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概论课件完整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抗震设计时,对同一层内既有现浇墙肢也有预制墙肢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现浇墙肢水平地震作用弯矩、剪力宜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装配整体式剪 力墙结构的布置应沿两个方向布置,剪力墙的截面宜简单。
• 2.设计计算 • (1)剪力墙水平缝计算
• 在地震设计状况下,剪力墙的水平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持久设计状况?地震设计状况?叠合梁端截面后浇混凝土叠合层截面面积mm2?预制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垂直穿过结合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各槽键的根部截面面积之和按后浇键槽根部截面和预制键槽根部截面面积分别计算并取二者的较小值mm2?垂直穿过结合面所有钢筋的面积包括叠合层内的纵向钢筋mm2?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2预制柱底水平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1.提高建筑质量 • 2.提高效率 • 3.节能减排
第2章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 2.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念
• 按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国家标准的定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建筑的结构系统由 混凝土部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而装配式建筑又是结构、外围护、内装和设备管线 系统的主要部品部件预制集成的建筑。
• 2.4.2 叠合梁
叠合梁是一种预制混凝土梁,在现场现浇 区后浇混凝土形成的整体受弯构件。一般 叠合梁下部主筋已在工厂完成预制并与混 凝土整浇完成,上部主筋需现场绑扎或在 预制工厂绑扎完毕,但未浇筑混凝土,见 图2-14
图2-14 叠合梁
叠合梁预制部分的截面形式,可采用矩形或凹口截面形式,见图2-15
水晶宫
• 现代建筑从1851年问世到20世纪50年代长达 100年的时间里,装配式建筑主要是钢结构建 筑。20世纪50年代以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渐渐成为装配式建筑舞台上的主角,图1-2是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费城社会岭公寓, 也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的典型代表。
费城社会岭寓
• 1.3.2国内现状
• 当预制柱受拉时
• 2.2.2 剪力墙结构
• 1.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 目前,国内关于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形成整体性的主要思路是依靠现浇混凝土, 即使采用灌浆连接方式,上下剪力墙之间也都设置水平现浇带,剪力墙的水平连接 也是靠后浇混凝土。在水平连接后浇区,钢筋采用搭接或焊接方式。
• 竖向钢筋的连接: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边缘构件逐根连接;非边缘构件采用隔根 走接;浆锚搭接连接方式无论边缘构件还是非边缘构件都逐根连接;叠合板剪力墙 和圆孔板剪力墙为逐根连接。
• 2.浆锚连接的要求
①纵向钢筋采用浆锚搭接时,对预留成孔工艺、孔道形状和长度、构造要求、灌浆料 和被连接钢筋应进行力学性能以及实用性试验验证; ②适用于直径20mm及以下的热轧带肋钢筋,且不应使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 ③灌浆料1d、3d、28d抗压强度分别至少为35MPa、55MPa和80MPa,其他性能要求见 JGJ 1-2014表4.2.3; ④房屋高度大于12m或超过3层时的框架结构预制柱的纵向钢筋连接,不宜使用浆锚搭 接连接; ⑤不宜用于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及二、三级抗震等级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的边缘竖 向钢筋。
图2-18 单结柱
图2-19 多节柱
• 2.4.5 预制楼梯
预制楼梯与支撑构件宜采用一端固定绞、一段滑动绞的简支连接,见图2-20和图2-21。 预制混凝土楼梯外观更加美观,避免在现场支模,节约工期。预制简支楼梯受力明确, 安装后可做施工通道,解决运输问题,保证了逃生通道的安全。见图2-22
图 2-20 固定端连接构造
1.1.1 装配式建筑的分类
• 1.按材料分类 • 2.按高度分类 • 3.按结构体系分类 • 4.按预制率分类 • 5.按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类
• 1.2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国外装配式建筑早在19世纪已经开始起步, 1851年伦敦博览会主展览馆“水晶宫”,是 全世界上第一座大型现代建筑,同时也是 装配式建筑。
