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高三名校联考优秀作文点评(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嘉靖三十四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治罪处死,他书写的绝命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至今流传。

1916年9月,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友人书写此联将“辣”改成了“妙”而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传诵甚广。

1967年9月6日,杨联陞向恩师钱穆“求字”,恳请钱穆先生书写“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以“平肩亦可分担道义,庸手犹当勉著文章”自我警勉;而钱穆先生为杨联陞书写时改为“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两字之改,再出新意,传为佳话。

这几个不同版本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选择,并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原文(点评与修改建议)
01
得分56分
只手双肩济天下
历史的天空闪烁无数明星,古往今来,他们用双肩双手(改为“只手双肩”,和题目对应),造就了多少思想与实践的传奇!(首段另辟蹊径,深情地勾勒出仁人贤士只手双肩济天下的宏伟气象,语言精炼,启人联想!)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上有两袖清风、危急救国的大儒于谦,下有避居香港、羿楼“射日”的柳亚子,无数石灰般留下不朽事迹的铮铮铁骨警醒世人、(此处顿号宜删去。

)“清夜闻钟”。

(例证多元,古今对照,人事与警语并举。

)“铁肩”不改,“妙手”著文,多了一分文化救亡的大家气质;“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颇有自卑自谦的意味。

(此处句式不够齐整,且前后关联不甚密切。

可改为“尽显文化救亡的大家气质”和“包蕴谦逊平和的贤者风范”,使上下两句成为整句)而我最敬佩的,是“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两字之改,便处处不卑不亢,心怀天下(添补“的”字,或加逗号)气
度尽显。

(作比较之时,便自然地注入个人的文学积淀,引例与论述结合得宜,毫不造作。


不同于杨继盛铁肩辣手的傲骨,亦不同于“妙手偶得之”的文学气度,“双肩”“只手”是文人的豁达、(改为“,”)更是文人的担当。

我们身体所有,其中便包括双肩双手,而“只手”显然有“让”(改为“沉着”。

)的气度,显然(累赘,可删。

)是只手秉笔、肩挑道义的文人写照。

范文正站在岳阳楼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显然(累赘,可删。

)肩担天下,手写名篇;(为与后半分句形成对照,可调整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文正肩担天下,手写名篇”。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显然(累赘,可删)是玉谿(添补“生”字,李商隐的号。

)心怀道义、能予担当、(此短语可删。

)手写怨怼的体现(删去“的体现”,与上面的改句形成整句)。

文人风骨,一脉相承,怎能不让人叹服?(为应和“一脉相承”,将范句与李句调换。

)(此段思路不够清晰,致使对“双肩只手”内涵的阐述与后头的例证无法匹配,可在范李二例中点出二人个人遭遇的困窘。


更重要的,此联更是劝勉佳句,教人莫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删去“引喻失义”。

)更有一种普世性、一种号召力。

(观点句过散,凝练之为“此联更是劝勉世人莫妄自菲薄的佳句,极具普世的号召力”。

)天下兴亡,上至天子,下至匹夫,(此八字可删。

)人人有责,只要你还有双手,写得了好(此字改为些许。

)文章;只要你还有双肩,担得了些许道义,你就是顶天立地的人,(改为“。

”)不论是市井出身的百里奚、(改为“,”)还是救治小皇子、起名“病已”的汉室狱卒,(改为“;”)无论身处何方,有肩担道义,双手著“文章”——(改“——”为“,那么”。

)是翰墨漂湘(笔误,应为“缥缃”。

),还是无言长歌,都不重要了——(改为“。

”)顾亭林说着:“匹夫有责”,一边不仕(以)“担道义”;另一边云游四方,以“经世之学”作文章。

我所敬畏(的),正是如此(之)精神,不论出身。

(本段紧承上段,对所选对联的内涵作更深入的挖掘,然观点句可更加精当,同时此间引例有“造作”之感,可以舍弃。


“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

”(此乃朱熹之言论。

)承宋代理学发展,阳明心学更是“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的最佳佐证之一。

人人皆圣,人生来有良
知,只要在格物之中“致良知”,人生自有大境界——何谓:(删去标点。

)“大境界”?承良知,传良知,“事上炼”,以克“心中之贼”、(改为“,”)克众人“心中之贼”。

即使匹夫,亦担得起这“道义”。

阳明先生身处宦者当政(的)黑暗时期,他深感无力“济天下”,便只用他最大努力造福一方,可谓担起光明,鼓舞世人。

(此段例证较为新颖,然前文例证过多,读到此处早已审美疲劳,且该段有为引用而引用之嫌,失之通畅。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世事风云变幻,我更想也更能追求的(改为“我想吾辈不忘追求的”。

