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之信息资源与信息安全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两化融合 管理体系

两化融合 管理体系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指将信息化和工业化两个领域的管理体系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两个体系的协同发展和互相支撑。

1. 信息化管理体系:包括信息化战略、信息化规划、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这一体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2. 工业化管理体系:包括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这一体系以工业生产为核心,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要素包括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等。

战略管理方面,需要制定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和目标,明确融合的方向和重点;组织管理方面,需要调整组织结构,增强融合的协同能力;过程管理方面,需要整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各个环节和流程,提高流程效率和质量;绩效管理方面,需要建立适应两化融合的绩效评价体系,激励和奖励融合创新。

同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还需要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撑,例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和高效利用,提升管理水平和决策效果。

总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在信息化和工业化领域实现双向融合的管理体系,通过协同发展和互相支撑,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的日益普及,企业管理模式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

在这个背景下,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逐渐成为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相结合,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从实施过程和要点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相关内容。

一、实施过程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战略规划、组织准备、系统建设、试运营和持续改进。

1.战略规划:企业在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前,首先需要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规划。

确定两化融合管理的战略目标和方向,明确实施的时间节点和阶段性目标。

需要对现有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水平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改进工作奠定基础。

2.组织准备: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企业需要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和人员培训工作。

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全员参与并配合工作。

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提升员工的信息化技能和管理水平,为后续的系统建设工作做好准备。

3.系统建设:系统建设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的核心环节。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化系统,并进行定制化开发。

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需求,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运作。

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调试工作,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4.试运营:在系统建设完成后,企业需要进行试运营阶段的工作。

通过试运营,可以检验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试运营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确保系统能够顺利上线运行。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1. 引言两化融合是指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和高效协同。

两化融合的目标是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在两化融合的过程中,建立和健全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概念和作用,并探讨如何贯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2.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概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指为了有效推进两化融合发展,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组织架构、制度和流程。

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协调和管理两化融合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确保融合的顺利进行。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要素:2.1 组织架构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是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础。

组织架构要明确划定各级管理层次和职责,确保各个环节的协作和衔接。

2.2 制度和流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包括工作流程、决策流程、监督流程等。

制度和流程的建立可以规范两化融合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2.3 培训和培养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还需要注重人员培训和培养。

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两化融合意识和能力,为两化融合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

3.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作用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3.1 加强组织的协同与协作能力通过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的职责和权责,提高组织的协同与协作能力。

通过协同工作,可以更好地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实现更高效的运营管理。

3.2 提升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进而提升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通过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协调生产和信息流程,实现运营的高效运转。

3.3 规范两化融合工作两化融合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部门的协同工作,往往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规范和标准化两化融合工作,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减少风险和错误。

3.4 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两化融合要求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创新,建立管理体系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创新的平台。

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步骤文件

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步骤文件

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步骤文件
简介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步骤文件,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目标
本管理手册主要包括以下目标:
1. 确定企业两化融合的战略目标和规划,以及实施的相关步骤和时间表。

2. 制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岗位职责。

3. 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的管理制度与流程,包括数据安全、生产安全、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4. 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施步骤
本管理手册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融合目标和规划。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两化融合目标和规划,并制定实施的相关步骤和时间表。

2. 制定组织架构及职责。

企业应该明确信息化和工业化部门的职责和岗位职责,制定组织架构,并实施。

3. 制定管理制度与流程。

企业应该对两化融合的各方面管理进行制度与流程的规范,包括数据安全、生产安全、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4. 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

企业应该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实施和不断改进。

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步骤文件,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结论
本文档为企业制定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步骤文件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实施,合理规划,稳步推进两化融合进程,提高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容详解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容详解


ISO27000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

OHSMS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
5
提出背景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 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企业全局,可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 需求,规范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 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企业各个职能和层次的全员——两化融合的需求提出者和工作贯彻落实者 包括: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等
全员参与

