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中易错易混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学中易错易混点
1.脂质:包括脂肪、固醇和类脂。

脂质概念范围大。

类脂:属于脂质中的一部分,又可分为磷脂和糖脂
2.生长素:由植物的一定部位产生的,适宜浓度时能够植物生长的物质,其化学本质是吲
哚乙酸。

生长激素:由动物的垂体合成分泌的蛋白类激素,能够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秋水仙素:是一种化学药剂,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者幼苗能使染色体组加倍形成多倍体,在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中常采用。

3.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直接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2)白质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根本原因:DNA分子(或基因)的多样性
4. 核苷、核苷酸、核酸
核苷:由含氮碱基与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与核苷酸的区别为不含磷酸基。

核苷酸:由含氮碱基、五碳糖与磷酸三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因含糖的不同,可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5.赤道板: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这个平面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赤道的位置。

但赤道板不是一种结构。

细胞板: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的一层结构,随着细胞分裂的进行,它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高尔基体与它的形成有关。

6.极核:是被子植物胚囊的结构之一。

每个胚囊中有两个极核。

它是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
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细胞(其中3个消失),一个大孢子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2个极核和5个其他细胞。

它们的基因型都相同。

受精时两个极核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以后发育成胚乳。

极体:是伴随着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而产生的。

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另一个较小的是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经过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第一极体经分裂成两个极体。

这样,,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极体不参与受精,产生后将逐渐退化。

7. 胚囊:在被子植物中位于胚珠内,为具有卵细胞、助细胞、极核和反足细胞的结构。


精后,受精卵在胚囊内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囊胚:动物胚胎发育的一个阶段,典型的囊胚呈囊状,中央有空腔,称为囊胚腔。

8.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细菌、放线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等。

原生生物:指体积微小、单细胞或群体的真核生物,用鞭毛、纤毛或伪足运动。

如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等。

原生动物:指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属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统称为真核生物,有真菌(如酵母菌、根霉、蘑菇)、藻类(如团藻、衣藻、海带)以及全部高等动植物。

9.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速率:光合作用的指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米叶面积吸收二氧化碳毫克数来表示。

光能利用率:指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

提高的途径有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效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中所含能量与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的比值。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有光照强弱的控制、二氧化碳的供应、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等。

10.高中生物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
(1)、ATP合成反应方程式:A TP→ADP+Pi+能量
(2)、光合反应:
总反应方程式:6CO2+12H2O→C6H12O6+6H2O+6O2
分步反应:①光反应:2H2O→4[H]+O2ADP+Pi+能量→ATP ADP++2e+H+→NADPH
②暗反应:CO2+C5→C3 2C3 →C6H12O6+C5
(3)、呼吸反应:
A、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分步反应:①C6H12O6→2 C3H4O3+4[H]+小少量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
②2 C3H4O3+6H2O→6CO2+20[H]+少量能量(场所:线粒体基质)
③24[H]+6 O2→12H2O+大量能量(场所:线粒体内膜)
B、无氧呼吸反应方程式:(场所:细胞质基质)
①C6H12O6 →2 C2H5OH+2CO2+少量能量
②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
1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曲线解读:
(1):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曲线分析应用
①规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不断增强
曲线分析: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可表示
此时细胞呼吸的强度。

AB段: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
CO2释放量逐渐减少,这是因为细胞呼吸释放的CO2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此时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B点: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光照强度只有在B点以上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B点所示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到C点以上不再加强了,C点所示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②、应用:阴生植物的B点前移,C点降低,如图中虚线所示,间作套种农作物的种类搭配,林带树种的配置,可合理利用光能;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可增加大棚作物产量。

(2)、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①规律:图1和图2都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
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CO2浓
度增加到一定范围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图1
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时的
CO2浓度,即CO2补偿点;图2中的A′点表示进行
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最低浓度。

图1和图2中的B和B′点都表
示CO2饱和点。

②、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增施
农家肥等增大CO2浓度,提高光能利用率。

(3)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①规律:a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温度增加到
一定范围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b: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②、应用::冬天,温室栽培可适当提高温度,也可适当降低温度。

