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馆志愿者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技馆志愿者心得体会
第一篇:中国科技馆志愿者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报告
记得在去年寒假,那次的志愿者活动,我们去往的是北京站,每天迎宾送客,望着那一双双盼望早日回家的,渴望见到亲人的目光,我们不畏严寒,坚守在北京站的各个角落,乐此不疲的回答着那一个个熟知的问题,认认真真的帮助旅客寻找站台、候车室、卫生间等等。

去年暑假去年暑假我又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去的是科技馆,感触颇多,让我感受到帮助别人后的那份快乐,所以为了收获那种幸福,我又一次参与到了志愿者活动中来,我想将更多的快乐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能够在享受幸福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关怀,让人们体会到志愿者的热情与好客。

这次志愿者活动从1月29日、2月1日至2月2日,一共持续了4天,虽然仅有短短的4天时间,我却收获颇多。

4天时间我收获了友谊;我懂得了孩子的那份童真,那份可爱;我收获了别人对我的信任,对我的认可;同时让我认识到作为服务行业的人们是那样的辛苦;还有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让我为父母的那份关心和爱有了一个新的定义。

首先,我想说,我收获到了友谊。

我们这个组有20人左右,但只有一个我的伙伴,其他同学从未接触过,开始还真的有些胆怯,害怕和陌生人交流,更别说要一起合作4天,但是,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本想与我的伙伴一起工作,但由于某些原因,第一天我们就被分到了不同的岗位上,就在休息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女生,她和我的名字相像,从那以后,我就多了一个朋友,再之后,我不再害怕了,大家都彼此熟悉了,感觉自己多了不少的朋友,其中也包括那里的工作人员,在闲谈中我发现,他们都好友善,非常有爱心,我们在这里仅仅工作4天就觉得好疲惫,而他们要在这里长久的工作下去,试想是多么的累,但是他们都好开朗、乐观,他们以一种学习的态度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让我产生了一种崇拜的心情,他们永远是我心中最可爱的
人。

这次志愿者活动也让我懂得了孩子的那份童真,那份可爱。

刚刚到科技馆的前两天,我们都被派往了儿童城区,那里面几乎全是家长带着孩子在做游戏,玩耍,4天的比较来看,那里是最累的两天,同时也是最快乐的两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个孩子,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看着他们那么可爱,那份质朴,我好想拥抱一下可爱的娃娃,捏捏他们稚嫩的脸蛋,逗他们开心的笑,让我好想回到童年,我觉得和孩子们一起就会觉得好快乐,看着他们开心的笑,就会忘记一切烦恼,这两天我也认识到,孩子一定要哄着,他们是那样的天真、活泼,没有一点点的被污染,是那样的纯洁无暇。

在科技馆服务的这些天也让我感受到,作为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是那样辛苦,那样的不容易,参观的游客会提出各种问题,也许有些问题他们已经回答了上千遍,有些问题他们已经解释了上万遍,但是当有人提问时,不管他们当时是多么的疲惫,他们依然会面带微笑,温文尔雅的重复着问题的答案,并且将您领到目的地,他们的微笑一定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他们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天使,每天重复着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奉献自己。

最后,也是我感受最深的,收获的最有价值的,那就是我体会到了父母对子女的那份爱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并且,任何一对父母都会那么的爱自己的孩子,那份爱是那样的自私,儿童城的那两天,我看到了不止一位家长都是大包小包的背着,那里面全是孩子要吃的、喝的,家长们不管自己有多累,有多饿,有多渴,都要先顾着孩子,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受一点累。

看到他们,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母亲为了让我吃饭,每天都要换着花样的想要做点什么,不管父母穿什么,一定要给我买最好看的,让我住最好的地方,上最好的学,受最好的教育等等,宁愿自己省着点,也不愿让那孩子受一点委屈,以前觉得也许是理所应当的,但现在,我被天下父母的这份伟大的爱震撼住了,天下没有一对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为了这个小生命愿意付出一切,父母的爱来的容易,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一种恩赐,是那样的无私,那样的伟大!我相信感
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此次志愿者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我想我会一直将这份感动,这份心情留存在心里,并且我也会用我的这颗火热的心温暖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份快乐。

