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思政必修3(2019版)政治与法治_《法治国家》名师教学设计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
学科核心素养
目标与素养
1.通过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提出的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识法治国家的内涵,认同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通过将现代法治与古代法家之“法治”做对比,理解现代法治国家的特点,培养科学精神。
3.通过探究关于法治国家的相关论述,理解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
情境与问题
1.通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理解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
2.通过将现代法治与古代法治、人治做对比,认识现代法治国家的特点。
3.通过查阅关于法治国家建设的权威文件或时事新闻资料,认识建设法治国家的举措。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读法、交流法,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和特点。
2.通过交流法、研讨法、社会调查法,探讨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法治国家的内涵和特点。
2.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难点。
难点
1.法治应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PPT出示课件1)
从神治到人治再到法治,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向,也是治国理政方式的变革。
法治不是简单的概念推理或口号呼吁,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重大部署,体现了我国将法治作为通往现代化基本路径的坚定选择,代表着我国在治国方略、治理体系和执政方式等方面实现了理念上的重大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从法治文明的角度认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认识法治国家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反映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
二、主题探究
探究活动(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1.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PPT出示课件2)
党的十九大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对开启全面推进法治中国新征程、实现中国法治现代化作出了战略安排,确定了建成法治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两步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一过程中,包括法治文明在内的政治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思考: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意味着什么?
提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意味着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2.法治国家的内涵
(PPT出示课件3)
中国的历史与法治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只有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保障国家的繁荣稳定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法治中国不是智者学人的发明创造,也不是圣贤先知的逻辑推演,我们对这一道路的认知都是基于历史的
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结论。
我国在通往法治的道路上曾经历踌躇徘徊,但正是这些失败的教训有力地证明,法治是历史演进发展的必然,任何国家和社会都不能脱离这一历史规律。
更需深入辨析的是,“法治中国”之“法治”,不是古代法家之“法治”,即将律法规则作为管理国家社会的工具,着重强调其威慑惩罚。
“法治中国”之“法治”,是将公权力之制约和私权利之保障作为首要目标,将人民群众的福祉置于最高位阶,旨在实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生活以法治作为最高准则,并与“人治”划清界限、具有现代精神的法治,根本上是顺应人权保障和国家现代化的需要而实现的法治。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
(1)什么是法治国家?
(2)法治中国有哪些特点?
(3)在法治国家中,法律的地位如何?
(4)法治国家要坚持良法之治,该如何制定良法呢?
(5)法治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哪些权利?如何体现?
(6)在法治国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指什么?如何规范?
提示:
(1)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
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2)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3)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愿,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
(4)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方面,良法应体系
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
(5)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
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
(6)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
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就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设计意图:法治国家的内涵是课时学习的重点,通过法治国家的内涵,间接提出了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因此领会好法治国家的内涵,可以帮助学生领会法治国家建设的意义,也能帮助学生抓准建设法治国家的方向。
】
探究活动(二)建设法治国家
(PPT出示课件4)
材料1:从全局上来讲,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依宪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和依法立法,通过良法推动发展、实现善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障公正司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建设法治社会。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材料2:党的十八大以来,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牢牢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总抓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在法治轨道上坚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提升——由静态的制度体系向囊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的动态体系转变,虽是法“律”到法“治”的一字之变,却体现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整体要求,意味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跃升。
材料3:“执行难”,直接影响社会公平正义。
2016年人民法院系统打响“基本解决执行难”战役。
2019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郑重宣告:“‘基本解决
执行难’这一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2019年7月14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虽未有穷期,但步履踏实坚定。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
(1)在法治国家建设中,为什么要推进宪法实施?
(2)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在立法过程中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
(3)法治国家要建立怎样的法律体系?
(4)材料3是从哪个方面加强法治国家建设?怎样从这个方面加强法治国家建设?
(5)建设法治国家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提示:
(1)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依宪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3)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4)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
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5)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三、课时活动总结
法治,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现代社会治理的智慧结晶。
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坚实保障。
板书设计
教学研讨
法治国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是理解本课时学习内容的一个总抓手。
无论是从法治国家的内涵看,还是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看,法治国家建设都有着丰富的内容。
从内涵上看,要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和特点,注重思考法治国家四个特点之间的关系;从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来看,要重点把握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完善的法律实施体系,这两个体系共同强调了法治国家建设的实践性。
最后把法治国家的内涵和建设要求结合起来理解,即内涵是为法治国家制定方向,建设要求为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提供具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