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区将军寨景区详细规划说明书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浮戏山风景名胜区的特点、组成
浮戏山历史悠久,自古富有盛名。
春秋战国时期即为我国著名的:“九洲之险”、“九寨之一”及洛阳的“东方屏障”。
抗日时期这里是我党豫西根据地的中心,景区内遗存完整的九座古山寨,极具观赏价值。
该风景区是以山岳自然风光、人文古迹、民俗社水为特色,并以多形式、多主题的山水休闲、自然探险、古迹游览、文化体验、观光购物等多项旅游活动为主要功能的风景旅游区。
主要景区包括:灵观殿景区、石门寨景区、小龙池景区、风屏寨、翠峪峡峪景区、将军寨景区、老庙景区、紫龙峡景区、雪花洞景区、凉水泉景区。
二、将军寨景区在浮戏山风景区中的地位
1、将军寨景区北起翠峪峡景区,南至紫龙峡景区,东邻老庙景区。
在整个浮戏山风景区内地理位置优越。
2、将军寨是浮戏山风景区较有代表性的景点,有典型的陡崖、山寨、洞穴、寨堡等历史遗迹。
是浮戏山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项目宣传的亮点之一。
3、将军寨景区作为浮戏山风景区近期(2008-2010年)开发建设的六大景区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时间优势。
三、以往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回顾
2008年3月对河南省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做总体规划与区域性详细规划。
规划范围东至杨树沟(不含杨树沟),西至人头山,南至五指岭(指标高1200.5米处以北),北至灵观殿。
四、本次规划编制背景
原《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有河南省建筑学会风景名胜规划组和河南省巩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与1988年9月15日制订的。
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于2008年3月依照国家新颁布的“六法二条例”和河南省有关规定制订了《河南省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
将军寨景区有保存较完整及具特色的寨堡、寨墙、寨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将其作为历史遗迹进行保护和利用势在必行,而且有着大量的洞穴和古庙宇,山体的植被景观四季不同,引人入胜。
五、本次规划总体思路
综合分析将军寨资源特色,明确本次规划主题为:“纳寨堡万象,绘生态愿景”。
军寨气象万千,不仅是多变的气候条件,更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规划后的将军寨融入更多的人文活动和新的风景,形成活力万象的将军寨。
以科学的生态系统理论规划的浮戏山生态将更为有机、健全,向更为良性的方向发展,成为动物、植物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绿洲。
第二章景区基本概况
一、自然及资源条件
1.地势、地貌
将军寨属嵩山山脉余脉最高点是玉皇顶,约826米,最低点约411米。
相对高差415米,适宜游人攀爬。
山地多、平地少。
2.气候
将军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位于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北侧。
年均气温14.6℃,年降雨量为583毫米左右。
四季气候的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阴雨连绵,冬季寒冷少雪。
3.水文
巩义跨黄、淮河两大流域,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17.3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径流1.29亿立方米,地下水8735。
6万立方米,水系主要是黄河和洛河,过境水有15.1亿立方米。
将军寨属黄河水系,多数河是季节河,少数常年有水,但水量小。
二、历史沿革
中华文明史渊源于中原文化,而巩义境内的河洛文化更是中原古文化的精髓之一,它源远流长几千年至今仍影响着现代文明。
浮戏山矗立在母亲河畔,它同大河一道孕育了中原的千年文明,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夏建都之地。
道教发源地与此有关,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党豫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