(2)预制墙板预理件;
(3)带端板的销轴连接件。
2.设计计算
•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值,荷载组合系数按现行荷 载规范取用,挂板挠度限值取1/200,裂缝控制等级按三级考虑,最大裂缝宽度允许 值取0.2mm。
• 计算外挂墙板及连接节点的承载力时,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如下,详见《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1-2014)
例:底板编号DBS1-67-3620-31,表示双向受力叠合板用底板,拼装位置为边板, 预制底板厚度60mm,后浇叠合层厚度70mm,预制底板标志跨度为3600mm,预 制底板的标志宽度为2000mm,底板跨度方向配筋为C10@200,底板宽度方向怕配 筋为C8@200。
• 2.双向叠合板用底板钢筋代号详见表2-1
①接头应满足《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0)中Ⅰ级接头的性能要求,并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预制剪力墙中钢筋接头处套简外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预制柱 中钢筋接头处套筒外侧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且套筒之间的净距不 应小于25mm;
③灌浆料1d、3d、28d抗压强度分别至少为35MPa、60MPa和85MPa,其他性能要求见 JGJ 355-2015表3.1.3-1;
分别计算,并取二者的较小值(mm2)
• ——垂直穿过结合面所有钢筋的面积,包括叠合层内的纵向钢筋(mm2)
• ——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
2)预制柱底水平缝受剪承载力
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预制柱底水平接缝受勇承载力计算在地震设计状况下,预制柱底水平 接缝的受剪承载力
• 当预制柱受压时
在持久设计状况、地震设计状况下,需进行外挂墙板和连接节点的承载力设计。承载力 设计值取荷载组合包络值。
• 2.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方式
• 2.3.1 浆锚连接
浆锚连接的原理是:将预制构件表面外伸一定长度的不连续钢筋插入所连接的预制构 件对应位置的预留孔道内,钢筋与孔道内壁之间填充无收缩、高强度灌浆料,起到锚 固钢筋的作用,形成钢筋浆锚连接,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连接构造包括约束浆锚连接 和金属波纹管浆锚连接。
• 式中 —垂直穿过结合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
—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垂直于水平结合面的轴向力设计值,压力时取正,拉力时取负(N);
•
—垂直穿过结合面抗剪钢筋面积(mm2)。
•
观察上面公式可以发现,当出现拉力时,将严重削弱剪力墙水平接缝承载力,因此剪力墙墙应采取合理的
结构布置、适宜的高宽比,避免墙肢出现较大的拉力。最后应按以下公式复核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接缝“强连
叠合梁的箍筋形式可采用整体封闭箍筋或组合封闭形式。抗震等级为一、二 级的叠合框架梁的梁端箍筋加密区宜采用整体封闭箍筋,见图2-16。
• 2.4.3 预制剪力墙
• 相对于现浇的剪力墙而言,预制剪力墙 可以将墙体完全预制或做成中空,剪力 墙的主筋需要在现场完成连接。可在预 制剪力墙外表而反打上外保温及饰面材 料。剪力墙结构中一般部位的剪力墙可 采用部分预制、部分现浇,也可全部预 制;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宜现浇。
• 2.3.2 套筒灌浆连接
套筒灌浆连接是指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 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套筒灌浆连接包括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两种形式。
图2-8 全灌浆套筒
图2-9 半灌浆套筒
• 1.灌浆套筒连接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JGJ 355-2015)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做出了如下规定:
2.设计计算
(1)叠合梁端竖向接缝受剪承载力
叠合梁端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该按照下列公式:
• ①持久设计状况
• ②地震设计状况
•
——叠合梁端截面后浇混凝土叠合层截面面积(mm2)
•
——预制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
•
——垂直穿过结合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 ——各槽键的根部截面面积之和,按后浇键槽根部截面和预制键槽根部截面面积
④钢筋插入套筒的锚固长度一般为6-8d(d为钢筋直径)。
⑤适用于各种受荷条件、直径为12-40mm的热轧带肋钢筋。
• 2.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常用构件
