期执政的老党执政地位的丧失,尤其是苏联的解体,苏共的亡党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迪。

在此种社会大背景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认为党要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江泽民在《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一文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之后的多次讲话中,江泽民反复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在1994年9月召开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强调指出是人民赋予了执政的权力,作为执政党,理应为人民谋福利。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宗旨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发挥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在世纪之交,江泽民甚至将党风建设思想提升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共同写进党章,更是体现了党风建设思想中对与人民群众作用的高度重视。

(三)党风建设的途径在于要靠教育和制度二者的共同保障
在继承毛泽东和邓小平党风建设的基础上,江泽民提出了党风建设需要靠教育与制度二者的共同保障的重要思想,是对党风建设思想的新发展。

正如江泽民所指出:“抓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

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
自觉性与坚定性,又要建立健全一套管用的制度和机制,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通过教育手段建设党风需要加强对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指引党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对其群众观教育,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制度建设方面,江泽民把制度建设作为党风建设的重要途径,认为针对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度建设是最根本的,这个制度包括学习领导责任制,调查研究制度,联系群众制以及民主监督制度等各个方面,尤其是提出了用“法治”置换“法制”的重要思想,突出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

对于党内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标本兼治的重要方针,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党风建设思想的又一新的发展。

. All Rights Reserved.
189
四、党风建设思想的创新
十六大以来,面对国内外新的形势和任务,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扬前几代领导集体党风建设思想的基础上,集合新的时代特点对党风建设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一)将艰苦奋斗的作风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自建党以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一直为各代领导集体所重视。

胡锦涛结合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为了使全党同志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任务,在十六大召开后便来到河北省西柏坡进行学习考察,并做了“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倡导全党同志在继续发扬“两个务必”的优良作风的基础上,要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树立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艰苦奋斗的思想。

他非常重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他曾指出:“历史和现实表明,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 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 是难以发展进步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 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在我党历史上,胡锦涛第一次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作为专门讲话进行强调,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将艰苦奋斗的作风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二)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
求真务实的作风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形势需要逐渐被提出,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根据时代的要求第一次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将其贯彻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胡锦涛甚至将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视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的“真”表现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坚持长期艰苦奋斗、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及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对全体党员同志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通过思想教育、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将求真务实之风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

求真务实之风是党的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形势越好,群众的积极性越高,越需要求真务实的作风,只有坚持住求真务实的作风,才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三)党风建设的途径中首次提出了预防
对于党风建设的途径,不同时期不同背景有不同的要求,与毛泽东时代的教育为主、邓小平时代制度保障为主,以及江泽民时期的教育与制度的结合不同的是,胡锦涛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预防的方法。

即“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 ; 要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防范腐败体制机制 ; 要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 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预防腐败体系,对党风建设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党风建设在路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新的要求,对党风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

(一)对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的方法进行了深刻阐释、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一直为各界领导集体所重视,习近平尤为重视群众的力量,对联系群众的作风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更是对密切联系群众的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对于如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认为关键在于树立观点、讲究方法、融入感情。

”树立观点,即全党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做事情一定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讲究方法,即用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融入感情,即在同人民群众保持联系时要融入真情实感,要有鱼水之情、仁爱之心,才能真正做到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二)对党风建设的路径进行深入探析
习近平对党风建设的路径的阐述更为系统化。

他认为,党风建设首先要靠信念来塑造。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不脱离人民群众,我们就会无往不胜。

理想信念的培育要靠坚实的感情基础以及优良的党内环境加以维系。

坚实的感情基础培养在于共产党人对党和国家的真诚热爱,对党的强烈归属感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强烈责任感,党内优良的政治环境是塑造党员坚定信念的外在环境,具有正气的政治环境的塑造需要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

党风建设除了依靠塑造信念还要从外在加强保障。

这种外在保障包括党章、纪律以及制度等。

只有严格遵守党章以及党的纪律,规范制度,才能真正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以中国梦作为党风建设的重要指引
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一梦想的提出,为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指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一支健康向上、求真务实的党员队伍,“让党员队伍始终保持一种纯洁的、积极的、健康的精神面貌,始终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始终保持着一种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态度,始终保持着一种扎实肯干、务实求真、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只有如此,才能切实保持党的优良作风,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总之,纵观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党风建设永无止境,不同领导集体根据时代的背景和特点对党风建设的理论和时间,使得党风建设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理论体系。

如今,党风建设依然在路上,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工程,是时代所赋予每个党员的新课题。

(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1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