隋唐以来在景区诸峰修建有30余座古寨堡,景区内还遗存有完整的古寨墙,颇有观赏价值。
本次规划的将军寨更是浮戏山旅游区内的一颗明珠。
据史料记载,宋代此山取名灵宵寨,寨墙用片石干砌在悬崖上,上有女儿墙、箭垛。
东西两峰顶上建有峰火台,雄伟壮观。
登台远眺,晴日可看到巩义市区。
整个寨墙保存完整,寨内现有古屯兵房、仓库、水窖、火药库、石碾等遗址,寨高势险,只有一条小路可达寨顶。
高大的寨门上有武状元牛凤山亲笔所题“将军寨”三个大字匾额。
笔法刚劲雄健,带有武风。
寨内现存牛凤山第四代后人牛超夫妇生活遗迹,胜似世外桃源般生活。
三、社会经济
景区只有一个自然村——桃花峪,总人口约700,农村居住条件差,农民生活水平较低。
将军寨景区内特产丰富,具备发展条件。
本区交通状况闭塞,以山路为主,景区现仅有一条主要道路和景区外道路相连接。
四、开发条件
1、开发优势
(1)将军寨景区区位优越。
将军寨景区不仅为巩义的特色风景区,更具有区位优势:风景区位于巩义市新中镇境内,东距郑州58公里,西距洛阳69公里,境外交通便捷。
(2)从客容量现状分析,浮戏山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山水地貌和古、深、奇、厚的人文景观独具吸引力,不仅吸引着巩义与周围县市的游客,也吸引着河南省甚至周围省市的游客,处于浮戏山风景区重要位置的将军寨景区也将客源充足。
(3)将军寨属于古生代到中生代地层,寒武系朱罗纪至白晋纪地貌
保存完好,形成大量的石灰岩层,以页岩为主,地质观赏性较强。
(4)景区内有保存较完好的烽火台、寨门、城墙遗址和石砌窑洞,作为可利用的人文资源。
(5)有历代王朝留下的铸币遗址、银王庙遗址,以及古矿洞,大小不下百余处,是极可贵的历史景观。
(6)有大量的梯田景观,创造空间的层次感,成为景区内独特的地形特征。
(7)景区内有特色的土特产品。
2、存在问题
(1)将军寨景区风景资源丰富,但未予全面开发,急需有效保护资源,进行有计划、有序的组织科学规划与开发建设。
(2)将军寨景区内部分建筑形象与景区形象不符,建筑质量一般,多为砖混结构及石砌住宅,建筑景观杂乱,缺乏特色,需进行改造或拆除。
(3)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规划范围内水资源比较匮乏,为加强服务接待能力,应积极解决水源、水量问题,积极营造水体景观,健全基础服务设施。
(4) 基地内部现有部分农田,需处理好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5)植物种类单一,有待根据当地情况补充绿化,以创造最佳的植物景观。
(6) 目前景区内外道路缺少,交通不便,需改善交通状况,促进景区开发建设。
(7)景区开发旅游的历史不长,需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
第三章景观资源概况与评价
一、景观资源概况
将军寨风景区是以庙宇星罗、石洞奇观、寨堡探幽和自然风光为特色,及民俗文化与教育、游览、休闲、美食于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特色的陡崖、峡峪景观、古庙、古寨堡遗址和特色民居窑洞、石屋、寨门等景观资源。
二、景源评价
将军寨自然景观资源以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
1、地貌景观
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及地壳活动所造就,将军寨地区地形复杂、山峦秀美,奇峰坚石,仞壁别具一格,现将各类景点资源介绍如下:
2、人文景观
将军寨不仅峰峦奇秀,而且文化积淀深厚,有独具风味的山寨文化。
第四章规划依据、规划范围及期限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4、《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7、《公共场所卫生标注》
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9、《河南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区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规划范围
将军寨景区北起翠峪峡景区,南至紫龙峡景区,东邻老庙景区。
景区面积约为3.3平方公里。
三、规划期限
本规划综合浮戏山及将军寨景区特点,考虑将规划期限分为近、中、远三个建设时段,其中本次详细规划期限为2008-2010年。
第五章规划原则、指导思想及性质
一、规划原则
(1)保护风景资源,坚持生态优先。
(2)尊重原生景观,科学协调规划。
(3)扩展山寨文化,延展地域特色。
(4)完善服务设施,加强区域联系。
(5)以人为本,富民兴村。
(6)远近结合,有序发展。
二、指导思想
