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康森:石斑鱼配合饲料完全可以取代杂鱼——第四届“全国石斑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化”论坛圆满谢幕
中国水产种业质量提升高峰论坛在广东广州举办
/ 2021年第1期38综合信息本刊讯(李颖 报道)12月4日,中国水产种业质量提升高峰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
本届论坛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指导,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承办,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广州市南沙区农业农村局等7家单位协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刘少军,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中国水产学会副秘书长胡红浪、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等领导专家出席论坛开幕式。
论坛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陈文主持。
高庆营副厅长在致辞中指出,随着水产养殖业进一步发展,水产种业要由“大”做“强,还需要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持续提高种质水平,更要重视新品种和新型育种手段的探中国水产种业质量提升高峰论坛在广东广州举办索,发现更多提高产量、节能环保的好方法。
今天的论坛议题正是以这些方面为关注点,定位更加精准,更加聚焦,相信将带来更多真知灼见,碰撞出更多火花,同时也希望本论坛持续开办下去,成为我国水产种业发展的舆论高地和意见领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
论坛期间,麦康森院士就《围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与高质量发展》作主旨报告。
麦康森院士表示,尽管中国拥有世界最大水产品生产能力与最大水产品消费潜力,但是中国渔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低依然是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的核心。
中国渔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当前产业发展总体宏观环境向好,但学科、行业交叉融合不足,导致整体设施、装备和技术落后,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捕捞强度仍然过大,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产业链各环节融合发展不充分,延伸不够及价值链分配不合理,渔业产业效益亟需提升等问题还是十分明显。
积极的渔业资源管理对于实现和维持生物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性,在秉承“十四五”渔业发展的总体原则下,一是应继续降低捕捞强度,促进渔业资源合理利用;二是应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三是应科学规划养殖生产空间布局,推进标准化、设施化、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健康养殖;四是应整治养殖环境突出问题,大力开展以渔净水和碳汇渔业;五是应大力发展现代水产种业,积极开展品种创新和强化种苗管理;六是应研究和实施精准饲料配方策略,提高饲料效率,强化养殖绿色生产与产品安全监管;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作主旨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作主旨报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孔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白俊杰。
做配方要有敬畏意识--第四届中国水产饲料高级配方师培训班
热 点44Fisheries Advance Magazine 2014.04做配方要有敬畏意识——第四届中国水产饲料高级配方师培训班文/图 本刊撰稿人 罗丹 郭金凤继2007年中国第三届水产饲料高级配方师培训班成功举办后,时隔7年,第四届培训班于3月1日在北京中国石化会议中心开幕。
本届培训班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水产动物饲料创新团队、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苏州大学叶元土教授、美国嘉吉公司全球水产技术主管裴之华等学术界及企业专家参会并做报告,来自全国各地饲料配方及相关领域50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在开幕词中讲到,2013年全国饲料总量30年来首次下降,水产饲料仍然增长了6%,达到1900万吨。
这说明水产饲料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前景广阔。
但是,“我们用了世界1/4-1/3的鱼粉,只生产了世界1/5-1/7的饲料。
”麦院士倡导配方师提高鱼粉使用效率,减少对世界鱼粉的浪费。
除配方技术的分享之外,通威股份水产技术总监张璐博士对水产饲料格局进行了解析,2012年华南饲料销量为480万吨,华中400万吨,华东395万吨,近年饲料企业在华中和华东不断发力,华南、华东、华中地区将成为两三年内竞争更激烈的地区。
本届配方师培训班以更开放的心态交流探讨,“做技术的人和别人分享,你就能获得更多的技术。
在企业内部也要加强内部的沟通。
”大北农集团副总裁易敢峰呼吁大家敞开心扉,迎接互联网时代。
此外,会上宣布,第五届中国水产饲料高级配方师培训班定于2016年北京举行。
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我们中国人在浪费世界的鱼粉!鱼粉利用率低的原因:一是我们中国人用的鱼粉质量是最差的;二是市场竞争激烈。
尽管我们用了更多的鱼粉,但是没有创造更多的价值。