2.4.1 叠合板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 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 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 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 建筑和大开间建筑。叠合板是目前国内最 为流行的预制底板,见图2-10。
• 国际建筑界习惯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简称为PC建筑。PC即Precast Concrete,预制混 凝土。
2.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类型
• 2.2.1框架结构
• 1.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可按现浇混凝土框架 结构进行设计。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是PC 梁、柱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 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 也就是用所谓的“湿连接”形成整体,设计 等同于现浇。
装配式建筑概论
第1章 绪论
• 1.1 装配式建筑概念
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构件通过可靠连接方式建造的建筑。装配式建筑有两 个主要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构成建筑的主要构件特别是结构构件是预制的; 第二个特征是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必须可靠。 该种建筑具有施工快速、节省人力、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质量控制易行等显 著优点。
图2-17 预制剪力墙
• 2.4.4 预制柱
• 柱一般按层高进行拆分,也可以拆分为多节柱。从制造工艺上看,预制混凝土柱包 括预制混凝土实心柱和预制混凝土矩形柱壳两种形式。预制混凝土柱的外观多种多 样,包括矩形、圆形和工字形等,在满足运输和安装要求的前提下,预制柱的长度 可达到12m或更长,见图2-18和图2-19。
图2-23 阳台板
接”
• (2)叠合梁端部竖向接缝受剪承载力计算
• 叠合梁端部竖向接缝受剪承载力计算应按照框架结构叠合梁端部竖向接缝受剪承载 力计算,见本书第2章2.3.1节的计算公式
• (3)节点连接与设计
•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预制墙板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 ①当接缝位于纵横墙交接处的约束边缘构件区域时,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区域,见 图2-2,宜全部采用后浇混凝土,并应在后浇段内设置封闭箍筋。
我国从50年代开始发展装配式建筑,在70 年代达到装配式建筑发展繁荣的时期。 2017年住建部发布了《“十三五”装配式建 筑行动方案》,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 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 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我国的装配 式建筑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1.4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意义
• 图2-13 单向叠合板编号
图2-13 单向叠合板编号
例:底板编号DBD67-3620-2,表示为单向受力叠合板用底板,预制底板厚度为 60mm,后浇叠合层厚度为70mm,预制底板的标志跨度为3600mm,预制底板的标志
宽度为2000mm,底板跨度方向配筋为C8@150。
• 4.单向叠合板用底板钢筋代号详见表2-2
• 拆分原则 • ①可按单向板和双向板折分; • ②按单向板设计时:板缝垂直于长边; • ③按双向板设计时:避开弯矩最大截面; • ④与柱相交位置预留切角; • ⑤不能超过运输超宽限制,考虑工厂生产线模台的限制,尽量统一或减少板的规格。 • 叠合板接缝连接处理见图2-11
• 1.双向叠合板用底板编号见下图
• 装饰混凝土外挂板是指在普通的混凝土表层,通过色彩、色调、质感、款式、纹理、 肌理和不规则线条的创意设计、图案与颜色的有机组合,创造出各种天然大理石、 花岗岩、砖、木等天然材料的装饰效果。
• 预制外挂墙板在工厂采用工业化生产,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好、维修费用低等特 点。
预制墙板通过干式连接节点和混凝土框架梁连接,干式连接节点由三部分组成: (1)框架梁中预埋件及钢牛腿;
图 2-21 滑动端连接构造
图2-22 预制楼梯
式中 —各施工工况在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产生的受拉钢筋应力(N/mm2)。
• 2.5.6 预制阳台板、空调板
• 预制混凝土阳台通常包括预制实心阳台和预制叠合阳台。预制阳台板能够 克服现场制作阳台的缺点,解决了阳台支模复杂、现场高空作业费时费力 的问题,见图2-23。
• ②当接缝位于纵横墙交接处的构造边缘构件区域时,构造边缘构件宜全部采用后浇
