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日常养生之十常四勿(鼻常揉腹常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日常养生之十常四勿
鼻常揉腹常按
五、鼻常揉
我们给大家推荐两个“鼻常揉”的动作,第一、推擦鼻旁:可用我们的双手食指指腹推擦鼻旁两侧,从迎香穴至鼻根部,可上下来回反复多次推擦至皮肤潮红为度;第二、推揉鼻梁:用食指指腹放在鼻尖处,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交替揉动,由鼻尖向鼻根,再由鼻根往鼻尖反复多次推揉即可。
下面我们从医学角度谈谈“鼻常揉”可以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怎
样的益处。
中医认为鼻窍居于头面中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嗅”,指出鼻子具有呼吸、嗅觉等主要功能。
鼻窍通过主要包括
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督脉等经脉与全身五脏六腑保持有紧密的联系,所以鼻窍在中医里又称为多气多血之窍道。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鼻腔是呼吸道首端和门户,具有一些独特的结构特点,比如鼻毛对空气中较大的粉尘颗粒有滤过作用,鼻甲粘膜下有海绵状血窦,可提供调节鼻内气温所需热量,鼻腔黏膜中含有丰富的粘液腺,包括浆液腺、混合型腺体以及杯状细胞,可以分泌一定数量的液体,使黏膜表面附有一层随纤毛运动而不断移动的粘液垫,用来提高吸入空气的湿度,防止呼吸道粘膜干燥。
通过经常推擦鼻部,轻柔鼻周腧穴,如迎香、巨髎等穴位,可以
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如下的作用:
第一、经常轻柔鼻部可以改善鼻腔内血液循环,加速血流和组织液循环,提高鼻腔免疫功能,清除鼻内异物,减轻鼻部多种不适症状。
正如中医《养性书》记载,“常以手中指于鼻梁两边楷二三十遍,令表里俱热,所谓灌溉中岳以润于肺也”。
第二、鼻腔中含有特殊的嗅觉细胞,产生嗅觉,嗅觉不仅可以增进食欲,辅助消化,而且对身体的健康状态有预警作用。
很多人认为鼻子不灵,不是什么大毛病,但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嗅觉灵敏可能助你长寿。
美国研究人员对2289名71~82岁没有健康问题的受试者进行了一个为期13年的追踪调查研究,研究人员首先让受试者辨别12种常见气味,根据他们所能辨别出的气味数量进行了0~12分的评分,结果发现在随后的研究期内,排出了性别、种族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与嗅觉测试中得分最高的老人相比,那些鼻子不太好使的参试者,10年内死亡率大概高出了46%,10年后的死亡率高出了62%。
因此研究人员表示,嗅觉的丧失可能是健康状态恶化的早期迹象,预示着身体和精神开始衰退。
另外嗅觉差的人也容易患上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帕金森等,此外还有心血管疾病。
因此常揉鼻部,有助于鼻腔内嗅觉细胞功能稳定,减缓细胞老化的速度。
研究表明我们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夹杂了内心世界的活动,眼与耳部肌肉的放松可以有效抑制内心活动,使我们人更能感知到真实的世界。
解剖学发现眼睛内侧有一个小孔通向鼻部,人们称为“鼻泪管”,它的作用是协助排泄泪液,保持鼻腔与眼部的联系通路,此外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
听觉不仅仅只靠耳朵,面部皮肤也能帮助我们听得更加细致,因此经常轻揉鼻部,对鼻部皮肤和肌肉的养护,相信对我们的眼睛和耳朵的功能的正常发挥,以此接受外部世界信息具有间接的帮助作用。
六、腹常按
下面我们谈谈“腹常按”,首先我们谈谈动作要领。
腹长按我们一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腹部的推揉,包括两个方面:全腹部的推揉,把双手交叉放在肚脐位,紧贴皮肤作顺时针按摩,一圈比一圈大,连续按揉数圈;上腹部推揉,双手交叉,手掌轻轻放在剑突下,紧贴皮肤,做顺时针轻柔,以胃体在上腹部的投影区为主。
注意按揉时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姿,即保持挺胸,头在肩的正上方而不要到肩的前方,两肋一定要收紧,上腹提住,臀肌建议夹紧,小腹内收。
第二部分,腹部重点穴位的点揉。
用拇指指腹置于腹部腧穴部位并轻轻按压逐渐加力,以腧穴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在这里我们重点推荐4个腧穴:中脘穴、天枢穴、腹结穴、京门穴。
下面,我们还是从医学的角度谈谈腹常揉可以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怎样的益处。
首先中医认为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分成上下两腹,上面是大腹,脾胃所在,下面是下腹部,根据部位不同又分为小腹(肚脐眼的下方)与少腹(在两侧)是大小肠所在。
此外腹部是身体的任脉、足三阴经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所过之处,对身体上下内外联系具有重要的沟通意义。
中医养生学认为,经常按揉我们腹部及腹部的重点腧穴,可以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如下的作用:
第一、中医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身体中的胃肠道是以不停的向下蠕动为正常生理表现,即“六腑以降为顺”,因此全腹部的
顺时针按揉可以有效刺激胃肠道的蠕动,特别是肠道的稳定蠕动。
也可以刺激胆腑胰腺分泌和排泄功能正常,从而保证食物在消化道中被顺利推动而消化吸收。
第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我们身体的胃肠道尤其是肠道,还具有许多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奥秘,比如我们现在研究认为,肠的功能不仅仅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肠道也是我们身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同时肠道内的神经细胞数量可以和脑中的神经素细胞数量相媲美,其分泌的一些血清素和多巴胺物质可以有助于我们身体缓解疲劳和消除精神压力,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防止皮肤老化。
经常轻柔按摩腹部,可以刺激腹腔内的体液流动和循环,提高肠道益生菌比例,保正肠—脑轴的互动影响。
下面我们谈谈对重点穴位刺激可能带来的益处。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所在部位相当于胃体部分,可以有效刺激胃蠕动,临床上对一些吃完饭后上腹饱胀不适的患者,我们建议他经常轻揉这个穴位。
天枢穴,足阳明胃经经穴,中医大肠腑的募穴,日常生活中如果感到胃部不适,可以通过按揉两侧的天枢穴来调理胃肠道功能,该穴不仅增加肠道的蠕动,而且可以消除胃部积滞,提高胃动力。
复结穴,是足太阴脾经经穴,在下腹部大横穴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其所在的位置相当于结肠部位,刺激这个
部位可以有效的刺激结肠蠕动功能和结肠的收缩力。
最后是京门穴,足少阳胆经经穴,在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是中医肾脏之墓穴,
主治水道不利,为益肾利水之要穴,水液出入之门户,因为侧腹部是身体容易聚集水湿等病理产物而造成腹部肥胖问题的关键部位,我们临床上减腹围最困难的地方就是这里,因此经常按摩此穴位对控制腹围具有帮助意义。
总之,“腹常揉”的养生技术对于提高我们身体胃
肠道免疫功能、稳定肠—脑轴互动影响、预防腹部肥胖进而预防与治疗因腹部肥胖造成的多种疾病和临床综合征如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代谢综合症等具有实际的养护意义,希望大家可以反复经常操作,以提高自身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