梁萌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小分子量水解鱼蛋白是维持肉食性鱼类高植物蛋白饲料正常生长和饲料转化效率所比不可少的组分。
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的研究进展(精)
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的研究进展艾春香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省水产饲料研究会石斑鱼是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鱼类的统称,它们在全世界亚热带和热带海区均有分布,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水网箱养殖高档鱼类之一。
石斑鱼为凶猛性、暖水性、广盐性的中下层鱼类,它具有生长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养殖成活率高、耐高密度饲养、食性广(偏肉食性)、池养条件下能产卵、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和市场价值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此外,石斑鱼是一类行动迟缓的鱼类,这可减少用于运动的能量消耗,提高饲料效率和减少投饲频率。
经过驯养,它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但这种鱼类具有多疑的天性,当它发现食物时不是及时向食物移动,可当有某一条鱼试图接近食物时,它就会立即激烈地攻击食物,甚至在摄食过程中有时也会伤害到自身。
由于这种特性,所以石斑鱼一般采用与真鲷等海水鱼类混养(Mix-cultured),以净化池塘并刺激石斑鱼摄食。
石斑鱼养殖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外石斑鱼的养殖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国内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且主要集中在沿海的福建、广东、浙江、海南、广西、台湾等省。
养殖方式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海区增殖放流等。
近几年来,随着石斑鱼多种养殖模式的推广以及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的突破,极大地推动了其养殖产业的兴起。
石斑鱼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提供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的优质配合饲料,然而由于人们对其营养需求研究尚不全面,难以满足研制生产其优质配合饲料的要求。
为此,大力开展石斑鱼营养学研究,开发出优质系列配合饲料,对进一步推动石斑鱼的养殖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简要概述国内外有关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开展石斑鱼营养需求研究和研制开发石斑鱼系列配合饲料提供参考。
一、石斑鱼的营养需求石斑鱼是偏肉食性的广食性鱼类。
麦康森:水产养殖低碳非“浮云”
人 的 .通 过 计 算 .超 过 令 球 运 输 工具
排 量 的 总 和
很 多 批 评 水 产 养 埴 的 人 , 认 为 水
产 养 埴 在 污 染 环 境 .认 为 它 不 可 持 续
以对 虾 养 殖 和 三 文 鱼 养 殖 这 两 种 养 殖
环 境 存 在 着 严 重 的 破 坏 , 您 的 观 点 是
怎样 的7
破 坏 红 树 林 等 自然 环 境 ,使 水 产 养 殖 模 式 为 例 子 来 批 评 水 产 养 殖 是 不 公 平
不 u持续 发 展 。 T
的。有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之虞。
率 ,但 是 要 消 耗 煤 、 电等 化 石 能 源 。 要 的 鱼 ,这 种 “ 中 生 有 ” 的 养 殖 很 无
得 更 远 .应 该 在 经 济 、社 会 和 环 境 效
但 是 ,我 们 如 果 对 饲 料 原 料 首 先 进 行 低 碳 .但 非 常 低 产 我 国是 有 着 十 几 益 上要 找 到 一个 平 衡 点 ,制 定 相 关 政 常 温 生 物 发 酵 的处 理 ,同样 也可 以 提 亿 人 口 的大 国 ,这 种 传 统 的 生 产 方 式 策 进 行 引 导 和 管 理 . 以 保 证 产 业 的 健 高 它 的利 用 率 ,减 少 了 工 业 能 源 的 消 能 否 满 足 百 姓 对 食 品 的 需 要 显 然 不 康 持 续 发 展 耗 ,这 就 是 低 碳 。低 碳 不 是纯 粹 的节 能 !另 外 ,近 年 来 很 多地 区 尤 其 是 珠
21 31 海洋 与渔业 7 ( 1 5 J
投喂小杂鱼与人工配合饲料对青石斑鱼生长和卵巢发育的影响
青 石 斑 鱼 ( pnp e s w a ) 海 产 名 贵 鱼 E ie hl or 为 ua a
和下 午 4点 投 喂 , 每天投 喂 量为 鱼体 重 的 6 8 %~%, 以半 小时 内基本 吃作 标准 来完调 整下 次投 喂量 。 试 验时 间为 20 0 9年 4月 2 1日到 8月 1 0日。
目前 , 斑 鱼 的性 腺 研 究 , 别 是 从 生理 生 化 石 特
和基 因 的角度 进 行 石斑 鱼 的 性 逆转 研 究 在 国 内外 已 有 许 多 报 道 ( euH. 19 ; e ,0 3 李 广 丽 R n ,9 3 Y h 2 0 ;
等 ,0 6舒 琥等 ,0 6 。 料 营养是 影 响石斑 鱼性 20 ; 20 )饲 腺发 育 的一 个重 要 因子 , 目前 鲜 少有 这 方面 的研 但
U / g VE 8 mg k ; k ; 0 / g VK2 mg k ; 5 / g VB16 m g k ; 1 / g VB21 mg k VB6 6 / g;
2龄 健壮 雌 鱼 10尾 , 长 20 30 m, 于 2 体 8 ~2 m 购
福 建东 山岛一养殖 户 ( 石斑鱼体 长在2 0 3 0 m 青 5~ 4 m
杂 鱼 , 验 组投 喂人 工 配合 饲 料 , 天 分早 上 8点 实 每
【 收稿 日 ̄]0 0 6 1 ] 1- — 8 2
4其他 : 化 胆 碱 1, 氯 . - 2%: 母 细胞 壁 O5 1%:磷 酸 二 氢 钙 酵 ~
Ca H O 1% 。
一场水产饲料圈的年度盛宴!麦康森院士:做水产,值得自豪!
