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化财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5卷第2期2019年5月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Agriculture Industry Business Polytechnic Vol.35 No.2May. 2019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化财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黄影秋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摘要: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化财会人才的全新要求,提出校企联合的全新培养与教学模式,从校企合作教学的角度对“人才选拔—联合培育—企业实践”的人才培养框架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全面提升高校国际化财会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一方面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国际化财会人才,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国家供给侧改革,并全面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校企联合;国际化财会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F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31X (2019)02-0046-03
收稿日期:2019-03-06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7年立项课题“‘一带一路’倡议下广东省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财会人才的模式研究”(GDGZ17Y016)。
作者简介:黄影秋(1977-),女,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会计学、高职教育研究。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带一路”倡议是指“构建丝绸之路贸易经济带”和“建设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这是21世纪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整体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战略规划。
而其全面推进与实施,不仅要依靠政策、经济以及国家间战略互助等硬性条件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文化、教育以及相互之间合作交流等软实力的支撑。
而文化教育发展的核心就在于人才的培养,所以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型人才才是经济建设、贸易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关键,也才能够在“一带一路”
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1]。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实施,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从2013年的6.5万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8.4万亿元。
因此,企业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通晓资本运作、预算、投资及财务管理领域的国际化财会人才。
因为只有财务会计专业的国际化人才才能有效整合本土企业战略资本,提高投资资金利用率,规范国际化经营准则,从而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行,并为我国企业全面实现“走出去”战略提供更为专业的指导与帮助[2]。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国际化财会人才对于中国相关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投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目前我国缺乏懂“一
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管理,国际资本运作,国际税
法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人才,高等教育会计人才掌握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缺乏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不利于“一带一路”建设。
因此,现阶段我国各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中封闭、以理论知识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显然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发展趋势,校企联合培养的全面型、复合型人才才是当前主流趋势。
高校必须通过与中资及外资企业的联合办学来创新现有的教育机制,走开放型的人才培养与发展道路。
所以中国的校企联合培养是基于“一体化教育理念”对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所进行的创新与突破,这种模式更能够整合多方利益关系,完善高校教学机制,实现专业知识与国际化服务意识的有效融合,从而不断提升中国各高校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以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国际化人才的时代需求。
二、“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国际化财会人才的能力要求
新时期的国际化财会人才其能力不能只体现在专业知识上,还要能够深入企业实践,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并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实时信息,依据财务指标给出正确的决策导向与发展建议,这样才能实现企业、人才与“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三者之间的有效平衡。
所以综合来看,财务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为了能够有效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全面型、复合型人
[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
47第2期黄秋影:“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化财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才的实际需求,必须重点提升以下几方面能力:(一)核心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
国际化财会人才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所负责的大多数业务都涉及到国际资本的运作,所以需要与当地的政府官员与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有时为了深入市场,调查地方企业的财务数据与运行态势,大学生人才还需要到基层了解普通民众的一些反馈意见,而这些都需要良好的语言技能和沟通能力作为基础才得以顺利进行。
这意味着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财务与会计的基本知识素养,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国际化准则结合在一起进行深入分析,还需要掌握基本的跨境电商知识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
(二)风险管理能力
对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外贸企业而言,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建设与发展是企业运营的一个全新周期,将面对不同国家的政治、信用、汇率等风险。
所以风险管理能力是大学生应该重点提升与完善的一个方面,不仅要能够整合和处理好复杂的财务数据,更要能通过风险分析做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重要决策,这才是国际化财会人才价值与能力的体现。
(三)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决策管理能力
“一带一路”是国际化进程,教育也将随着企业的运营逐步国际化。
会计人员要适应中国会计准则、文化与国际规则和文化的调和与冲突。
因此,大学生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决策能力和国际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文化素养,以适应“一带一路”建设中会计工作的管理职能。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合理化路径
“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国际化财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不仅进一步强调了其核心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求大学生人才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技能和沟通交流能力,财务数据的处理及分析能力以及必要的决策管理能力[3]。
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所培养的财会专业人才在这些方面都相对欠缺,不仅缺乏国际化服务意识,而且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面对各高校传统培养模式所产生的弊端与问题,笔者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国际化财会人才三个方面能力的战略需求,认为中国应该采取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实现其对于原有模式的创新与突破。