白天调到光合
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作用;晚上适当降低温室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12.姐妹染色单体:是指在分裂间期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的连在同一着丝点上的两个染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与另一条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互称为非姐妹染色单体。

13.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仅仅指氧化NH3形成亚硝酸、硝酸释放能量的过程,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主要是指利用硝化作用释放的能量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的同化作用过程
14.扩散和渗透作用的比较
(1)扩散即为自由扩散,是指物质(气体或液体分子)从高浓度(单位体积中该物质的分子数多)区
域向低浓度(单位体积中该物质的分子数少)区域的自由运动(可以通过半透膜,也可以不通过半
透膜)。

(2)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3)相同点:①具有浓度差(这里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中物质的分子数的多少,即物质的量的浓度);
②本质上都是单位体积分子数多总体移向单位体积分子数少的一侧。

(4)不同点:①渗透作用多指溶剂分子(水或其他溶剂分子);扩散指非溶剂物质(溶质分子或气体分
子)的运动;②渗透作用通过半透膜;扩散可以通过半透膜,也可以不通过半透膜。

(5)渗透作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扩散。

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既属于自由扩散又属于渗透作用,
只是称为“渗透作用”比“自由扩散”更具体准确。

但氧气、二氧化碳、甘油等物质进出细胞只能说自由扩散,而不能说渗透。

15.半透膜:是指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如动物的膀胱、肠衣),不具有生命性,无选择性。

能否透过半透膜往往取决分子或颗粒大小。

选择透过性膜:是指膜上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的半透膜(是生物膜),对物质的透过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够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某些物质;选择透过性膜一定是半透膜,而半透膜不一定具有选择性。

16.将面团包在纱布里搓洗后,留在纱布里的物质是蛋白质,洗出的白浆为淀粉.
17.外分泌性蛋白通过生物膜系统运送出细胞外,穿过的生物膜层数为零.
18.主要能源、重要能源和直接能源: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葡萄糖是重要能源,因为多糖、二糖要水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进入氧化分解过程,并且葡萄糖比它们容易运输。

所有能量只有转化为ATP后才能被机体利用,所以,ATP被称为直接能源。

19.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质是细胞在分裂间期核内的细丝状物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有利于DNA分子的复制。

染色体是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后的柱状或杆状结构,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分裂间期复制的染色体与原染色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同属于一条染色体
20.生物的遗传物质:
(1)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既有DNA,也有RNA,DNA是遗传物质;
(2)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含DNA的,其遗传物质是DNA)
21. 终止子:是位于基因非编码区下游的一段脱氧核苷酸序列,它的特殊碱基排列顺序能阻
碍RNA聚合酶的移动,并使其从基因模板上脱离下来,转录工作从而结束。

终止密码子:位于信使RNA上,共有三种:UAA、UGA、UGA。

这三种遗传密码不代表氨基酸,核糖体沿着信使RNA翻译到终止密码位置时,翻译停止。

表明一条肽链翻译完成。

注意:终止密码不是由终止子转录而成的。

22. 无性生殖细胞:其产生不经过减数分裂,无性别之分,发育成的后代也无性别之分。


需经过两两结合,就能发育成新个体。

如根霉产生的孢子。

有性生殖细胞:其产生需经减数分裂,有性别之分,如精子和卵细胞。

需经过两两结合,形成合子,才能发育成新个体,后代有性别之分。

但有些不经过两两结合也能发育成新个体。

如蜜蜂中的雄蜂就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

23.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直系血亲是指与本人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是纵向关系,如(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外)孙子(女)
旁系血亲是指与本人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人,是横向关系,如叔伯(姑姨舅)、(表)兄弟姐妹、侄子(女)
24.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25.染色体组:一般的,生殖细胞中形态、大小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就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个染色体组。

26.单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有的种类的单倍体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有的含2个染色体组,有的含多个染色体组。

