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1.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 “雾凇”的形成
B. “雪花”的形成
C. “露珠”的形成
D. “冰柱”的形成
【答案】D
【解析】解:A、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故A 不符合题意。
B、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故B不符合题意。
C、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树枝上的冰柱是水滴下落过程中凝固形成的。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解答此题要知道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根据物质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判断是否属于凝固现象。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2.高邮市南海中学八年级15班王仁君同学通过本学期上半学期的学习,总结出如下
知识:①早上起床后一打开窗帘,房间立刻就亮了,可见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②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水中传播速度大,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水中传播速度要小;③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④河岸上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解:①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很快,一般的距离光传播耗时很短,所以平时人们根本感觉不出来光传播需要时间,实际上光传播是需要时间的,只不过时间短到感觉不出来。
因此这种说法错误。
②声音在水里的传播速度是比空气中快,但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比在水中要快的,光在真空是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故这种说法正确。
③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故这种说法正确。
④河岸上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
因此这种说法错误。
综上分析,正确的有②③。
故选:C。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很快,一般的距离光传播耗时很短。
②光在真空是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③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
④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有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反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知识点的灵活运用,综合性较强,但难度并不大,是近几年中考比较流行的题目。
3.如图,AO和OB是两段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不同的
电阻线,这两段电阻线的长度相等。
当把它们串联接
入某一电路中时,电阻线AO和OB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是()
A. U AO<U OB
B. U AO>U OB
C. U AO=U OB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解:
由题意知,导体AO与OB的材料、长度相同,OB的横截面积小于AO的横截面积,所以R AO<R OB;
导体AO与OB串联接入电路,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I AO=I OB;
因为I AO=I OB,R AO<R OB,由U=IR知,U AO<U OB,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导体电阻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在导体材料、长度相等的情况下,导体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电阻越大;
(2)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
(3)根据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比较导线两端电压的大小。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计算公式的应用,涉及的内容较多,都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范围。
4.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试电笔时,手应触碰笔尾金属体
B. 有人触电时,用手把触电人拉开
C. 空气开关跳闸,说明电路中出现短路
D. 发生电路火灾时,应立即泼水浇灭
【答案】A
【解析】解:
A、使用测电笔时,人手不能接触笔尖,但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
故A正确;
B、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这样自己也会触电。
故B错误;
C、空气开关跳闸,说明电路中电流太大,可能是发生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故C错误;
D、由于水是导体,所以当由于电热引起的火灾,在没有切断电源之前是不能用水来救火的,故D错误。
故选:A。
①使用测电笔时,笔尖接触导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当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
②当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把电线挑开;
③家庭电流中电流过大原因: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④水是导体,可以导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触电的应急措施的了解与掌握,加强用电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5.关于“8V 4W”的灯L1和“4V 2W“的灯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1的电阻小于L2的电阻
B. 两灯串联在电路中L2较亮
C. 两灯串联在12V电源两端时都能正常发光
D. 两灯并联时,两端最大可加8V电压
【答案】C
【解析】解:(1)由P=UI可得,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分别为:
I1=P1
U1=4W
8V
=0.5A,I2=P2
U2
=2W
4V
=0.5A,
由I=U
R
可得,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
R1=U1
I1=8V
0.5A
=16Ω,R2=U2
I2
=4V
0.5A
=8Ω,
则L1的电阻大于L2的电阻,故A错误;
(2)两灯泡串联时,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两灯泡的额定电流相等,
所以,两灯泡可以同时正常发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源的电压:
U=U1+U2=8V+4V=12V,故C正确;
由P=UI=I2R可知,灯L1的电阻较大,实际功率较大,灯泡较亮,故B错误;
(3)两灯并联时,由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可知,两端最大可加4V的电压,故D错误。
故选:C。
(1)知道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I求出额定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灯泡的电阻,然后比较两者电阻的大小关系;
(2)两灯泡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两灯泡的额定电流相等说明可以同时正常工作,其两端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根据P=
UI=I2R比较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关系,进一步判断亮暗关系;
(3)两灯泡并联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电源的电压为两灯泡额定电压中较小的。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判断出两灯泡串联时可以同时正常发光和并联时电路的电压是关键。
6.一个体积为V、重为G的金属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圆柱
体底面与水面平行),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圆柱体浸入水中处于
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圆柱体上底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F1,
圆柱体下底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F2,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
F
浮
,测力计的示数为F示,则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A. F2=G+F1
B. F浮=ρ水gV
C. F浮=F2−F1
D. G=F示+F2−
F1
【答案】A
【解析】解:
(1)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圆柱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圆柱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所以,F浮=F2−F1,故C正确;
(2)金属圆柱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在重力G、拉力F示、浮力F浮作用下金属圆柱体处于平衡状态,
由力的平衡条件得:G=F示+F浮=F示+F2−F1,故D正确;
由上式变形可得F2=G+F1−F示,故A错;
(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F浮=ρ水gV排=ρ水gV,故B
正确。
故选:A。
圆柱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圆柱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圆柱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圆柱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据此列出关系式判断各个选项关系式的正误。
本题考查了浮力的实质、称重法测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考查知识点较多,解题过程较复杂,是一道难题。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7.如图所示,拉力F水平向右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
静止不动,则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A. 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和A对B的摩擦力
B. A对B的支持力和B受到的重力
C. 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
D. 拉力F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
【答案】AB
【解析】解:
A、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和A对B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都作用在B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A对B的支持力和B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都作用在B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A和
B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物体A受到的拉力F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B。
(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此题考查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8.学习电与磁的知识后,小阳同学知道了发电机发电是利用了______的原理。
小阳用
如图所示是实验装置探究产生电流的条件。
闭合开关后,铜棒AB.灵敏电流表、开关、导线组成了闭合电路,当小阳让铜棒AB______(选填“上下”或“左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
【答案】电磁感应左右
【解析】解:闭合开关后,使铜棒ab左右运动,可以切割磁感线,因此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此时电流表指针能发生偏转。
如果上下运动与磁感线方向平行,不能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种现象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利用它人们发明了发电机。
故答案为:电磁感应;左右。
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发电机。
此题考查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尤其要注意导体如何运动才能切割磁感线,难度不大。
9.一台额定功率为0.08W的收音机,在接收频率逐渐减小的过程中,所对应电磁波的
波长将逐渐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若持续收听1h,将消耗______ J的电能。
【答案】增大288
【解析】解:
电磁波的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c=λf,不同频率(或波长)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均为3×108m/s,由公式可知,当接收频率f逐渐减小时,对应的波长λ会增大;
,
因为P=W
t
所以收音机消耗的电能为W=Pt=0.08W×3600s=288J。
故答案为:增大;3×108;288。
(1)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传播速度保持不变;
(2)已知收音机额定功率和工作时间,可以得到消耗的电能。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关系式和电能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