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能性大小》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可能性大小》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导读:本文从《可能性大小》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从《可能性大小》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文/陈桂霞
摘要: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仔细琢磨,深入钻研,掌握各部分知识的相互联系。

研究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及学生实践的最佳切入点,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识。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生问题,由问题生猜想,由猜想生价值,在思考、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可能性大小;实效性
课改以来,大家最熟悉的名词术语就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求异创新、体验感悟,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

但是,我们的教学效果并不很理想,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冷静地思考和反思: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是当今教师研究的重点。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
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仔细琢磨,深入钻研,掌握各部分知识的相互联系,理解教材里的编写意图。

同时,在正确理解教材的前提下,还要研究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及学生实践的最佳切入点,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

只有这样,
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课堂实效。

《可能性大小》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教材借助5个装有不同数量的红、白两色球的盒子,讨论以下问题:(1)分别从这些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说说从不同盒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2)如果用数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可以怎样表示?
第一个问题是复习,第二个问题是讨论摸球可能性的数据表示方式。

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定性到定量的一个重要转折,引入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也是对分数认识的又一次拓展。

由于概率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这部分知识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教材试图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为此做实验。

为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方面有以下几点补充:
1.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中,充分感受可能性的大小与生活经验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必要性。

2.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内涵。

结合生活现象,比较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和用分数表示其他事物大小有什么不同,结果相等和机会相等有什么不同,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的意义。

3.借助生活经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帮助学生反复体会随机现象的特点,修正认识上的误区。

这样的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实效性体现得也更
加充分。

教师只有系统地掌握教材的内容,认真地研究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透彻地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在教学时,才能从教材的全局出发,突出重点,深入浅出,教学的实效性才会更强。

二、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

对“可能性”内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中,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我安排了两次摸球活动:“这些白球一模一样怎么才能知道哪个球是你摸的?哪个球是他摸的?有什么办法吗?”“任意摸1个球,告诉同学们你摸到的是几号球?你呢?有什么发现?”两次摸球活动的安排,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他是一样的,但它们是不同的球,每个球都是唯一的。

同时使学生发现:盒子里一共有8个球,任意摸出1个球,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所以就有8种可能,突破了学生认知上的困难。

对“可能性”大小的范围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用介于“0”和“1”之间的分数来表示。

每个盒子里摸到不同颜色球的可能性加起来都是1。

初步感受到同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相加等于1。

在对结果的不确定现象的理解中,通过对课前摸球数据的观察、分析,使学生从中发现:我们的推理与实际摸球的结果存在着不确定
的现象。

这是由于我们的人数及试验次数有限,而当我们的试验次数达到非常多时,结果就会和我们的推理非常接近。

由于课堂教学是生成的,我能紧紧把握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发现,思维不断得到拓展,这样,对“可能性”内涵的理解就会不断深入和丰富。

三、关注生成,以学定教
学习过程中会自然生成许多资源,如果我们没有关注生成的意识,一些偶发性的资源就会一纵即逝,使真正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和解决,这样课堂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要对课堂生成资源有关注的意识,读懂生成资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宽容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机智筛选课堂生成,从而达到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在《可能性大小》的教学中,在对结果的不确定现象的理解上,学生对课前摸球数据的观察、分析后,一个学生大声说:我发现摸到这些球的可能性的大小,都是用各种颜色球的数量除以球的总量得到的。

他的发言,与我所要的结果根本就不着边际,但我马上想到了他的这种想法,其实也是前面在学习可能性内涵环节中,许多学生存在的一个想法。

学生的这一问题,在备课时我已经考虑到了,但教学中,我的设想是要通过拓展练习修正学生认识上的误区,使学生明白:当摸球的规则变了的时候(同时摸出两个球),这一想法、结论是不适合的。

因此我马上把他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思考,他的想法有没有道理呢?
通过分析、讨论,学生明确了:每次摸出2个球,所有摸出的可能与球的数量就没有直接的联系了。

这样回过头来再来看这个学生的结论,有的学生马上发现他的结论只适应于每次只摸出1个球的情况。

这样巧妙地解决了前面学习中认识上的误区。

课堂上的这次意外,虽然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但我能及时抓住课堂生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使每个学生真正弄懂了可能性的内涵,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以学定教”已成为大家一致的观点,我们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赋实效,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课堂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发展了素质。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赵各庄第三小学)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