(1)坚持保护第一,在对风景区资源与环境全面保护的前提下, 规划有“度”有“序”地进行合理开发, 保证风景资源永续利用,延续与强化浮戏山风景区总体规划思路,尊重与服从浮戏山风景区规划的总体要求。
(2)发挥资源特色;在充分研究风景资源的基础上, 发掘风景区的奇山、峻岭、陡崖、洞穴、寨堡等个性特色优势,展示一个环境清幽、富有古寨文化的城市近郊游憩地。
(3)在规划设计中,以历史原貌为依据,保持历史原貌的原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恢复历史上曾经存在,规划上必要恢复的设施。
如寨门、寨墙、古寨堡的修复。
(4)以市场为导向;研究旅游主体的发展与需求, 规划旅游项目, 重视与周边景区的关系,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有机联系,创造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5)在切实保护、恢复风景名胜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风景资源的优势与潜力,合理开发利用,加强地被植物和植物景观培育,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游览体系。
(6)坚持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近期、中期与远期相结合,并强调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三、景区性质
以陡崖、洞穴、山寨、页岩风貌和寨堡文化为景观特色,进行多元化的游览观光、自然探险、古迹游览、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的重要景区。
第六章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
一、总体布局
“一核四区”概括了该景区的总体布局,核心景区是以主要的游览路线为边界,包括景区内大部分的核心景点。
“四区”指引景区、服务区、度假区和控制区,引景区从规划入口出至中心服务区,作为进入景区内部的一个序曲部分,体现景区的主要特色;服务区由两个大型的停车场、岩石园及部分服务性建筑组成,为进入景区的游客们提供停车的地方及解决旅游当中遇到的问题;度假区以“串珠”的形式将沿途零散的建筑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度假区,供游客长假居住或是召开会议;控制区是以植物保护为宗旨的,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补充新的植物品种,丰富植物景观,创造生态效应。
其中“一带两环”的景观结构形式突出景区内的特色,“一带”是指一条绿色长廊,从规划入口处至主要的旅游服务带,将沿途服务中心及景观点联系起来,主要包括了引景区、服务区和度假区。
沿途种植行道树,在引景区部分将行道树的种植向两侧延伸至山体部分,形成小范围的开空间和闭空间环境,并与山联系为一个整体,成为引景区的特色
;在服务区及度假区内有河流流过,设有漫水桥,形成跌水景观。
“两环”是指历史之环和探险之环,历史之环体现的是以寨堡、寨墙、寨门为主体的文化特色,探险之环则是以将军寨独有的地势地貌为主体的地形特色,吸引游人攀爬游览。
二、景点规划
将军寨作为浮戏山风景区一个重要的景区,规划景点有将军石、金童峰、玉女峰、隔间跳、寨堡遗址、古寨门、八面鼓、藏兵洞、将军岭、玉皇顶、七星台、三星山、圆洞、方洞、空中花园、南天门、桃花林、罗汉石、翠谷、唐矿洞遗址、明矿洞遗址、观景梯道、步步高升、山林秋色、岩石园、火神庙、圣母娘娘庙、回眸亭、观曦台、菊花台、探险攀援。
在该景区内突出、寨堡遗址、藏兵洞、岩石园、将军岭、观景梯道及探险攀援景观。
第七章保护培育与植被规划
一、保护培育
(一)保护培育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指导思想
以保护为前提,协调处理好保护培育、开发利用、经营管理之间的有机关系。
通过对各类资源的调查、分析,确定保育类别和等级,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较为完善的保护培育体系。
2、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2)保护培育、开发利用、经营管理有机协调原则;
(3)突出重点、逐步完善原则;
(4)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原则。
(二)保护类别、级别与范围的确定
1、保护类别
保护类别的区分以资源类型和功能特性为依据,对需要严格限制开发行为的特殊天然景源和景观以及景区内各级文物和有价值的历代史迹遗址的周围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核心保护区;对景区内需要重点恢复、培育、抚育、涵养、保持的对象与地区,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风景恢复区;对景区的景物、景点等各级风景结构单元和风景游赏对象的构成具有重要背景作用的地区地划为外围保护区。
