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医院废水处理的解决方案12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
一般医院污水由来自住院部、门诊室、实(化)验室、食堂、浴室、卫生间、试剂室、洗衣房等场所排放的污水组成。

该污水是一种中低浓度污水,水质与一般生活污水类似,其中除含有有机的和无机的污染物,如各种药物、消毒剂、解剖遗弃物等污染物,还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和寄生虫,成份较为复杂。

该废水如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会对周围水域及土壤等造成较严重的污染,从而危害人们的日常生活。

沛县新城医院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设有预设门诊、内科、外科、化验室、检验室、手术室、实验室、检查室及病房楼等设施,规划建成后总病床床位1200—1600张,在建大楼投入使用后,预计医院病床约1400张,按照国家规范要求,结合甲方实际情况,医院病区(病房、门诊、附属设施)污水,日排污水总量约1800吨。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的统一规划,及该医院污水处理的特点和地理条件,在深入了解同类污水处理站各工艺单元的布局和该项目的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参照同类医院的污水水质水量变化的情况,我公司特为该污水治理项目提供如下污水治理技术方案。

2、设计原则
1)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医院污水治理的制定的法规、标准及规范,服从医院的总体规划,执行各种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2)因地制宜地选用污水处理工艺,做到技术先进、实用、安全可靠、处理效果稳定,经处理后水质达标,并尽量减少占地面积。

3)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在供水日趋紧张,用水费用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考虑中水回用。

4)尽可能地减少污水处理站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防止二次污染。

5)适当地考虑自动化操作,以简化操作管理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易于维护保养。

6)节约能源,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费用,工程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见效快。

7)尽量采用新材料、新产品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设计标准和规范
1).《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2).《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88);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5).《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GB3096-93)
6).《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7).《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J25.1-89)
8).《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SS30:91)
9).《总图制图标准》(GBJ103-87);
10).《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11).《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13).《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1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18).《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50191-92);
19).《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91);
20).《污水泵站设计规程》(DBJ08-23-91);
21).《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J50037-96);
22).《工业企业噪音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2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J108-87);
2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25).《屋面工程技术规程》(GB50207-94);
2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2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2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92);
29).《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3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31).《电动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
32).《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3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3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
36).《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
37).《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
38).《建筑制图标准》(GBJ104-87);
39).《民用建筑隔音设计标准》(GBJ118-88)。

4、设计水量、进水水质和排放标准
4.1设计水量
根据院方提供的资料,并参考国家《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设备齐全的大型医院或500床以上医院:平均日污水量为400~600L/床.d,kd=2.0~2.2,kd为污水日变化系数。

〉按此取值,医院污水每天排放约1800m3左右,医院应做到雨污分流,节约用水。

本方案医院污水处理规模按Q=1800m3设计,时变化系数:K=2.2。

沛县新城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模为日最大处理废水1800m3,平均时设计流量75m3/h。

4.2进水水质
在对同类医院的污水水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得到该医院的污水水质,综合污水水质为:
4.3排放标准
参照国家《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一级标准:
4.4设计内容
⑴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
⑵处理站土建构筑物设计
⑶设备与材料的选型
⑷配套电器控制设计
⑸非标件设计。

4.5选址原则
⑴站址应位于城区的下风向,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⑵站址应选在站区的较低处,以便于管道铺设,排水顺畅,无需增设提升泵站,降低管网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

⑶周围有可拓用的土地,有利于污水处理站的扩建。

⑷站址应不受洪水威胁,至少保持在2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⑸站址应有较好的地质条件。

⑹站区应有较好的供电、供水条件和设施,要有较好的三通一平基础。

5、废水处理工艺方案
5.1污水处理路线主要工艺的比较和选择
医院污水从广义上讲是属于生活污水溶解性CODcr与BOD5均较高,BOD:COD的比值>0.3,宜采用生化处理工艺。

生化处理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处理效率高;
●运行费用低;
●产泥量少,不产生二次污染。