注意:只要是配子发育来的,不管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27.种群是一定地域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具有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

种群通过个体间的交配保持一个共同的基因库。

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物种范围大,包括各个不同地域的同一物种多个不同种群。

28.先天性疾病、遗传病与传染病:先天性疾病是指生下来就有的疾病,包括遗传病和先天性畸形。

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是先天性疾病的一种。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传染源传播的疾病,比如感冒就是一种传染病但不是遗传病。

29.基因重组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重组包括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连锁和互换,还包括基因工程的DNA重组。

基因的自由组合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30.基因对性状控制的两条途径:
(1)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

如缺乏酪氨酸酶导致白化,或白头发性状。

(2)直接途径: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如囊性纤维病。

31.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
(1)常染色体上遗传病
男孩患病概率=女孩患病概率=患病孩子概率;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1/2×患病孩子概率。

这里1/2的实质是指自然状况下男女的概率均为1/2。

(2)性染色体上遗传病
病名在前性别在后,则根据双亲基因型推测后,从全部后代中找出患病男女,即可求得患病男(女)的概率;若性别在前病名在后,根据双亲基因型推测后,求概率问题时只需考虑相应性别中的发病情况。

(3)当多种遗传病并存时,只要有伴性遗传病,求“患病男(女)孩”概率时一律不用乘1/2(结论5)。

32.DNA聚合酶与DNA连接酶:
(1)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酸片段的3′末端的羟基上,形成磷酸二酯键;而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不是在单个核苷酸与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2)DNA聚合酶是以一条DNA链为模板,将单个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而DNA连接酶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

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33.21三体综合征形成原因:
(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1号同源染色体未分开,移向同一极,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进行,形成异常配子,该配子与正常异性配子结合,形成三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进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移向同一极,形成异常配子,该配子与正常异性配子结合,形成三体;
34.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方法
(1)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细胞内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根据细胞的基本型确定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的次数,该次数就等于染色体组数。

比如基因型为:AAaaBBbb的个体,其染色体组的数目为4
(3)根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数确定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组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染色体形态数。

35.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6.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对应。


经中枢是反射弧的
一部分,主要起分析综合处理由传入神经传来的兴奋,并发出指令通过传出神经支配效应器的活动,在结构上它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灰质)部分,是突触和胞体汇集的地方,就在横切面的蝶形结构区域。

37.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产生的激素,主要能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促使血糖浓度的升高
肾上腺激素:除了由肾上腺髓质产生的肾上腺素等激素,还有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醒固酮等激素
38.动物的体液调节与激素调节:体液调节是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如CO2、激素等通过体液传送调节生命活动;动物的激素调节是动物的内分泌器官如甲状腺等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调节生命活动的过程。

激素调节属于最重要的体液调节。

39.尿糖、糖尿与糖尿病:
尿糖是指尿液中的葡萄糖。

糖尿则是指含有葡萄糖的尿液。

一次大量食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或胰岛B细胞受损等都可引起糖尿,而糖尿病则是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缺乏,使得血糖浓度长期偏高而出现糖尿。

出现糖尿并不一定就患有糖尿病。

40.凝集素:动物血清中能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实际上就是抗体抗毒素:动物血清中能特异性中和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毒性的成分,实际上就是抗体
抗生素:是一类具有特异性抑菌和杀菌作用的有机化合物,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链霉素、青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等
41.间作与轮作:间作是一种增加光合作用面积以增大光能利用率的方法,如在玉米地里种植绿豆。

轮作是一种延长光合作用时间以增大光能利用率的方法,如在一年中原来种植一季改为种植两季。

42.种子萌发时,有机物总量减少,鲜重增加
43.花药离体培养与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是把花粉粒进行组织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而单倍体育种除了要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以外还要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组数加倍得到纯合体。

44.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单一方向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分向光性、向水性等。

感性运动是植物受植物体不定向刺激而引起的不定向运动,分感夜运动、感震运动等。

如含羞草小叶感震而闭合。

45.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腺体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进入身体各处发挥作用。