一场水产饲料圈的年度盛宴!麦康森院士:做水产,值得自豪!行情、原料、配方、设备、经营……关于水产饲料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o文/图水产前沿吕仕锦汇聚全球方案,协力提效发展!11月17日,由水产前沿、农牧前沿与苏州大学江苏省水产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2022第五届中国水产高值饲料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届农牧企业高峰论坛”在江苏苏州盛大开幕,吸引近500名产学研精英来到现场。
大会聚焦水产饲料行业前沿技术以及可落地应用的新成果,众多大咖为水产饲料行业快速提效发展建言献策,一众优秀企业代表也现身说法、分享突破之道。
本次会议全程在微赞、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大会首日共吸引超30万人次观看。
扫描二维码看会扫描二维码,查看会议图片大会得到了众多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大力支持,非常感谢广东德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丰尚农牧装备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洋工机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乐达(广州)香味剂有限公司、美国达农威公司、四川利达华锐机械有限公司、成都美溢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常州谷德机械有限公司、南京诺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通威动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富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江苏正昌粮机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根源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无锡三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君和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比利时英伟水产集团金牌赞助,湛江市粤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科科技集团、扬州科润德机械有限公司、山东金城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银牌赞助,广东信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礼品赞助开幕式上,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院士、苏州大学叶元土教授为大会致辞,参会全体做合影留念。
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院士致辞麦康森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全球人口已经突破80亿人。
根据2021年中国海关数据,我国的食物依赖度超过30%,14亿人口的大国食品安全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意味着我们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的研究进展(精)
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的研究进展艾春香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省水产饲料研究会石斑鱼是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鱼类的统称,它们在全世界亚热带和热带海区均有分布,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水网箱养殖高档鱼类之一。
石斑鱼为凶猛性、暖水性、广盐性的中下层鱼类,它具有生长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养殖成活率高、耐高密度饲养、食性广(偏肉食性)、池养条件下能产卵、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和市场价值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此外,石斑鱼是一类行动迟缓的鱼类,这可减少用于运动的能量消耗,提高饲料效率和减少投饲频率。
经过驯养,它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但这种鱼类具有多疑的天性,当它发现食物时不是及时向食物移动,可当有某一条鱼试图接近食物时,它就会立即激烈地攻击食物,甚至在摄食过程中有时也会伤害到自身。
由于这种特性,所以石斑鱼一般采用与真鲷等海水鱼类混养(Mix-cultured),以净化池塘并刺激石斑鱼摄食。
石斑鱼养殖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外石斑鱼的养殖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国内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且主要集中在沿海的福建、广东、浙江、海南、广西、台湾等省。
养殖方式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海区增殖放流等。
近几年来,随着石斑鱼多种养殖模式的推广以及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的突破,极大地推动了其养殖产业的兴起。
石斑鱼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提供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的优质配合饲料,然而由于人们对其营养需求研究尚不全面,难以满足研制生产其优质配合饲料的要求。
为此,大力开展石斑鱼营养学研究,开发出优质系列配合饲料,对进一步推动石斑鱼的养殖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简要概述国内外有关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开展石斑鱼营养需求研究和研制开发石斑鱼系列配合饲料提供参考。
一、石斑鱼的营养需求石斑鱼是偏肉食性的广食性鱼类。
石斑鱼仔稚鱼微粒子配合饲料系列产品研制
观察仔、稚鱼的摄食 、活动变化 ,发现异常 及时采取对策处理。每隔一周育苗池泼洒一定浓
度 的光 合细菌 。
本配方根据 台湾学者 的研究 结果 在饲 J“
料 中添加适 量 的锌有 助 于促 进石 斑 鱼幼鱼 的生长
2 结果 与讨 论
2 1 粘合剂 的选 择 .