第二篇:中国科技馆小志愿者讲稿
昆虫的口器
小朋友们请看,这里有三个圆形的玻璃罩,里面藏着什么东西呢?告诉大家吧,里面放着三种昆虫的口器。

那么什么是昆虫的口器?昆虫的口器就是昆虫的嘴巴。

科学家把昆虫的嘴巴叫“口器”,鸟儿的嘴巴叫“鸟喙”。

相信大家见过各种各样的昆虫,可很少有人仔细观察过它们的口器。

现在我们就来揭开这三种昆虫口器的秘密。

首先,请一位同学把手放在画蝗虫的这个按钮上,大家看里面是什么?这是一个放大了的蝗虫口器。

它正在吃着青草。

请大家注意观察,口器的上下两部分正一张一合的来回运动,不断地咀嚼着的青草。

蝗虫的这种口器方便它们咬碎固体的食物,这种口器叫做咀嚼式口器,蟋蟀、天牛、金龟子等很多昆虫都是这种口器,这是昆虫中最原始的口器。

接下来,我们再观察一下蚊子的口器。

大家都讨厌它,因为它老叮我们,吸我们的血。

那我们就来看一下,吸我们血的这种口器到底长得什么样儿?大家看玻璃罩里这只蚊子正在吸血。

它的口器就像一根弯曲的针,刺入皮肤里面,吸走红色的血液。

蚊子的这种口器叫做刺吸式口器,它的口器很尖硬,能够轻松刺破动物的皮肤、植物的茎叶。

蚊子不仅吸动物的血,它还吸食植物的汁液、花蜜和露水等液体。

有这种刺吸式口器昆虫还有蝉、红蜘蛛等。

最后,我们来看看蝴蝶的口器。

这个玻璃罩里面也是一个放大了的蝴蝶口器,大家看!它竟然可以伸出那么长,因此它能吮吸到花儿底部的花蜜,不过飞行时,它们长长的口器通常是卷起来的。

蝴蝶这种口器叫做虹吸式口器,蛾类的口器也是这样的。

好了,大家在这里只是认识了三种最常见的昆虫口器,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好多其它样子的口器。

昆虫们所吃的食物和取食的方式不同,
慢慢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神奇的昆虫口器,可以说是千奇百怪。

躲避雷电
小朋友们,我们知道大自然的天空就像个娃娃的脸,会变来变去!有时阴天,有时晴天,有时打雷,有时下雨,有时雨过天晴还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那么,小朋友你们知道雷电是怎么回事吗?它和雨、雪、雾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

有的发生在云层与云层之间,有的发生在云层与大地之间,这两种放电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雷。

雷电全年都会发生,但是,较强的雷电一般发生在春夏之交和夏季的时候,特别是大雨、暴雨来临的时候。

雷电会破坏建筑物、电器设备,伤害人和动物。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4000多人遭遇雷击。

因此,我们在打雷下雨时,千万不能惊慌,只要掌握防止雷电的科学知识,就能做好预防工作,保证我们的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体验一下如何躲避雷电!大家看,这里有六个不同的躲避雷电的地方:有树下、电线杆下、空地、屋檐下、有避雷针的小屋内,还有无避雷针的茅屋内。

下面请你们选择一个位置躲避,之后会听见语音提示,告诉你躲避的位置是否科学和安全。

好了,经过刚才这种尝试,就是要告诉我们,当在户外碰到雷电天气时,要立即寻找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躲避才安全。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可以蹲下,两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

另外,还应该注意做到:大树和屋檐下不能躲避,电线底下不能去;路边积水不要踩,孤立草棚是险地,手中工具要拿低。

那么,在室内又该如何避雷电呢?正确的做法是:房间门窗要关闭,屋里电源别靠近。

发现火情要报告,热心帮助别忘掉。

通过刚才的模拟体验,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正确的防止雷电伤害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篇:中国科技馆志愿者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科技馆志愿者
今年夏天我们有个很特别的暑假,因为学校要进行教学楼防震加固,我们的暑假足足两个半月。

为了打发两个多月的假期,同时做点
有意义的工作,我参加了学校志愿者联合会组织的中国科技馆志愿者活动。

这次活动我们需要工作5天,每天8点30到。

我们都需要穿着蓝色的印有志愿者字样的马甲,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工作。

我们每工作40分钟有20分钟的休息时间,也就是每小时休息20分钟,在中午11:00-12:00我们会轮着班吃饭,别看志愿者不给钱,但是他管饭,这里的工作餐还是相当不错的,每天我们都吃的很饱。

