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国劳资关系对FDI构成影响吗?——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

合集下载

FDI对中国与外资来源国(地区)之间双边贸易的影响分析——以中国121个投资来源国(地区)为样本的分析

FDI对中国与外资来源国(地区)之间双边贸易的影响分析——以中国121个投资来源国(地区)为样本的分析

虑 贸易 量 的 大 小 , 么 F I 国 际 贸 易 最 终 可 以 产 生 三 种 效 果 , 那 D 对 即替 代 效 应 、 充 效 应 和 不 确 定 补
效 应 。具 体 到 不 同 的东 道 国 和 母 国 ,DI 其 国际 贸 易 的 最 终 影 响 将取 决 于 何 种 效 应 占上 风 。本 F 对 文 即 是 对 中 国 的投 资来 源 国( 区) 地 的对 华 投 资 额 与 对 华 贸 易 额 之 间 的 相 关 关 系 所 作 的一 个 经 验 分 析 。此 分析 是 为 了检 验 中 国吸 收 的 F I 产 生 的双 边 贸 易 效 果 。文 中 以 中 国 1 1 投 资 来 源 D所 2个 国( 区 ) 地 和对 外 贸 易伙 伴 国( 区 ) 样 本 , 别 对 2 0 、0 5 20 地 为 分 0 4 2 0 、0 6三 年 的各 国 对 华 投 资 与 对 华 贸易 之 间 的 相 关性 进 行 了检 验 。结果 表 明 , 世 界 范 围来 看 , 去几 个 特 殊 投 资 地 区外 , 国 对 华 从 除 一 直 接 投 资 与 其 对华 贸易 之 间 是 具 有 高 度 正相 关 性 的 , 明 中 国的 F I 贸 易具 有 补 充 效 应 。 表 D对


对 1 1 国家 ( 区 ) 2 个 地 的对 华 直 接 投 资 与 对 华 双 边 贸 易 的 检 验
为 了保 证 分 析 的有 效 性 , 可 能排 除 偶 然 因 素 的 影 响 , 们 将 对 2 0 2 0 年 的数 据 分 别 作 检 验 。 尽 我 04 06 因此 这 里 只 包 括 了 那些 连续 3年 都 有 对华 投 资 的 国家 , 掉 了部 分 极 其 微 小 或 投 资 不 连 续 的 外 资 来 源 国 , 去

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新经济形势下的分析

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新经济形势下的分析
了 四 缺 E理 论 , 对 于 一 些 发 展 中 国 家 来 说 F I 存 在 税 1 即 D 还 收 缺 口。 ‘
公 司 通 过 教 育 或 培 训 等 形 式 培 养 的 人 力 资 本 具 有 外 部 效 应 , 高 我 国 本 土 人 才 的 职业 水 平 。 提
另 外 , DI 有 制 度 变 迁 效 应 , 度 因 素 在 解 释 一 个 国 F 具 制 上 述 理 论 模 型 的 共 同之 处 是 外 资 活 动 与 东 道 国 经 济 发 展 不 仅 完 全 协 调 一 致 且 仅 限 于 货 币 资 本 方 面 。因 此 钱 纳 里 家 增 长 或 停 滞 的 原 因是 一 个 重 要 因 素 。 制 度 因 素 对 经 济 的 DI 跨 等 人 认 为 如 果 发 展 中 国家 能 成 功 利 用 外 资 便 可 以 逐 渐 克 服 影 响 主 要 表 现 为 制 度 变 迁 。 在 F 流 入 的 过 程 中 , 国 公
映在 G P 中 , 以 本 文 将 选 用 GD D 所 P来 衡 量 经 济 增 长 。
表 1 2 0 -2 0 0 1- 0 9中 国 F DI与 GDP数 据
年 份
2 0 01 20 02
2 003
早 ,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应 该 是 美 国 经 济 学 家 钱 纳 里 和 斯 特 劳 最
关 键 词 : D ; 济 增 长 ; DP F I经 G 中 图 分 类 号 : 2 F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3 9 ( 0 1 1 -0 30 1 7 —1 8 2 1 ) 70 0 —2
1 引 言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 D ) 一 国 经 济 增 长 的 作 用 的 研 究 最 F I对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的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FDI的决策存在许多复杂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治稳定、对外关系、地缘战略等都会对FDI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些政治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国家、北美以及日本和新加坡等地区都是中国FDI主要的目的地。

在政治动荡的国家和地区,中国的FDI会相对较少。

此外,与对外关系的好坏也有关。

与中国关系亲密的国家或地区,如巴西、南非等都是中国投资的重要方向。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FDI决策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因素和企业自身因素都是影响FDI的关键因素。

宏观经济因素包括政策、税收、利率和汇率等方面的出现。

行业因素包括市场规模、行业集中度、产业链结构等。

企业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基本情况、资质、经营管理等。

在宏观经济因素方面,政策支持和信心是影响FDI的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支持FDI,如税收储备、免税优惠等,发挥了积极的效果。

此外,经济风险预估的信心、认可、透明度也是影响FDI的因素之一。

中国的GDP总量和人均收入也是决定FDI 选择方向和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化环境文化环境也是影响FDI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FDI决策和投资后的管理。

不同文化下,企业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方式都会有所不同。

此外,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法律、诚信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企业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在FDI决策中更多地考虑投资方如何适应当地文化和风俗,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是影响FDI的一项重要因素。

