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制度(1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制度(15篇)
集体备课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贯彻新课改精神,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该制度旨在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为青年教师特别是分配教师的迅速成长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强化教师队伍内部的团结,达到相互研究,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组织与实施
集体备课活动由教研组会同年级组分学科进行,每学科每周原则上不得少于1次,无上限。
教研组每两周进行一次交流活动,以促进同一学科各年级之间集体备课活动的平衡有序发展。
各教研组认为有必要进行跨年级集体备课,可自行安排活动。
教导处每学期举行一次集体备课经验交流,推广优秀经验,并形成教(科)研论文上报。
内容与方法
集体备课活动的内容应包括深入研究大纲,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充分认识本学科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地位。
同时,对所任学科的教材进行系统的深刻的研究,把握全程教材的知识结构,大体框架,以及所任教教材在全程教材中的知识作用,连贯作用及基础作用。
重点钻研所施教的本册教材,明确知识点的分布情况,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关键所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各单元(章节)在全书的地位作用及其内在联系,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具有蓝图性指导作用的教学计划。
每个人都必须自觉发挥积极作用,认真钻研,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积极参与。
青年教师在虚心向老年教师研究的基础上,要大胆求新,敢于创新,有经验的教师要发挥中坚核心作用,在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自己的教学经验,给青年教师以切实的帮助。
同时,每个教师都必须自觉服从年级组、教研组的安排,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任何干扰,准时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
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必须服务于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并
且是全册各章节教学目标的总要求和总体现。
同时,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必须为实现全册教材的大目标服务,同时又要注意向全体学生,具有一定的教学特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2.强化素质教育意识
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时刻树立素质教育意识,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除了肆展智力因素,还要注意把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格塑造教育、创新思维教育等情商教育有机渗透进去,努力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升华。
3.采用集体备课的方法
集体备课的方法包括说课交流、挖掘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研究学生和教法、讨论教学措施、集体撰写或修改教案、设计板书或拟定课堂作业等。
4.按程序进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程序包括个人认真钻研所备章节的内容及学生知识基础状况,确定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形成初步教案;在集体备课时进行说课交流和讨论相互取长补短,形
成基本统一的教案;根据各人的教学方法及特色设计板书;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做到平行班级统一作业,允许补充或修改,但不得超过作业总量的20%;教法可根据各人的教学风格和
特点加以实施。
5.检查与考核
各年级组按学科建立集体备课小组,由教研组长负责,将相同科目备课小组合并成备课组。
备课组都应建立台帐,每次活动必须有记载并上报教研组,以备检查考核。
教导处可以对各人各组的集体备课情况进行个别了解,抽查或进行随堂听课。
每学期末和每学年末进行总评总结,总评结果将进入教师业务考核档案。
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了解本章(单元)本节(课)教材在实现整体目标中的作用和要求。
同时,阅读相关参考资料和最新科研成果,扩展知识面,明确重点、难点和“三维目标”,以便更好地掌握教材的科学和思想内容。
2、了解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学情,包括研究目的、兴趣、
基础、难点、疑点和自觉能力等方面,以便制定有的放矢的教学计划。
同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
学过程,并补充、删减或改进实验、练和作业,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3、明确具体的教学目的,包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便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同时,要注意练和作业的选择和设计,以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4、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由学科年级备课组长主持。
在集体备课中,要学目的和重点,研究教材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法,交流教学经验,选择练和作业题。
同时,要充分发挥老师和师的作用,培养和锻炼骨干教师。
5、制定课时计划(教案)是上课的依据,每个教案都要在授课前至少两天完成。
学校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编写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案的格式不强求一律,要体现各学科的特点。
每节课的教案应包括授课班级、时间和课题、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的类型和结构步骤、教学方法和手段、练和作业、板书设计和课后记,以便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必要准备工作,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
为了确保备课质量,教师必须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一次。
集体备课的内容包括: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情况进行
交流,确定统一的单元目的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单元练和进度。
同时,还要交流解决难点的办法,并确定统一的单元测试题。