第一天刚去时一位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姐姐先给了我一块抹布,让我擦拭各种器材,等到快9点有游客进来时,她让我和魏翔同学一起看护一段来自美国加州的巨杉,据我目测,这段巨杉直径有4米多,看下面的介绍,这是在离地30米处截取的,根部直径足有5米。

这棵巨杉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岁了,因为风暴才倒下,为促进中美友谊,被美国人捐献给中国科技馆,足以见到它的珍贵。

但是听说曾经有人把它的树皮扒了一块,很可恶,为了保护这么珍贵的巨杉,科技馆就让我们志愿者负责看护它,以及讲解一些关于它的事。

因为它的表面经过了处理,很像假的,在我看护时,要不断为游客解释它的历史,以及它的真伪,我觉得这一天里我足足说了几百次“是真的”。

第二天我工作的地方是一层的儿童乐园。

这一天姐姐们给了我一张表格,让我和魏翔统计儿童乐园出入的人数,以了解目前馆内的人数。

这个工作不让休息,但我们可以坐下数人数。

这项工作的任务很艰巨,因为经常会有一下子来一大群游客,让人很难数的特别清楚,而且我们需要一直
数,到下午就会数的头晕脑胀,还很容易犯困。

这一天我数了足足有六千多人,以前我一直以为数数是个很简单的事,现在看来这也是个技术活啊。

第三天还是在儿童乐园里,这次我被分配到紧急迫降的岗位。

紧急迫降听讲起来很惊心动魄,其实就是一个大滑梯,这个游戏有很多小孩来玩。

我们的工作就是看护好小孩的安全、维护好秩序,让他们按秩序滑。

因为不让家长进,而里面还有一个叫配音室的小游戏,经常有小孩呆在里面不出来,所以这里是小孩“走失”的高发区,我们就要经常进去把里面的小孩赶出来。

这里虽然工作不太累,但现在的
小孩实在太闹了,弄得我晕头转向,还总有小孩叫我叔叔,晕啊,我也老了。

第四天我去了个高端的地方——四层。

这层是关于太空和未来科技的展示,这一天先是擦了神舟一号返回舱外面的玻璃罩,顺便和它合了个影。

之后被分配到月球漫步的岗位,月球漫步是一个杠杆原理的应用,游客需要先称体重,然后会根据体重调整机器,让游客坐在上面有一种在月球上的感觉。

这项工作的难点在于每名游客只能玩两分钟,而停止工作的时间是固定的,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好时间和人数的关系,适当压缩时间,让游客满意。

我工作的这天上午出了一点小状况,机器上的几个螺丝掉了,于是上午就没怎么干活,下午却是一直工作了。

第五天是核磁共振,这是个假的模型,人可以进去体验核磁共振的过程,却没有辐射什么的,因为有很多家长担心会有辐射不让孩子玩,我就要一直跟他们解释这是假的。

还真是有意思,第一天说了一天“是真的”最后一天一直说“是假的”,这也算功德圆满了吧。

经过这几天的志愿活动,我也算感受了一把“00后”童年,我们小时后没有这些,现在也可以童真一把了
第四篇:中国科技馆
经过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中国科技馆新馆完整的躯体已然袒露身形。

中国科技馆的穹幕影厅正在施工,建成后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幕影厅。

中国科技馆新馆整体造型已初步落成,外立面的金属板和玻璃幕墙铺设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

中国科技馆新馆在修筑过程中,力求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节能环保更是贯穿工程始终的思路和理念。

坐落于“鸟巢”正北面的中国科技新馆,于两年前破土动工,如今已是“女儿初长成”。

据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介绍,科技馆建筑外立面将于今年5月30日前正式亮相,预计2009年9月起正式对社会开放。

站在北四环略显空旷凌乱的施工场地边,仰望这座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庞然大物,只见它的骨架搭建已基本完成,金属板和玻璃幕墙正延展于建筑的外立面,在春日午后温热的阳光下泛着光亮。

