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丹尼尔_·_斯坦森谈卡普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CHITECT DANIEL STATHAM ON ANISH KAPOOR
建筑师丹尼尔 · 斯坦森谈卡普尔
Interview and text by Lu Yufan
采编 | 卢禹凡Array
安尼施 · 卡普尔的创作生涯中,一个贯穿其间的线索就是那些矗立在城市空间中的大型公共艺术项目。
与美术馆内展出的小型装置作品不同,完成一件大体量的公共艺术作品,需要建筑师、工程师等多领域的专业人士协同工作。
来自英国的建筑师丹尼尔 · 斯坦森(Daniel Statham),作品包括纽约时代广场改建、上海世博会新加坡馆设计、大英博物馆“秦始皇:中国兵马俑”展的展览设计、太平鸟总部的大楼及雕塑梦想的翅膀等,曾多次参与卡普尔的大型公共作品,如《喇叭声(Taratantara)》(1999-2000)和《云门(Cloud Gate)》(2004)的实地搭建工作。
《云门》是如何从一个模型变成如今的芝加哥地标的?和安尼施 · 卡普尔合作又是怎样一种体验?《美术馆》杂志和斯坦森聊了聊建筑师和艺术家合作背后的
那些事。
展览研究| E X H I B I T I O N S T U D I E S
Q :可否具体介绍一下您与安尼施 · 卡普尔合作的项目,以及您在其中的角色?
A :我参与了《喇叭声》在波罗的海当代艺术中心(Baltic Centre for Contemporar y Art )和那不勒斯平民表决广场(Piazza del Plebiscito )的布展工作,以及《云门》在芝加哥千禧公园AT&T 广场的搭建。
在波罗的海面粉厂即将被改造成美术馆时,馆方请卡普尔在这个临时空间做一件临时装置,《喇叭声》的体量很大,使用PVC 材料,看起来像是在建筑结构间拉扯的漩涡;这件作品后来又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展出,钢制脚手架取代了面粉厂建筑,用另一种材料实现了作品的张力。
艺术家提供作品的草图,然后和建筑师、工程师一起用计算机搭建模型,同时对材料进行试验。
我当时所在的Atelier One 团队花了很多精力为PVC 表面增加预应力,以求完美达到最终效果,完成艺术家的构思。
卡普尔作品《喇叭声》 图片由丹尼尔 · 斯坦森工作室提供
丹尼尔 · 斯坦森作品《梦想的翅膀》 图片由丹尼尔 · 斯坦森工作室提供
S
E
I
D
U
T
S
N
O
I
T
I
B
I
H
X
E
|
究
研
览
展ANISH
展览研究| E X H I B I T I O N S T U D I E S
《云门》这件作品也是艺术家和结构工程师、材料学家、建筑工人合作的结果。
首先,我们伦敦的团队尝试在计算机上建模,将卡普尔的草图转化成可以实现的工程模型——众所周知,想要实现《云门》的造型,一块钢板肯定不够用,所以在建模的时候我们确定了要用多少钢板,在哪里焊接……艺术家是这件作品主导者,结构工程师则是它的幕后英雄,使一件作品从创意变成现实。
著名结构工程师、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尼尔·托马斯(Neil Thomas)负责《云门》的结构工程计算,下一步就是寻找能制作它的工人。
我们非常幸运地找到了美国最好的焊接工,在加州按照伦敦的工程草图制作了钢板;随后将钢板运到芝加哥,在AT&T广场直接进行拼接和打磨,这一步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大约有40人参与了《云门》的制作,艺术
家无疑是整个团队的中心人物,他的构思
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同时他是整个团队的
推动力量,带领着每个人将自己的角色发挥
到极致。
Q:众所周知,卡普尔本人是一位十分注重
细节、追求完美的艺术家。
作为在技术层面
实现艺术家创意的人,和卡普尔合作是一
种怎样的体验?
A:卡普尔可能是全世界最难合作的艺术家
了,因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
非常有想法,并且不会轻易妥协。
从材料、
颜色到需要使用的技术、能够完成某项工
作的团队,都由他本人层层把关。
当然即使
是卡普尔这样的艺术家也会有预算问题,
而且一个不得不妥协的点是,有时能够实
现他的想法的科技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只
能退而求其次。
但反过来想,卡普尔这样的
艺术家往往能够推动一些科技的实现。
像
《云门》这样的大型作品需要团队协作,但
当你聚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群人——艺
术家、结构工程师和工人——你几乎一定
可以做出一件了不起的作品。
Q:您的建筑事务所业务十分广泛,从商业、
公建到艺术文化和城市设计都有涉足。
对
您来说,与艺术家合作和传统的建筑设计
工作有什么异同?
