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一章_绪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本科目考试复习特点
需要理解的原理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多
各论繁多,容易混淆
某些相关联章节可一起复习
图形记忆、关联记忆、标题记忆……
1.微生物、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
(1)微生物的概念
(2)微生物的分类及作用
(3)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4)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
2.临床微生物学的性质和任务
(1)临床微生物学的性质和任务
(2)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思路与原则
3.感染性疾病和临床微生物学的现状、发展和展望
(1)感染性疾病的现状
(2)发展和展望
微生物的概念
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须借助光学/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特点:
①个体小;
②结构简;
③种类多;
④分布广;
⑤繁殖快;
⑥变异快。
微生物的分类及作用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寄居在人类体表和体内的微生物可分为三类:
﹥正常菌群:定居在人类皮肤及黏膜上的各类非致病微生物,非但无害,而且具有拮抗某些病原微生
物和提供某些营养物的作用。
﹥条件致病性微生物: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微生物寄居部位改变或寄居微生物丛(菌群)平衡失调,此时正常菌群可致病。
如表皮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
﹥病原微生物:可引起人类和动、植物致病的微生物。
如霍乱弧菌,HIV等。
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以及与人类、动植物等相互关系。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的学科,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其他疾病,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临床微生物的性质和任务
(1)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
(2)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3)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4)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控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思路与原则
感染性疾病的现状、发展和展望
现状:
(1)易感人群不断增加
(2)新病原体不断出现、已控制的病原体死灰复燃
(3)感染因子在非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4)细菌耐药和医院感染的问题日趋严重
发展:
(1)快速诊断方法的发展
(2)非培养快速鉴定
(3)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
(4)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有关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目的,错误的是
A.为临床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
B.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用药信息
C.为医院提供耐药动态信息
D.改进或更新微生物检验方法
E.监测寄生虫感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目的不包括对寄生虫感染的监测。
下列哪类微生物是非细胞型微生物
A.细菌
B.放线菌
C.真菌
D.病毒
E.立克次体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病毒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