一方面,社会稳定和社会信任度是中国FDI投资主要地区的重要因素。

安全和保障措施的实施和执行,可以吸引更多的FDI进入国家。

基于中国服务业FDI概述

基于中国服务业FDI概述

基于中国服务业FDI概述摘要中国是目前全球FDI流入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服务业FDI也在不断增长。

本文概述了中国服务业FDI的现状和趋势,探讨了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希望能为国际投资者和中国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信息。

正文1. 服务业FDI概述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吸引海外投资,尤其是服务业FDI。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2年至2019年,服务业FDI从98.1亿美元增长到1555.8亿美元,其中金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等四个行业是引进服务业FDI流入最多的领域。

在2020年,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中国的服务业FDI仍然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

2. 中国服务业FDI的影响服务业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以在以下方面体现:2.1 推动中国服务业发展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加速进行,服务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引进FDI不仅可以在服务贸易、金融业和电子商务等方面带来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产业发展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我们从制造型和传统性经济转向社会消费型和现代性经济。

2.2 帮助中国实现关键技术的转化随着国内投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大量的国外投资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本来源。

FDI可以帮助我们加速消化引进和应用海外的前沿科技和管理经验,提高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推动中国所需的产业转型升级并实现价值链升级。

2.3 增加就业机会可以肯定的是,服务业FDI的流入不仅有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经济和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FDI也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3. 影响中国服务业FDI发展的因素中国作为经济体量世界第二大的国家,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同时,中国服务业FDI的发展涉及到多个因素,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和环保等方面因素。

当然也有一些更为具体的因素:3.1 经济结构转型之后的服务领域服务业的不断扩张导致了中国市场上服务业务逐渐增多,仍有发展空间,吸引了大量的国外企业前来投资。

FDI对中国碳排放影响——基于省际数据的动态分析

FDI对中国碳排放影响——基于省际数据的动态分析

F I 中 国 碳 排 放 影 响 D 对
— —
基 于 省 际 数 据 的 动 态 分 析
杨 建成
( 南机 电高 等专科 学校 经济 贸易 系, 河 河南 新乡 4 3 0 ) 5 00
摘要 :利用中国 2 9个省级地 区 19 - 20 95 0 8年 的面板数据 , 通过构建 反映 F I 术效应 的动态模 型, D技 分别使用反 映地 区碳排放水平 的绝对和相对指标 , 实证检验 了技 术路径下 F I 中国 C 排放 的影 响。结果表 明, D 对 0 技术路 径下,D 对各地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量 的下 降均存在较为显著 的积极影响 ; FI 本土研 发投资 的提高对 F I积极作 D 用的发挥具有 重要 的正面影响; 其他 因素对地 区碳排放 的影响则存在较大差异。
研究思路和方法上 , 国外学者对 F I D 与碳排放的 较少 , F I 而 D 在东道国的分布一般具有显著 的地区差 研究主要为以下两类 : 第一类主要是考察 F I D 与东道 异 , 区层面 的数据可能更有利于考察两者的关系。 地 研究方法上 , 基于 时间序列 和静态面板 的研究 国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此类研究通 常采用时间序列 第二 , 数据 , 以碳库兹涅茨 曲线 ( K ) C C 为依 据, 运用协整分 较多, 而动态面板的研究 尚不多见 ; 而作为能源消耗 析等方法对 两者进 行考察 。代 表性 的研究 如 , a 副产品的碳排放在短期 内应存在一定的排放刚性 , Ys — 动 mieMei ne a(0 7 … 对 17- 20 n r a t l 20 ) c 90 0 1年 东 南 亚 态模型能够更科学地考察两者的关系。第三 , 各类研 五 国的研 究 , c a y a 2 0 ) 对 1 8 - 2 0 A hr y (0 9 k 9 0 0 3年 印 究在碳 排 放指标 选 择上 存 在 较 大差 异 , 而导致 研 究 从 度经 验 的考 察 。此 类 研 究 大 多 得 到 F I 碳 排 放 量 结果 的不 一致 性 , 其 是 从 技 术 路 径 下 , F I 碳 D 与 尤 对 D与 呈负 相关 的结 论 。另 一 类 则 侧 重 于 考察 F I 东 道 排放关 系的研究 也 比较 少 见 。基 于 此 , D 与 本文 利 用 中 国 国碳 排放效 率之 间 的关 系 , 类研 究 通 常 采用 多个 国 19-2 0 此 95 0 8年 2 省 级 单 位 的数 据 , 过 构 造 反 映 9个 通 家的面板数据 , 固定 、 用 随机效应 的静态面板估计方 F I D 技术效应的模型 , 分别选取反映碳排放量和强度 法对两 者进 行 考察 。代 表性 的研 究 如 , r e ad 的两类指标 , Gi s n m 采用动态面板 的分析方法 , 为深入地 较 K no(03 对 6 etr20 ) 6个发 展 中 国家 18- 19 90 96年经 考察 了技术路径下 F I 中国碳排放的影响。 D对 验的考察 ,e i n em yr20 ) 对 14个不 Pr n adN u ae(0 8 ks 1 1 理论框 架和计量 处理 发达国家 18-20 90 00年数据的分 析。此类研究 的结 果则存在一定差异 。 11 理 论框 架 . Gos a rsm n和 Kugr 19 )s的 经典 研 究 表 明 , ree(9 1 I ] 国内学者对 F I D 与碳排放关系 的研究较少 , 现有 研究主要集中在 F I D 与其他污染物 ( 如二氧化硫 、 经济活动主要通过规模效应 、 废 结构效应 和技术效应对 水、 废渣等) 系的考察。研究思路上 , 关 多是对 “ 污染 环境 产生 影 响。借 鉴此 思 路 , 文 的理 论 模 型也 主要 本 天堂假说” “ 、 波特假说” 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检验; 从 规模 、 结构 和技 术方 面考 察 经 济 活动 对 碳排 放 的影 研 究方 法上则 多是 采用 协 整分 析 、 静态 面板 和联 立 方 响 :