科技馆的建筑主体是一个既像中国“鲁班锁”又像西方巨型魔方的单体正方形,具有探秘解锁的寓意。

整体设计由若干个积木般的体块相互咬合而成,结合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和现代科技馆的特点。

坐在整洁敞亮的馆长办公室,馆长徐延豪非常认真地告诉笔者:“科技馆,我们要做国际一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整体外观:
像中国传统的“鲁班锁”
“中国科技馆新馆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展品。

”参与中国科技馆新馆设计的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柯蕾这样对笔者说道。

如今世界上的科技馆已经逐步脱离原来那种高端的、远离普通公众的线路,开始走向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

“因此,中国科技馆新馆要让青少年在玩的过程中去学知识,寓教于乐。

”柯蕾说。

不仅是在展览内容上渗透了故事主线,在中国科技馆新馆的建筑设计上也体现了寓教于乐的理念。

从外观上看,科技新馆既像西方的魔方造型,又像中国传统的“鲁班锁”。

柯蕾介绍说:“当初设计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中国科技馆新馆应该体现中国文化的底蕴。

把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穿插咬合的鲁班锁造型放大到建筑上,也就成为了我们的首选。

”更为巧妙的是,穿插咬合的块状结构一直从建筑外部延伸到内部。

因为中国科技馆新馆建设在奥林匹克公园,毗邻鸟巢和水立方,如何使科技馆与奥林匹克公园整个大环境相吻合,也是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鸟巢和水立方做出了表皮肌理的感觉。

因此,中国科技馆新馆的外立面采用单纯、统一的表面装饰,正面采用连续的白色波形金属板;侧面是绿色反光玻璃和不锈钢板的组合,随着季节转换和一天中日光的变换及晚间的灯光效果,呈现出明暗变幻的动态景象。

柯蕾介绍说:“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时间观看科技馆,它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就像人的表情变化一样,非常独特。


建成后的中国科技馆新馆的穹幕影厅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幕影厅,结构相当复杂,仅仅围墙就有3层。

节能环保:
贯穿新馆的整体思路
仰视正在建设中的科技馆大楼,笔者意外地发现在金属板和玻璃幕墙交界处的支架上,赫然立着两只小鸟,它们来来回回地踱着步,迟迟没有离开,引来不少路人好奇的目光。

“作为一个大型公共建筑,中国科技馆新馆从设计到建设自始至终贯穿了节能环保的理念。

”柯蕾介绍到,以前节能环保一般只应用在住宅楼的建设上,近年来,开始逐渐扩展到公共建筑上。

“节能环保是公共建筑建设发展的趋势,中国科技馆新馆建设的周期长达几年,总不能刚刚建好就过时了。


在科技新馆四层培训教室的顶部,有一层太阳能玻璃,利用光导照明,白天不用开灯就能通过自然采光解决照明问题。

外维护结构的围墙和天窗也安装了相应的保温和遮阳系统。

这种类似百叶的天窗结构把建筑的遮阳和装饰效果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普通玻璃一经阳光透射,屋内温度就升高了。

为达到良好的温控效果,新馆特意安装了一些温屏玻璃,既不影响采光,又可以解决隔热问题,减少对空调的使用,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

除了太阳能玻璃和温屏玻璃,新馆还在屋顶局部和建筑外表灯柱的朝阳面,做了几百平方米的光伏玻璃。

光伏玻璃把很薄的硅晶片太阳能板夹在玻璃里面,把聚集的太阳能直接接到庭院里,解决了夜晚绿化设施的照明问题。

而在立面和室内,新馆更多地采用先进的LED 夜景照明技术,“LED照明不仅美观漂亮,而且寿命很长,基本上不用检修,减少了很多日后的维护费用。

”柯蕾介绍道。

笔者从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科技馆新馆效果图中看到,在新馆的一处角落,还将矗立几个大风车,为地下车库的照明提供风能,这将是中国科技馆新馆另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然,由于场地有限,这几个大风车还是以节能环保的科普教育功能为主。

