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教师资格认定(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教师资格认定(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
这种方式采用了下列哪种学习策略?____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监控策略
2、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____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
3、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____
A.剩余价值学说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C.劳动学说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
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
5、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____
A.文学B.数学C.化学D.物理
6、教师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____开始的。
A.教育行政机构B.学校制度C.师资培训机构D.教育法律法规7、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8、区分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正确标准是____
A.行为发生是否是有意的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D.以上都是
9、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称为____ A.诱因B.问题情境C.学习期待D.强化
10、三结合教育中的“三结合”是指____
A.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B.教师、学生、教室的三结合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11、教案也叫____
A.单元计划B.课题计划C.课时计划D.学期计划
1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____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3、有关社会助长的研究最早是由谁进行的?____
A.特瑞普里特B.谢里夫C.费里德曼D.阿希
14、1623年,英国哲学家____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A.培根B.洛克C.康德D.柏拉图
15、学校教师指导家庭教育时向家长宣传国家教育政策法规,普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提出家教的一般建议和要求,这属于____
A.一般性指导B.针对性指导C.分类指导D.个别指导
16、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____
A.随意性B.娱乐性C.自觉性D.系统性
17、《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的教学原则是____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激励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18、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____ 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
19、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主张,具有社会本质倾向的教育家是____
A.柏拉图B.涂尔干C.凯兴斯泰纳D.赫钦斯
20、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是在____
A.1978年B.1980年C.1986年D.1988年
21、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____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2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常规思维D.经验思维
23、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____
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
24、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____
A.应用学科B.新兴学科C.基础学科D.边缘学科
25、学校文化的核心是____
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校园文化D.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6、中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田地的面积。
这是知识属于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策略性知识
27、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____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
1、”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____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2、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____
A.群体凝聚力B.老师的威信C.群体规范D.课堂气氛
3、国家从宏观上指导学校各科教学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学校各科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____
A.学科课程标准B.教学目标C.教学计划D.课程计划
4、在学习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就属于____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概念学习
5、《演说术原理》一书的作者是教育家____
A.柏拉图B.夸美纽斯C.昆体良D.苏格拉底
6、出版了《普通教育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家____ A.夸美纽斯B.鲁宾斯坦C.赫尔巴特D.第斯多惠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三级管理的课程,为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的是
A.地方B.国家C.学校D.班级
8、一般地讲,评价教师一堂课优秀与否的标准有____
A.教学目的的明确性B.教学内容的正确性C.教学方法的适当性D.教学过程是否紧凑E.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____、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A.工作态度B.工作热情C.工作效率D.工作质量
10、把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是____
A.皮亚杰B.华生C.布鲁纳D.科尔伯格
11、班级组织建构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____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原则C.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E.系统性原则
12、正规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是____
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初等教育D.幼儿教育
13、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____
A.唯一选择B.内容C.途径D.基础
14、我国的《教师法》颁布于____
A.1991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
15、教育心理学中,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以把心理测验分为____ A.学业测验和成就测验B.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C.知识测验和兴趣测验D.心理测验和生理测验
16、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____
A.忠于职守B.团结协作精神C.人际交往能力D.良好的道德修养
1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
A.直觉思维B.形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18、”嗯,我懂!”、“我能体会!”、“请继续讲!”、“原来如此!”,采用如此之类的语言与学生开展的评估性会谈属于会谈的____
A.倾听技术B.面质技术C.询问技术D.鼓励技术
19、群体的心理效应包含有____
A.群体归属感B.群体认同感C.群体压力D.群体动力倾向20、根据内容的社会意义,学习动机可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____
A.物质性学习动机B.消极的学习动机C.间接的学习动机D.低级的学习动机
21、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____ A.教育的形成B.教育的类别C.教育的层次D.教育的历史22、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____
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
23、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____
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
24、下列关于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
A.华生B.格塞尔C.威尔逊D.弗洛伊德
25、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这是____
A.神学教育目的论的观点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C.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D.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26、中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田地的面积。
这是知识属于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策略性知识
27、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____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