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C
C项,在第30天时,脂肪含量较高,脂肪与苏丹Ⅲ试剂发生 反应呈现橘黄色。 D色反应。
答案 C
2.分析下表,可推测( )
溶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斐林试剂






++

甲和乙混合



注:“+”表示显色,“++”表示显色更深,“-”表示不 显色。
考点二 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
知识梳理 解题探究
考点二 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
知识梳理 解题探究
1.细胞中的水 (1)存在形式: 自由水 和 结合水 。
(2)
化学反应 液体环境
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知识梳理
(3)自由水/结合水与代谢、抗逆性的关系
比值 高
自由水/结合水比值

⇒代谢旺盛,但抗逆性差 ⇒代谢强度降低,但抗寒、抗旱、 抗热等抗逆性强
(3)鉴定还原糖时使用的斐林试剂为何要现配现用? 提示 因为斐林试剂很不稳定,容易产生蓝色的Cu(OH)2沉 淀,所以应将甲液和乙液分别配制,使用时现配现用。 (4)在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加相应试剂检 测之前,为什么要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 提示 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的目的是与检测后的样液颜色作 对比,以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解题探究
1.(2014·四川,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
述,错误的是( )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解题探究
题组一 糖类、脂肪与蛋白质检测原理的分析
1.(2014·广东,5)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 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选项 取样时间 检测试剂 检测结果
A
第10天 斐林试剂 不显色
B
第20天 双缩脲试剂 不显色
C
第30天 苏丹Ⅲ试剂 橘黄色
D
第40天
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较,脂肪含热量较多,生物甲含糖 量高,生物乙含脂肪多,B项正确; 生物干重中有关元素的含量不能作为判断其含水量和染色体 (质)多少的依据,C、D项均错误。 答案 B
4.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 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 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 C、H
(2)误以为生物体内大量元素重要,微量元素不重要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根据元素的含量划分的。无论是大量 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对于维护生物 体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误以为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而不是C;组成细胞干重最 多的元素是C。
D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H2O在光下被分解成O2和[H],[H]用于叶绿体基质中的暗反应, 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答案 C
2.下列有关水与生命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发生癌变其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B.正在萌发的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下降 C.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有水生成 D.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 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细胞内代谢比正常细胞旺盛,因
此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细胞高,故A项错误。
答案 A
归纳提升
衍射法归纳细胞中的水
题组二 无机盐的功能分析及实验验证
3.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
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Na+参
与( A )
A.调节渗透压
解析 A项,水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有两种存在形式:自由 水和结合水。 B项,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的过程中,生成物H2O中 的两个氢原子分别来自两个氨基酸中的氨基和羧基。 C项,有氧呼吸第三阶段,O2与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的[H] 和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产生的[H]结合形成H2O,同时释放出大 量能量。
知识梳理 解题探究
知识梳理
1.组成细胞的元素
(1)来源:生物体有选择地从 无机自然界 中获得。
(2)存在形式:大多以 化合物 的形式存在。
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
(3)种类微量元素: Fe、Mn、Zn、Cu、B、Mo等