调动全员 积极性、自觉性、创造力

全员考核
建立全员参与机制:
以实现员工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为宗旨,建立员 工培养和发展机制,完善企业文化;

明确全员职责:
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明确实现两化融合目标的过程,以及 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受控条件下实现这些过程; 对过程进行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 考核,并报告结果;
持续优化过程,提升过程绩效。
采用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一种闭环管理方法,需要明
确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确定过程之间的联系和相 互作用关系,明确过程绩效、加强过程考核,监 测、分析和持续改进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 过程的增值效应。
从强调技术向规范管理转变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 (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号) ——行动一: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建设和推广行动
4
提出背景
管理体系的理解

常见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是指用于确保一个组织 能够履行实现其特定目标所需的 所有任务的过程和程序的框架。 管理体系针对特定管理目标对组 织的相关人员、部门、活动和过 程提出系统性的、普适性的通用 管理要求,涉及管理理念、原则、 要素、机制和方法等。 组织可依据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方 法,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特点,构 建适合自身的相应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有助于组织有效地建立、 实施、保持和改进其内部管理机 制,系统、全面地提升组织管理 绩效。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指以信息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体,通过技术、管理和战略的整合,全面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的管理体系。

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两化融合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推动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

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企业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思维定式,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

本文将围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和要点展开阐述。

1.明确战略目标企业在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前,首先需要明确战略目标,确定两化融合的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

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融合管理体系目标,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

2.组织架构调整在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中,企业需要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明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责任。

建立统一的两化融合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间的协作关系和工作职责,确保融合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3.信息系统升级企业需要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立符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的信息系统架构。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工业化设备,实现信息系统与生产系统的有效融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益。

4.流程再造企业需要对现有的管理流程进行再造,优化和改进企业的管理流程,建立符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的管理流程。

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管理流程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管理流程的高效化和智能化。

5.技术应用培训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技术应用培训,提升员工的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通过培训,让员工了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理念和要求,掌握相关的技术和工具,提高员工对新技术新工具的适应能力,确保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6.绩效评估体系建立企业需要建立符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的绩效评估体系,明确各管理环节的绩效评估指标和方法。

通过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改进,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企业两化融合是指将传统产业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推进生产、管理以及服务等各方面的现代化转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两化融合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在实施两化融合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整个系统,达到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方式。

下面,我将分享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和要点。

1.建立管理体系建立合适的管理体系是企业两化融合的第一步。

应该针对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体系标准和规范,推进两化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

制定出企业两化融合相关的操作流程文档,形成重要的规章制度,为两化融合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2.应用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两化融合的重要支撑。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互,大大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3.推进业务优化业务优化是企业两化融合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现有业务流程、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利用新兴的技术和方法,制定出科学的业务优化方案,推进业务协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

4.提升应用水平企业两化融合的重点是要带来效益。

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新兴技术来处理相关的信息,才能保用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准确性。

因此,提升应用水平是企业两化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1.深入实施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两化融合的关键过程。

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将传统的业务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将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2.建立合理的人才系统保证高质量的人才就业是实现两化融合的重要目标之一。

建立完整的人才开发体系、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3.建立完备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是企业两化融合实施的重要保障。

为了保护断言的数据安全性,需要建立完备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并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措施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加强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影响深远。

两化融合管理制度

两化融合管理制度

两化融合管理制度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当前全球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中国,两化融合管理制度作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围绕两化融合管理制度展开讨论,探索其内容、实施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领域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两化融合管理制度的意义和内涵1. 意义两化融合管理制度是为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企业管理和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转型而建立的。

通过两化融合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2. 内涵两化融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2)信息化投资管理:建立信息化投资评估、审批、监督和评价制度,确保信息化投资合理有效。

(3)信息化安全管理: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包括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灾备和恢复等。

(4)生产工艺和设备信息化:推动生产工艺和设备数字化管理,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智能化。

