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典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A.公共服务系统
B.法律援助
C.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
D.政府机关
2.根据(),立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
A.道德
B.社会舆论
C.刑法
D.宪法
3.关于我国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②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④ 选举权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下列选项中对“宪法权威”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
B.小学生有不遵守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C.想要树立宪法权威,必须要掌握宪法知识
5.下列行为或说法正确的有()。
A.马英上课不认真听讲
B.杨雪遵守交通规则
C.商场保安对消费者进行搜身
6.王静放在楼下车棚的电动车被人偷走,她发现附近泥地上留有鞋印,于是在向派出所报案时她可以提供的证据是()。
A.合同
B.录音
C.证人证言
D.鞋印
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
1.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月()日颁布的,所以把这天设立为()。
2.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
3.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的义务。
4.宪法规定,()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观念,也要增强()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5.“等到我们成年后,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是法律规定我们的()。
6.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我国的刑法规定了三百多种犯罪。
()
2.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是12366。
()
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仅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现实意义不大。
()
4.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我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国公民。
()
5.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交往。
()
6.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
1.连线魔方。
2.将下列国家所对应的宪法日连起来。
美国12月4日
丹麦12月12日
俄罗斯6月5日
中国9月17日
五.填表题(共1题,共9分)
1.(1)今年6岁的张晓红成为一名小学生。
(2)崔岩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3)吴华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六.简答题(共5题,共27分)
1.公民履行义务包括做哪些事情和不做哪些事情?如果不履行义务,会有什么影响?
2.未成年人有哪些特殊之处?
3.如果妈妈所在的公司拖欠了妈妈的工资,妈妈应该怎样做?
4.公民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写出我国现行宪法颁布的时间和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时间。
七.辨析题(共1题,共8分)
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
八.材料题(共1题,共6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张国本老汉已70多岁,妻子早亡,他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既当爹又当妈,把3个儿子抚养成人。
在长子、次子成家单过后,老汉随三子张永华夫妇共同生活。
几年后,由于张老汉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三儿子夫妇便嫌弃老人,侮辱、漫骂、虐待行为越来越多。
张老汉只好到村部或车站等地暂求栖身之地。
万般无奈之下,他下了决心,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
两人分别以虐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1年零6个月。
(1)张老汉为什么要告儿子?
(2)张老汉的儿子为什么被判刑?
(3)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九.综合题(共1题,共12分)
1.下面这些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哪项公民基本权利呢?请选择。
A.文化权利
B.人身自由权
C.劳动权
D.女性的权利
E.财产权
F.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B
5.B
6.D
二.填空题
1.12;4;国家宪法日
2.法律;合法权益
3.义务;个人;家庭
4.任何公民;一致;权利;义务
5.义务
6.法定义务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图:
2.如图:
五.填表题
1.义务教育权;张晓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议权;崔岩;《宪法》;物质帮助权;吴华家;《宪法》
六.简答题
1.答: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
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什么都想试一试。
未成年人的社会经验少,是非观正在形成中。
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
生理和心理由不成熟向成熟过度。
3.妈妈首先应该与公司协商,如果协商无效,可以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
5.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七.辨析题
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
八.材料题
1.(1)因为他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2)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这是他虐待父母造成的。
(3)说明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九.综合题
1.E;C;B;F;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