(4)最基本元素是 C ,对生命的意义是 构成生命大分子的 基本骨架 。
4.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 法是( )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D.观察在完全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解析 判断元素是否是必需元素通常用溶液培养法。在人工配 制的完全培养液中,除去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的生长 发育情况: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仍正常,说明该元素不是植物 所必需的;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出现特定的缺乏症状), 且只有补充了该种元素(其他元素无效)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 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说明该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解析 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分别用于检测蛋白质、淀
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由此说明生物界 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具 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解析
答案 C
易错警示
走出元素与化合物的3个误区 (1)易混淆元素与化合物的干重与鲜重 ①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O>C>H>N;占干重 百分比:C>O>N>H。 ②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水>蛋白质>脂质> 糖类;占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
A.如果它们分别是动物和植物,则甲是动物,乙是植物 B.等质量的组织中,甲所含的热量少于乙 C.两者体细胞中,乙的染色体(质)比甲多 D.两者的含水量比较,可推测甲比乙多 解析 动物和植物干重相比较,植物含糖类较多,动物含脂
肪、蛋白质较多,由于脂肪的元素构成特点是含C、H较多而 含O少,蛋白质的特征元素是N,故植物体中含O较多,动物 体中含H、N元素较多,另外动物含Ca、P元素也比植物多。 题中甲为植物,乙为动物,A项错误;
解析 H7N9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其组成元素为C、H、 O、N、P;占人体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C。
答案 C
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 素缺乏症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基本相同
碘液
蓝色
解析 分析曲线可知,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 和淀粉不断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A项,第10天时仍然存在较多的可溶性糖,可溶性糖中的还 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B项,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在整个种子成熟 过程中都能检测到蛋白质的存在。
C项,在第30天时,脂肪含量较高,脂肪与苏丹Ⅲ试剂发生 反应呈现橘黄色。 D项,在第40天时,淀粉已经消耗殆尽,用碘液检测不会发 生显色反应。
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 素缺乏症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基本相同
解析 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的必需元素,缺乏其 中任何一种都会表现出相应的缺乏症,A项错误; 各种生物以及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具有统一性,即 组成各种生物的元素种类大致相同,组成生物体的元素没有 一种是生物特有的,都来自于非生物界,B项错误,C项正确;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具有差异性,即各种化学元素 的含量差别较大,D项错误。
脂肪的鉴定 步骤 选材→ 制片 →加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染色→ 漂洗 →镜检
蛋白质的鉴定 步骤 选材→制备组织样液→加 双缩脲试剂A →摇匀→加 双缩脲试剂B →观察颜色
深度思考 (1)上述实验选材的标准是什么? 提示 ①被检测物质含量丰富;②材料接近无色;③易取材, 易操作等。 (2)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呈现什么颜色? 提示 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观察到 的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脂质、糖类

夯实基础 突破要点
夯实基础 突破要点
题组一 辨别细胞的元素含量、分类及作用
解题探究
1. 下 列 有 关 组 成 生 物 体 细 胞 化 学 元 素 的 叙 述 中 , 错 误 的 是 () A.组成生物的最基本元素是C B.H7N9病毒和桃树共有的元素是C、H、O、N、P C.占人体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O D.Cu、Mn、Mo、B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
B.组成体内化合物
C.维持正常pH
D.提供能量
解析 液泡内的各种矿质离子、酸、碱等能够参与调节细胞液
的渗透压,盐生植物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增大了细胞液的
渗透压,吸水能力增强,A项正确。
4.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 法是( )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D.观察在完全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答案 D
实验拓展
检验某种矿质元素生理功能的实验方案 实验组:正常植物+缺X培养液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表现出 相应的症状,再加入X后,症状消失。 对照组:正常植物+完全培养液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植物 正常生长。 实验相关说明:(1)实验中应保证实验材料的统一性,即材料 的种类、生长状况等相同。
(2)实验组加入X的目的是二次对照,使实验组前后对照,以增 强说服力。 (3)该方案也可用于检测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正常生长的 必需元素。
答案 C
思维建模
判断元素与化合物分子的四个“明确”
题组二 利用表、图分析细胞中的元素与化合物
3.下表是两种生物干重中有关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下 表,有人得出下面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元素 C H O N P S 生物甲 43.57 6.24 44.43 1.46 0.20 0.17
生物乙 55.99 7.46 14.62 9.33 3.11 0.78
考点三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解读 解题探究
1.实验原理
实验解读
(1)还原糖+ 斐林试剂 5―0~――65―℃――温―水―→浴砖红色沉淀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2)脂肪+苏丹Ⅳ染液→红色
(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实验步骤
还原糖的鉴定 步骤 选材→制备 组织样液 →加 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显色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考点一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考点二 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 考点三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构建知识网络 强记答题语句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练出高分
考纲要求
1.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 2.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考点一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离 子
复杂 化合物
主动
生命活动
深度思考
(1)细胞中产生水的结构有哪些?
提示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高
尔基体等。 (2)Na+、K+对细胞内外渗透压大小所起的作用一样吗?
提示 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
液的渗透压。
题组一 聚焦细胞中的水
2.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不同种生物的元素种类 大体相同。
(2)差异性:不同种生物的元素含量 相差很大。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和 无机盐 (1)种类有机化合物: 糖类 、脂质、 蛋白质 、核酸等
(2)含量排序:在细胞鲜重中前四位的依次是 水、蛋白质、
脂质、糖类
;在细胞干重中前三位的依次是蛋白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