发育 ,提高幼鱼的免疫力 ” ,添加了适量 的牡蛎 粉 ( 牡蛎含有丰富的锌 2 .m / ) 24 gg ,以提高饲料 中有机锌 的含量。石斑鱼仔稚鱼配合饲料有关指 标的测定结果如表 4所示。从表 4可以看 出,本 研究 的石斑鱼仔稚鱼配合饲料全部指标符合企业 标 准 的 要 求 ,其 中 卫 生 指 标 也 满 足 N 57— Y 02 20 《 02 无公 害食 品 渔用 配合 饲料安全 限量》 的要求 。蛋 白质 含 量 的测 定 结果 为 4 .3 ,与 82 % C e 和 Ta 19 ) 研究点带石斑鱼幼鱼的蛋 hn si(94 白质最适需求量的 4 .%非常接近。 78
苗池 内气石分 布及 气 量 大 小 为 0 56/ . " m ,微 量 充气 ,溶解 氧 3 3 72 m / 。 .0~ .0 g L 1736 病 害 防治 ...
因此 , 无论是从微粒子饲料散失率和沉降速 度考虑,还是胶原蛋白作为饲料的蛋 白源 ,选择 胶原蛋 白与褐藻胶混合作为微粒子饲料的粘合剂 效果较佳。 2 2 石 斑 鱼仔 稚 鱼 配合 饲 料 配方 及质 量 指标 测 .
喂配 合饲 料或 桡足类 与鱼糜 。配合 饲料必 须在 投 喂桡 足类 之前 就开 始驯 化 ,待 仔 鱼能够摄 食桡 足
类 时 开始 投喂 ,其投 喂 量根据 实 际投喂 的残饵 量
造粒一烘干一粉碎一膨化一过筛一分级一成品一 +
160多位饲料总监齐聚,这个饲料精英“闭门会议”如今已成功举办9届
当前,在中美贸易冲突以及国内环保政策的形势下,中国是饲料工业发展,无论是原料、设备、以及配方技术创新都面临新的挑战。
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是时代赋予饲料行业的必修命题。
中国饲料中国芯,国内饲料行业长远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技术创新作为支撑。
而这个工作,有一群人早在2010年就开始了未雨绸缪,它就是四川饲料企业技术总监论坛。
从2010年的6位技术总监自发组建,到2018年的160多位饲料技术总监参与(场外尚有200多人);从6家企业到50多家企业与会,从开始的川企到后来的全国饲料企业参会,四川饲料企业技术总监论坛(下称“技术总监论坛”)已经走到了第九届,以“闭门会议”特有的方式,刮起了一股饲料配方技术的旋风,将近400位参会企业代表所在饲料企业总产能将近1亿吨,影响力空前。
这群人代表着中国饲料行业最精英的一个阶层,秉持着创新技术驱动行业持续发展的初衷,每一届技术总监论坛都会抛出一些饲料界的技术热点和焦点问题。
而本次论坛是以“当前形势下,畜牧及水产企业的挑战与机遇”为题,从环保、VUCA环境下的解决方案,以及抗病营养与无抗应用作为方向,就目前饲料行业的技术热点和外部环境形势都做了详细分享。
这些分享无论是对饲料配方技术,还是对国际国内局势形势的认识,都获益匪浅。
麦康森:2022年水产饲料体量或上升到2,100万t,合理规划建立养殖配额制度是方向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以在环保风暴背景下我国水产养殖的挑战和机遇为题,阐述了目前环保风暴的状态以及应对建议。
关、停、限、整、拆、约谈、免职、环保税,这两年环保风暴席卷大江南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只有利用绿水青山的条件才能变为金山银山。
麦康森院士关注水产养殖、饲料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已经有20年。
他表示,看到大家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欣喜的同时,环保运动“一刀切”的方式和方法也令人心理复杂。
如何应对?他认为,需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进而在新常态下把握机遇。
青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的研究
卷第 年
期 月
厦
门
水
产
学
院
学
报 J
7
X
青 石 斑 鱼 人 工 配 合 饵 料 中 蛋 白 质 适 宜 含 量 的 研 究
胡 家财 周立 红
,
洪惠馨
361021) (
厦 门水 产 学院 养殖 系
厦门
摘要 本文探 讨 了 不 同 蛋 白质含量的配合饵料对青 石 斑 鱼
试 验设五 组 组 则 投 喂鱼
,
。
粗 蛋 白质 用 微 量 凯 氏 定 氮 法
。
;
粗脂 肪 用 无 水 乙
醚 抽 提法
L 3
;
粗灰 分 用 5
o C
灼 烧法
,
;
水 分用 烘 干 失 重 法
配 方设计与 成分 分析
以智 利 鱼 粉 为 主 要 蛋 白源 用 酪 蛋 白提 高 蛋 白质 含 量
, , ,
;
以
a
一 淀 粉 为 粘合 剂 生 淀 粉
,
1 ~ 5 9 4
.
