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18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上讲台发表看法
多媒体显示问题:如果你是那时的一个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你会怎么做?你从那时的青年身上,又看出了什么?
探究
探究题:新时代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小组合作
建构
板书设计: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1.导火线2.口号:3.经过:4.结果:二、“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1.日本提出“二十一条”2.巴黎和会三、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2.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3.思想解放运动4.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四、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学生阅读法和归纳法相结合
请学生对表格里的要素进行回答,通过表格对比,学生就认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多媒体课件显示新旧民主义革命比较表
(四)五四精神(10分钟)
本目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我先指导学生对照课本找出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然后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显示问题:如果你是那时的一个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你会怎么做?你从那时的青年身上,又看出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上讲台发表看法,并打开多媒体幻灯片显示二则材料: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江泽民《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青年亡则国家亡!——陈独秀《敬告青年》通过二则材料突出五四精神,特别是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十一条”的严重影响;巴黎和会的概况、性质;五四运动的爆发、口号、发展及结果;五四精神的内涵;
通过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②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分组讨论,
抢答回答。
多媒体显示:议一议“为什么袁世凯签定‘二十一条’时国内没有太大的反映,而现在一次外交失败,国内都有这么大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爱国主义思想得到升华。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6分钟)本目的讲授,采用学生阅读法和归纳法相结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五四精神”一目的内容,并归纳。在讲授到“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时,打开多媒体课件显示新旧民主义革命比较表,请学生对表格里的要素进行回答,通过表格对比,学生就认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二十一条”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人们的反帝斗争,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深层背景。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分组讨论,
抢答回答。
多媒体显示:议一议“为什么袁世凯签定‘二十一条’时国内没有太大的反映,而现在一次外交失败,国内都有这么大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爱国主义思想得到升华。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6分钟)本目的讲授,采用学生阅读法和归纳法相结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五四精神”一目的内容,并归纳。在讲授到“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时,打开多媒体课件显示新旧民主义革命比较表,请学生对表格里的要素进行回答,通过表格对比,学生就认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角色表演后,多媒体显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口号、二个阶段,(用表格制作)和结果(取得初步胜利的三个表现),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二)“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9分钟)本目是教学重点,我先通过五四运动时间、口号来简单分析背景。然后打开多媒体课件显示一组背景材料,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采用抢答和加分的方法让学生归纳回答。
思考分析
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北京大学100周年华诞上的讲话
讲授
(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13分钟)本目的讲授,采取指导学生营造历史情境,进行角色表演的方法来突破。
场景:时间:1919年6月28日地点:民国电视台事件:《新闻关注》节目录制现场人物:《申报》记者邵飘萍北大学生许德珩北大校长蔡元培本台评论员主持人播放《五四运动》片段(课前准备的视频)回顾五四运动的经过。通过采访邵飘萍,根据他的所见所闻及出示的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通过采访许德珩,根据他的亲身经历——五四运动前的筹备:口号和传单的确定;运动的游行路线及其发生的重大事件;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以及被捕到最后的释放等种种经历,进一步落实五四运动的经过。通过采访蔡元培,根据他的所见所感掌握五四运动初步胜利成果及青年学生、工人阶级、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地位。
③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结果及五四精神
难点:五四精神的内涵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思考分析
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北京大学100周年华诞上的讲话
讲授
(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13分钟)本目的讲授,采取指导学生营造历史情境,进行角色表演的方法来突破。
场景:时间:1919年6月28日地点:民国电视台事件:《新闻关注》节目录制现场人物:《申报》记者邵飘萍北大学生许德珩北大校长蔡元培本台评论员主持人播放《五四运动》片段(课前准备的视频)回顾五四运动的经过。通过采访邵飘萍,根据他的所见所闻及出示的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通过采访许德珩,根据他的亲身经历——五四运动前的筹备:口号和传单的确定;运动的游行路线及其发生的重大事件;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以及被捕到最后的释放等种种经历,进一步落实五四运动的经过。通过采访蔡元培,根据他的所见所感掌握五四运动初步胜利成果及青年学生、工人阶级、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二十一条”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人们的反帝斗争,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深层背景。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姓名
任秀美
电话
13853885074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邮件
Rxm1979@
单位
山东省泰安英雄山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五四爱国运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又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故教材的地位相当重要。
二、学生分析
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辅助教学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情境设计: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北京大学100周年华诞上的讲话内容:“同志们,朋友们,今天五四青年节,79年前,北京大学的爱国青年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并提问“五四运动精神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导入。
