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遭受雷击的机理和形式以及急救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遭受雷击的机理和形式以及急救方法
人体是可以导电的导体,在遭受雷击后,将造成受伤甚至死亡。
采取有效的抢救办法对受雷击者实施救援,将大大提高受害人的存活率。
1人体是电的导体
地球上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则是由包含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所组成。
因此可以说,所有的物质都是带电的。
人体是可以导通电流的导体,并且可以产生电动势。
铜、金、银、铝等金属物是人们熟知的传导电流的良导体。
人体虽然也是传导电流的导体,但其电流的流动方式与一般的金属导体存在若干差异。
铜或银等材料因其自由电子的密度大而成为导体。
此外盐(NaCl,氯化钠)等电解质的高浓度水溶液也是导体。
溶于水中的电解质会分离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离子(电离),这些离子便是电流的来源。
但是,人体虽然是导体,却与铜、银等金属导体不同,其构造与性质相当复杂。
人体细胞的细胞内液及细胞核被细胞膜包裹着。
细胞的外侧是细胞外液及把各个细胞联结起来的组织。
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均为溶有电解质的半流动性胶体状物质,这些也均是导体。
细胞膜是厚度为10纳米的极薄的一层薄膜,是高电阻率绝缘体。
通常没有离子出入此薄膜,故无电流通过。
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因“流过人体的哪一部分(部位)”、“电流是直流还是交流”、“如果是交流,其频率又是多大”、“电流的流动方向是纵向还是横向”等情况的不同,其流过的难易度和流法也不尽相同。
2雷电袭击人体的形式
1)直接雷击。
所谓直接雷击是指雷闪直接击中受害者,这种情况受害者至少在开始时身体上通过全部雷电流,而且最大可能是雷电流从头部输入,经躯干,由脚底进入大地。
直接雷击往往只是波头开始部分雷电流全部流经人体,此后通过皮肤闪络,绝大部分电流从皮肤短接,流经体内的电荷量不算很大,所以被直接雷击以致假死抢救成功的案例不少。
2)接触雷击。
接触雷击是指雷击其他物体,如建筑物、大树、电杆时,雷电流由该物体上流过,在物体上顺电流方向上每两点之间有较大的电位差。
如果人体某部位接触到被雷击的物体时,雷电流就从接触点进入人体、从另一接触点或脚底流出。
接触雷击往往使受害者短时麻痹,有时也会昏倒甚至死亡,但总体的来讲,它比直接雷击受害要轻,接触雷击发生的几率比直接雷击要高得多。
3)旁侧闪络。
旁侧闪络没有直接击中受害人,而是击中受害人附近的物体,由于被雷击物体带高电位,而向它附近的人闪击放电。
与接触雷击不同,旁侧闪击是受害人根本没有直接接触受雷击的物体,只是在它的附近,由直接被雷击的
物体的高电压击穿附近的空气触及受害人。
4)跨步电压。
当雷电流流入大地的时候,由于土壤散流电阻的存在,使地表面电位如喇叭形分布。
在这喇叭形曲线上任两点间存在电位差,显然这电位差与电流强度、土壤电阻率分布、跨步长短有关,同样的土壤情况下,电流强度越大,步长越大,跨步电压越高。
3雷击伤害人体的机理
雷击人体受伤害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有电流通过人的身体,电流通过人体时同样会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化学效应、电磁效应。
不同的只是雷电流比普通电流强得多,但通过的时间很短,一般都在千分之几秒以下,同时雷电流含高次谐波丰富,它通过人体时,大部分电流流经皮肤,减少内脏损坏,而增加皮肤烧伤。
而最使人致命的是电流使人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和停止呼吸而致死亡。
1)心室纤维性颤动。
人体心脏有左右两个心室,两个心室的厚壁几乎都是由肌肉组成的。
正常的时候,这些肌肉纤维都同时收缩。
因而两个心室里就会产生足以使血液循环的压力,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和肺部。
当有电流通过心脏时,各个肌肉纤维间协调性遭受干扰,它们变成单独地以各自的速率收缩,而不再同步,这样心室里就不能产生压力,血液循环停止,约4分钟之内可能导致死亡。
2)呼吸停止。
当雷电流流经脑下部的呼吸中枢时,会使呼吸停止,并且不能自己恢复。
如果电流只流经人体的其他部分而未流经呼吸中枢,也会使胸部肌肉收缩造成呼吸障碍,当电流停止后,呼吸是可能自然恢复的,故抢救主要是针对前一种情况。
4雷击致假死的急救法
雷电流流经人体部位时,虽然强度大,但由于通电时间短,再加上它的高次谐波丰富,电流多流经皮肤、甚至在皮外闪络短路,所以,遭受雷击后,人体内通过的电量和接受的能量未必很大,即使心脏已经停止跳动,呼吸也已经停止,这种情况往往只是假死。
如果没有外界的支持,使受害者身体内继续得到供血和有充足的氧气供给,那么假死就会发展为真死了。
因此,对雷击假死,急救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是迅速进行人工呼吸法和心脏按摩。
1)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利用人工的力量帮助病人进行被动呼吸,使病人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同时刺激呼吸中枢,达到恢复自主呼吸的目的。
①口对口吹气法:使病人仰卧,头下垫一软枕,使头尽量后仰;救护者跪在病人的一侧,用手帕或纱布盖住病人的口鼻;救护者先吸一口气,随后将口对病人的口或鼻吹气。
在对口(或鼻孔)吹气时要捏住(或遮住)鼻孔(或口),以免漏气。
吹气次数每分钟16~18次。
每吹入一次后,可用手压迫病人胸部,帮助气体呼出;
②仰卧压胸法:伤员取仰卧位,即胸腹朝上;救护人员屈膝于伤员大腿两侧,两手分别放于乳房下面(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他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上;救护人员用力向下稍前推压,其动作要领、速
度均与俯卧压背法相同;③俯卧压背法:使病人俯卧、头偏一侧,一臂弯曲垫于头下;救护者跨过病人的大腿部,跪在地上,两臂伸直,两手掌放在病人胸廓下部最低的一对肋骨上,手指分开,然后使自己的体重通过两上肢,从病人的后下方压向前上方,持续几秒;救护者将上身伸直,两手松开,使胸廓自然扩张而吸入空气,2秒后重复施行,每分钟12~15次为宜。
2)心脏按摩:①让病人仰卧在木板上,才能使心脏挤压取得良好效果,如果躺在柔软而有弹性的床上,挤压效果就差;②救护人员在病人一侧,双手重叠地放在前胸正中,相当于胸骨下二分之一处,约在两乳头联线之中点;③用力向下挤压,有使胸骨下陷的感觉,一般以下压2~3厘米为宜,然后放松。
如此反复有节奏地进行,每分钟60~80次左右,当挤压效果较为满意时,在伤员颈动脉或股动脉处可摸到搏动
通过以上措施使受害者血液继续循环,呼吸系统继续工作,受害者就会渡过难关,心室纤维颤动消失,呼吸中枢麻痹得以恢复,病人就得救了。
参考文献
[1]汪顺勤.农村地区雷电灾害活动规律和防护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15):7083-7084,7103.
[2]王明学.许昌市农村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及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91,293.
[3]朱明,赵世黎,梁代荣.气象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09,4:175-177,180.
[4]李彩莲,杜娟,曹赞芳,等.陕西省农村雷电灾害分析及建议[J].陕西气象,2009,S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