中国对FDI吸收能力的经验性分析——基于创新角度

中国对FDI吸收能力的经验性分析——基于创新角度
a i t. b ly i
关 键 词 : 商直 接 投 资 ; 济 增 长 ; 外 经 自主 创 新 ; 术 外 溢 技
Ke r s DI e o o c go t i d p n e t n o ain;e h oo p H v r y wo d :F ; c n mi rw h;n e e d n n v t i o tc n l g s i o e y
s t tae y, h sp p rma e n l sso h DIt h mp c fC i as e o o c go h fo t e p rp c v ft e i n v t n t e sr tg t i a e k s a ay i ft e F o t e i a t h n ' c n mi rwt m h s e t e o n o a o . a o r e i h i
响 实证 检 验 结 果 表 明 。 影 响 外新 能 力起 着 重要 的 作 用 。
Ab t a t sr c :Ab u h e e r h b t e n t e F n h c n mi r wt ,r c n y s me s h lr a te s s o e e e t o t t e r s a c e w e h DI a d t e e o o c go h e e t o c oa s ly sr s e n t f cs l h p o u e y t e e o o d t c n lg ft e h s c u ty Att e s me t ,C i a t k s t e i d p n e ti n v t n a a i r d c d b c n my a e h oo y o o t o n r . h a i h n h me h n a e n e e d n n o ai s a b sc h o

FDI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及其影响

FDI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及其影响

FDI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及其影响FDI(外商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通过购买或建立子公司等方式直接投资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吸引了大量的FDI,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FDI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吸引了大量国际跨国公司的投资,为中国提供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支持。

外资企业的进入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同时,FDI也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其次,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体现在技术转让和创新方面。

外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会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入中国,促使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

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同时,中国政府也积极鼓励FDI和本土企业的合作,通过技术引进和创新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此外,FDI还促进了中国的出口贸易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通过FDI,中国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国际市场准入和资源配置,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知名度。

外国企业的进入也带来了全球价值链的重组和重新配置,使中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中国的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和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也为FDI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FDI对中国经济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作用。

首先,FDI的流入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外资企业往往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一些大城市,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吸引力较低。

这可能会加剧中国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制约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其次,FDI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外资企业的退出和变动可能对当地经济造成一定冲击。

外资企业的撤离和减少投资可能导致就业岗位减少、税收下降等问题。

此外,FDI也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

总体来说,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积极的。

它为中国提供了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

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

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理论效应进行了分析。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分别讨论了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对生产率的影响、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在总结了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指出了限制FDI带来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FDI(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经济增长、生产率、技术创新、劳动力市场、企业竞争力、积极作用、挑战、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不断增加。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FDI已经成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的吸引外资政策逐渐放开,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的投资。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FDI吸引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全球FDI流动的重要目的地。

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研究空白,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通过深入研究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FDI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潜在挑战,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东道国而言,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带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

深入研究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帮助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基于中国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

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基于中国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

2F l 研 方 p 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在 证 究 面 实

西方学者所采 用的方 法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通过 将 经济增长率对外国投资水平 和外国资本进行 回归分析 , 来研 究国外资 本 流入与经济增长的关 系; 另一 种是通 过生产 函数 导出 的增长方 程 , 究 研 FI D 对东道国的贡献 。其中 , . aasra aa V NB l bnl ym和 M.ai l u n slu 利用 4 s 6个 国家的样本数据检验表明 :D 在 一定程度 上促进了东道 国的经济增长 , FI 而且其作用在采取 外向型 贸易政 策的 国家 要 比那些 内向型 国家更 强一 些 。B mez i Le 19 ) o sen和 e( 9 5 采用 6 t 9个发 展中 国家 17 9 0—1 5 9 9年 的数 据. 检验经合组织的直接 投资对发展 中国家经 济增长 的影响 。主要 发现 有 : D 是技术转移的重要工具 . FI 并对东道 国经济增长 有正的影响。而美 国经济学家 G ut p a通过对发展中国家时 间序列和横截面 序列相结合 进行 研究的方法 , 考察了 1 5 90—17 9 3年发展中国家的 F I D 对经 济增长 的影响 , 结果发现 F I D 对经济增长 没有明显的作用 。 国内许多学者也做了大量研究。任永菊依据中国 1 8 -2 0 93 02年的有 关数据来检验外国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经 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协整 关系和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 , 者之间存在 协整关 系。但 是滞届 期数不 同 二 时, 二者之间却存在不 同的因果关 系。利 用中国 18 2 0 9 0— 0 3年的年度 经 济数据 , 我国 F I国内投资与经济增长之 间的关系进行 了实证分析和 对 D、