该类医院污水传统生化处理工艺主要有无能耗的厌氧处理工艺、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工艺和有能耗的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好氧SBR处理工艺。

厌氧生化处理工艺
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该工艺可用于中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处理。

厌氧生化处理的典型工艺为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该工艺在国内外有较多的成功实例。

厌氧生化法主要有以下优点:
●应用范围广;
●能耗低;
●负荷高;
●剩余污泥量少;
厌氧活性污泥可以长期存放,在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迅速启动。

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工艺
该工艺可用于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生活污水处理。

污水厌氧消化反应由以下三个阶段组成:
1)水解阶段:在水解和发酵细菌的作用下,大分子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与脂肪水解和发酵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如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及二氧化碳等,固体物质水解为可溶性物质。

2)酸化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把第一阶段的产物转化为氢、二氧化碳和乙酸。

3)产甲烷阶段:通过两组生理不同的产甲烷菌的作用,将乙酸和氢与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

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工艺主要有以下优点:
●本装置可使大分子的有机物水解为容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并且去除一部分有机物;
●本装置采用较短停留时间,使厌氧反应发生在水解、酸化阶段,抑制产甲烷菌的活性,
只产生少量气体,为本装置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本装置可置于地下,将厌氧处理所产生的少量问题由导气管排出,这样就不存在臭气问
题和燃烧爆炸的危险;
●操作较为简单。

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
污水经厌氧处理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是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的特点。

本装置中,污水经过厌氧生化反应,污水中部分有机污染物被厌氧菌分解或去除,然后污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池中设有半软性填料(即以硬性塑料为支架,上面缚以软性纤维),它可以防止生物膜生长后纤维结成球状后减小填料的比表面积。

对水解酸化池中未分解完全的大分子有机物进一步处理,并滤掉大部分悬浮物,最后污水进入。

生物接触氧化池后设一斜管沉淀池,截留随水流出的生物膜及悬浮污泥。

生物接触氧化系统的曝气装置设在填料底部,采用鼓风曝气系统,这样可以增加有效容积,填料层间紊流激烈,生物膜更新快,活性高,不易堵塞。

该工艺可用于冲击负荷较低的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的优点主要有:
●因为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量都高于
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和生物滤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因为相当一部分微生物附着生长在填料表面,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设有污泥回流系
统,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因为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属于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
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采用的半软性填料,由变性聚乙烯塑料制成,既具有一定的刚性,也具有一定的柔性,
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同时又有一定的变形能力。

具有良好的传质效果,对有机物去除效
果高,耐腐蚀,不堵塞,易于安装,易于挂膜。

●操作简单、设备较易维修,运行方便,易于维护管理,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也不产生
滤池蝇。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具有多种净化功能,除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外,对脱氮和除磷
也有一定的效果。

●因为采用了前置厌氧水解池,形成厌氧——好氧除磷脱氮工艺,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作
用。

生物脱氮过程由硝化和反硝化两步完成。

硝化是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在好氧条件下完成。

反硝化是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从水中脱出,在缺氧条件(无分子氧但有硝酸盐态氧)下和具有有机物供给反硝化菌碳能源时才能完成。

因此传统的生物脱氮为硝化—反硝化工艺,在反硝化前要投加有机化学药剂,流程复杂,构筑物多。

前置反硝化脱氮技术,先将污水引入缺氧段,在其中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能源,对硝酸盐进行反硝化脱氮,有机物得到初步降解;然后进入段,在其中有机物进一步降解和氨氮的硝化,并将好氧段硝化后的出水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段,为缺氧段提供足够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在段后仍设二沉池,沉淀污泥回流至好氧段以保证充分的微生物理。

生物除磷流程由厌氧段(无分子氧和硝酸盐态氧)、好氧段和二沉池组成。

活性污泥中的一些细菌具有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和在好氧条件下过量吸收磷的特点,通过排放富磷剩余污泥将磷从水中去除。