混凝土,见图2-3;当仅在一面墙上设置后浇段时,后浇段的长度不宜小于300mm, 见图2-4。
• 2.2.3 外挂墙板结构
• 饰面混凝土外挂板是指采用反打成型工艺,将饰面材料加入到混凝土中,形成一体 的带有装饰面的预制构件。
• 2.设计计算 • (1)剪力墙水平缝计算
• 在地震设计状况下,剪力墙的水平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持久设计状况?地震设计状况?叠合梁端截面后浇混凝土叠合层截面面积mm2?预制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垂直穿过结合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各槽键的根部截面面积之和按后浇键槽根部截面和预制键槽根部截面面积分别计算并取二者的较小值mm2?垂直穿过结合面所有钢筋的面积包括叠合层内的纵向钢筋mm2?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2预制柱底水平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1.提高建筑质量 • 2.提高效率 • 3.节能减排
第2章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 2.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念
• 按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国家标准的定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建筑的结构系统由 混凝土部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而装配式建筑又是结构、外围护、内装和设备管线 系统的主要部品部件预制集成的建筑。
• 2.4.2 叠合梁
叠合梁是一种预制混凝土梁,在现场现浇 区后浇混凝土形成的整体受弯构件。一般 叠合梁下部主筋已在工厂完成预制并与混 凝土整浇完成,上部主筋需现场绑扎或在 预制工厂绑扎完毕,但未浇筑混凝土,见 图2-14
图2-14 叠合梁
叠合梁预制部分的截面形式,可采用矩形或凹口截面形式,见图2-15
水晶宫
• 现代建筑从1851年问世到20世纪50年代长达 100年的时间里,装配式建筑主要是钢结构建 筑。20世纪50年代以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渐渐成为装配式建筑舞台上的主角,图1-2是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费城社会岭公寓, 也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的典型代表。
费城社会岭寓
• 1.3.2国内现状
• 当预制柱受拉时
• 2.2.2 剪力墙结构
• 1.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 目前,国内关于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形成整体性的主要思路是依靠现浇混凝土, 即使采用灌浆连接方式,上下剪力墙之间也都设置水平现浇带,剪力墙的水平连接 也是靠后浇混凝土。在水平连接后浇区,钢筋采用搭接或焊接方式。
• 竖向钢筋的连接: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边缘构件逐根连接;非边缘构件采用隔根 走接;浆锚搭接连接方式无论边缘构件还是非边缘构件都逐根连接;叠合板剪力墙 和圆孔板剪力墙为逐根连接。
• 2.浆锚连接的要求
①纵向钢筋采用浆锚搭接时,对预留成孔工艺、孔道形状和长度、构造要求、灌浆料 和被连接钢筋应进行力学性能以及实用性试验验证; ②适用于直径20mm及以下的热轧带肋钢筋,且不应使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 ③灌浆料1d、3d、28d抗压强度分别至少为35MPa、55MPa和80MPa,其他性能要求见 JGJ 1-2014表4.2.3; ④房屋高度大于12m或超过3层时的框架结构预制柱的纵向钢筋连接,不宜使用浆锚搭 接连接; ⑤不宜用于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及二、三级抗震等级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的边缘竖 向钢筋。
图2-18 单结柱
图2-19 多节柱
• 2.4.5 预制楼梯
预制楼梯与支撑构件宜采用一端固定绞、一段滑动绞的简支连接,见图2-20和图2-21。 预制混凝土楼梯外观更加美观,避免在现场支模,节约工期。预制简支楼梯受力明确, 安装后可做施工通道,解决运输问题,保证了逃生通道的安全。见图2-22
图 2-20 固定端连接构造
1.1.1 装配式建筑的分类
• 1.按材料分类 • 2.按高度分类 • 3.按结构体系分类 • 4.按预制率分类 • 5.按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类
• 1.2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国外装配式建筑早在19世纪已经开始起步, 1851年伦敦博览会主展览馆“水晶宫”,是 全世界上第一座大型现代建筑,同时也是 装配式建筑。
(2)预制墙板预理件;
(3)带端板的销轴连接件。
2.设计计算
•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值,荷载组合系数按现行荷 载规范取用,挂板挠度限值取1/200,裂缝控制等级按三级考虑,最大裂缝宽度允许 值取0.2mm。