(5)人才培养和管理:建立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适应两化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二、两化融合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当前,中国政府和企业对两化融合管理制度非常重视,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和规划。

各地区和各行业纷纷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促进两化融合的深度发展。

1. 政府层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两化融合的政策,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

各地政府通过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企业进行信息化投资。

2. 企业层面各大企业纷纷制定了相应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管理制度,加大信息化投资力度,推进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信息化改造,提升管理效率和生产能力。

3. 行业层面各行业协会和组织也在积极推动两化融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动行业整体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三、两化融合管理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标准化建设未来,两化融合管理制度需要更加注重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规范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

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

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一、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是企业两化融合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了企业两化融合的方针、目标,以及管理体系的范围、结构和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1、方针与目标企业应制定明确的两化融合方针,体现对两化融合的重视和推动决心。

方针应与企业的战略方向相一致,例如:“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设定可衡量的两化融合目标,如提高生产效率 XX%、降低成本 XX%、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XX 天等。

2、管理体系范围明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所涵盖的业务范围和组织单元,包括生产、研发、销售、财务等各个环节,以及总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等组织架构。

3、组织结构与职责清晰界定两化融合管理相关的组织架构和各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

成立两化融合领导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和决策;设立专门的两化融合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的协调、推进和监督工作;各业务部门则负责本部门两化融合工作的具体实施。

4、过程管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含多个关键过程,如战略规划、业务流程优化、技术创新、数据管理、风险管理等。

对每个过程进行详细描述,明确输入、输出、活动和资源需求,以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接口关系。

5、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确保企业为两化融合工作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如招聘和培养具备信息化和工业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设立专项预算用于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等。

6、评估与改进建立两化融合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对两化融合的成效进行评估和测量,与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持续优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二、相关程序文件相关程序文件是对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为各项具体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和规范。

1、战略规划控制程序明确企业两化融合战略规划的制定流程,包括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目标确定、战略举措制定、评审和发布等环节。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贯标全套程序文件与表格模板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贯标全套程序文件与表格模板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全套程序文件与记录表格模板【文件116页+记录表格118页+清单2页=236页,部分重难点表格提供了范本,已汇编到本文档】文件清单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备注1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MC-IIMM-001 手册2 信息化设备设施控制程序MC-IIIP-002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3 信息资源控制程序MC-IIIP-003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4 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程序MC-IIIP-004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5 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MC-IIIP-005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6 两化融合实施与运行控制程序MC-IIIP-006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7 两化融合评测与考核控制程序MC-IIIP-007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8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MC-IIIP-008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9 文件控制程序MC-QP-001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10 记录控制程序MC-QP-002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11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MC-QP-003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12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MC-QP-004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13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MC-QP-005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14 生产设施控制程序MC-QP-006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记录表格清单【文件关联的表单共50份,已全部整理到本文档中。

因页面限制,以下只列举了部分表格,部分重难点表格已提供了范本】序号记录名称序号记录名称1 信息化设备设施风险评估表11 年度两化融合考核报告2 信息资产清单12 内部审核检查表3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表13 内部审核计划4 风险处理计划表14 内部审核报告5 新型能力识别报告15 不合格改善报告6 两化融合策划报告16 管理评审计划7 年度两化融合评测与考核工作计划17 管理评审报告8 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报告18 生产设备风险评估表9 两化融合监视与测量计划19 仪器设备验收单10 两化融合监视与测量报告20 仪器设备履历卡。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企业两化融合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和实施有效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两化融合的概念和意义出发,探讨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和要点,帮助企业更好地推进两化融合,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一、两化融合的概念和意义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相结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创造更高效、更灵活、更具竞争力的生产模式。

两化融合不仅是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更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品质的关键。

建立和实施一套完善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1.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意义:(1)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加快决策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2)降低成本。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力成本、物料消耗和库存量,从根本上降低生产成本。

(3)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能够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升产品质量。