好氧SBR处理工艺
在序批式反应器系统(SequencingBatchReactor简称SBR法)中,曝气池、二沉池合二为一,在单一反应池内利用活性污泥完成污水的生物处理和固液分离,SBR
是污水活性污泥生化处理系统的先驱,然而直到最近几年随着监控与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技术才得以完全更新并被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为一项低投资、高效益的环境处理新技术。

本工艺可用于冲击负荷较高的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处理。

SBR工艺主体构筑物由SBR反应池组成,SBR反应池的运行操作由进水、反应、沉淀、滗水和待机五个阶段组成。


●反应期:污水进入反应池中发生生化反应,在这阶段可以只混合不曝气,或既混合又曝
气,使污水处在反复的好氧—缺氧中,反应期的长短一般由进水水质及所要求的处理程
度而定。

●沉降期:在此阶段反应器内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因该阶段在完全静止条件下进行,表
面水力和固体负荷低,沉淀效率高于一般沉淀池的沉淀效率。

●排水期:当沉淀阶段结束,设置在反应池末端的滗水器开动,将上清液缓缓滗出池外,
●待机期:故滗水完成后两周期间闲置时间就是待机期,该阶段可视污水的水质、水量和
处理要求决定其长短或取消。

在此阶段可以从反应池排除剩余活性污泥。

反应池排出的
剩余污泥泥龄长,已基本稳定。

SBR法与其它活性污泥处理技术比较有以下优点:
●SBR系统以一组反应池取代了传统方法及其它变型方法中的初次沉淀池、曝气池及二次
沉淀池,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无需复杂的管线传输。

●SBR反应池具有调节池均质的作用,可最大限度地承受高峰BOD5浓度及有毒化学物质对
系统的影响。

●在污水流量低于设计值时,SBR系统可以调节液位计的设定值使用反应池部分容积,或
调节反应时间,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电耗。

其它生物处理方法则无这样的功能。

●因为对于每个反应单体而言出水是间断的,在高负荷时活性污泥不会流失,因而可以保
持SBR系统在高负荷时的处理效率。

而其它的生物处理方法在高流量负荷时经常会出现
活性污泥流失的问题。

●SBR在固液分离时整体水体接近完全静止状态,不会发生短流现象,同时,在沉淀阶段
整个SBR反应池容积都用于固液分离,较小的活性污泥颗粒都可得到有效的固液分离。

●易产生污泥膨胀的丝状细菌在SBR反应池中因反应条件的不断的循环变化而得到有效
的抑制。

而污泥膨胀问题是其它活性污泥方法中很常见且很难控制的问题之一。

本方案医院污水中污染物浓度较低,水质、水量变化不大,对后段处理工艺的冲击负荷较小,因此,从工程投资、占地面积、工艺成熟性、处理效果、拟改扩建的该污水处理站的现场实际情况、运行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本项目生化处理工艺拟采用的厌氧和好氧的相结合的水解酸化+SBR的污水处理工艺。

5.2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简述:
医院污水流出后,经过格栅,滤出棉团、废渣、纸屑等大颗粒物质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是对污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均化,使后续的工艺免受其冲击负荷,出水经污水泵打入厌氧水解池。

通过控制水解池的停留时间,使发生在水解和酸化阶段,将大分子的难降解的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SBR池里面活性污泥,将大部分的污染物质去除,SBR池出水进入中间水池,
再泵入接触消毒池,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消毒后采用还原剂Na
2S
2
O
3
脱氯。

废水经
消毒脱氯后,达到排放标准排放或回用作院方冲洗用水。

5.3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5.3.1水质分析及工艺选择
医院污水从广义上讲是属于生活污水,但是医院污水的特点是含有病原菌,因此其技术重点是把好消毒关。

而且,对于医院废水而言,一般都含有对生物细菌有抑制作用和难以生物降解的药物成份,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前面放置厌氧处理的工艺,先将难降解的有机物水解。

而且在供水日趋紧张,供水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有必要对出水进行污水回用。

综合以上考虑本方案拟采用低能耗的厌氧水解+SBR法为主体,经过消毒、脱氯后,出水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一级排放标准,出水达标排放或回用于医院作冲洗水。