2、保护范围
(1)核心保护区
将军寨与度假区间的部分用地划为核心保护区,该区面积约1118.7公顷。
(2)风景恢复区
将景区入口至现有水源地间狭长地带用地划为风景恢复区,该区面积约1118.7公顷。
(3)外围保护区
规划范围内,除去核心保护区和风景恢复区的用地均划为外围保护区,
该区面积约
1118.7公顷。
3、保护内容
(1)核心保护区:在核心保护区内严格限制开发建设行为,不能规划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及疗养院(所)等任何与资源保护无关的项目,确有需要恢复一些历史遗迹的,也要经过批准。
不得在核心保护区推行任何实质性的经营权转让。
(2)风景恢复区:在风景恢复区内重点进行环境整治,恢复绿化植被,对现有民居进行景观改造,拆除影响环境的构筑物,严禁对其不利的活动,杜绝破坏性的开采,并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与设施,对被破坏的山体部分进行恢复;可以准许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可安排与景区性质与容量相一致的各项旅游设施及基地,可以安排有序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设施,但应分别控制各项建设的规模与内容,新建建筑后退道路边线不得小于30米。
(3)外围保护地带:在该区内不得随意建造各类人造景观,尤其不得随意建立各种开发区和度假区。
要保护现有绿化景观格局严禁进行任何开发建设和破坏风景林木的各种活动。
4、保护管理措施
(1)以立法或政府令形式,保证保育规划的具体实施,使现有景观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2)设立各级风景管理机构,依法加强管理。
(3)加强对现有居民点的控制和管理,严禁乱扩、乱建以及破坏风景区的行为。
(4)加强宣传力度和处罚措施,提高居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
(5)景区内建设严格按规划进行,严防管理人员以牺牲景区利益来谋取私利。
二、植被规划
(一)植被规划原则
1、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增强保护意识,科学、合理、有序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做到立足保护、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2、以再现自然、改善与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共存为目标,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3、按照植被演替规律,通过适地适树途径,规划经济林与风景林相结合,植被生态与风景景观并重的风景经济林体系。
4、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的综合功能,突出自然野趣,体现旅游环境的生态性、景观性、游憩性、娱乐性、保健性和文化性。
注重与各功能分区的山、林、水相协调,形成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
5、在现有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对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的抚育、改造,不断提高景区的景观质量。
(二)植被分区及内容
根据景区地域特点及现有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使景区的植被形成主入口景观区、山林区、山腰特色风景林区、山脊山石景观区、特色山谷区、生态休闲区、田园乡趣区七个分区。
1、主入口景观区
位于景区主入口至主服务区的道路两侧,是游客进入景区后的一段引景区。
对这个区域内原有植被进行维护和改造,采用当地树种,凸显浮戏山特色。
道路沿侧可种植开花植物,引领游人深入直至看到景区面貌。
•植被主要以色叶乔灌景观林、针阔混交景观林、落叶乔灌景观林、观赏花灌木缀花景观丛的形式配置。
2、山林区
位于西北山地的中下部,是西北景区植被的核心部分,属于原有植被保留相对较完好的区域。
该区域主要以保护原有地带性植被结构为主,对于局部地区的单一林相进行改造,体现西山植被的地域性特色。
注重对景区内植被的的生态保护,结合西北部游览路线景点景观设计需求,在林缘增加色叶及观果景观植物,如红枫、黄连木、乌桕、银杏、桃树等,以提高观赏效果,丰富季相变化,形成西北部亮丽的风景线。