),便是尽双肩之担承古人之道义,也是尽只手之力著文章警世、喻世的境界(改为“警世之文章”。

)。

只有如此境界(删去此词。

),才能收放自如、不愧初心!(结尾照应开头,文笔灵动,巧妙地调遣复句,明己之志向,申文之旨意。


【评点】
本文明确落实了两项写作任务,一是做出选择,二是加以比较以辨其内涵。

结构明晰,前后照应;内涵深刻,层层递进。

且文采斐然,将议论与抒情巧妙地融合,例证迭出,
可谓运笔自如也。

然而,遍布的例证,令人叹服的同时,也难免陷入炫技的泥沼。

要尽力避免为举例而举例,不可只用华丽的举例代替透辟的论述。

建议适当取舍,删去角度重复的,剪裁过分铺展的,力求文辞简洁、齐整、晓畅。

文章还不够“接地气”,缺少结合现实生活的深度。

标点符号的使用也要更加规范。

(深圳中学黄飞燕老师点评)
02
得分56分
铁肩辣手,文人风华
嘉靖年间,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被处死,斯人已矣,然而他“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绝命之联却流传至今。

在我看来,纵多方易字几出新意,此联仍以“铁肩”凸显文人面对道义的不退让,“辣手”诉说文人讽喻时弊的勇气,为文人精神做了最好的诠释。

(简要对比,出语不凡。

旗帜鲜明,紧扣文人精神,亮出观点)
李大钊将“辣”改“妙”,赞友人妙手著文,杨联陞以“平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自谦自警自勉,钱穆改“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状似平常却暗含期许与勉励。

后人对“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几度易字,各有新意各有理趣,固然均为佳作,然而却难将文人大勇大志的精神挥洒地淋漓尽致。

(精简的点评,在比较中可见该生的理性思维和语言运用的功底)
“铁肩”是面对道义的绝不妥协。

(释义简洁)文人何来铁肩?(一问,引起读者关注,顺利展开论证)文人苦读书斋,想来只当柔柔弱弱何来铁肩?诚然,文人不是武将,没有雄健的肉体铁的臂膀,但是,面对道义,他们却在精神之上筑起铁肩,承天下道义。

(让步论证,更突出中心)君不见,曾参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不已,不亦远乎?”将仁义的大任扛上肩膀;君不见屈原呼“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铁肩担义,悍不畏死;君不见,殿上谏臣魏征直言不讳,阶下强项令董宣誓不低头。

(事例论证,列举一组简例,较为充分地正面论证了观点)纵然没有真正的铁一般的两肩却为家为国为道义绝不屈服,架起精神的铁肩。

与之相较,“平肩”“双肩”,因
为现实所存在的,却难以描绘文人柔弱双肩上铁一般的面对道义的不退不让。

(段末依然不忘比较,突出观点)
“辣手”是面对时弊的辛辣讽刺,是面对强权不畏惧,讲真话的大勇。

(释义简洁)不论是“庸”还是“妙”,都是文才的高低,“只手”更是现实的描写,而“辣手”,却已不仅是文才,更是精神的勇敢与高尚。

(比较中突出具体的“文人精神”)邵飘萍便拥有这样一只辣手!作为记者的他,生活于那样的一个乱世,军阀混战,政府黑暗,他毫不畏惧,揭露真相,面对军阀的危险,他毫不畏惧,坚持“辣手”,终被杀害。

让邵飘萍如此被记颂的,早已不是他作为记者文才多么高超,而是他“辣手”为文的勇气。

比起文章的“庸”“妙”,文才的高下,“辣手”的勇气,更是文人的精气神。

(举典型事例,正面论证观点)(邵飘萍,革命志士,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

1926年因。

有"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之称。

)(该生在短短的时间内,能想到如此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可见该生阅读面之广,难能可贵!可惜,该生在运用事例时却没有
叙述邵飘萍“辣手”之“辣”点——发表文章揭露张作霖统治的种种黑暗,显得空洞了一点。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大志与大勇勾画了文人的风貌,不拘于肉体强弱,不囿于文才高才(应是“高下”),这样的气节与风骨,方是文人精神最好的注释(用“诠释”更好一点)与最高的追求,后人种种改字,均难以将这种精气神表现得如此有力。

铁肩辣手,方为文人风华。

(照应全文,突出观点)
【点评】
1.态度鲜明,观点明确,有深度。

作者选择从“铁肩”和“辣手”入手,着眼“文人的精神”分析,角度新,写出了深意。

2.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详略得当。

在论证“铁肩是面对道义的绝不妥协”时,用两类四个简例,突出文人的“精神铁肩”。

在论证“辣手是面对时弊的辛辣讽刺,是面对强权不畏惧,讲真话的大勇”时,采用了典型事例说话的方法,突出文人的“勇气”。

3.语言凝练准确。

如“李大钊将“辣”改“妙”,赞友人妙手著文,杨联陞以“平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自谦自警自勉,钱穆改“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状似平常却暗含期许与勉励。