5.3.2污水处理工艺说明
1).污水水解酸化工艺
水解酸化是在池内充填填料,从调节池来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

水解酸化工艺是利用水解产酸菌可以迅速降解水中有机物的特点,形成以水解产酸菌为主的上流式污泥床,从而去除有机物并将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并将固形有机物转化为溶解性有机物,进一步提高废水的生物可降解性和提高生化处理效率。

2).SBR工艺
在序批式反应器系统(SequencingBatchReactor简称SBR法)中,曝气池、二沉池合二为一,在单一反应池内利用活性污泥完成污水的生物处理和固液分离,SBR 是污水活性污泥生化处理系统的先驱,然而直到最近几年随着监控与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技术才得以完全更新并被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为一项低投资、高效益的环境处理新技术。

SBR工艺主体构筑物由SBR反应池组成,SBR反应池的运行操作由进水、反应、沉淀、滗水和待机五个阶段组成。


●反应期:污水进入反应池中发生生化反应,在这阶段可以只混合不曝气,或既混合又曝
气,使污水处在反复的好氧—缺氧中,反应期的长短一般由进水水质及所要求的处理程
度而定。

●沉降期:在此阶段反应器内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因该阶段在完全静止条件下进行,表
面水力和固体负荷低,沉淀效率高于一般沉淀池的沉淀效率。

●排水期:当沉淀阶段结束,设置在反应池末端的滗水器开动,将上清液缓缓滗出池外,
●待机期:故滗水完成后两周期间闲置时间就是待机期,该阶段可视污水的水质、水量和
处理要求决定其长短或取消。

在此阶段可以从反应池排除剩余活性污泥。

反应池排出的
剩余污泥泥龄长,已基本稳定。

3)、消毒处理
医院污水经生化处理后,除部分细菌随污泥沉淀下来外,大部分大肠杆菌、粪便链球菌等致病菌仍然存在污水中,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目前,医院污水的消毒方式很多,如液氯法、臭氧法、次氯酸钠法二氧化氯法等。

虽然次氯酸钠法具有投配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会与水中某些有机物结合生成有致癌作用的有机卤化物。

而二氧化氯是公认的最佳消毒剂,其杀菌效果好,是次氯酸钠的理想替代产品。

本系统采用二氧化氯法进行消毒。

消毒池采用折流式隔板装置的接触方式,以提高接触面积,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

4)、污泥处置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规定,医院污水的污泥必须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置。

5)、脱氯处置
在医院污水消毒工艺中,为保证消毒杀菌能力,达到消除病毒、细菌的效果,要求接触时间不小于1小时,总余氯量为4-6mg/l,但是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的一级标准规定:出水余氯应小于0.5mg/l,因此必须再进行脱氯处理。

本方案在消毒池的后面接脱氯池,采用还原剂Na
2S
2
O
3
脱氯,以保证脱氯后总余氯指
标达到排放标准,Na
2S
2
O
3
的投加量为10g/m3污水。

6)、污水回用
本着污水资源化的原则,方案考虑处理后的部分污水回用于洗车、冲地、冲厕,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污水回用可带有经济效益,但对操作人员的素质等有很高的要求。

若操作人员素质不高,回用水中余氯较高或者消毒剂的用量不足,水中的病菌未能有效消灭,可给周边环境带来危害。

因此,中水回用问题应谨慎,可
与业主方协商后再定。

7)、其他处理
医院内如有下列其他医院废水,应进行如下处理:
a低放射性废水应经衰变池处理。

b洗相室废液应回收银,并对废液进行处理。

c口腔科含汞废水应进行除汞处理。

d检验室废水应根据使用化学品的性质单独收集,单独处理。

e含油废水应设置隔油池处理。

5.3.3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
本处理系统处于地下,各构筑物排出的废气如不及时排出,会引起危险,如废气排放口设置得不合理,又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

