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兰察布医学咼等专科学校《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负责人:赵雄
蒙中医系
适用专业:
所属系部:
教务处
二◦一六年九月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62104 课程类型:专业课开课学期:第学期
总课时:72 理论课时:50 实践课时:22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康复评定技术是研究有关功能状况的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学科,是康复治疗专
业主要的专业课之一,是通过评定获得功能障碍相关信息的必要阶段,是制定适宜的康复治疗计划的前提,是保障康复治疗安全的基础,是康复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的专业技能。
在康复领域中,康复评定技术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
(二)设计思路
通过康复治疗士(师)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其工作流程为:问诊
与观察-康复评定一康复治疗计划制定一实施康复治疗计划一康复治疗效果评价,所以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计划制定的重要依据,更是康复治疗效果的评价依据。
所以,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项目、任务设计教学内容,以临床典型案例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共设计10个教学
项目,每个教学项目又设置若干个工作任务,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安排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实践评价以项目考核为主,重视过程考核。
康复评定技讲述了常用的评定技术的定义及影响评定的因素和具体的评定
方法。
按照教材设计出人体形态评定、心肺功能评定、人体发育评定、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张力评定、感觉评定、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步态分析、康复医学中常见的心理功能评定、言语评定、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评定和社会功能评定、截瘫及四肢瘫评定、偏瘫运动功能评定、假肢评定、常见病症的评定以及环境评定等,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评定方法。
二、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康复评定的概念、评定方法、基本要求、评定时间、评定内谷及注意事项。
2.掌握人体形态学、关节活动范围、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协调功能、步态分析、知觉、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及残疾等评定项目的相关理论知识。
3.掌握Brunnstrom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定、上田敏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定知识。
4.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运动系统常见疾病等功能障碍评定知识。
5.理解吞咽、言语、心肺和心理功能等康复评定知识。
(二)技能目标:
1.能对人体形态学、关节活动范围、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协调功能、步态分析、知觉、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及残疾等项目实施评定。
2.能对偏瘫患者实施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上田敏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3.能实施神经生理反射检查、病理反射检查及特殊检查。
4.能对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脑卒中等)、运动系统常见疾病(骨折等)进行综合康复评定。
5.能对吞咽、言语、心肺、心理功能等进行初步评定。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富有爱心、耐心、同情心和责任心,以及良好的职业形象、职业态度和人际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评定思维方法和客观准确的评定方法,充分认识到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工作的基础。
3.培养学生热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提高扎实的评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对康复患者重要性的认识。
三、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3运动功
能评定
技术
第一节肌
力评定技术
第二节
关节活动
度评定技术
第三节
肌张力评
定技术
第四节
感觉功能
评定技术第
五节
协调功能
评定技术第
六节
平衡功能
评定技术第
七节
步态分析
技术
1、掌握肌力评定
的目的、适应症、
禁忌症,徒手肌力
检查的分级标准;
2、掌握关节活动
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肌张力、
感觉、平衡协调评
定方法及步态分析
的方法;
4、了解徒手肌力
检查术的肌力检查
表;
5、能应用各种评
定方法对相应功能
障碍的患者进行评
定。
任务1:肌力的
影响因素、评定
目的及方法;任
务2:肌张力的检
查方法;任务3:
感觉功能的检
测,平衡的分级
及影响因素;
任务4:常见的异
常步态。
活动方式:
1.教学内容:运
用讲授法讲解肌
力的影响因素、
评定目的;运动
实训法讲解各运
动功能评定的方
法。
1、肌力的
影响因素、
评定目的及
方法,徒手
肌力检查的
检杳体位、
肌力检查
表、分级标
准及注意事
项;
2、关节活
动度的影响
因素、测量
方法及注意
事项;
3、肌张
力、感觉功
能、平衡协
调功能评定
的方法;
4、自然步
态的概念、
评定方法,
常见的异常
步态。
理论18
学时;
实训16
学时。
4心肺第一节1、掌握常用的心
任务1:
NYHAL、
1、NYHA心理论2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
1.使用教材:
《康复评定技术》,主编王玉龙,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8月第2版
2.参考教材:《康复疗法评定学》,主编恽晓平,出版社华夏出版社,2008年1 月第1版
(二)教学建议
本课程拟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开展启发式、
自学辅导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实践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在康复实训室为主,结合医院临床授课,运用视频播放、图片演示、表格展示、工作流程式、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体现项目化教学的特点。
在实践教学过程安排了示教、角色扮演、仿真练习、医院见习、床边授课、
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重视康复评定实践教学,融入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
五、课程考核方式
建立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能力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评
价,项目三实践考核与期末理论考核可以考虑为终结性评价内容,其余为过程性评价内容,理论与平时考核成绩比例为7:3。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情感态度和操作技能3方面;具体包括平时表现(上课纪律、作业、实训报告完成情况等)、实践操作表现、项目理论考核、项目实践考核等多项内容;评价主体采用教师、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
六、编制说明
教学内容还需要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变化及国家执业康复治疗师考试大纲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调整,教学设计与评价方式如果在实际执行遇到不可抗拒因素或有更加科学方式应及时调整完善。
未尽事宜还需要在下阶段课程组研讨不断完善标准。
编制人:赵雄
编制单位:康复教研室
审核人:王宇春
制定日期:2016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