(4)增强竞争力。

两化融合带来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的提升能够使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1)标准化。

制定相关的标准化文件,明确两化融合的目标和要求,并将其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

(2)信息化平台。

构建信息化平台,把企业的信息资源纳入统一的管理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

(3)人才培养。

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引进,并建立专业的两化融合团队。

(4)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流程管理、绩效评价等。

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2.1 阶段目标设定在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阶段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阶段目标的设定需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阶段目标的设定可以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两个方面进行规划,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落实路径。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
3.2信息中心:负责组织制定公司信息安全事件处理制度;听取信息安全事件的汇报;负责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取证,提出处理措施,提出奖惩意见以及纠正预防措施;负责信息安全有关的所有文件的管理与控制。
3.3各部门:积极预防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及时准确的汇报信息安全事件,配合信息安全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配合执行处理措施,奖惩决定以及纠正预防措施。
1目的
为加强和改进公司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在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时能及时报告,快速响应,及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确保信息系统与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适用范围
本公司两化融合相关部门的信息安全事件管理。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对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为本程序在公司的宣贯和执行提供资源保障;负责对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理和奖惩意见进行审批;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审批。
4.4信息安全事件证据的收集
为了清楚地分析原因,过程和影响范围,确定级别和责任人,以利于改进,包括为可能涉及到的诉讼(民事的或刑事的)行为提供证据支持,在信息安全事件发生时,信息中心要进行证据的收集工作。进行证据收集时要注意及时性、证据的份量和证据的可容许行等内容。
4.4.1及时性
重要的证据可能存在被故意或意外毁坏的危险,所以要在第一时间就要进行证据收集的工作。在证据收集超公委托相关组织或人员去收集需要的信息作证据。
4.3信息安全事件的紧急处置和业务恢复
部门负责人、信息中心、管理者代表在接到信息安全事件的报告后,应该立刻相互协调进行处置。
事故责任部门应会同管理部门立即分析事故发生原因;
事故责任部门应会同管理部门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事故责任部门应会同管理部门尽快采取措施,恢复核心业务活动。

两化融合实施中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两化融合实施中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两化融合实施中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信息安全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两化融合实施中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信息技术的保障、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论述两化融合实施中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一、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信息安全是每个企业或机构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为了保障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首先需要培养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通过组织信息安全培训、定期开展安全演练等活动,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和防范意识,使其牢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且能正确运用安全管理策略来保护企业或机构的信息资源。

二、信息技术的保障在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保障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采用安全认证技术、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手段,对信息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网络的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设备和技术体系,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监控等手段,及时识别和应对网络的安全威胁。

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三、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为了有效管理两化融合实施中的信息安全工作,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需要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各项安全管理的责任和要求,确保各级人员能够按照规定进行工作。

其次,建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信息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合力。

此外,还需定期组织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加强对外部威胁的防范两化融合实施中,由于信息的共享和互联,外部威胁也随之增加。

为了保障信息的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对外部威胁的防范。

首先,对外部系统和网络进行合规审核,确保其安全可靠。

其次,建立安全联防机制,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建立安全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安全威胁。

此外,加强对外部安全事件的监测和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外部威胁,保护企业或机构的核心信息。

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推动两化融合发展,提高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保护企业信息资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在两化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企业的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管理应遵循信息安全、风险、合规和技术先进性原则。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形成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第五条企业应当注重两化融合信息安全人才的培训和培养,不断提高信息安全管理的专业性和水平。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技术支撑保障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和设备,加强信息安全工作。

第二章信息安全管理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界定信息安全管理职责与权限。

第八条企业应当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划分信息安全等级,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第九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处置信息安全事件。

第十条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监控,确保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制定信息安全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三章两化融合第十二条企业应当根据两化融合发展需求,整合信息系统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加强对两化融合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管控,确保两化融合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促进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两化融合的效率和质量。