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辅助教学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情境设计: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北京大学100周年华诞上的讲话内容:“同志们,朋友们,今天五四青年节,79年前,北京大学的爱国青年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并提问“五四运动精神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导入。
教学主题
五四爱国运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又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故教材的地位相当重要。
二、学生分析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课堂中指导学生扮演角色,并采取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加深对五四精神内涵的理解等,并指导学生用归纳法构建知识结构。
③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结果及五四精神
难点:五四精神的内涵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十一条”的严重影响;巴黎和会的概况、性质;五四运动的爆发、口号、发展及结果;五四精神的内涵;
通过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②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文本的难点的突破很好的利 用了多媒体的特点,让学生能轻松的完成任务。为突破难点,该设计借助多媒体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宣传单制作的活动,另一个是在论坛上思考并讨论如何令北洋 政府拒签合约。这两个安排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创设了五四运动的场景。形式新颖,能够让学生置身于现代历史的氛围中间,同时也能很大程度的调动学生运 用技术手段学习的兴趣,为课程增添很多亮彩。
学生阅读法和归纳法相结合
请学生对表格里的要素进行回答,通过表格对比,学生就认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多媒体课件显示新旧民主义革命比较表
(四)五四精神(10分钟)
本目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我先指导学生对照课本找出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然后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显示问题:如果你是那时的一个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你会怎么做?你从那时的青年身上,又看出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上讲台发表看法,并打开多媒体幻灯片显示二则材料: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江泽民《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青年亡则国家亡!——陈独秀《敬告青年》通过二则材料突出五四精神,特别是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
角色表演后,多媒体显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口号、二个阶段,(用表格制作)和结果(取得初步胜利的三个表现),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二)“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9分钟)本目是教学重点,我先通过五四运动时间、口号来简单分析背景。然后打开多媒体课件显示一组背景材料,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采用抢答和加分的方法让学生归纳回答。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课堂中指导学生扮演角色,并采取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加深对五四精神内涵的理解等,并指导学生用归纳法构建知识结构。
多媒体显示问题:如果你是那时的一个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你会怎么做?你从那时的青年身上,又看出了什么?
探究
探究题:新时代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小组合作
建构
板书设计: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1.导火线2.口号:3.经过:4.结果:二、“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1.日本提出“二十一条”2.巴黎和会三、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2.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3.思想解放运动4.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四、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学生阅读法和归纳法相结合
请学生对表格里的要素进行回答,通过表格对比,学生就认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多媒体课件显示新旧民主义革命比较表
(四)五四精神(10分钟)
本目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我先指导学生对照课本找出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然后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显示问题:如果你是那时的一个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你会怎么做?你从那时的青年身上,又看出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上讲台发表看法,并打开多媒体幻灯片显示二则材料: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江泽民《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青年亡则国家亡!——陈独秀《敬告青年》通过二则材料突出五四精神,特别是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十一条”的严重影响;巴黎和会的概况、性质;五四运动的爆发、口号、发展及结果;五四精神的内涵;
通过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②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分组讨论,
抢答回答。
多媒体显示:议一议“为什么袁世凯签定‘二十一条’时国内没有太大的反映,而现在一次外交失败,国内都有这么大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爱国主义思想得到升华。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6分钟)本目的讲授,采用学生阅读法和归纳法相结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五四精神”一目的内容,并归纳。在讲授到“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时,打开多媒体课件显示新旧民主义革命比较表,请学生对表格里的要素进行回答,通过表格对比,学生就认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二十一条”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人们的反帝斗争,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深层背景。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分组讨论,
抢答回答。
多媒体显示:议一议“为什么袁世凯签定‘二十一条’时国内没有太大的反映,而现在一次外交失败,国内都有这么大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爱国主义思想得到升华。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6分钟)本目的讲授,采用学生阅读法和归纳法相结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五四精神”一目的内容,并归纳。在讲授到“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时,打开多媒体课件显示新旧民主义革命比较表,请学生对表格里的要素进行回答,通过表格对比,学生就认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角色表演后,多媒体显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口号、二个阶段,(用表格制作)和结果(取得初步胜利的三个表现),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二)“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9分钟)本目是教学重点,我先通过五四运动时间、口号来简单分析背景。然后打开多媒体课件显示一组背景材料,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采用抢答和加分的方法让学生归纳回答。