为了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使其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特别提出以下要求:
备课要按学期、单元和课时进行分别备课。
一、学期备课
1.内容:
1)教学目的:包括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2)教材分析:重点是对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结构、能力
点和教育因素的分析。
同时,还要考虑本学期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3)学情分析:分析上学期和本学期学生研究本科的基本情况,以及本学期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和解决措施。
4)教学方法:对上学期教学方法的得失进行分析,并确定
本学期采取的教学方法。
5)教学时间分配: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标明章节单元所需
时间,以及课题实验、参观实践等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还要安排期中、期末复考试的时间。
6)教改计划:具体计划措施的落实情况。
7)质量监控测试:包括单元或章节、课时测试的内容和形式。
8)学科活动开展:本学期开展学科活动的安排,包括内容、时间和方式等。
9)教研课题或科研项目。
2.要求:
要深入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熟悉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深广度,挖掘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把握技能和能力要求,找准思想教育的因素,掌握本册教材在整个学段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关学科的联系,掌握本册编排体系、知识结构及各单元、各章节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中运用的授课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等。
二、单元或章节备课(集体备课)
1.内容:
1)教学目的和要求。
2)教学内容分析。
3)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出本单元或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并
备出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4)教学方法建议。
5)课时分配。
6)单元或章节过关(质量监控)测试题。
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师群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专业化成长呼唤着备课形式的更新。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贯彻和落实这些理念的重要途径。
加强集体备课是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开发潜能,生成智慧,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因此,我校制定了以下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
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备课组长组织实施的集体活动。
每周一次,每次两课时,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活动期间教师不得迟到、缺席,有特殊情况须向年级主
任请假。
年级主任负责统计年级活动情况,汇总报教科处、教务处。
集体备课应做到“三定六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学进度、目标、重点、难点、作业、测试。
备课组长要做好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研究课题、参加人员、中心发言人、研究内容、教学建议(记录每位组员发言内容)。
集体备课应重点对教材的处理,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突破,对课堂教学及结构进行研究,拿出统一的办法。
二、个人备课
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明确本课时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
采用“个人备课—集体讨论—形成教案”的备课方式。
集思广义,兼容多人之长。
主备人应于教案使用前交给本组成员,待教研活动集体讨论后,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个人备课应包括目的要求、教材分析、重点难点、课前预题及指导、教学过程(详案)、课堂小结、当堂测试、板书设计、课件设计、作业布置、教学随笔等内容。
三、注意事项
1.实行集体备课是为了集思广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减轻负担、提高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倡个人创造性教学,体现个人教学风格和特色。
2.每学期小组合作形成4篇经过教学实践的集体备课教案,并附有备课、听课、评课材料。
3.要注重备课资源的收集整理,积极为校园网提供公开课、课件、错题档案、题库等资源。
4.学校对教师的备课实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入个人教
学流程考核档案。
1.删除第7页共25页的文字。
2.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承担组织、指导、督促和检
查的职责。
每次集体备课都应记录备课时间、参与人员、备课内容和讨论意见等信息。
活动结束后,备课记录应上交年级主
任进行汇总,并提交教务处备案。
同时,每次备课结束时,需要确定下一次集体备课的主讲教师和主讲内容。
3.主讲教师应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认真编写教案,并在提前两天交给组员。
在宣讲时,应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和系统规范。
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应提前分析和研究主讲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每位教师都应在集体备课前充分准备,积极发言,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集体备课应具备超前性和发展性。
在讨论时,应明确本周或下周的教学计划和内容、突出重点的手段、突破难点的办法、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典型题的设置和解法优劣的比较等。
同时,需要研究如何展示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并掌握规律。
在研究教法的同时,也要研究学生的学法,研究学生研究本内容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困难和障碍,以及本研究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
5.集体备课应做到“四个统一”,即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考试试卷的统一。