FDI、行业技术差距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中国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FDI、行业技术差距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中国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们 的 核 心 技 术 , 更 不 用 说 介 入 其 技 术 创 新 环 节 了 ( 小 涓 , 2 0 。 同 样 , 国 内 的 内 源 型 企 业 往 往 江 02 ) 满 足 于 内源 型 企 业 低廉 的 劳动 力 成 本 和 土 地 成本
这 是跨 国公 司 海 外 投 资 的潜 在成 本 ,因为 免 费搭
长 期 来 看 ,跨 国公 司 的 技 术 溢 出 势 一 种 必 然 现 象 ,
资 源 、土 地 成 本 以 及 庞 大 的 国 内 市 场 , 大 多 数 外 资 企 业 只将 生产 环节 放 在 三 资 企 业 ,非 常重 视 对 技 术 的保 密 ,与其 合 作 的 国 内企 业 很 难 接触 到它
[ 图 分 类 号 ]F 7 中 20
[ 文献 标识 码 ]A
[ 章 编 号]1 7 — 4 1 2 0 0 — 0 0 0 文 6 3 0 6 ( 0 8)9 0 3 — 6
※ 基 金 项 目 :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国 企 业 R& 国 我 D创 新
投 入 的风 险 与 有 效 性 研 究 》 7 7 2 8 和 中 山 大 学 “ 8 ( 0 7 0 4) 9 5工 程 ” 业 与 区域 发 展 创 新 基地 资助 。 产
术 的 竞 争 ,这 种 优 势 正 在 丧 失 ( 清 泰 ,2 0 ) 陈 0 6 o 国 内外 经 济 发 展 的 经 验 已 经 证 明 , 引 进 和 学 习 发 达 国 家 的 先 进 技 术 ,是 发 展 中 国 家 实 现 跨 越
式 发展 的基本 经 验 ( Ams e d n, . 8 1 9; K m , 1 8 9 i 9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果表 明 . 随 着 外 资 进 入 程 度 的加 强 , 内外 资 企 业之 间 的 竞 争越 激 烈 ,越 有 利 于 民 族 企 业 创 新 能 力 的 提 高 ;且 这 种 促

FDI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总体效应与时空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FDI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总体效应与时空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FDI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总体效应与时空差异杨希吕德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本文基于时间和空间的视角,采用1987年至200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区域、分时期研究FDI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对外贸易的影响。

结果显示:FDI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和地域空间差异,并且FDI对贸易影响随时间变化产生的区域转移效应也十分明显。

关键词:FD对外贸易总体效应时空差异作者简介:杨希(1987-),女,湖北鄂州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吕德宏(1969-),男,陕西永寿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一、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关于FDI与国际贸易国外学者主要讨论两方面:一是FDI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因果关系。

Muchielli和Chedor(1999)、Graham(2000)等分析得出FDI对东道国出口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而Zhang和Felmingham(2001)的研究结论是出口规模的扩张能吸引FDI的流入。

二是FDI与国际贸易之间是替代效应还是互补效应。

替代关系理论认为贸易障碍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资本的国际流动,即表现为投资对贸易的替代,同时国际资本流动的障碍也会产生国际贸易。

Belderbos和Sleuwaegen(1998)、Blonigen(2000)等学者研究证实了此观点。

互补关系理论认为FDI可以在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创造新的贸易机会,使贸易在更大的规模上进行,即表现为投资与贸易的互补。

Goldberg和Klein(1999)、MariamCamarero(2004)等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与FDI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二)国内文献国内学者蔡小勇、余子鹏(2005)利用2003年中国30个省份的出口总值、机电产品出口总值及当年实际利用FDI值,分析了FDI对中国出口及地区差异影响,结果表明FDI对西部落后地区出口的带动作用最大,对中部地区出口的带动作用最小。

FDI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基于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之间的博弈分析

FDI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基于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之间的博弈分析

结构 影响 的机理 , 并运用 相 关结论 解释 了跨 国公 司 的进 入对 中国市场结 构 的影响 , 最后提 出 了
若干政 策建 议 。 关键 词 i古诺 均衡 ; 市场 结构 ; 市场 集 中度 中 图分类 号 :0 6 F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9 5 5 20 )2— 0 0 6 10 —10 (0 8 0 0 6 —0
当今世 界 , 济 正朝一 体化方 向发展 , 成 一体 化 的两 大支 柱 除 了 国际 贸易 活 动便 是 国际 投 资 。 经 构 2 世纪 9 0 0年代 以来跨 国公 司在 中 国的投资 呈现 出不 断增 长的趋 势 。我 国实 际利 用外 商 直接 投 资 ( 以 下 简称 F I额从 19 的 3 .7 D) 90年 4 8 亿美 元增 长 至 20 0 5年 的 63 2 0 .5亿美 元 。 截至 20 05年 底 , 国累计 全 批 准外商投 资项 目 5 .6 5 , 用合 同外 资 89 . 54 2 个 利 0 15亿美 元 , 际使 用外 资 5 1 .1 美元 。20 实 047 亿 02年 ,