”柯蕾解释说。

据介绍,一般的大型建筑都是采取封闭式的全空气系统,完全封闭后,温度的调节和空气的流通主要通过空调来控制。

而科技馆新馆却把全空气系统和自然通风系统结合起来,在一部分展厅的窗户和大厅的顶部都做了开启扇,通过空气对流把热量从建筑顶部排放出去。

柯蕾介绍到:“在春、秋过渡季节,中国科技馆新馆的室内空气流动可以依靠自然通风系统进行调节,完全可以不用空调。


新旧更替:
要做就做世界一流
徐延豪告诉笔者,中国科技馆旧馆的两个主展厅、穹幕影院和办公楼都是独立分开的,而新馆则将零散的几座建筑整合到了一起,无论是从管理还是从使用上讲,都更为方便和实用。

“新馆的主要展厅基本集中在2、3、4层,围绕着一个中央核心的通高空间整齐排列。

同时,展厅内还搭建了露天剧场,这样一来,剧场被融入到了整体的建筑设计中,馆内滞留的空间也就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从规模上看,中国科技馆新馆的建筑面积达到了10万多平方米,整座建筑的结构非常复杂,具有高空间、大跨度的特点。

为了做出体块穿插的感觉,施工时特别采取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锁结构、单层网桥结构等多种结构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技术的应用在世界建筑领域也是鲜见的。

“过去,中国的科技馆无论是建筑还是展品的科技含量都不高,还不能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调相匹配,也不能满足广大公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普及的需求。

”徐延豪指出,“现在,我们不只建成一个新馆,更是要打造一块科技馆的模板,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一种示范作用,引领全国科技馆的发展。


徐延豪同时指出,科技馆的客流量很大,但旧馆面积比较小,只有陈列展品的场地,没有专门的服务区和休息区,“科学与人文不能被分离,需要有机地结合,过去的这种规划其实是缺乏人文关怀的。

”挣脱了空间的限制,科技馆新馆增设了许多配套的服务设施和场所,信息及服务功能比较齐全。

“新馆的建筑面积比旧馆扩大了三到四倍,因为有了足够的空间供我们发挥,教育和服务功能就更为完备和强大
了。


“科技馆作为一个向大众展示科普的平台,最主要的亮点还是它的内容,也就是内部的展区规划和展品设置。

”徐延豪介绍说,科技馆新馆将采用主题展开的方式,主要以故事线、知识链为线索进行设计和分区,展览的内容将更加生动完整。

“我们组织了一支庞大的设计队伍,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还将再工作一年多。

它是集合了国内外各界专家学者的智慧,共同打造出来的一样精品,将是一项杰作。


“我相信建成以后的新馆将是世界一流水平。

”徐延豪充满信心地说,“‘世界眼光,中国特色’是修建新馆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做,就绝不马马虎虎,要做就做世界第一流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第五篇:中国科技馆之旅
中国科技馆之旅
11月30日,我们学校五年级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中
国科技馆。

来到了科技馆门口,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球形影院”。

走到了馆内,我们就开始分组活动。

首先我们来到了4层的“挑战与未来”馆。

刚刚走入了“挑战与未来”馆我们一行人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水幕。

水木上不停变化着一些字,令我们感到很神奇,都上去一探究竟。

接着,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大的宇宙飞船模型,走进去一看,厕所,办工区,休息区······令我们看的眼花缭乱。

爷探究了宇航员叔叔阿姨在漫长的太空历程。

我们又看到了神奇的克
隆羊。

克隆羊产下一个卵,通过一些变化便成一个圆圆的蛋。

接着我们来到了位于2楼的“探索与发现“馆。

其中神奇的科学表演和与“门捷列夫”对话展现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让我们耳目一新。

我们体验的秋千更是神奇:让我们在荡秋千的过程中轻松的学到了”共振原理“。

二层大楼正中间面积1600平方米,高20米的“中国第一龙”吸引住了许多人们的眼球:3具恐龙模拟恐龙时代的“肉搏”场景:食肉的双脊龙正在准备攻击“许氏禄丰龙”,而身材高大的“阿纳川
街龙”正在低头观望。

最后,我们来到了位于一楼的“华夏之光”。

首先,我们看到是一个巧夺天工的水车,那精细的构造使我们不得不敬佩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往里走,是一个仿真的中医药堂,栩栩如生的伙计和一份份中药散发著浓浓的中国味。

最后,我们去了体验区。

其中华容道,九连环令我们玩的不亦乐乎。

一天的旅程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去。

这次中国科技馆之旅令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也让我们领略到了科技是多么的奇妙。

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让我们去多发现身边的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添一份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