后人对“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几度易字,各有新意各有理趣,固然均为佳作,然而却难将文人大勇大志的精神挥洒地淋漓尽致。

”一段。

整篇文章挥洒自如,进退有度。

语言也很精彩,虽然有一些小细节还有待商榷,但瑕不掩瑜,一些小小的缺陷不能掩盖整篇文章的光采。

(深圳高级中学黄磊老师点评)
03
得分55分
平凡人亦能大作为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饱含着杨继盛临死的忠贞英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蕴含着李大钊兼具胆识和才气的智勇双全(李大钊兼具胆识和才气的智勇双全→李大钊的胆识和才气);“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更(更→则)是
钱穆先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体现。

而我最欣赏的,是杨联陞所作“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

它不仅是对杨联陞的自我勉励,更激励天下所有普通的平凡人(更激励天下所有普通的平凡人→更是对天下所有平凡人的激励)——即使没有铁肩亦可分担道义,即使身无妙手犹当勉著文章。

(首段综合分析材料,经过分析和比较,选取了自己的论点,并对论点进行了阐释,是对题目“最喜欢哪一个”的回应。

结尾句凝练概括,立意到位。


平凡的人,可以将自己的平凡人生打造成非凡。

也许平凡的人没有改变世界,拯救苍生的能力,但他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是自我世界的上帝。

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里,平凡的人也能创造不平凡。

在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每一位主人公都是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但(删去“但”)他们有的在自己所热爱的土地上辛勤地付出,身为农民却拥有了城里人所没有的来自土地的广勃的热忱与纯朴;有的是工人却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对国家的关切。

每一个小人物都是自己世界的王者,坚守着自己的使命和信条。

若是每一个平凡的人都能在自己的世界里创造不平凡的事业,担当道义,以微薄之力书写壮丽
篇章,那也必将是撼动世界的不可小视的力量。

(该段是对论点的进一步分析论证。

从“平凡”到“非凡”,即凭借“平肩”、“庸手”实现“担道义”、“著文章”。

该段选取了《平凡的世界》作为例证,论证合理,一语双关,很有说服力。


而(删去“而”)杨联陞的这一对联,与我国当下所大力倡导的“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高铁线路上的每一位修检工人,航天飞船发射器上的螺丝工人,故宫博物院里修补文物的手工匠人,小乡镇里传承古代手艺的打铁匠,(、)补盆匠,哪一位不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而他们对技艺的精益求精,甘作螺丝钉的奉献精神,却是推动国家这个大机器前进的中坚力量。

他们只是做好自己所应做之事,尽应尽之责,作(作→做)好一个平凡人。

无论是对联(指向模糊,可改为“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还是“工匠精神”,都启发着芸芸众生尽自己平凡之力,(这样)便(便→方)能改变世界。

(该段由个人层面上升到民族和国家层面,在古今之间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共通点,也巧妙地从第二段的说理转到了社会分析,拓展了“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的内涵。


而(删去“而”)作为平凡众生中的每一个人(“人”和“众生”重复,删去“中的每一个人”),不仅应坚信自己能为世界有所创造,更应将这样的信念落实到行动中。

做好自己应做之事,不在普通的事业生活中丧失信心和热情,应以永远炽热的心和切实有力的行动,面对浩瀚的世界。

(从社会与个人相结合的层面进行总结,由前文的分析、逐层论证得出结论,个人如何去践行“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即“如何做”。


路遥曾言:“人们总是对大明星的鸡毛蒜皮之事过分上心,却忽视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是时候重视平凡人的力量了,而平凡人是时候觉醒了——平凡人亦能有大作为。

(对全文的总结,呼应标题和文首的论点,引用恰当,且与前文《平凡的世界》相呼应,升华了主题。


【点评】
本文是一篇较规范的考场议论文。

本文立意恰当,中心突出,论据丰富,内容充实,论证结构清晰,句式灵活多变而又凝练概括。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对论点进行纵深分析,由个人层面分析上升到社会层面分析,最后对这两个层
面的分析进行了整合,得出“如何做”的结论。

行文逻辑清晰、思路流畅是本文最突出的优点。

问题:个别词句使用不恰当,还应多打磨。

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承接和过渡略微生硬,建议稍作强化。

第三段例证所选事例有些平淡,可选取一些更有说服力、更出彩的例子。

(深圳中学杜晓童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