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重点难点透析 (1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 衔接
ZHISHI XIANJIE
3.世界史上民生问题的落实及教训实例 (1)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实行“以工代赈”。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福利国家”的建立等。辩证地评价资 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对中国当前的改革具有 重要借鉴意义。 (2)苏联(苏俄)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挫伤了劳动 者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危机。 ②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使劳动者 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③“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长 期落后,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 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较大的启示。
考向 预测
KAOXIANG YUCE
【例】 唐朝“侍老”制度规定:对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赋役俱免;八十 岁以上者,给予一名“侍丁”在其身边照顾,免其赋役。这说明唐朝( )。 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D.统治者以孝道治天下 解析▶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 朝时期中国并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对老人的赋役优待, 并未出现相应的数字比例说明唐朝人口老龄化问题,故B项错误;宗法制的核心 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故C项错误;题干中对老人的赋役优待,体现了统治者以孝 道治天下,故D项正确。 答案▶ D
2019
专题透析
17 热点聚焦
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史为鉴。历史学科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对历史 与现实结合的思考,对未来社会的一种前瞻。多年来高考文综历史题一直坚持 “时代性”原则,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落实“学以致 用”“以史为鉴”的学科功能,引导学生放眼社会现实,以历史的规律阐释社会 热点,以历史的原理折射社会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 题历史联系、将来问题立足现实”的命题特点。哪些历史问题属于热点问题呢? 热点问题又如何界定呢?一般认为历史热点问题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谢 谢 观 赏
知识 衔接
ZHISHI XIANJIE
一、聚焦“三农”问题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精耕细作 (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从生产力的角度而言 是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而言则是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2)“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政策的调整 (1)我国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 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2)1958年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 劳动的积极性。 (3)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与私营经 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热点问题命题特点 前瞻性 现实性 人文性 隐藏性 表现 既能体现当今社会战略性价值,又能符合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命运的热点问题 既能体现国家意志,又能关系到老百姓民生的大事和热点问题 历史教材中有关人文知识和体现学科素养的知识 与现实热点问题相联系的隐性知识点
PART 03
关注民生——聚焦“三 农”问题,改善民生,构建和 谐社会
知识 衔接
ZHISHI XIANJIE
二、关注民生问题 1.中国古代的民生思想 (1)老子:无为,反对严刑峻法。 (2)孔子:“仁”、德、教化。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宽刑薄赋。 (3)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2.近代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活动 (1)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的思想;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2)理解资产阶级的民生主义: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中有一些与社会主义的原则相近的 东西,如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关于节制私人资本的思想,关于缩小贫富差距的思想,关于 正确处理劳资关系的思想,关于全社会和平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等,明确体 现了重视民生、服务民生、和谐社会的思想,对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具有重要借 鉴意义。
热点3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关 于“‘三农’问题的多个中央一号文件”,积极推 动农村改革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粮食 增产,使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 化。古代中国农业发展和当今新农村建设是高考命 题的时政热点。 民生问题始终是古今中外政治统治的重大问题。 每年的两会热点都有民生问题。“关注民生、重视 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 的思想,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的新理念,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知识 衔接
ZHISHI XIANJIE
4.新时期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生产力。只有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为解 决各种民生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国内和国外两个市 场和两种手段,处理好速度、质量和效益,投资、消费和出口,以及人口、资源 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尽最大努力把经济发展好。 (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现阶段在事关民生的问题上,政府必 须强化责任,对于政府“失位”或“错位”的地方要赶紧“补位”或“正位”, 对于明显滞后的公共管理制度,要及时调整。 (3)完善制度建设,形成有效机制。 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切身利益。 ②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 (4)突出政府主导,发挥社会合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