• 计算外挂墙板及连接节点的承载力时,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如下,详见《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1-2014)
例:底板编号DBS1-67-3620-31,表示双向受力叠合板用底板,拼装位置为边板, 预制底板厚度60mm,后浇叠合层厚度70mm,预制底板标志跨度为3600mm,预 制底板的标志宽度为2000mm,底板跨度方向配筋为C10@200,底板宽度方向怕配 筋为C8@200。
• 2.双向叠合板用底板钢筋代号详见表2-1
①接头应满足《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0)中Ⅰ级接头的性能要求,并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预制剪力墙中钢筋接头处套简外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预制柱 中钢筋接头处套筒外侧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且套筒之间的净距不 应小于25mm;
③灌浆料1d、3d、28d抗压强度分别至少为35MPa、60MPa和85MPa,其他性能要求见 JGJ 355-2015表3.1.3-1;
分别计算,并取二者的较小值(mm2)
• ——垂直穿过结合面所有钢筋的面积,包括叠合层内的纵向钢筋(mm2)
• ——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
2)预制柱底水平缝受剪承载力
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预制柱底水平接缝受勇承载力计算在地震设计状况下,预制柱底水平 接缝的受剪承载力
• 当预制柱受压时
在持久设计状况、地震设计状况下,需进行外挂墙板和连接节点的承载力设计。承载力 设计值取荷载组合包络值。
• 2.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方式
• 2.3.1 浆锚连接
浆锚连接的原理是:将预制构件表面外伸一定长度的不连续钢筋插入所连接的预制构 件对应位置的预留孔道内,钢筋与孔道内壁之间填充无收缩、高强度灌浆料,起到锚 固钢筋的作用,形成钢筋浆锚连接,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连接构造包括约束浆锚连接 和金属波纹管浆锚连接。
• 式中 —垂直穿过结合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
—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垂直于水平结合面的轴向力设计值,压力时取正,拉力时取负(N);
•
—垂直穿过结合面抗剪钢筋面积(mm2)。
•
观察上面公式可以发现,当出现拉力时,将严重削弱剪力墙水平接缝承载力,因此剪力墙墙应采取合理的
结构布置、适宜的高宽比,避免墙肢出现较大的拉力。最后应按以下公式复核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接缝“强连
叠合梁的箍筋形式可采用整体封闭箍筋或组合封闭形式。抗震等级为一、二 级的叠合框架梁的梁端箍筋加密区宜采用整体封闭箍筋,见图2-16。
• 2.4.3 预制剪力墙
• 相对于现浇的剪力墙而言,预制剪力墙 可以将墙体完全预制或做成中空,剪力 墙的主筋需要在现场完成连接。可在预 制剪力墙外表而反打上外保温及饰面材 料。剪力墙结构中一般部位的剪力墙可 采用部分预制、部分现浇,也可全部预 制;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宜现浇。
• 2.3.2 套筒灌浆连接
套筒灌浆连接是指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 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套筒灌浆连接包括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两种形式。
图2-8 全灌浆套筒
图2-9 半灌浆套筒
• 1.灌浆套筒连接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JGJ 355-2015)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做出了如下规定:
2.设计计算
(1)叠合梁端竖向接缝受剪承载力
叠合梁端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该按照下列公式:
• ①持久设计状况
• ②地震设计状况
•
——叠合梁端截面后浇混凝土叠合层截面面积(mm2)
•
——预制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
•
——垂直穿过结合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 ——各槽键的根部截面面积之和,按后浇键槽根部截面和预制键槽根部截面面积
④钢筋插入套筒的锚固长度一般为6-8d(d为钢筋直径)。
⑤适用于各种受荷条件、直径为12-40mm的热轧带肋钢筋。
• 2.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常用构件
2.4.1 叠合板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 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 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 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 建筑和大开间建筑。叠合板是目前国内最 为流行的预制底板,见图2-10。
