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走近家乡文化 绽放写作之花——如何撰写风物志》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走近家乡文化绽放写作之花——如何撰写风物志
教学分析
如何在日常课堂中实现大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一直都是语文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无法回避的话题是设置教学情境,使同学们对课堂有兴趣,能帮助他们完成隵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所以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的学习需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作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我们的学生能够接触外界的机会比城市的孩子要少得多,但是,带着孩子们开眼看世界,走进世界,走近文化,是我们老师必须承担的责任。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我们从家乡的文化了解开始,从身边的事物了解开始,了解家乡文化,传承家乡文化。
部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是以“家乡文化生活”为人文主题的单元,主要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
本单元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要求开展家乡或社区文化调查,搜集整理材料,对家乡或社区的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生活演变等进行分析讨论。
聚焦家乡或社区文化生活现状,自主梳理材料,确定调查问题,编制调查提纲,访问调查对象,记录调查内容,完成调查报告。
通过访谈、考察、文献查阅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物、风物、习俗,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家乡风物志,挖掘家乡风物的文化内涵,参与当代文化建设,加深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主动积极梳理语言,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创作有个人风格
的文字
2.思维发展与提升:在日常课堂中实现大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激发创造性思维。
3.审美鉴赏与创造:设置教学情境和学习任务,学生合作探究得出风物志写作清单,
在合作交流中,创作、修改风物志
4.文化传承与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风物志相关知识,得出写作清单,写作和修改风物志。
2.设置教学情境和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情境设置——博物馆投稿中的风物记忆
岁月悠悠,斗转星移,长沙这座古老的“楚汉名城”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积累,
在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底蕴,现在博物馆要在微信平台上推出以风物志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栏,面向全国征稿,我们作为这座千年古城的传承人,将以湘绣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写一篇《湘绣志》来投稿。
有不少同学已经写好了,但是还有改进的空间,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写风物志吧!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湘绣的了解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当点评,发掘学生回答中的亮点,适当板书
现场连线——湘绣的前世今生
大家都说了很多,但是我我们对于湘绣的理解还比较零散,不够深入和系统,为了更好的完成风物志,老师请到了一位神秘嘉宾,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让口中的湘绣,请大家做好相关笔记
通过现场的视频电话,将博物馆搬进教室,真正便于学生了解湘绣的前世今生。
写作清单——让风物立起来
1.过程写作的呈现:学生通过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了解了何为风物志,以沈从文的《端午日》的节选为例,让学生得出风物志的写作清单,教师予以指点。
学生进行初稿写作。
2.“风物”即带有地方特色的风景和物品。
“志”则是文体。
风物之美,美在独树一帜,风物之美,美在历久弥新。
我们了解湘绣的独特魅力之后,想要“以笔为绘”,那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呢?我们也许可以从文化大师沈从文《边城》遥远的回响中得到答案。
请同学们看开导学案中的知识链接,了解风物志描写的相关知识,并将从选文和电脑资料中总结出的写作清单跟我们分享。
【学生的小组早已分好,导学案是以小组的形式提前完成的,分享时学生需表达自己的观点。
清单分为基础清单和发展清单,基础清单为必须满足的条件,发展清单是给能力较强的学生挑战自己的条件,当然学生可以给出更好的发展清单】
3.学生初稿展示
评改清单——以笔绘绣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根据批改清单,请同桌互相批改和完善
修改建议
评改清单赋分:1分—10分,
满分为10分。
1.是否抓住了家乡风物的特点来写,读来让
人如见物?
2.结构思路是否清晰?
3.语言特点如何?
4.是否折射它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反思在新
时代下它的生命力?
5、叙述家乡风物背后的家国情怀?
6、文章有无亮点、吸引人之处?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以鼓励为主
结语——风物以志记,精神吾辈乘
回应开头设置的情境,使其成为一个课前、课中、课后的完美闭环,运用生活中的常见情境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泱泱湘水,巍巍麓山,在这片繁茂的土地上不仅有美轮美奂的湘绣,更有千年汉墓马王堆,曾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流放之地,沈从文大师的笔耕之处,钟灵毓秀,物华天宝,值得我们长久地想念。
历史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大家继续续写长沙风物志,践行文化传承,延续湖湘文脉。
2.作业展示:设想我们的作品被博物馆录用,它会在微信平台上推出(此处展示微信推文成品)被更多的人看到。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