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训练:“与经典同行”+写作指导+课件28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它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具有普通作品所无法 触及的深度,在于它启迪心智、涵养性灵的教化意 义。刘熙载在其文艺理论著作《艺概》中这样写 到∶"孤质非文,浮艳亦非文也。"即明确指出了语 言这一外在形象的重要性。毫不夸张地说,经典, 它是一席视觉盛宴∶先秦诸子散文语言的精练与准 确;鲁迅杂文语言的犀利深刻与极富思辩;沙翁剧作 词藻的华美与瑰丽;加西亚·马尔克思震惊文坛之作
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
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
为了
,这
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
即可。
3.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 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 可以,观点明确。
4.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 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 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 事实,也可以讲道理。
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
要求
1.选好角度,
,自拟标题;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不少于800字。
什么叫“明确文体”?
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 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 的文体进行写作。明确文体要 求,不能写成“四不像”文体。
如何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 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 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 文字材料的题旨,确定 正确立意。
本题为材料作文
什么叫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 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 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 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 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 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 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1.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
材料 2.引语式材料(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材
料
3.图画式材料(漫画或图表)
审题的正确操作方式
要求
1.显性要求 2.隐性要求
1.引议联结 2.并列段 3.引论 本论 结论
可参考的写 作路径
1.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 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 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 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 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 即可。
2.议
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
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
《百年孤独》语言的神奇与诡异.……这里的文字已不再是毫 无生命力的物质外壳,而是智慧的符号。
4.同样在《艺概》中,刘熙载又说到∶"记事叙事,皆
已穷尽事理为先。"意思自是明白,好的作品,章法只是骨
架,还必须要穷尽事理,要有所言,有内涵,这也是为文之
本。经典之作,以其真实深刻的内容,厚重的文化底蕴,系
高中作文训练之 “与经典同行”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经典,被称为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但不论是
《周易》《诗经》还是《论语》《史记》,不论是唐 诗宋词还是四大名著,都自有它们产生的背景。有位 作家感叹∶
在阅读越来越呈现碎片化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要 重视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和思考?请任选一部经典,结 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统而完备的理论知识开启我们混沌未开的心灵,引领我们去
触摸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呼吸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气息,
也为迷茫不知所措的我们指明出路。
5《圣经》的问世让我们学会了虔诚与感恩, 耶和华受尽苦难也要拯救他的孩子;马克思的著作 让我们了解了世界的本源和发展规律,人类不再 愚昧无知;《上下五千年》带我们见识了古老中国 恢宏的历史,感受到华夏文明的气魄;而当我们觉 得无路可走之时,又幸而有庄子,决决然曳尾于 途中…….经典之作是精神财富,只要阅读,便不会 空手而归,它会馈赠给我们形而上的宝贝。
相关名言
19.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0.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 迟。——唐·颜真卿 21.一个爱读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 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范 文
我与经典同行
人云∶"开卷有益",读书,能 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能让 我们的身后耸立起人类文化的巨石, 能让几千年来积淀的智慧在我们每个 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可怎奈人生有 涯书无涯,在那浩如烟渺的书海中, 究竟哪些才能够蕴藉我们短暂的一生 呢?毫无疑问,经过历史的黄沙荡涤 仍余香悠远的经典之作是当之无愧的。
6.品读经典,是穿越时空的邂逅,在这座殿堂里,你可以和 具有深沉爱国情感的屈原促膝而谈,体会他那份"路曼曼其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忍;你还能从海明威那里学到"你可以 被消灭,但不能被打倒"的生存理念;从司马迁那里,你能见识 到中国历史上灿若群星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丰功伟绩; 从柏拉 图那里你能感受到哲人的睿智与深邃。还有《红楼梦》的博大 精深,《围城》的幽默机智,《瓦尔登湖》的冲淡闲适,《精 神分析法》的艰深奇妙……这一切的一切无疑会让我们成为精 神上的富翁。品读经典一路走来,我们的背囊越发沉重,我们 的脚步也越发稳健了。
相关名言
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9.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相关名言
1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审题步骤:
一.读懂材料,进行立意分析 二.列出几项立意 三.选择适合自己的立意角度 四.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文体。
碎片阅读需反思
本题材料中,虽然经典 产生的背景已经消失,但 经典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将会永远地光照人间。论 据选取∶题目材料中所列举 的经典名著皆可作为论述 对象。
本题目参考立意
一.阅读经典文化作品,可以提振国人的文化自信心,抵抗外来文 化入侵;
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 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5.深
深入分析原因,说明 好处(或危害),找出 症结。
结
回归本次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经典,被称为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但不论是《周易》《诗经》还是 《论语》《史记》,不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四大名著,都自有它们产生 的背景。有位作家感叹∶时代的变迁和原典背景的消失,使人们越来 越远离经典。 在阅读越来越呈现碎片化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要重视对经典作品的阅 读和思考?请任选一部经典,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写一篇文章谈谈你 的感受。
二.阅读经典文化,就可以守住自己的民族文化之根,越是民族的 越是世界的;
三.阅读经典文化作品,就是与智者对话,与高手切磋,增添国人 的智慧;
四.阅读经典文化作品,就是提升全民族的素养的不二法宝。 五.阅读经典文化作品,就是重构我们的民族性格,做一个大写的
中国人!
相关名言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