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应基本保持一致,而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则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体现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
6.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后,需要对主讲教师的教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再创造,以更好地符合自己教学的特点和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7.倡导同一备课组的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在平等的交流
和相互研究中取长补短,相互提高。
教师授课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记下教学后记(反思日记)。
8.教务处和教科处应定期检查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情况,
并将检查结果予以通报。
同时,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
教师的备课评价应当体现学科特点和教师特色,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提高。
集体备课检查结果应列入教师发展档案,作为先进备课组和教师评先的重要依据。
1、在备课前,需要深入研究新课标和教材,掌握教材的
科学思想和内在联系,明确重点、难点和“三维目标”,同时阅读参考资料,扩展知识面。
2、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学情,包括研究目的、兴趣、基础、难点、疑点和自觉能力等,以便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3、备课需要确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教学
方法和手段,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4、在备课过程中,需要补充、删减或改进实验和练、作业,并实地演作一遍,以确保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需要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
2、集体备课由学科年级备课组长主持,要求“三定”:定时、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3、每个学科每周至少需要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4、集体备课的任务是经过充分研究讨论,学目的,学重点,统一课时安排,研究教材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教法,交流经验,选择练及作业题。
5、在集体备课中,需要充分发挥“老带新、新促老”的作用,培养和锻炼骨干教师。
制定课时计划(教案):
1、每节课前需要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教案,作为上课的依据。
2、每个教案都需要在授课的两天前完成。
3、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需要定期检查教师的
教案编写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4、教案的格式应根据教学模式进行编写,体现各学科内
容的特点。
5、每节课的教案应体现出授课班级、时间和课题,教学目的和要求(包括知识、能力和教育等几个方面),课的类型和结构步骤,教学各环节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上练与课后作业,板书设计,以及课后记载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6、集体备课制度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认真执行。
1) 每学期初,各教研组长应与备课组长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活动。
同时,要做好记录,学期末总结本学期的集体备课的得与失。
2) 在集体备课时,各备课组应首先讨论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这要求备课组必须深入了解教学进度和前面教学的得失情况、学生的研究情况。
认真讨论所要传授的内容,包括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还比较模糊,学生自学时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设计哪些合适的当堂作业与课后作业,以及使用怎样的教学手段等。
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要不教或少教,对不掌握的知识要考虑如何教,并选取最好的方法去教。
3) 各备课组的教学案必须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来组织,
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到。
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学生自学的范围、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式、自学的时间及自学的要求等。
在每节课45分钟的体制下,课堂结构大体可安排为“先学”和“后教”,控制在30分钟左右,“当堂训练”应不少于15分钟。
其中,“先学”和“后教”两个环节里,完全由教师单向讲授的时
间宜限于15分钟以内,而其余的15分钟时间则用于迅速、简明的揭示教学目标和学生自学、相互讨论、质疑发问、回答教师的提问及师生交流等。
必要时还可在课堂开始时,迅速扼要的将上一节课作业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解决办法等,为学生研究新课扫除障碍。
这就是典型的“集中学、集
中教、集中练”结构。
但教师也可以采用“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的结构,即:学生学一点,教师教一点;学生再学一点,教师再教一点。
但不论采用哪种结构,教师都要把每一环节需要的时间明确告诉学生。
在教案撰写时,各备课组应认真研究学校下发的教学案,并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等因素进行撰写。
4) 各备课组必须首先认真研究研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熟知模式的每一环节应该如何操作,注意什么问题等。
5) 各备课组必须严格按学校统一安排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若有变动,备课组长必须提前通知教导主任室,临时调整集体备课时间,否则视为全组员各旷工两节。
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科目
周一晚语文、数学、英语
周二晚历史、政治
周三晚生物、地理
周四晚物理、化学
6、集体备课的方案确定后,备课组长会分工轮流撰写教案,并使用复写纸保证每位教师都有一份。
7、集体备课的教学案必须实行超前备课,也就是每周一次的备课会上,要备出下周全部的教学案。
8、每周五放学前,备课组长需要整理本周备课组所有教师使用的集体备课教案,并按照授课顺序整理上交至教导主任室。
集体备课是以学科组为单位,对所教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以求获得最优教学方法的一项教研活动。
它是个人备课的超前备课,可以弥补个人在处理教材时的疏漏。
此外,集体备课还能发挥集体的智慧,选择最佳教法,研究最佳学法,同时强化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一、集体备课的要求