A:应该说差别还是挺大的,但艺术家和建
展览研究| E X H I B I T I O N S T U D I E S
筑师的工作在构思阶段非常相似。
我很幸运,刚从伦敦大学学院(UCL )毕业就能在诺曼 · 福斯特(Norman Foster )的团队工作,后来我决定尝试和艺术家合作——不仅有安尼施 · 卡普尔,还有马克 · 奎因(Marc Quinn )、朗兰兹与贝尔(Langlands & Bell )、胡安 · 穆尼奥兹(Juan Muñoz )等艺术家。
我很欣赏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法,并且他们拥有实现这些想法的自由。
我想建筑和艺术最大的区别是,建筑是人们居住和使用的空间,是实用的艺术,因此你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需要更多的预算;而艺术创作则拥有更大的创意和自由。
建筑师也能从艺术家身上汲取很多灵感,比如我们为太平鸟集团设计的总
丹尼尔 · 斯坦森作品《太平鸟时尚中心》 图片由丹尼尔 · 斯坦森工作室提供
卡普尔作品《云门》(2006)在美国芝加哥 图片由丹尼尔 · 斯坦森工作室提供
部大楼,整栋楼有15度的倾斜,楼层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漩涡结构;以及在建的杭州未来停车公园,我们在设计时也参考了卡普尔的艺术。
Q:您提到了卡普尔对您的建筑设计的影响。
我们知道卡普尔创作了很多大型装置作品,而且经常跨界到建筑领域,您认为卡普尔的艺术创作是否有受到建筑的影响?
A: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我觉得他确实对建筑很感兴趣。
卡普尔的很多艺术作品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十分优美。
他本人也确实直接涉足过建筑领域——《喇叭声》在那不勒斯广场展出后,那不勒斯很喜欢他的作品,委任他设计了一些地铁站。
我想在创意的世界里,很多界限没有那么分明,甚至建筑师也会“跨界”创作艺术。
我们为太平鸟设计总部大楼的同时,还做了一个名为“梦想的翅膀”的装置。
它通过折叠板来营造一种张力,我们将鸟形结构连接起来,营造出一种鸟群向天空飞翔的感觉,并且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岗位的员工。
我想对于卡普尔这样的艺术家来说,设计一座建筑不是难事,当然你也会看到像诺曼 · 福斯特这样的建筑大师创作艺术作品。
我认为艺术和建筑有着相同的DNA,都精于设计研究,且艺术家和建筑师都有着极大的热
情,会不遗余力地完成作品。
Q:作为一名在公共艺术领域经验丰富的
建筑师,您如何看待公共艺术,以及它与城
市空间的关系?
A:我从小就喜欢去美术馆看展——在英
国长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城市里不缺好的美
术馆。
当艺术进入到了公共空间,你会看
到很有趣的化学反应,因为不是所有人都
喜欢在周末看展,或是参加某个周四晚上
的博物馆之夜。
公共空间的艺术能让人们
思考、提出问题,或者只是单纯地去欣赏,
同时它们也能推动当地的旅游业。
伦敦特
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的第四
基座(The Fourth Plinth)就是个很好的案
例,和广场上的其他基座不同,它上面不
放置永久雕塑,而是每隔几个月委任艺术
家创作作品,放置其上——被委任的人都
是非常有名或正在崭露头角的艺术家——
于是你能看到很多平时不会去美术馆的人
在第四基座前驻足停留,思考艺术家究竟
想要讲些什么。
从建筑角度看,城市空间
是一个人们聚集和休息的场所,因此它具
有一定的公众责任。
而艺术家在这样一个
空间里置入了一个供人思考的问题,这本
身就是件很有力量的事。
另一方面,一些
城市也会积极地推动公共艺术的发生。
在
与朗兰兹与贝尔创作帕丁顿步行栈桥时,
它能发生的一个原因是伦敦政府要求开发
商委任艺术家创作公共艺术作品。
我认为
中国城市也可以参考这种做法,开发商们
赚得盆满钵满,他们需要担负一定的社会
责任,通过某种方式反哺社会,而委任艺
术创作是个很不错的方式。
Q:此次卡普尔在深圳的首个个展来到了
深圳两馆。
身为艺术家长期合作者的您怎
么看这场展览?
A:我认为深圳举办卡普尔的展览是件很棒
的事。
卡普尔在中国可能不像在国际上那
么知名,但在英国和美国,他是位非常出圈
的艺术家,即使对艺术本身不感兴趣的人
也知道他。
深圳两馆的卡普尔展比较全面
地展示了艺术家的作品,从早期的颜料系列,
到后来的不锈钢系列,它们可以说是《云门》
的前身。
我在现场看到很多人在拍照,和作
品互动,享受着展览本身,其中不乏一些学
生,也许两馆的卡普尔展是这些人成为新
一代艺术家的契机。
深圳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城市,也许卡普尔
展也能成为更多公共艺术来到深圳的契机。
当然这需要城市管理者和投资方共同推动。
丹尼尔 · 斯坦森在建作品《未来停车公园》图片由丹尼尔 · 斯坦森工作室提供
展览研究| E X H I B I T I O N S T U D I 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