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九年级下册历史专项训练:材料题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届九年级下册历史专项训练:材料题
1、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为科学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贡
献。
材料二: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请回答:
(1)两段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2)
(2)两次工业革命中都出现了新能源,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
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3)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说说你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2、材料1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造,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2 南北战争后三十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
……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材料3 1922年底,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体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回答下列问题:(1)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分别在美国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2)美国充分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请列举美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的两项重大发明。
(3)材料3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它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4)在活动总结会上,王小慧同学准备作《美国崛起的启示》的发言,请你为她拟一个发言提纲。
3.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为了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地球,各国纷纷表示要发展低碳经济,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中国外交部公布消息称,经过国务院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40%—45%。
材料三2010年5月1日,世界博览会在上海隆重召开,这次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各国展馆都是以环保理念设计,既环保又节能,充分展示了各国的科技水平。
(1)材料一中,“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引领时代”的发明是什么?“汽车之父”赞誉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在交通工具的发明是什么?(2)材料一中,图1、图2分别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网络长椅”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此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3)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最环保的新能源是什么?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你认为还有哪些环保能源可以开发利用?(举1例即可)电力。
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可燃冰、潮汐能、核能等。
(4)在生活中,你使用了哪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果实?在这次科技革命中,中国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各举1例)
4.材料一:“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请回答:
A B C
(1)材料一摘自英国于何时发表的哪一重要文件?指出该文件颁布的主要目的?有何重大意义?
(2)依据材料二的图片,写出三项发明的名称及最早的研制者。
(3)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即工业革命的前提)
(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0世纪人类最伟大发明是什么?牛顿力学。
电灯
5.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对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摘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胡锦涛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重大事件?这次变革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哪些措施?对日本国家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这次会议有何重大决定?
(3)依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指出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年—1913年)
材料二: 1870~1913年法国、德国、美国工业生产增长情况
项目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1870—1913年工业生产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
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
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材料三:如下图
请回答:(1)据材料1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德和英法的经济发
展有了怎样的变化?导致变化的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的变化与材料二显示的情况说明什么问题?它引起了什
么后果?
(3)
(3)根据材料三填出图中AE字母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并举出19世纪中期以来两国长期对立的主要表现国家名称:A E A:
对立的主要表现:
(4)材料四中的“战争”是什么?该战争的性质是什么?请用有关史实戳穿材料四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7.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世博会与人类解放之路:第一届世博会至今,整整159年过去了。
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在我国上海拉开帷幕。
世博会展示了工业文明的成果,积累了人类力图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又一次记录。
回顾和讨论世博会,成为人类思考自身命运的一次历史之旅。
为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我校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以“科技发展之路”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结合其中的几幅图片回答问题。
【中国馆】
一二
三【世界馆】
图 A 图B 图C
(1)请你结合【中国馆】中的图片信息,写出图一和图三中人物的名字。
(2)图二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请写出它的名称。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请举一例说明。
(3)根据材料所示的【世界馆】,完成以下图表。
世博会
推测当时有可能展示的工业产品
(填图表字母序号)
主要发
明人
属于哪次
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的
时代1851年第一届伦敦“水
晶宫”世博会
A
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 B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 C 略
8.“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回答问题:
(1)材料中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什么?性质是什么?
(2)这个“变革”对什么势力的冲击最大?
(3)这次“变革”何时开始?首先从哪里兴起?
9.阅读下列材料(5分)
材料一
材料二:当英国殖民者占领孟加拉后,他们首先窃取了孟加拉的国库,仅此一项,就给英国东印度公司带来3700万英镑。
东印度公司使印度人民遭受了无穷灾难,仅1770年的大饥荒就饿死1000万人,占孟加拉人中的三分之一。
请回答:
(1)最先是哪个国家开始这种奴隶贸易?又是哪个国家后来居上,称为主要经营者?
(2) 材料一展示的最主要“贸易”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一“贸易”?
(3) 根据两材料概述这些现象对西方和东方造成了什么主要影响?。
10.法律是社会进步的的庄严记录。
请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法律文件。
美洲
欧洲
非洲
11.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被称为“第一人权宣言”。
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材料二:革命形势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不久又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独立宣言》发表于哪一年?
(2)(2)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谁?
(3)材料二《人权宣言》是在哪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
(4)(4)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在内容上的共同点。
12.材料一: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
’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
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
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
材料二:林肯代表的美国共和党1860年总统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美国内战前存在的两种不同经济形式是什么? 双方斗争的焦点是什么?
(2)以上材料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 内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为了扭转战局颁布了哪些法令?
13.材料一:哈姆雷特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下列种种才叫自由权利: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是很大、很幸福、超乎许多国家的权利;你又获得保证,当你一梦初醒,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的想法:
这是权利;你又获得保证,当你被人控告了,或者做了坏事,或者讲了鬼话,或者写了闯祸的文章,你将依法裁判:这是权利。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欧洲流行的什么思想?
(2)(2)材料二反映出伏尔泰的主张是什么?
(3)上述材料倡导的主张,对社会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14.材料1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
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材料2 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
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材料3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
但是日本右翼势力不顾亚洲人民的反对,自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把“侵略”改为“进入”,把南京大屠杀写成南京事件。
首相先后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东史郎把他战时日记公布于世,却引起了一场官司而失败。
请回答:
(1)日本“眼观八方”,在国弱时,拿来先进才智进行消化。
你能运用所学的史实说明吗?
(2)明治维新时,日本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给我们有何启示?你认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时应当怎么做?
(3)材料三中,日本政府的做法和东史郎的做法形成强烈对比,说明了什么?(2分)
15.认真阅读下列图和表,回答相应问题:(共7分)
材料一: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1913)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其它
1870 31.8% 23.3% 13.2% 10.0% 21.7%
1913 14.0% 35.8% 15.7% 10.0% 28.5%
材料二: 1913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1 2 3 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5 4 1 2
材料三:在二十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
“在1914
...开始
....年战争
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
⑴请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形,概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工业水平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
主要原因什么?
⑵材料三中的“1914年战争”是指什么战争?请结合材料二
....,分析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三.和所学知识
有哪些?
16.材料一未经议会批准,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出自哪个国家的哪个文件?
(2)颁布这些文件的相关事件在性质上和结果上有何相似之处?
(3)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如何?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1)材料中所说的“不到一百年”内生产力迅速发展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件?
(2)这一事件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原因是什么?
(3)试说出至少三项诞生于这一事件中的发明以及发明者的名字。
18. 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措施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有权拥有财产、担任公职和工商业,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出钱向地主赎买;农民仍然归所居住地的“村社”管理……
材料二:明治天皇从1868年起,明治维新开始。
明治天皇政府改革的主要措施有: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等。
(1)分别说出两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这两场改革在性质上有何共同点?
(3)任选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明治天皇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这两次改革对当时俄国和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5)从这两场改革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