些大 型 的垄断 企业 和 民族 企业都 受到 了严 峻 的挑 战 。近年 来《 国统 计 年鉴 》 中 的数 据显 示 , 轻工 、 在
机械 、 工 、 化 医药 、 电子 等行业 , 国公 司所生 产 的产品 已 占据 国内三分 之 一 的市场 份 额 。跨 国公 司凭 跨 借其技术 、 品牌和 规模经 济 等优势 , 高 了我 国部分 行 业 的 市场 集 中度 , 而逐 渐 影 响到 我 国的市 场 提 从 结构 。如何 解释跨 国公 司影 响东道 国市 场结构 的机 理 可 以帮 助我们 更好 的理解 跨 国公 司进 入 我 国市 场 的行 为方 式 , 可 以为我 国企业 参 与 同跨 国公 司 的竞 争提 供 帮 助。 本文 将从 市 场 份额 和 市 场 集 中 并 度 的角 度 出发 , 用古诺模 型分析跨 国公 司与 东道 国企 业在 产量 上 的博 弈 。文 章 内容 安排 为 : 一部 运 第

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

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

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指外国直接投资,即跨国公司或个人在其他国家的企业或资产中的投资。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国公司的增加,FDI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

作为东道国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我们有责任深入了解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制定政策,最大程度地享受FDI带来的利益。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对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

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主要包括技术溢出、人力资本积累、市场开拓和资源配置优化。

技术溢出是指跨国公司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东道国,从而提高东道国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FDI的引领下,东道国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渐提升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

随着技术的传播和应用,东道国的整体生产率将得到提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积累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企业或工厂,为当地员工提供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从而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知识储备。

通过这种方式,东道国的劳动力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更为充足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市场开拓是指跨国公司将其先进的营销策略和销售网络引入东道国,通过产品的推广和营销活动,扩大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和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这将为东道国带来更多的销售渠道和经济增长机会。

资源配置优化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化的资源配置能力,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使得各国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通过这种方式,东道国能够借助跨国公司的资源配置和规模效应,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

以上理论机制表明,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还受到一些限制和挑战。

FDI的效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到东道国自身的经济结构、政策环境以及市场规模等因素的制约。

如果东道国的市场规模较小,政策环境不够友好,或者产业结构不够适宜,那么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FDI技术水平与东道国出口贸易结构——基于中国数据的指标衡量与关系检验

FDI技术水平与东道国出口贸易结构——基于中国数据的指标衡量与关系检验

进行经验分析并得 出著名的 “ 里昂惕夫悖论” 以来 ,对贸易结构的经验分析受到了广泛重视。 目 , 前 多数学者认同商品的贸易结构等 同于要素的贸易结构_ ,并且认识到了国家间的技术差异在解释贸 6 ]
易结构中的重要性 。Tee 在分别假设各国技术结构相 同和技术结构不同的基础上 ,对赫克歇尔一 r r l f 俄林 的要素禀赋理论进行了经验分析 。结果显示 ,技术差异 的引入并没有使要素禀赋理论被证伪 , j
这一结论得到了许多其他研究 的支持 ,也符合 Lotf J ene 提出的观点 l。 i ’。 。 鉴于技术 因素在衡量贸易结构中的重要性 , 一些学者运用劳动生产率、人均收入水平等指标开发 出多种不同的贸易结构衡量方法。Gos a r m n和 H l a s e m n对技术与贸易 的关系进行 了系统的研究 【 。 p 1 ¨
F b ay 0 2 e r r ,2 1 u

区域 经济 ・
FI D 技术水 平 与东 道 国出 口贸 易结构
基于 中国数据 的指标 衡量与关系检验
周 学仁
( 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 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公共政策研究 中心 ,辽宁

大连
162 ) 105
要 :本文基 于技术 因素设计 了 F I 术水平 和 东道 国出 口贸易结构的衡量 指标 ,并利 用相 D技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 目 “ D 技 1YC942 ;教育部人文社会 科学 / 般项 目 “ 东道 国区位优势与 F I D 流入关系研究” ( 1 J G W 1 ) 1 Y A J O 0 ;辽 宁省社 会科学规划项 目 “ 东北地 区 F I D 质量 与 贸易结构研究 ” ( 1 D I 4 ) L0 J0 8 . J ’ 作者简介:周学仁 ( 9 8 ,男 ,吉林 九台人 ,经济学博 士 , 17 一) 助理研究 员 ,主要从事 国际直接投 资和贸易结 构等方 面的研 究 。

FDI对东国经济的影响

FDI对东国经济的影响

一、FDI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FDI的资本供应效应通常被用于发展经济学的双缺口模型表明,发展中国家通常会遇到两个缺口问题:一是增加储蓄以满足投资需求,因而出现了储蓄缺口问题,即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差异;二是外汇缺口问题,体现为用户收入为进口融资,即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差异。

通常认为FDI有助于填补这两个缺口。

因为跨国公司有更好的进入金融市场的渠道,而且:(1)由某个跨国公司在某一特定项目的FDI可能会鼓励其他跨国公司参与相同的项目;(2)FDI行为可能会鼓励投资国的官方发展援助;(3)通过为东道国提供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FDI可能调动国内储蓄。

此外,FDI对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总量的净影响应该是正的,因为它会使得东道国可用于投资的金融资本流入增加,且与境外金融资本相比,FDI更具优势:首先,它比其他资金流更稳定;其次,FDI流入量代表了对东道国的长期承诺;最后,FDI 比商业贷款更容易取得,因为利润往往与东道国经济表现相关(即顺周期)。