第四章信息安全保障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对关键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安全监管和检测,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建立信息安全自检、自评和自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漏洞和问题。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信息系统的合法合规运行。

第二十条企业应当对违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9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管理程序

9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管理程序

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管理程序一目的规范本公司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二范围本控制程序适用于对公司所有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的管理。

三职责3。

1XXX部负责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按要求对两化融合信息安全进行管理。

3.2公司各部门根据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管理程序要求操作.四内容4.1 计算机设备管理4.1.1 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4.1。

2 非本公司技术人员对我公司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

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4。

1。

3 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拨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电脑负责部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公司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4。

2 操作用户安全管理4。

2.1 操作用户是进入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分级对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用户身份。

操作用户分为系统管理用户和一般操作用户。

用户的设置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的要求及岗位职责而设置。

4.2.2 系统管理操作用户的设置与管理:4.2。

2.1 系统管理操作用户必须经过经营管理者授权取得;4。

2。

2。

2 系统管理员负责各项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用户的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4.2.2.3 系统管理员对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故障恢复等操作,必须有其上级授权;4。

2。

2。

4 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操作用户进行业务操作;4.2。

2。

5 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注销其用户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用户.4.2。

3 一般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4。

2.3.1 一般操作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类应用系统操作要求生成,应按每操作用户一码设置;4。

两化融合管理制度

两化融合管理制度

两化融合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已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两化融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两化融合的意义、管理制度的目标和原则、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过程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两化融合的意义1. 提高管理效率:两化融合能够通过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进行深度融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从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

2. 促进创新发展:借助信息化技术,企业可以实现产品、服务、业务模式等多个方面的创新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实现智能化生产:两化融合可以实现数字化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4.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通过两化融合,企业可以顺应产业升级的趋势,实现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的转型升级。

三、管理制度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建立健全的两化融合管理制度,促进信息化技术和管理体系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

2. 原则:(1)科学性原则:管理制度应当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确保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2)灵活性原则:管理制度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3)一体化原则:管理制度应当实现各项管理措施的协同配合,形成有机整体,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四、管理制度的内容1. 组织架构:明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确立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2. 制度规范:制定关于信息化建设、数据管理、网络安全、业务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制度规范,明确各项管理规定和标准。

3. 信息化技术支持:明确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支持服务,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保障。

4. 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员工的信息化素养和技能水平,促进人才的培养和流动。

5. 效益评估:建立两化融合管理的效益评估体系,对两化融合所带来的效益进行定量评估和分析。

五、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1. 确立领导推动:企业领导应当充分认识到两化融合的重要性,亲自主导推动,指导组织全员参与,形成上下贯通、全员参与的推动机制。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目标指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目标指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目标指标
随着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正在经历着转型升级。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即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套完善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成为了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必要手段。

二、管理体系目标指标
(一)体系整体目标:建立一套适应企业两化融合管理需要的体系,使企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水平得到提升;
(二)组织目标:建立两化融合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形成合理的管理体系;
(三)制度目标:建立完善的两化融合管理制度,包括组织管理、技术标准、信息安全、知识产权等方面;
(四)流程目标: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流程管理体系,实现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管理;
(五)人员目标:建立一支两化融合管理专业化的队伍,培养、引进和留用优秀人才,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六)绩效目标:建立一套有效的两化融合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对于两化融合管理工作的成果和效果进行评估,优化管理体系。

三、总结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目标指标是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过程中必须
要考虑的因素。

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企业可以提高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水平,实现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之
信息资源与信息安全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数据标准及采集、传输、存储等过程进行规范确保信息资源的准确性、时效性、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以强化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与便于进一步挖掘提炼。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活动。

3 术语
3.1信息资源:企业生产及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信息的总称。

4 职责
4.1 信息部
4.1.1负责信息资源标准包括数据采集、录入、传输、存储、数据交换等标准的制定与标准化实施的监管;
4.1.2负责信息资源采集、传输、存储的设备设施保障和信息安全保障;
4.1.3负责定期或不定期收集各部门提出的业务数据管理需求;
4.1.4负责对信息资源按照敏感性和重要程度分为不同的密级并确定密级保护的权限。

