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小学西师版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行》小学西师版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模
板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能正确读写“寒、径、斜、生”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中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朗读和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谁能用几句话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旅游景点?
2.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山色的古诗《山行》。
诗人描写的是哪座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交流学习生字词,教师指导。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三)课堂讨论
1.教师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你能用词语概括一下吗?
3.教师提问: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四)感悟诗情
1.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说“远上寒山石径斜”?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吗?
3.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说“白云深处有人家”?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吗?
5.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吗?
(五)朗读背诵
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主背诵课文,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背诵课文。
2.教师提问: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你能用词语概括一下吗?
(二)深入学习
1.教师提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能介绍一下他吗?
3.教师提问: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吗?
(三)拓展活动
1.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也去了寒山,你想对诗人杜牧说些什么?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抄写并背诵《山行》。
2.观察大自然,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短文。
重难点补充:
教学重点补充:
1.在理解词语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和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等词语的含义。
2.为了提高朗读和背诵的效果,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诗人游览山景的不同心情,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情感和背诵兴趣。
教学难点补充:
1.在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用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如“仿佛你能感受到那清晨的寒意,石径的曲折,以及白云的缥缈。
”
2.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方面,可以让学生收集不同季节的山景图片,进行对比展示,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同季节山景的美。
教学过程补充:
第一课时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朗读,全班同学倾听并评价。
3.学生交流学习生字词,如“寒”字可以联系冬季的感觉,让学生举例说明。
4.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石径斜”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诗句。
(四)感悟诗情
1.教师问:“如果你走在这样的石径上,你会想些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诗人可能是觉得这样的路虽然难走,但景色太美,值得去探索。
”
3.教师再问:“你们觉得‘白云深处有人家’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第二课时
(二)深入学习
1.教师问:“谁知道杜牧的哪些故事或诗作?”
2.学生分享,教师补充:“杜牧的诗作中,有很多是描写自然景色的,他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
”
3.教师问:“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三)拓展活动
1.教师分组:“现在,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想象自己正在寒山游览,讨论一下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
2.学生讨论,教师参与指导。
3.各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分享。
1.教师问:“学习了这首诗,你们觉得诗人杜牧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课后作业
1.教师提示:“在抄写和背诵《山行》的同时,想象一下自己也在那个美丽的寒山上,感受诗人的情感。
”
2.教师布置作业:“观察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尝试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眼中的美景。
”
注意事项:
1.注意因材施教,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挖掘诗中的深层含义和艺术特色;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要耐心引导,确保他们能够理解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2.注意教学方式多样化,结合视觉、听觉和动作等多种感官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诗歌内容。
3.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故事、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避免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
4.注意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营造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5.注意课后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6.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用诗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