1、集体备课每周一次,时间为星期六下午1.5小时,所有教学人员都要参加,学校领导也会深入到各年级组与教师一同备课。
2、集体备课的内容要超前一周,并且需要写成书面材料交给教导处。
3、集体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先解说,再讲解,然后其他人员根据中心发言人的观点、方法展开讨论研究,同时要做好记录。
4、集体备课要有时间保证。
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请假扣0.5分,旷课扣2分。
对集体备课认真,有独到见解的视其成果大小予以奖励。
二、所备内容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备课标、教材: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明确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以教材和教参为依据,明确课标要求在教材、教参中的体现,同时制定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2、备知识的前后联系:必须注重研究知识的系统性,理清知识纵向发展的脉络,横向发展的连接点。
这样才能在对某一知识处理时,设计出前有铺垫、后有渗透的教学方案。
3、备学生的知识储备:了解学生对新知有关的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旧知需要进行复、铺垫。
4、备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原有的教学经验、预测学生在研究新知识时哪些地方容易“滑倒”,教师就在哪些地方铺上“稻草”,做到未发而预。
5、备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关键;从本单元在本册教材中所处地位的宏观考虑,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把握准确以及如何突破。
6、备教学方法、学法及媒体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将
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为教学目标的完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备清本单元(或课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选择什么媒体能适合你所用的教法,所采用教法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同时教授研究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研究,提高自觉性和能力。
在备课时,要配合教学媒体的演示,清晰地备好每个教学程序,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原则为指导。
练题的设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设计要有度,严禁照本宣科。
为了提高备课效果,可以组织一节示范课,由全组人员共同讨论、研究而推出的一节示范课,并由教研主讲人上课,课后全组评课。
同时,开展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能够提高广大教师的备课能力,促进教师深入探讨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教研、教学理论水平。
集体备课制度要求以年级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内容主要是教材教法的研究,知识点的确定及学法指导。
全校以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改思路,交流教学中成功的教学经验。
同时,要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及主备人四落实,主备人要对备课初稿进行讨论、修订,形成统一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
4、在集体备课达成共识后,各任课教师结合各班学生和
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在备课纸旁注明部分,对教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
5、完成课程教学后,教师应针对教学实践写出教后感
(或教学反思)。
教后感应有针对性,言之有物,客观、实际地总结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成功经验和尚存的困惑和不足,对今后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每月备课组应组织一次任课教师教学反思录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每学期学校基于备课组推荐,组织一次教学反思录交流与展评。
6、教师应将集体备课中研究出的结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注意事项:
1、领导应参与并检查集体备课情况,及时督促各年级各学科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工作。
2、备课组长应记录备课内容,期末结束时交由教导处存档。
3、集体备课时间不得做任何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情,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
集体备课制度:
一、备课环节
1、备课程标准。
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2、备学生需求。
将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以学生的
心理发展为主线,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引导学生成功步入“最近发展区”。
3、备教学资源。
不仅备知识点,更要备知识背后隐藏着
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备有关教学资源。
4、备教学方法。
关注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关注如何
指导学生会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和思维惯。
5、写课后反思。
倡导课堂教学的课后反思,好的经验要
提炼,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
二、基本内容
集体备课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备课程目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要明确
本单元、本节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型和相应的课前准备,研究本课的预内容,组织本组教师分工完成练题的设计,实现资源共享。
三、基本要求
1、认真研究课改精神、课程目标、教材、教参和学生。
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等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难点。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
法学法、善于设计巩固或发展性练、研究探讨教学艺术逻辑结构等)。
3、善于研究、认真思考、独立备课。
超过两周备课、超
过一周讨论。
4、各科教学均应备课。
四、备课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