8 % 7
。
青石 斑鱼
配合饵料
,
蛋 白质
青石 斑鱼
。
(
P E
、 、
n i
e P h e
t l
、
a
wa o a r )
是 脂 科鱼 类
。
,
为暖 温 性 中下 层 鱼 类
,
,
常 栖 息于 沿 海
,
岛 屿 附 近 的 岩礁 类 其 肉质 鲜 美
近 几年 来
, 。
珊 瑚 礁 的岩 穴 和 缝 隙中 营 养丰 富
, 、
一般 不集 群
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影响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7. 0处理软件对结 果进行显著性检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结果
2. 1不同种类的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产卵量 和卵质的影响
用牡蛎作为赤点石斑鱼亲本的营养强化饵料 效果最好,不仅亲本的成活率和产卵后卵的平均 受精率显著高于用南美白对虾和蛭子作为营养强 ——2—
122 影响 取平均全长0.8 C8的幼鱼分为3组(设置 3 平行实 % 3000 尾) 放 于水 24 0
°C,pH 7. 8〜& 1,盐度25%。,溶解氧5 8g/L以 上的水体中,分别投喂卤虫(AQ、鱼油(4 g/L)与 经小球藻强化轮虫混合(B】)、鱼油(4 g/L)与经小 球藻强化轮虫和电解多维(5 g/L)混合(C1)、鱼油 (4 g/L)与经小球藻强化轮虫和虾青素(5 g/L)混 合(D】),每次投饵量控制在3"5个/8L,记录生
基金项目:国家星火"赤点石斑鱼规模化育苗和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申报编号:S2015C400062);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赤点石 斑鱼室内低盐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编号;2015S0078). 作者简介:毛连环(196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产增养殖工作。E—mail:MLH8815@126. com
g/L)与橈足类和电解多维(5 g/L)混合(BJ、鱼
油(4 g/L)与橈足类和虾青素(5 g/L)混合(C2)、
“林兼”牌颗粒料(DJ,每次投饵量控制在1〜2
/mL%
速度 死亡数量等数据% 计
活率和全长增长率等相关数据$
1.2.3 不同生物饵料对苗种养成的影响 试验
在室内进行,取平均全长13. 8 cm的苗种为3组
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影响
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赤点石斑鱼,俗称斑节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性海水养殖鱼类,具有肉质鲜美、体形饱满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赤点石斑鱼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养殖规模也逐步扩大。
在赤点石斑鱼的养殖过程中,饵料的选择和使用对养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养殖方法主要采用人工配合饵料,由于饵料种类有限、口味单一等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而生物饵料的应用在赤点石斑鱼的养殖中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生物饵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能够更好地满足赤点石斑鱼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和提升产品品质。
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饵料在赤点石斑鱼养殖中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影响,为优化饵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赤点石斑鱼养殖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2 研究目的1. 探究赤点石斑鱼在不同养殖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其对生物饵料的需求情况;2. 分析不同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寻找最适合的饵料配方;3. 研究生物饵料在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应用效果,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4. 探讨饵料投喂量在赤点石斑鱼养殖中的影响因素,为合理投喂提供指导。
1.3 研究意义赤点石斑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和养殖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赤点石斑鱼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赤点石斑鱼的养殖过程中,生物饵料的选择和应用对于鱼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究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影响,从而为赤点石斑鱼的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赤点石斑鱼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不同养殖阶段的饵料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有效地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饵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益,实现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赤点石斑鱼养殖产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科学指导,提升养殖水平和竞争力。