本次方案设计中,拟在每个构筑物的盖板上设置φ100导气管,在相互连接后把各管道合并到一根主钢管上,并把此管道接入院方规划的排气系统中,或就近接引入附近楼房废气井道,高空稀释排放。

加氯加药间设置换气扇,保证建筑物内的空气畅通。

5.3.4本工艺突出特点
1)此工艺能耗小,除在水解池前设置的污水提升泵和水下曝气机外,基本上没有能量消耗。

此工艺技术先进,运行成本低,具有节能,减少人员班次和劳动强度等优点,适合于医院污水处理。

2)通过设置水解酸化池,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SBR池水流属于完全混合型,能有效抵抗水质、水量变化的冲击负荷,提高处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因为采用了前置厌氧水解池,形成厌氧——好氧除磷脱氮工艺,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作用。

3)本系统在过滤过程中,大部分的SS被去除,大部分出水后进行消毒,可减少消毒用药。

4)本装置考虑了污水出水回用,在供水日趋紧张,用水费用不断上涨的今天,具有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

5)本装置建于绿化带、道路、停车场或其他零星的地面以下,不占建设用地,
地面可利用,投资低,一次投入永久受益。

6)本处理系统处于地下,在厌氧水解时产生极少量气体经导气管与大气联通,装置内无压力,不存在燃烧爆炸的可能性。

7)因为污水在好氧处理前面设置了一个厌氧水解(酸化)池,剩余污泥量很少。

8)本装置采用先进、成熟的组合工艺,处理后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9)本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一体化程度高,投资省。

6、主要构、建筑物与设备参数
本方案在考虑充分利用原有污水处理站已有构、建筑物的基础上,对整个污水处理站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规划。

6.1格栅
格栅主要用于拦截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

安装在废水渠道上,用以截留,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

在进入调节池前设格栅井,内设机械格栅1台。

数量:1座
结构:钢筋混凝土
格栅宽度:B=600mm
栅条间隙:b=5mm
格栅倾角:75°
主要设备:机械格栅(1台)
电机功率:0.37kW
栅条间距5mm。

6.2调节池
污水排入调节池进行水量调节。

调节池所选用的潜水排污泵具有高效、防缠绕、无堵塞、自动藕合、高可靠性和自动控制等优点,该泵可通过固定导杆很方便的提升至地面,维修保养非常方便。

并可简化结构和土建工程量,节省工程造价,改善工作环境。

数量:1座
停留时间:6.0h
有效容积:450m3
主要设备:提升泵2台(一用一备)
功率:7.5kW
浮球液位计:3套
提升泵与液位计联动,高水位时泵启动,低水位时泵停止。

6.3厌氧水解池
数量:2座
停留时间HRT:4h
有效容积:300m3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
主要设备:排泥系统1套
布水系统1套
φ150弹性立体填料120m3
填料支架1套
6.4SBR池
该构筑物是整个工艺的关键,结合了活性污泥法优点,不用污泥回流,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容积负荷高,运行效果稳定,曝气设备采用水下曝气机。

数量:2座
有效容积:1800m3
BOD
5负荷:0.5KgBOD
5
/m3·d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主要设备
管道系统1套
水下曝气机16台
滗水器2台
排泥系统1套
6.6中间水池
有效容积:600m3
结构:钢筋混凝土
主要设备
提升泵:2台(一用一备)
浮球液位计:2套
6.7接触消毒池
消毒池主要用于消毒,对细菌进行氧化破坏机体。

采用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消毒池采用竖流式隔板装置。

废水经消毒池消毒后出水进入脱氯池,在脱氯池加入还原剂Na
2S
2
O
3
脱氯。

水力停留时间HRT:1.5h
有效容积:112.5m3
6.8脱氯池
废水经接触消毒池消毒后出水进入脱氯池,在脱氯池加入还原剂Na
2S
2
O
3
脱氯。

水力停留时间HRT:1h
有效容积:75m3
6.9污泥池
各池污泥自流进入污泥池,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有效容积:200m3
结构:钢筋混凝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