思考分析
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北京大学100周年华诞上的讲话
讲授
(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13分钟)本目的讲授,采取指导学生营造历史情境,进行角色表演的方法来突破。
场景:时间:1919年6月28日地点:民国电视台事件:《新闻关注》节目录制现场人物:《申报》记者邵飘萍北大学生许德珩北大校长蔡元培本台评论员主持人播放《五四运动》片段(课前准备的视频)回顾五四运动的经过。通过采访邵飘萍,根据他的所见所闻及出示的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通过采访许德珩,根据他的亲身经历——五四运动前的筹备:口号和传单的确定;运动的游行路线及其发生的重大事件;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以及被捕到最后的释放等种种经历,进一步落实五四运动的经过。通过采访蔡元培,根据他的所见所感掌握五四运动初步胜利成果及青年学生、工人阶级、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地位。
③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结果及五四精神
难点:五四精神的内涵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思考分析
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北京大学100周年华诞上的讲话
讲授
(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13分钟)本目的讲授,采取指导学生营造历史情境,进行角色表演的方法来突破。
场景:时间:1919年6月28日地点:民国电视台事件:《新闻关注》节目录制现场人物:《申报》记者邵飘萍北大学生许德珩北大校长蔡元培本台评论员主持人播放《五四运动》片段(课前准备的视频)回顾五四运动的经过。通过采访邵飘萍,根据他的所见所闻及出示的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通过采访许德珩,根据他的亲身经历——五四运动前的筹备:口号和传单的确定;运动的游行路线及其发生的重大事件;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以及被捕到最后的释放等种种经历,进一步落实五四运动的经过。通过采访蔡元培,根据他的所见所感掌握五四运动初步胜利成果及青年学生、工人阶级、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二十一条”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人们的反帝斗争,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深层背景。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姓名
任秀美
电话
13853885074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邮件
Rxm1979@
单位
山东省泰安英雄山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五四爱国运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又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故教材的地位相当重要。
二、学生分析
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辅助教学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情境设计: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北京大学100周年华诞上的讲话内容:“同志们,朋友们,今天五四青年节,79年前,北京大学的爱国青年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并提问“五四运动精神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导入。
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辅助教学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情境设计: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北京大学100周年华诞上的讲话内容:“同志们,朋友们,今天五四青年节,79年前,北京大学的爱国青年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并提问“五四运动精神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导入。
教学主题
五四爱国运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又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故教材的地位相当重要。
二、学生分析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课堂中指导学生扮演角色,并采取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加深对五四精神内涵的理解等,并指导学生用归纳法构建知识结构。
③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结果及五四精神
难点:五四精神的内涵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十一条”的严重影响;巴黎和会的概况、性质;五四运动的爆发、口号、发展及结果;五四精神的内涵;
通过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②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文本的难点的突破很好的利 用了多媒体的特点,让学生能轻松的完成任务。为突破难点,该设计借助多媒体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宣传单制作的活动,另一个是在论坛上思考并讨论如何令北洋 政府拒签合约。这两个安排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创设了五四运动的场景。形式新颖,能够让学生置身于现代历史的氛围中间,同时也能很大程度的调动学生运 用技术手段学习的兴趣,为课程增添很多亮彩。
学生阅读法和归纳法相结合
请学生对表格里的要素进行回答,通过表格对比,学生就认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多媒体课件显示新旧民主义革命比较表
(四)五四精神(10分钟)
本目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我先指导学生对照课本找出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然后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显示问题:如果你是那时的一个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你会怎么做?你从那时的青年身上,又看出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上讲台发表看法,并打开多媒体幻灯片显示二则材料: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江泽民《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青年亡则国家亡!——陈独秀《敬告青年》通过二则材料突出五四精神,特别是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
角色表演后,多媒体显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口号、二个阶段,(用表格制作)和结果(取得初步胜利的三个表现),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二)“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9分钟)本目是教学重点,我先通过五四运动时间、口号来简单分析背景。然后打开多媒体课件显示一组背景材料,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采用抢答和加分的方法让学生归纳回答。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课堂中指导学生扮演角色,并采取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加深对五四精神内涵的理解等,并指导学生用归纳法构建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