有学者考察可FDI在东道国金融市场中的角色,认为在缺乏完善的国内信贷市场的情况下,国内储蓄缺乏有效的途径转化为国内投资,此时FDI可以起双重作用。

第一个是FDI成为活跃市场的工具并使得国内储蓄转化为国内投资,国内储蓄与国外储蓄一起为国内投资融资。

第二个作用是通过与母国的贸易获得传统的收益。

当然FDI提供资本供应的能力并不是绝对的。

首先,直接投资是外国资本相对较昂贵的来源。

其次,由跨国公司实际提供的资本流入可能并不多(FDI可以通过向东道国借贷融资)。

事实上,跨国公司可能通过其市场能力,筹集到便宜的资金并将东道国其它可能的社会活动挤出。

最后,跨国公司的资本贡献可能采用的是机器设备或如商业诀窍和商誉形式的无形资产。

因此,FDI提供的可能只是少量的昂贵的资本。

2、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效应FDI最重要的效应之一是它对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出及增长的影响。

因为外来投资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FDI对国内投资潜在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东北地区行业面板数据的检验

FDI对国内投资潜在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东北地区行业面板数据的检验
19 95年 间 的资 本 流 入 的 数 据 ,研 究 了 F I 国 D对
间的时间序 列数据为样本 ,通过借 鉴 A oi gs n和 M yr ae 建立的总投资方程 ,分析 了 F I 国内投 D对
12 3
财经 问题研 究
21 0 1年第 6期
总第 3 1期 3
竞争 优势 。
目 ,国外有关 F I 前 D 对东道 国国内投资潜在 影响的研究并未得 出一致结论 。L bz ui 利用加拿 t 大 l5—16 年 间的季度数据 ,对外商直接投 9 1 92 资对加拿大资本形成影响进行研究 ,结果 表明 1 美元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会促使 3 美元 国内资本 的形成 ,即外国直接投资 的流入增加了加拿大的 国 内投 资 l 。V n以时 间序 列方法 为 基 础研 究 加 2 ] a 拿大 F I D 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之间的关系 ,结 果发现 F I D 对投资有直接促进作用 ,对消费和净 出口有抑制作用 , 进而降低了总支出,总支出的 降低使得 F I D 对投 资产生 了负 面影 响。总的来 说 ,F I 加 拿 大 自身 投 资 的促 进 作 用 不 明 D对 显 。B r s e 等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的拓展 ] o nz i e tn 模 型,分析了 17 - 18 年发达 国家对 6 个发 90 9 9 9 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的关系 ,结果发现 FI D 对国内投资产生了挤入效应 ,即 F I D 每增加 1美 元 ,总 投 资 会 增 加 15 . 美 元 。 . _23 B sot C ln 利用 5 ow r h和 ol s i 8个 发 展 中 国家 17— 99
J n ,2 1 ue 0 1
F I 国 投 谤 治 在 影 响 的 雾证 研 宓 D

FDI对东道国工资效应理论综述

FDI对东道国工资效应理论综述

FDI对东道国工资效应理论综述目前,学术界对FDI流入对于东道国工资效应的研究大都基于以下四个视角:(1)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工资差异研究;(2)基于国际直接投资的两种类型:绿地投资与并购投资的工资效应比较,以及外资企业并购东道国公司前后的工资变化研究;(3)FDI的进入对于内资企业工资溢出效应的研究;(4)FDI 对于东道国总体工资水平的影响。

大量研究结论表明:外商投资企业相对国内企业来说,工人有较高的工资。

大抵有如下几种解释:(1)外企为了避免由于雇员流动到其他公司而造成技术或相关管理知识的外溢,因而愿意支付更高的工资以便留住雇员;(2)外资企业较之东道国企业拥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3)其他因素。

Sourafel Girma,David Greenaway和Katharine Wakelin对于外企支付高工资有两个解释:一是测算方法问题,主要是外企对于资本利用和工作时间没有作为因素加以考虑;二是由外企所有者性质所导致。

表现为:一方面外企自身的管理、技术以及品牌效应而导致高生产力和高工资;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工会相对完善,有更好的讨价还价功能。

在研究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东道国后工资效应中,鲜有文献研究绿地投资与并购的工资差异。

但随着国际并购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于东道国企业被并购前后的工资效应。

Lipseyh和Sjholm研究了印度尼西亚的本土企业,其研究结果表明本土企业被外国公司并购以后,原公司员工平均工资大幅度增长。

Rita Almeida指出,对于并购前后工资变化的研究应区分东道国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作为发达国家的葡萄牙,其国内企业被并购后工资变化并不明显;但印度尼西亚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内企业被并购以后工资变化非常显著。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总体工资效应并不仅仅体现在外资企业本身的工资有多高,更进一步表现在其对于当地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

相对于外资企业与本国企业工资差异的大量研究而言,Grg以及Greenaway指出,就FDI对国内企业工资溢出的研究相对较少。

FDI对我国工资水平的影响

FDI对我国工资水平的影响

FDI对我国工资水平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国际资本流动也在日趋加强。

作为国际资本流动主要形式的FDI的出现和发展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外商直接投资的存在和发展对东道国和母国的经济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FDI的流入对我国的经济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研究FDI对我国职工工资水平的影响。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FDI对不同行业职工工资水平的影响。

首先对FDI在我国不同行业的分布以及不同行业的职工工资水平进行了对比,接着就FDI对我国职工工资差异及其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结果发现FDI的流入会扩大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之间工资水平的差距。

