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百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栗子百科
栗子
【科属】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
【别名】板栗、大栗、栗果、毛栗、棋子、栗楔,毛栗子
【英文名】chestnut【C】n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平;入脾、胃、肾经。
【功效主治】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主治反胃不食,泄泻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筋伤骨折瘀肿、疼痛,瘰疬肿毒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质5.7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40~45克,淀粉25克。
生栗子维生素的含量可高达40~60毫克,熟栗子维生素的含量约25毫克。
栗子另含有钙、磷、铁、钾等无机盐及胡萝卜素、B 族维生素等多种成分。
1.栗子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2.栗子含有核黄素,常吃栗子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3.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4.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食疗作用】
1.益气补脾,健胃厚肠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
保证机体基本营养物质供应,有“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称,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2.防治心血管疾病栗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于人体健康。
3.强筋健骨,延缓衰老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
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4.栗子生吃,每日5至8颗,适宜于吐血、便血者。
5.早晚生食栗子2颗,对老年肾亏、小便频繁有益。
用10颗栗子和猪肾、薏仁、大米熬煮成粥,可治疗由一般肾虚引起的腰腿无力。
【保健食谱】
1.栗糕栗子200克,糯米粉5O0克,白糖50克,瓜子仁、松仁各10克。
将栗子去壳,用水煮极烂,加糯米粉和白糖,揉匀,入热屉中旺火蒸熟,出屉时撒上瓜子仁、松仁。
本糕味香甜糯软,具有健脾益气养胃,强筋健骨补虚的功效,适用于年老体弱,腰膝酸软,不欲纳食等病症。
2.栗子糊栗子500克,白糖适量。
将栗子去皮壳,晾干磨粉。
取适量栗子粉加清水煮熟为糊,调入白糖即可。
栗子糊具有健脾胃,厚肠道的功效,对于小儿腹泻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3.栗子羊羹栗子250克,红小豆、白糖各1000克,羊肉500克,冻粉40克。
栗子洗净,略煮后去外皮,再放入锅内煮熟;红小豆以水浸泡后煮烂,搓去豆皮过筛,再用纱布滤去水分,制成豆沙;将清水烧沸,
加冻粉煮化,再加白糖,煮沸后滤去渣,与豆沙同煮,边煮边搅,至豆沙粘稠时起锅;先往方盘中倒入一半豆沙,再放上煮好的栗子,把另一半豆沙倒在栗子上面,待凝固后,切成小长方块即可。
本羹具有补气健脾,散血止血的功效。
适用于脾虚泄泻,吐血、衄血、便血等病症。
无病者可强身健体。
4.栗子烧白菜生栗子300克,大白菜500克,白糖、湿淀粉、花生油各适量。
栗子煮至半熟,捞出,剥去外壳,对半切开;大白菜洗净,切长条块;锅内放入花生油烧热,下栗子略炸后,捞出沥油;锅内留少许底油烧热,下白菜略炸,放入栗子,加清水、酱油、精盐、白糖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烧至熟透,用湿淀粉勾芡,起锅装盘即成。
本菜具有补脾、益肾、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血,体倦乏力,肾虚腰膝无力,大便带血及坏血病等病症。
【注意事项】
1、栗子“生极难化,熟易滞气”,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2、新鲜栗子容易变质霉烂,吃了发霉栗子会中毒,因此变质的栗子不能吃。
3、脾胃虚弱消化不好或患有风湿病的人不宜食用。
【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老人肾虚者食用,对中老年人腰酸腰痛,腿脚无力,小便频多者尤宜;适宜老年气管炎咳喘,内寒泄泻者食用;
2.糖尿病人忌食;婴幼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患有风湿病的人不宜多食。
【适用量】
每次10个(50克)。
家庭食用的药疗方法:
1.身体虚弱、气血两虚:板栗肉100克,香菇60克,加调料炒食。
2.肾虚、腰腿酸软:每日早晚各吃风干生栗子7个,细嚼成桨咽下。
3.病后体弱、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干品板栗30克,加水煮熟,放红糖适量,每晚睡前食1次。
4.老年人气虚喘咳:板栗10个,红枣10枚,瘦猪肉适量加水煮熟,加调料服食。
5.气管炎:板栗250克,瘦猪肉适量,调味炖食。
6.肾虚、脾胃不足:栗子、大米各适量,共煮粥,加白糖调味食用,每日1次。
7.肾炎小便频数、腰脚无力:板栗50克,每天早晚用火煨熟食之。
8.小儿腹泻:栗子磨粉,煮成糊,加白糖适量喂食。
9.筋骨肿痛:板栗适量捣烂敷患处。
10.痔疮出血:栗壳烧炭存性,研末,每10克加蜜糖30克以开水调匀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