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16课 表里的生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里的生物
《表里的生物》是冯至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事儿。

选编本文的目的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对人物进行评价要找出依据来印证的方法,同时通过学习体会儿童的天真可爱。

1.会写“脆、拦”等生字,会写“机器、钟楼”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儿。

可引导学生勾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再联系课题,想想课文围绕“表里的生物”在这些时间点上都发生了什么进行梳理,进而概括出课文大意。

2.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出现的两个主要人物——“我”和“爸爸”,思考课文在描写人物时采用了哪些方法,聚焦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引导学生进行圈画批注,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引导学生读课文结尾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回想自己是否有说过类似的话,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体会告别童年的复杂滋味。

4.写字指导。

“蟋、蟀”两个字的笔画较多,应予以重点指导。

特别是“蟀”字的右半部分,提示学生注意笔顺、笔画。

“蟋”的右半部分上边与虫字旁基本齐平,“蟀”的右半部分下边的“十”要托住上边的部件。

“脆”字
要提醒学生注意右半部分的“危”字,最后两笔是横折钩和竖弯钩。

“璃”字右半部分笔画较多,注意“离”字的笔顺,以及它的最后两笔是撇折和点。

1.制作有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扫描本课二维码,下载配套PPT课件)
2.完成《完全解读》小册子中的预习作业。

2课时
1.会写“脆、拦”等生字,会写“机器、钟楼”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师:同学们,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可是,你们见过表里的生物吗?
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你有什么疑问?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3.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针对课题进行质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1.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有过整天追着大人问有趣的问题的经历吗? 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与大家分享一下。

2.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课文,在这篇课文中,小主人公会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呢?他最后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吗?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吧!
3.教师简介作者。

冯至,原名冯承植,我国现代诗人、翻译家、学者。

著有《昨日之歌》等诗集。

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鲁迅称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从“小时候问大人有趣的问题”的经历入手,引起学生的回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根据自读要求自主学习。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2)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教师检查自学效果,出示本课词语。

(1)教师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的读音。

引导学生注意“调”“恶”的读音。

(2)教师通过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①请学生按类别交流生字书写的注意事项:本课的生字除了“恶”,其他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蟀”字笔画较多,在书写的时候注意笔画之间的避让。

②教师讲授书写要领并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速度,想好了再写,集中注意力,尽量不涂改。

(3)教师课件出示蟋蟀、蝎子、蝈蝈的图片,学生联系实物图片理解词语,加深对这些事物的认识。

学生看图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蟋蟀、蝎子、蝈蝈的样子。

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重点讲解生字的书写,提高书写的质量。

三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1.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以填空的形式概括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话:(表里有个小蝎子)。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题来总结。

3.师:根据文章内容,我们可以把课文分为哪几部分?
预设:
第一部分(1~9):猜测表里的生物。

第二部分(10、11):听表里的声音。

第三部分(12~19):看表里的生物。

第四部分(20、21):不再谈论表里的生物。

以填空的形式概括课文内容,梳理文章脉络,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1.完成《完全解读》小册子中的课后作业内容。

2.书写本课生字。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文中的哪些地方印证了你的观点?作者又是如何将他童年的这段往事写得如此生动有趣的?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1.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童年发生的事件是他人生的珍宝,培养学生爱思考、善发现、爱动脑筋的科学精神。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里的生物》,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主语+怎样做”的句式进行表达。

2.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童年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作者是如何将这段往事写得生动有趣的?
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导入新课,达到温故知新、夯实基础的目的。

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使课堂更加高效。

二研读课文,感受人物个性
1.学习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是一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的孩子。

)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巡视指导。

2.文中的哪些语句印证了你的观点?请再读一遍课文,画出相关句子做好批注,填好表格。

3.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内汇报。

4.教师指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体会人物的情感。

5.教师小结:用文中的句子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这样分析起来,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是深入学习文章,体会人物情感的好方法。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来体会人物的情感。

通过表格筛选句子印证观点, 让学生的思考能够深入进行,学习得以顺利推进。

三学习写法,迁移运用
1.通过刚才的表格梳理,我们知道了“我”是一个好奇心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的孩子。

下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将“我”的这些个性展现出来的。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做好点拨。

2.在文中找出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世界。

(1)教师课件出示句子。

(2)从这三个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
(3)第③句中的“也许”是什么意思?文中还有哪些词和它表示相同的意思?
(4)教师小结:这一系列的猜测问题都是围绕“表里的生物”展开的, 作者一边猜想一边追问,使自己的叙述更加生动形象,我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写法。

3.画出文中“我”与父亲之间的对话描写,说一说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人物个性。

(扫一扫《完全解读》名
师微课二维码,观看本知识点视频微课)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在组内交流,并在班内汇报。

(3)教师指导学生怎样通过读来体会人物的个性。

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来体会人物的个性,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课后习题。

(答案内容可参考《完全解读》教材习题答案小册子)
2.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本课时习题。

同学们,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发现,虽然这样的发现是那样的可笑,但却是作
者记忆中的珍宝,因为这件事启发了作者的思维,表现了他爱思考、爱动脑、爱发现的特点,老师希望你们的
童年也能有这样的发现。

表里的生物
认知: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好奇心强,渴求知识善于思考,富于探究猜测表里有生物(好奇——证实)
这篇课文是一篇回忆生活的散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出了小时候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有趣的
事。

文章的语言平实,叙述质朴。

在教学中, 我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主要脉络,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
再抓住文中的心理描写这一特点,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想象的丰富。

再通过对语言和
心理描写的详细分析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以此来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全课的教学过程,学生都全程参与,积极性较高。

但教师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参与得过多,如果能做到只为学生引路,效果会更好。

有关昆虫的知识
1.蝉,别称“知了”。

分布于温带及热带地区,栖于沙漠、草原和森林。

大多数蝉的体型通常不大,成虫体长多在2至5厘米之间。

蝉的外骨骼很坚硬,双翅发达,多为透明或半透明。

2.蟋蟀,也叫促织,俗名蛐蛐儿、夜鸣虫。

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强于咬斗。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

3.蝎子,典型特征包括瘦长的身体、螯、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尾巴。

蝎子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一只蝎子一年可捕杀蝗虫等有害昆虫一万多只。

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干,喜暗怕强光,有冬眠的习性。

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蝎子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