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FDI对我国工资水平影响的实现机制,发现FDI主要通过竞争效应、人才流动及由此引起的技术溢出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动整个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

之后采用八个行业1999-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FDI对我国职工工资水平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FDI对不同行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存在正的效应。

最后,结合本文研究的结论,就如何吸引FDI的问题及如何提高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FDI_融资约束与民营企业出口_基于中国企业层面数据的经验分析

FDI_融资约束与民营企业出口_基于中国企业层面数据的经验分析
6
Controli, jk, t +
, jk i , t
( 3)
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1 ) 主要控制变量的度量 企业出口能力采用企业出口额表示。企业经营年 限用当年减去企业成立所在年份所得表示。劳动生产 率采用人均产出表示, 即企业销售收入与企业就业人数 之比。现金流等于销售收入减去中间品投入成本, 再扣 除税收额。 FD I D 的度量如下: FD I D jk, t = [ Sa lei, jk, t DFIi, jk, t ] [ Salei, jk, t ]
fdi融资约束与民营企业出口基于中国企业层面数据的经验分析精品论文
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
FD I 、 融资约束与民营企业出口
基于中国企业层面数据的经验分析
孙灵燕 崔喜君
内容提要 基于融资的新视角, 本文运用 192 家民营企业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 FDI对民营企业出口 的影响。 研究发现: 相比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的出口更为依赖外源融资能力; 外商直接投资仅对合资民营 企业和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的出口起到融资缓解效应, 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当地融资则加剧 了未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出口的外源融资困境; 对合资民营企业而言, 出口融资约束的缓 解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商直接投资, 而非合资民营企业出口融资约束的缓解则主要依赖于金融市场改革 。 关 键 词 作者单位 FD I 出口 融资约束 民营企业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6964 [ 2011 ] 01 100702 0468
世界经济研究 2011 年第 1 期
61
FD I 、 融资约束与民营企业出口 营企业出口具有融资效应 , 那么 , 其效应与国内金融市 场改革带来的融资效应相比, 哪种效应更为显著? 本文 将试图解答上述问题。 对此, 本文借鉴 L i和 Yu ( 2009 ) 的计量模型, 运用 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中 2000 ~ 2002 年 192 家民营企 业和 48 家国有企业样本, 经验检验民营企业出口是否 依赖于外源融资能力, 并与国有企业出口的外源融资依 赖程度加以比较, 随后 , 我们还将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 不同类型民营企业出口的融资效应, 并与国内金融市场 改革带来的融资效应加以比较。 易进入出口市场; 企业生产率是企业出口的重要影响因 素。 C lerides 、 Lach 和 Tybout( 1998 ) 最早提出了自我选 择效应。按照这一猜想, 由于出口市场存在进入壁垒 ( 运输成本、 分销与市场营销成本、 企业为适应国外标准 而改变产品的成本等 ), 因此只有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 可以克服这些沉没成本。企业为了增加在出口市场上 的竞争力, 必须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这就是企业的自我 选择效应。 在考察企业外源融资能力对企业出口能力的影响 后, 我们进一步检验外商直接投资是否通过缓解民营企 业的融资约束 , 促进后者的出口。为此 , 我们在模型 1 的基础上引入变量 FD I D 以及 FDID 与企业融资能力的 交叉, 建立如下模型 : 1. 理论模型的确定 L i和 Y u( 2009 ) 最早考察了信贷约束对中国国内企 业出口的影响 , 其研究发现, 外资企业相比内资企业外 源融资约束较小, 因而出口增长更快。但其计量模型并 没有将内源融资纳入分析框架, 因此, 得到的结果只能 说明企业外源融资对出口的作用, 这样可能夸大外源融 资对出口的贡献度。对此 , 我们首先在 L i和 Yu ( 2009 ) 计量模型基础上加入现金流这一重要控制变量 ; 其次, 考虑到国内金融体系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融资的巨 大差异 , 我们比较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出口对外源融资 依赖程度的差异 ; 再次 , 依据崔喜君 ( 2010 ) 关于 FD I融 资效应机制的分析 , 我们将民营企业划分为与外资合资 的企业、 处于集聚区的非合资企业和未处于集聚区的非 合资企业, 分别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类型民营企业 出口的影响; 最后 , 我们通过经验分析比较 FD I与国内 金融市场改革对民营企业出口融资效应的大小。 我们重新修正 L i和 Yu ( 2009 ) 的计量模型来分析 外源融资能力对内资企业出口的影响 , 模型如下: Exporti, jk, t =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邱 立 成 ( 开 学 经 学院, 津 3 01 南 大 济 天 0 7) 0
摘 要 : 文运 用 18 ̄ 0 8 中 国相 应 数 据 , 验 了 中 国 劳资 关 系 因素 对 外 国 直接 投 资 的影 响 。 果表 明 , 本 9520 年 检 结 由 于 中 国劳 资 关 系制 度 仍 不 健 全 , 工会 力 量 较 薄 弱 , 此 其 对 F 不 构 成 显 著 影 响 , 些 传 统 因素 如 G 、 资 因 DI 一 DP 工
正 产生 着越 来 越深 刻 的影 响 , 由此 促 使 国 内外 众 也
多 学者 对其 进行 了大 量研 究 ,并 取得 了丰 富成 果 。
如 C u hi (9 1 认 为较 高 的 人 均 收入 、 造 业 密 o g l 19 ) n 制
度 和失业 率会 吸 引 F I D 的流 入 ; r d n (9 6 发 Fi ma 1 9 ) e
突 飞猛 进 ,经 济 全 球化 进 入 了一 个 全 新 的发 展 阶
段 , 中一 个 重 要 标 志 就 是 外 国直 接 投 资 ( D ) 其 F I 和 跨 国公 司得到 了快 速发 展 。F I 为 国际分 工 和生 D作
的 影 响 ,这 种 劳 资 关 系 的 变 化 反 过 来 又会 影 响 到 FI D 的跨 国流 动 。鉴于 F I 中国经 济发 展 中 日益 D 在 重 要 的 作 用 、中 国劳 资 关 系 现 状及 暴 露 出来 的 问
来 看 , 资关 系在不 同 国别之 问存 在 着 较 大程 度 的 劳 差异 , 对 F I 其 D 的影 响也 必 然 会 有 所 区别 ; 一 方 另 面 ,D 进入 东道 国后 , 对该 国劳资 关 系产生 深 远 F I 会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来 ,伴 随着 信息 技术 革命 的
以 及 对 外 开放 政 策 等 仍 然 是 影 响 F 的显 著 变量 。 但 可 以预 见 , 着 中 国劳 资 关 系规 制 的健 全 、 会谈 判 力 量 的 DI 随 工 增 强 以及 行 业 、 区 水平 集体 谈 判 的 推 进 , 地 劳资 关 系 因素 对 F 的影 响 将 逐 步显 现 。 DI
作 者 简 介 : 向 民 (9 2 ) 男 , 南许 昌人 , 宁 工 业 大 学 劳动 关 系研 究 所 所 长 , 教 授 , 济 学博 士 , 要 从 事 跨 国投 资 李 17 一 , 河 辽 副 经 主
与人 资 源管 理 研 究 。