而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财会人才的合理化策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新课程体系
校企联合培养的重点虽然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与教学合作,但全新的模式下必然也要在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上做出一定的创新与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和迎合“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国际化财会人才的需求[4]。
在课程体系方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其创新应该体现出国际化与综合化两个方面。
首先,要突出国际化的课程设置。
校企联合培养的目的是为“一带一路”发展贡献更多的国际化财会人才,因而在财务与会计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应该多融入国际元素。
除了为学生们开设常规的财会专业课程外,可以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学生们与国际接轨的力度,适当加入一些东南亚历史文化、通用语言、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管理方面的课程,并为有条件的学生制定国外学习计划,在高校基础教学课程方面丰富学生们的国际化元素。
同时还要利用学校与外贸企业之间的教学合作,为学生们提供涉及国际交流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们能够在企业的实践课堂中去更为直接地了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文化历史等情况;其次,要体现综合化的课程设置。
“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国际化财会人才的能力要求是全面性的,所以课程体系所对应的知识结构也不应该是单一的,要体现出综合性。
即在财务与会计的基本课程体系中融入人文、历史、语言、经济贸易、综合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并通过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融合创新,为大学生提供更能够提升其综合素养的创新课程,以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国际视野和综合能力[5]。
在教学方式方面:因为是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在教学方式方面也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学习,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合作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为学生们提供去企业实践与锻炼的学习机会。
这样在企业这样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们能够更快更好地将其专业知识转化为应用实践,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其对于财务会计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工作经验和对于实际问题的处理解决能力。
而且通过与外贸企业的战略教学合作,在工作实习中,学生们还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外国工作人员,并处理一些跨区域、跨文化的财务及会计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大学生人才的国际化服务意识,拓宽其国际视野,并一定程度上熟悉国际准则与财务惯例,提升其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二)采用企业订单式培养方式
中国各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本的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实践的带动性与融合性。
这种模式下所
48第35卷
广 东 农 工 商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培养出来的学生们虽然具备良好的财务素养,并掌握丰富的会计操作知识,但由于缺乏具体工作的锻炼,学生们对于财会类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实际上相对较低。
所以基于校企联合培养的全新教学模式,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带动作用,可以根据企业订单要求合理地安排和分配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的课程比例,并引入对应订单国家的语言学习、会计准则和财税制度学习。
这样能够提升学生们财会专业知识的实践转化与具体应用能力,为其将来在国际化环境中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分段式中外联合培养
近年来中国虽然在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中与国际友人之间的交流合作较为频繁,但在其高校教育与企业发展中却没有充分体现出国际性,加上教育合作主要以与欧美国家合作为主,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的合作较少。
基于这一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与多国合作、分段培养的教育模式,即在中国学习两年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和小语种的学习,在国外再继续学习1到2年的专业课程。
学生在国外就读期间可以在国外进行顶岗实习,以加深对国外企业文化和专业知识的理解。
高校还应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历学位体系,在与国外名校的教学合作中,可以尝试性建立双向的学历互认机制,以此来加快中国财会专业人才的国际化融入进程,为“高校+海外+企业”的联合培养机制创造有利条件。
(四)校际合作提高培养效率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还应该注重校际之间交叉合作,避免合作企业资源的重复使用。
校企联合培养虽然是以各高校和企业为主要战略合作对象展开的,但不同高校之间基于其共同的培养目标也可
以共享资源,合作教学,而且这样校际之间的交叉合作,信息互通,还能够避免对于企业资源的重复使用,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校企联合培养的教学效率,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培养教学。
四、结语
总之,面对“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国际化财会人才的全新需求,中国应该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以实现对于大学生人才的创新性培养,基于一体化教育理念去完成对于财会专业学生由“高校+海外+企业”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并重点提升国际化财会人才的核心专业能力、沟通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决策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建设需求,并能够真正代表中国企业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一展抱负,全面负责起公司的资本运作与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海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7(6):52-58.
[2] 王玉峰,樊蓉.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西方名校的经验与启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44(4):22-30.
[3] 邢欣,李琰,郭安.“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探讨[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6(1):22-
28.
[4] 薛鹏,武戈,邵雅宁.“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对外经贸,2015(12):143-
145.
[5] 文君,蒋先玲.用一体化教育理念创新高校“一带一路”
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报),2015(5):153-160.
(责任编辑:刘生平)
Research on Training Mode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Talents
Under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UANG Yingqiu
(Guangdong Agriculture Industry Business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0507, China)Abstract : Th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ed training mode is proposed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o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talent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Researches are d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ramework “selecting talent—joint training—enterprise practi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supply more high quality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talents so as to promote the supply side refo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ed;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talent; training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