• 国际建筑界习惯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简称为PC建筑。PC即Precast Concrete,预制混 凝土。
2.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类型
• 2.2.1框架结构
• 1.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可按现浇混凝土框架 结构进行设计。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是PC 梁、柱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 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 也就是用所谓的“湿连接”形成整体,设计 等同于现浇。
装配式建筑概论
第1章 绪论
• 1.1 装配式建筑概念
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构件通过可靠连接方式建造的建筑。装配式建筑有两 个主要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构成建筑的主要构件特别是结构构件是预制的; 第二个特征是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必须可靠。 该种建筑具有施工快速、节省人力、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质量控制易行等显 著优点。
图2-17 预制剪力墙
• 2.4.4 预制柱
• 柱一般按层高进行拆分,也可以拆分为多节柱。从制造工艺上看,预制混凝土柱包 括预制混凝土实心柱和预制混凝土矩形柱壳两种形式。预制混凝土柱的外观多种多 样,包括矩形、圆形和工字形等,在满足运输和安装要求的前提下,预制柱的长度 可达到12m或更长,见图2-18和图2-19。
图2-23 阳台板
接”
• (2)叠合梁端部竖向接缝受剪承载力计算
• 叠合梁端部竖向接缝受剪承载力计算应按照框架结构叠合梁端部竖向接缝受剪承载 力计算,见本书第2章2.3.1节的计算公式
• (3)节点连接与设计
•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预制墙板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 ①当接缝位于纵横墙交接处的约束边缘构件区域时,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区域,见 图2-2,宜全部采用后浇混凝土,并应在后浇段内设置封闭箍筋。
我国从50年代开始发展装配式建筑,在70 年代达到装配式建筑发展繁荣的时期。 2017年住建部发布了《“十三五”装配式建 筑行动方案》,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 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 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我国的装配 式建筑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1.4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意义
• 图2-13 单向叠合板编号
图2-13 单向叠合板编号
例:底板编号DBD67-3620-2,表示为单向受力叠合板用底板,预制底板厚度为 60mm,后浇叠合层厚度为70mm,预制底板的标志跨度为3600mm,预制底板的标志
宽度为2000mm,底板跨度方向配筋为C8@150。
• 4.单向叠合板用底板钢筋代号详见表2-2
• 拆分原则 • ①可按单向板和双向板折分; • ②按单向板设计时:板缝垂直于长边; • ③按双向板设计时:避开弯矩最大截面; • ④与柱相交位置预留切角; • ⑤不能超过运输超宽限制,考虑工厂生产线模台的限制,尽量统一或减少板的规格。 • 叠合板接缝连接处理见图2-11
• 1.双向叠合板用底板编号见下图
• 装饰混凝土外挂板是指在普通的混凝土表层,通过色彩、色调、质感、款式、纹理、 肌理和不规则线条的创意设计、图案与颜色的有机组合,创造出各种天然大理石、 花岗岩、砖、木等天然材料的装饰效果。
• 预制外挂墙板在工厂采用工业化生产,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好、维修费用低等特 点。
预制墙板通过干式连接节点和混凝土框架梁连接,干式连接节点由三部分组成: (1)框架梁中预埋件及钢牛腿;
图 2-21 滑动端连接构造
图2-22 预制楼梯
式中 —各施工工况在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产生的受拉钢筋应力(N/mm2)。
• 2.5.6 预制阳台板、空调板
• 预制混凝土阳台通常包括预制实心阳台和预制叠合阳台。预制阳台板能够 克服现场制作阳台的缺点,解决了阳台支模复杂、现场高空作业费时费力 的问题,见图2-23。
• ②当接缝位于纵横墙交接处的构造边缘构件区域时,构造边缘构件宜全部采用后浇
混凝土,见图2-3;当仅在一面墙上设置后浇段时,后浇段的长度不宜小于300mm, 见图2-4。
• 2.2.3 外挂墙板结构
• 饰面混凝土外挂板是指采用反打成型工艺,将饰面材料加入到混凝土中,形成一体 的带有装饰面的预制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