21 年 1 00 月
湖北 经济 学 院 学报
第8 第 1 卷 期
产 选 址构 成 显 著 影 响 。但 是 因 为 K r r只采 用 了 ai e
虽 然 分 析 东 道 国劳 资 关 系 对跨 国公 司 行 为 影
响 的理 论研 究 比较 早 ,但 这方 面 的实 证 检验 从 2 0 世纪 9 0年 代才开 始 , 并且结 论 也不尽 相 同 。早期研
究 如 K r r 1 9 ) 美 国跨 国公 司投 资 的 1 ai ( 9 5 对 e 1个 东
现 市场潜 力 、 资 、 练 的劳 工和 重要 港 口等 , 吸 工 熟 在 引 F I 面有 显 著 作 用 ;vnsn 19 ) 为 集 聚 D 方 S eso (9 6 认 效应 、 口和研 发经 费 是影 响瑞 典 F I 向 的重要 出 D 流 因素 等 。 目前 为 止 ,尽 管 分 析 影 响 F I因素 的文 献 很 D 多, 但是 东道 国劳资 关 系如 何影 响跨 国公 司对外 直 接 投 资 的研 究 却 相 对 较 少 ( ai 0 7 , 看 起 来 D vd2 0 ) 这 似乎 有些 矛 盾 , 因为 劳 资关 系状 况 的优 劣 对跨 国公 司 的劳 动 力成 本 、 产 效 率 、 润 乃 至 持 续 竞 争 力 生 利
题, 研究 东 道 国劳资关 系对 F I D 的影 响有 着 较 强 的 理论 和现 实意 义 。本文 在 国 内外 学 者研究 的基 础之 上, 探讨 中 国劳 资关 系对 F I D 的影 响及 未来 可 能 的
变动趋 势 。
二 、 献 综 述 文
产 国际化 的一 种重 要 方式 , 世 界 经济 与社 会 发 展 对
2 1  ̄ 0 0
。№
1 雕
J n a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J a fHu e ie st fE o o c ou n l b i v ri o c n mis r o Un y
东道 国劳资关系对 F 构成影 响吗? DI
基于 中国数据的经验分 析
李 向 民 ( 工 大 劳 关系 究 辽 锦 101 辽宁 业 学 动 研 所,宁 州 2 0) 1
道 国进行 分 析 , 检验 结 果表 明美 国 的行业 工 会密 其 度 与 该 行 业 跨 国公 司在 国外 生 产 的倾 向性没 有 关 系 ; 道 国 的工 会化 程 度也 不 对 美 国跨 国公 司 的生 东
收 稿 日期 :0 9 2 2 2 0 —1 —0
基金项 目: 国家 社科 基金 “ 放 条 件 下 中 国 劳 资 关 系 的 变化 与 对 策研 究 ” O B L 0 ) 辽 宁 省社 科基 金 “ 宁省 新 劳动 合 同 开 (8J 0 2 ; 辽 法 实施 情 况 调 查 ” L 8 H0 6 ( 0 CS 1 )
关键 词 : 国直接 投 资 ; 资 关 系 ; 方 机 制 外 劳 三
中 图分 类 号 : 7 2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6 2 6 6 2 1 ) 1 0 4 — 6 F5 A 1 7 — 2 X( 0 0 0 — 0 7 0


引 言
等 均起着 重 要作用 ( az Esa1 9 ) K t l 9 7 。从全 球范 围 &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