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腺体的分泌物一般由导管运输到身体的一定部位发挥作用。

46.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突起(分树突和轴突)和细胞体组成。

神经纤维是指神经元的轴突包括套在其外的髓鞘或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

多条神经元由纤维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就构成一条神经。

47 生物富集作用: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
大量积聚的过程。

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

水体富营养化:指由于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植物等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水生动物死亡的现象。

48.生态农业建立所依据的原理:能量的多级利用与物质的循环再生。

49.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意义)是?
设法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50.血红蛋白与血浆蛋白:、血红蛋白是哺乳动物红细胞内的蛋白质,起着运输氧气的作用,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血浆蛋白是血浆中的蛋白质,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

51.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成熟后结构非常特殊,已不具有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细胞内40%以上空间被血红蛋白占据着,且通过无氧呼吸供给能量。

52.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光反应需要酶,暗反应也需要酶
53.极性运输
所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总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能颠倒。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与地理方位上的“上”和“下”
无必然联系。

“形态学上端”通常指茎尖、根尖等。

54.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①乳酸与碳酸氢钠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稳态;
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④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55.基因库、基因组文库、cDNA文库
基因库是指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称,属于遗传范畴。

因组文库含有一种生物的全部基因。

cDNA文库含有一种生物的部分基因。

56.摄入量与同化量:
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同化量=摄入量一粪便量。

同化量包括保留在体内的能量和呼吸消耗的能量两部分
57.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
(1)神经纤维膜内的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2)神经纤维膜外的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58.高中生物学常见的脊椎动物激素的分类:[
(1)肽类及蛋白质类激素:由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素都是蛋白质类激素。

肽类、蛋白质类激素易被胃肠道消化酶分解而被破坏,一般采用注射方法,不宜口服;(2)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可口服。

(3)固醇类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

性激素属于类固醇,可口服。

59.脊椎动物激素作用的机理
①含氮类激素作用机理:含氮激素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其调节作用的。


素受体是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质结构成分。

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
高度的亲和力。

激素作为第一信使与受体结合后,首先引起受体构型的变化,激活
与受体相结合的效应器。

一般认为受体和效应器都在细胞表面的质膜上。

并通过第
二信使(如环一磷酸腺苷cAMP)传递激素的信息而在细胞内激活一些酶类,从而促进中间代谢和膜的通透性或通过控制DNA转录、翻译而影响特异蛋白质的合成,最终
表现出激素的特点生理反应。

②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理:类固醇激素是一类分子较小、亲脂性的物质。

易透过细胞膜
进入胞内并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发生构象变化,形成一个有
利于穿过核孔和与染色质具有高度亲和力的结构。

进入细胞核后,复合物与染色质
上的非组蛋白质相互作用而与DNA结合,启动DNA的转录、翻译进程,产生诱导蛋
白,从而导致生理效应的发生。

60.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不能为一般动物所直接消化利用。

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

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

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61.侏儒症与呆小症
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特征是身材过于矮小,一般不超过130厘米,智力正常。

呆小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特征除身材矮小外,最明显的是智力低下。

62.生殖、生长与发育
生殖;亦称“繁殖”,生物孳生后代的现象。

生长:通常指生物体的重量和体积的增加。

发育:生物体生活史中,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在高等动植物中,一般指达到性机能成熟时为止。

63.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无性生殖细胞:其产生不经过减数分裂,无性别之分,发育成的后代也无性别之分。

无需经过两两结合,就能发育成新个体。

如根霉产生的孢子。

有性生殖细胞:其产生需经减数分裂,有性别之分,如精子和卵细胞。

需经过两两结合,形成合子,才能发育成新个体,后代有性别之分。

但有些不经过两两结合也能发育成新个体。

如蜜蜂中的雄蜂就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

64.细胞内液、细胞液和细胞质:细胞内液是动物细胞内的液体,和细胞外液相对应。

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中的液体,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

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65.内环境和外界环境:内环境是组织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外界环境是指有机体对应的外界环境。

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从外界环境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