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2 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怎样放得更大
【教学目标】
1.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它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

3.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4.体会科学家对科学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

2.自制简易显微镜。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两个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卡纸一张(或者纵切出一条缝的塑料管一段)、剪刀、透明胶、供自制组合凸透镜下观察的物体(如头发、花蕊、纸纤维、棉线、昆虫标本等)。

教师准备:光学显微镜、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1.怎样放得更大?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
2.如何放得更大?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

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
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呢?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活动1:利用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

第1步,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本上较小的文字,在图像清晰的前提下,看看能放多大。

第2步,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看看能不能使书本上的文字放得更大。

第3步,当移动下面的放大镜,使观察到的图像清晰而最大时,保持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不变,反复移进和移出第二个放大镜,比较所观察的图像,并测量两个凸透镜之
间的距离。

第4步,用纸筒把两个放大镜固定,成为一个组合凸透镜。

纸筒可以由教师课前提供,也可以由学生在课堂上自行制作完成。

2.活动2:用组合凸透镜观察周围的微小物体。

这个活动是利用自制的组合凸透镜观察周围物体的图像是不是被放得更大了,以及是不是又会发现一些用肉眼和用单个放大镜不能看到的细节。

3.活动3:认识实验室常用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目镜、物镜、调节旋钮(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载物台和反光镜等。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怎样组合凸透镜,才能使图像放得更大?
2.观察学校实验室用的显微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哪个部分?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科普阅读是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拓展部分简单介绍了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一部显微镜的发展史充分反映了人类永远不满足现状、不断探索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板书设计】
怎样放得更大
1.肉眼看,希望
2.放大镜看,好奇
3.不同的放大镜组合看(两个凸透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