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影响
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影响【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影响。
在背景介绍中,探讨了赤点石斑鱼养殖的重要性及生物饵料在其中的作用。
研究意义在于为提高赤点石斑鱼养殖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目的为了解不同养殖阶段对生物饵料的需求差异。
在分析了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特点及生物饵料需求的差异。
同时探讨了早期、中期和后期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种苗生长的影响。
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生物饵料在不同养殖阶段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同时指出了对赤点石斑鱼养殖实践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赤点石斑鱼养殖提供更科学的指导,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赤点石斑鱼、生物饵料、养殖阶段、种苗生长、育苗生长、影响、重要性、研究方向、指导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又称红点鲈鱼,属于中华鲈科,是一种重要的商业性海水养殖鱼类。
由于其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因此养殖赤点石斑鱼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在赤点石斑鱼的养殖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生物饵料,以确保赤点石斑鱼在不同养殖阶段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是当前养殖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研究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赤点石斑鱼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以及不同阶段对生物饵料的需求差异,可以有针对性地优化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对于探究生物饵料在赤点石斑鱼养殖中的作用,以及进一步完善养殖技术和饲料配方,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2 研究意义赤点石斑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养殖潜力。
赤点石斑鱼在不同养殖阶段对生物饵料的需求存在着差异,而且生物饵料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赤点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果。
研究生物饵料在赤点石斑鱼养殖中的作用及影响,对于提高养殖效率、减少养殖成本、改善养殖环境、提高赤点石斑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珍珠龙胆石斑鱼成鱼配合饲料[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144148.2(22)申请日 2017.11.17(71)申请人 福建天马饲料有限公司地址 350308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上迳镇工业区(72)发明人 杨欢 张蕉南 李惠 胡兵 张蕉霖 陈加成 毛祚民 陈庆堂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代理人 林志峥(51)Int.Cl.A23K 50/80(2016.01)A23K 10/22(2016.01)A23K 10/30(2016.01)A23K 20/147(2016.01)A23K 20/158(2016.01)(54)发明名称一种珍珠龙胆石斑鱼成鱼配合饲料(57)摘要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珍珠龙胆石斑鱼成鱼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蒸汽烘干鱼粉47~55份、高筋面粉10~15份、磷虾粉4~10份、酶解大豆蛋白4~13份、大豆浓缩蛋白2~6份、由鱼油和豆油组成的混合油4~10份、酵母抽提物1~4份、矿物质0.8~2份、磷酸二氢钙0.8~1.5份、氯化胆碱0.2~0.7份、螺旋藻粉1.5~5份、多维0.2~0.4份、维生素C磷酸酯0.1~0.3份和腐植酸钠0.05~0.5份,其中,鱼油与豆油的质量比为1∶1。
本发明的珍珠龙胆石斑鱼成鱼配合饲料营养丰富,诱食性好,饲料转化率高,水中稳定性佳,能有效提高鱼体免疫力和抗病力,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成鱼的健康快速生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CN 107691895 A 2018.02.16C N 107691895A1.一种珍珠龙胆石斑鱼成鱼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蒸汽烘干鱼粉47~55份、高筋面粉10~15份、磷虾粉4~10份、酶解大豆蛋白4~13份、大豆浓缩蛋白2~6份、由鱼油和豆油组成的混合油4~10份、酵母抽提物1~4份、矿物质0.8~2份、磷酸二氢钙0.8~1.5份、氯化胆碱0.2~0.7份、螺旋藻粉1.5~5份、多维0.2~0.4份、维生素C磷酸酯0.1~0.3份和腐植酸钠0.05~0.5份;其中,混合油中鱼油与豆油的质量比为1∶1。
麦康森院士盛赞!中国水产料的最大“短板”,补齐了!