4.2 其他部门
4.2.1负责识别和采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不断提高数据采集的
准确性、时效性和可靠性;
4.2.2负责数据的更新并在信息部管理下将数据转化为企业所需的信息,进一步提炼为企业的知识资产。

4.3 综合部
4.3.1负责配合信息部开展对信息资源和信息安全方面的制度、流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5 工作程序
5.1 信息资源管理
5.1.1 信息资源标准化
1.信息部在公司层面梳理公司信息资源,建立公司信息资源档案,规范信息资源的管理,并根据公司和业务发展不断更新与完善。

2.综合部需对标准执行情况做好检查和监督。

5.1.2 信息资源采集
1.对信息资源档案中信息内容的数据采集要求应征求各信息采集对象及受影响的部门意见评估信息采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效用。

2.数据采集应当遵循“一数一源”的原则即一项数据信息只来源于一个业务主管部门。

3.综合部和信息部需对数据采集执行情况做好检查和监督。

5.1.3 信息资源的传输
1.各部门在进行信息资源传输时,需确保是在安全环境下进行的。

通过信息系统平台达到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各使用部门对各自输出的数据负责,并通过对用户的数据访问授权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及时
性。

2.对于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须咨询信息管理人员从安全性角度对数据进行分级,对敏感数据的传输考虑增强认证和加密保护防止传输过程发生冒充、侦听、篡改、抵赖等风险。

3. 信息管理人员负责对各类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传输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和监督。

5.1.4 信息资源的存储
1.公司的数据资源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如技术文档、图纸等。

2.非结构化数据在数据中心采用磁盘阵列存储,采用基于数备份存储柜的备份恢复、灾难恢复等多种备份方案。

3.对所有部署的安全措施和设备进行广泛的评审,所有的硬件、软件和其他设备并审核授予企业内员工的所有特权和文件权限
4.对数据的访问权限只能授予那些需要访问数据的人并与涉及敏感信息的相关人员签订保密协议。

5.1.5 信息资源共享
1.对于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由信息部依据信息安全规定,对信息共享密级保护设置权限。

2.对于技术文件的共享,由技术部按照公司相关规定确定文件查阅和使用权限。

3.对于管理类文件,文件共享由综合部按《文件控制程序》确定文件查阅和使用权限。

4.文件资源的信息化共享,由信息部通过信息系统等知识管理平台建
立文件信息共享,实现不同部门之间数据采集、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

5.2 信息安全管理
5.2.1 信息风险识别
信息部每年1月组织各部门对公司信息系统及其相关的信息资源、信息设备、网络系统、人员、基础设施与物理环境等开展信息安全风险全面识别与风险等级评价,编制“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表”。

5.2.2 信息安全风险评价
各部门根据安全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产生后果的影响范围与程度、现有技术保障能力、管理水平等对识别出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评价,确定重大安全风险与可接受风险。

5.2.3 信息安全风险控制
信息部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防范,并依据5.2.5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针对信息风险评估结果,组织各部门对重大信息安全风险和可控信息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提出适宜的控制措施,由信息部编制形成“信息安全风险控制计划”,明确责任者与完成期限。

5.2.4 信息安全风险处置
当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后,信息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评估、分析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和补救措施,完善相关管理流程、制度和应急预案。

对于因人为产生的信息安全事件,由信息部提出考核建议,按公司相关考核制度落实。

5.2.5 信息安全风险评价标准
01.信息安全风险评价标准具体如下所示。

02.公司信息安全风险等级划分为“三级”:
(1)总分≥20分为“1级”,即“重大风险”;(2)20>总分≥10分为“2级”,即“可控风险”;(3)总分<10分为“3级”,即“可接受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