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练习.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为吊车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保持不变
B. 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
C. 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大
D. 吊臂此时是一个省力杠杆
2、小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用杠杆两侧的挂钩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A. 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
B. 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
C. 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D. 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3、观察如图所示的指甲刀的结构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一个杠杆,且是省力杠杆
B. 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
C. 三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两个费力杠杆
D. 三个杠杆,一个费力杠杆,两个省力杠杆
4、在一根轻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挂上200 N和300 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减少50 N,则杠杆( ).
A. 左端下沉
B. 右端下沉
C. 仍然平衡
D. 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图中的工具或仪器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6、如图所示为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的重力是阻力
B. 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 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 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杠杆的力臂是指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B. 把杆秤的秤砣加重一些,从杆秤上得到的示数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小
C. 在实际生活中,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存在的
D. 使用杠杆必定省力
8、如图所示,在推油桶上台阶时,油桶( ).
A. 是杠杆,支点在A点
B. 不是杠杆
C. 是杠杆,支点在B点
D.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做俯卧撑时的情景,已知地面对两个手掌的支持力为360 N,对两个脚尖的支持力为240 N,手掌到脚尖的距离为1.5 m,则运动员所受的重力为
N,人体重心到脚尖的水平距离为 m.
10、如图所示,用一个小小的弹簧秤竟然称出了大象的重!他用了一根10 m长的槽钢,当槽钢呈水平平衡时,弹簧秤和大象到悬挂点的距离分别是9.54 m和0.06 m,若弹簧秤指示着20 kg 的重量,则大象和铁笼共重约 t.
11、图中,杠杆调平衡后,将两个体积相同的重物分别挂在杠杆两侧的A、B处,杠杆仍然平衡。
则两重物重力大小之比G A:G B= ;若再将两重物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的
端将上升。
三、解答题
12、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硬棒(质量不计)、细线、若干已知重力的物体、刻度尺等器材来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如图所示,在C处挂一待测物体B,当重为8 N的物体A挂在D处时,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测得OC为6 cm,OD为18 cm。
(1)此时物体B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2)保持O点位置和物体A所受的重力不变,在C处挂上不同重力的物体,移动物体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分别在OE上标出相应的重力值所对应的刻度,就制成了一根能直接读出待测物体所受重力的杠杆。
问该杠杆的刻度是否均匀?请说明理由。
13、如图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重2.4×104 N(包括悬臂),重心为P1。
为使起重机起吊重物时不致倾倒,在其右侧配有重M(重心为P2)。
现测得AB为10 m,BO为1 m,BC为4 m,CD为1.5 m。
(g取10 N/kg)
(1)若该起重机将重物吊升6 m,用时50 s,则重物上升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现在水平地面上有重为2.44×104 N的货箱,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3 m2。
①若起重机不加配重,在起吊货箱时,最大可使货箱对地面的压强减少多少?
②若要吊起此货箱,起重机至少需加多少牛的配重?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由题图可知,伸缩撑杆施加的支持力是动力,货物对吊臂的拉力是阻力,此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吊臂是费力杠杆.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F 1始终与吊臂垂直,动力臂L 1不变,货物的重力(等于阻力F 2)不变,但阻力臂L 2减小,根据F 1L 1=F 2L 2可知,支持力F 1逐渐变小,本题只有B 项中的说法正确.
2、【答案】 C
【解析】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虽然便于读取力臂,但是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也易使人产生在杠杆平衡时,支点与力的作用点间的距离就是力臂的错误认识.所以,用弹簧测力计沿不同方向拉杠杆并使杠杆平衡,便于人们正确认识力臂,故本题答案为C.
3、【答案】C
【解析】CBA 为省力杠杆,DBO 和DEO 为费力杠杆,C 正确.
4、【答案】B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L 左×200 N=L 右×300 N,=,两边各减50 N 后,左侧为L 左×150 N,右侧为L 右×250 N,L 左=L 右.左侧:×150 N=225L 右<250L 右.杠杆不平衡,右端下沉,B 正确.
5、【答案】A
【解析】 晾衣竹竿和脚踏板是费力杠杆,天平是等臂杠杆,行李车是省力杠杆,A 正确.
6、【答案】 C
【解析】 车厢部分是杠杆,液压杆施加的是动力,货物的重力是阻力,C 为支点,货物放在车厢的后部阻力臂较小,所以省力,C 正确.
7. 【答案】B
【解析】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A 错;秤砣加重后,离提纽(支点)距离应近些,被测物体从秤上得到的示数比实际质量小些,B 正确;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不存在,C 错;使用杠杆时,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反之费力,D 错.
8、【答案】C
【解析】油桶是杠杆,F 为动力,桶重力为阻力,B 为支点,C 正确.
9、【答案】 600 0.9
【解析】无论以脚尖还是手掌为支点,阻力都是人受到的重力,设以脚尖为支点时,阻力臂
为L,那么以手掌为支点时,阻力臂为1.5 m-L;以脚尖为支点时,有360 N ×1.5 m=G ×L,以手掌为支点时,有240 N ×1.5 m=G ×(1.5 m-L).联立解得L=0.9 m,G=600 N.
10、【答案】 3.18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m 1gL 1=m 2gL 2,20 kg ×g ×9.54 m=m 2×g ×0.06 m,m 2=3.18×
103 kg=3.18 t.
11、【答案】3∶5;左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设一格的距离为l,则l A =5l,l B =3l;①由杠杆平衡条件G A ×l A =G B ×l B 可得,两重物重力大小之比G A ∶G B =l B ∶l A =3l ∶5l=3∶5;②物体浸入水中时,对杠杆的拉力F=G-F 浮,因为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都同时浸没在水中,所以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 浮A =F 浮B ;因为G A ×l A =G B ×l B ,F 浮A ×l A >F 浮B ×l B ,所以(G A ×l A -F 浮A ×l A )(G B ×l B -F 浮B ×l B ),因此杠杆的左端上升。
12、【答案】(1)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代入数据,解得G B =24 N (2) 均匀。
由
G ·OC=G A ·l 得G=l,由于G A ,OC 是定值,所以G 与l 成
正比,因此刻度均匀。
13、答案:(1) 平均速度:v==0.12 m/s;
(2)①以B 点为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不加配重时,重物受到的向上的拉力
为:F 1·=G 1·,
得F
1
==2.4×103 N,
减小的压强为:Δp== =800 Pa;
②需加的配重为:G
M ·= (G
-F
1
)·,
G
M
==4×104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