麦康森院士盛赞!中国水产料的最大“短板”,补齐了!麦康森院士盛赞饲料加工技术研讨会的出现,正渐渐补上国内饲料发展的短板o文/图水产前沿贺志义唐东东12月5日,以“绿色发展,精准智造”为主题的第四届国际饲料加工技术研讨会(水产饲料专题)在广东珠海顺利举行,吸引了350名左右来自全国各地的饲料相关企业代表参会。
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主办,饲料加工创新团队与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本次会议也是中挪饲料加工工艺联合实验室工作推进的重要内容,并一直致力于推动高效低耗加工工艺技术的大数据化、精准化、智能化进程。
第四届国际饲料加工技术研讨会(水产饲料专题)现场中国工程院、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副所长吴子林,挪威生命科学大学Professor Trond Storebakken 教授,中国粮油学会饲料分会会长、河南工业大学王卫国教授,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张海涛等嘉宾出席。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加工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薛敏研究员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加工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薛敏研究员,同时也是会议的组织者和推动者,麦康森院士在致词时盛赞了其所作的工作。
“饲料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配方技术的进步,也需要加工工艺的匹配,而国内没有设置饲料加工的相关专业,以致加工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
加之,国内饲料配方的多样性,导致工艺更加复杂,因此需要基于实际需求来探寻本土化的解决方案。
”麦康森称饲料加工技术研讨会的出现正渐渐补上了国内饲料发展的短板。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副所长吴子林致词中国工程院、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院士致词中国粮油学会饲料分会会长、河南工业大学王卫国教授致词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张海涛致词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挪威、丹麦、德国、荷兰及国内产业界和科研院所的专家,针对水产饲料厂设计、饲料原料膨化加工特性、挤压膨化加工质量控制与节能降耗、全价发酵饲料、新型蛋白质原料开发应用及精准饲料生产大数据管理技术等最新进展予以交流与研讨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院士:单细胞蛋白生产及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荚膜甲基球菌,以甲烷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产生蛋白质、益生素、乳酸、生物活性等产品。
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
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
贾芬;郑松勇
【期刊名称】《水产科学》
【年(卷),期】1994(013)005
【摘要】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贾芬,冯德庆,刘建,林刚,郑永标(福建神州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350003)郑松勇(厦门水产学院361000)关键词:赤点石斑鱼,配合饲料,营养成分石斑鱼(Epinephelussp.)是沿海夏秋季钓业的重要捕捞对象,又是一...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贾芬;郑松勇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3.839.7
【相关文献】
1.曼氏无针乌贼人工配合饲料物理性状的研究 [J], 罗云云;林利民;王秋荣;席峰
2.人工配合饲料与小杂鱼饲养赤点石斑鱼效果的对比试验 [J], 李金秋;林建斌;朱庆国;李传亮
3.基于"稻-虾"耦合养殖模式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 [J], 张从义;雷晓中;李金忠;朱勇夫;朱代宏;王英雄;石义元;郑培昌;李德富
4.圈养大熊猫人工配合饲料的气味特点与香气成分研究 [J], 鲜义坤;杨楠;黄明亚;李裕冬;李松柏;朱英;赵仁仟;熊铁一
5.圈养大熊猫人工配合饲料的气味特点与香气成分研究 [J], 鲜义坤;杨楠;黄明亚;李裕冬;李松柏;朱英;赵仁仟;熊铁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才是目的——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
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才是目的——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作者:暂无来源:《新经济》 2016年第21期人物介绍:麦康森,爱尔兰国立大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鲍鱼协会理事、中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会副理事长、二十一世纪山东省农业发展青年论坛副主席和山东省政协委员等职,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AquacultureResearch》等学术刊物的编委。
长期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研究与开发工作。
先后主持了教育部“优秀教师基金”、“跨世纪人才培养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 3”、国家“86 3”、科技攻关等一系列科研项目。
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863”计划海洋生物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和“97 3”评审专家组成员。
共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国际奖1项。
为了推动海洋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麦康森院士不断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国水产行业每年应用他的科技配方生产的饲料都在40多万吨,产值20多亿元。
其科研成果转化或附加所创造的产值累计已达上百亿元,实现利税十多亿元。
日前,本刊记者在中国海洋大学敏行馆专访了麦康森院士,就发展远洋捕捞、海洋牧场、休闲渔业等当前海洋经济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访谈。
政府要给生产者和市场提供准确信息记者:我在网上曾经看到过一张数据图片,印象深刻。
图片有四个字“竭泽而渔”,上面的数据和趋势线标注了我国从上世纪8 0年代初到9 0年代末的近2 0年时间里,中国近海捕捞量的持续大幅增长。
虽然1 999年我国制定了捕捞量“零增长”等政策,以改变海洋捕捞业掠夺式的增长。
但长期的过度捕捞加上近海污染,中国的渔业资源呈现严重的衰退趋势。
现在都在提倡转型,除了往深海走以外,您觉得还有什么样的创新手段?麦康森:渔业资源都是有限的,而目前我国的海洋面对的不仅仅是捕捞压力,还有环境压力,尤其在全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力活动频率和强度很大的地方,即使不捕捞也给海洋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必须两者都要注意,减少捕捞压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只有这两者兼顾,近海渔业资源才有恢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