•植被主要以色叶乔灌景观林、针阔混交景观林、落叶乔灌景观林的形式配置。
3、山腰特色风景林区
在南面步步高升景点两侧的山腰特色风景林区,考虑到原有植被较为单调,缺乏色相和季相变化,可适当作林相改造,丰富植被景观,对局部地段进行植被改造,以满足一定的景观要求,突出植被景观特色。
对南面向阳林带进行植被改造,形成层林尽染的秋林景观,山腰大片红柿挂枝,周围漫山红叶,树种有黄栌、柿树、黄山栾、黄连木等
•植被以观赏乔灌景观林、色叶乔灌景观林、观果乔灌景观林的形式配置。
4、山脊山石景观区
从景区北部绵延至东部和西部的山石悬崖带,在保持其赏石特色基础上,增加适当植被,为景物添彩。
如迎春、连翘等。
•植被以观花灌木景观丛的形式配置。
5、特色山谷区
位于东南部沿水山谷,改造植被形成特色山谷。
谷内以浮戏山的石景和地形为基础,增加植物景观,形成特色的岩石植物园。
主要以低矮草花灌木、肉质植物为主,体现浮戏山石景与植物景观相结合的地域性特色。
•植被以观花观叶灌草景观丛的形式配置。
6、生态休闲区
以服务区应用功能为主,形成与景区相协调,能反映当地植物文化特色的植物景观。
丰富服务区景观,以花灌木为基调树种,使服务区区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景、冬有绿的景观;根据旅游开发及娱乐、休闲的需要,营造自然草地,适当种植乔、灌木,形成开敞的绿色空间。
•植被以观赏花灌木景观林、疏林乔灌缀花景观林的形式配置。
7、田园乡趣区
保留村落内的部分农田,结合农村特点形成展现农村风貌特色的区域。
规划改造景观的可赏性,植被以作物、蔬菜、果树、观赏花灌木为主,凸显田园趣味。
•植被主要以观赏农业作物带、观果乔灌景观林、观赏花灌木缀花景观丛的形式配置。
(三)树种规划
结合浮戏山景区的乡土树种及植被分区情况,选用以下适合景区生长的树种。
1、入口景观区:
针叶乔木树种:黑松、白皮松、油松、龙柏、侧柏、桧柏。
阔叶乔木树种:麻栎、栓皮栎、枫杨、核桃、柿树、玉兰、广玉兰、黄连木、黄栌、合欢、国槐、洋槐、银杏、白蜡、毛白杨、臭椿、五角枫、三角枫、大叶女贞、黄山栾。
灌木树种:山樱、山桃、杏丁香、石榴、腊梅、荆条、火炬树。
木本地被:常春藤、枸杞、藤本月季、铺地柏、连翘、迎春。
花卉:月季、蔷薇、紫薇、木槿、黄刺梅、珍珠梅、美女樱、玉簪、醉鱼草、鸡冠花、大丽花等
野生花卉:醉鱼草、田旋花、牵牛花、蒲公英、紫花地丁。
2、山林区
针叶乔木树种:黑松、白皮松、油松、龙柏、侧柏、桧柏。
阔叶乔木树种:麻栎、栓皮栎、枫杨、核桃、柿树、玉兰、广玉兰、黄连木、黄栌、合欢、国槐、洋槐、银杏、白蜡、毛白杨、臭椿、五角枫、三角枫、大叶女贞、黄山栾。
灌木树种:山樱、山桃、杏丁香、石榴、腊梅、荆条、火炬树。
木本地被:常春藤、枸杞、藤本月季、铺地柏、连翘、迎春。
野生花卉:醉鱼草、田旋花、牵牛花、蒲公英、紫花地丁。
3、山腰特色风景林区
针叶乔木树种:黑松、白皮松、油松、龙柏、侧柏、桧柏。
阔叶乔木树种:麻栎、栓皮栎、枫杨、核桃、柿树、玉兰、广玉兰、黄连木、黄栌、合欢、国槐、洋槐、银杏、白蜡、毛白杨、臭椿、五角枫、三角枫、大叶女贞、黄山栾。
灌木树种:山樱、山桃、杏丁香、石榴、腊梅、荆条、火炬树。
藤本植物:爬山虎、地锦、紫藤、凌霄、扶芳藤、葡萄、金银花、
木本地被:常春藤、枸杞、藤本月季、铺地柏、连翘、迎春。
野生花卉:醉鱼草、田旋花、牵牛花、蒲公英、紫花地丁。
4、山脊山石景观区
针叶乔木树种:黑松、白皮松、油松、龙柏、侧柏、桧柏。
灌木树种:山樱、山桃、杏丁香、石榴、腊梅、荆条、。
木本地被:常春藤、枸杞、铺地柏、连翘、迎春。
5、特色山谷区
沙地柏、紫花地丁、蒲公英、油菜、一串红、鸡冠花、波斯菊、荆条、紫花酢浆草、彩叶草、松叶牡丹、芍药、锐叶景天、青锁龙、鸭趾草、石莲花、瓦松、景天三七、长寿花、矮生美人蕉等
6、生态休闲区
针叶乔木树种:雪松、白皮松、龙柏、侧柏、水杉等
阔叶乔木树种:悬铃木、枫杨、垂柳、毛白杨、白蜡、黄山栾、大叶
女贞、核桃、白蜡、玉兰、广玉兰、国槐、刺槐、乌桕、银杏、椴树、五角枫、合欢、臭椿、碧桃等
灌木树种:金叶女贞、小叶女贞、紫叶小檗、刺柏、紫薇、郁李、绣线菊、山樱、山桃、杏、丁香、石榴、腊梅、荆条、火炬树。
藤本植物:爬山虎、地锦、紫藤、凌霄、扶芳藤、葡萄、金银花、络石。
木本地被:常春藤、枸杞、藤本月季、铺地柏、连翘、迎春。
草坪:紫花酢浆草、麦冬、葱兰
花卉:月季、蔷薇、羽叶甘蓝、黄刺梅、珍珠梅、美女樱、玉簪、醉鱼草、鸡冠花、大丽花等
7、田园乡趣区
针叶乔木树种:雪松、白皮松、龙柏、侧柏等
阔叶乔木树种:悬铃木、枫杨、垂柳、毛白杨、白蜡、黄山栾、大叶女贞、核桃、白蜡、玉兰、广玉兰、国槐、刺槐、乌桕、银杏、椴树、五角枫、合欢、臭椿、碧桃等
灌木树种:刺柏、紫薇、郁李、绣线菊、山樱、山桃、杏、丁香、石榴、腊梅、荆条。
藤本植物:爬山虎、地锦、紫藤、凌霄、扶芳藤、葡萄、金银花、络石。
地被:地肤、常春藤、枸杞、藤本月季、铺地柏、连翘、迎春。
花卉:夹竹桃、月季、蔷薇、黄刺梅、珍珠梅、美女樱、玉簪、醉鱼草、鸡冠花、大丽花、蜀葵、紫茉莉、牵牛花、田旋花等
蔬菜作物:玉米、小麦、葱、蒜、韭菜、芫荽、南瓜、丝瓜、黄瓜、冬瓜、油菜、谷子等
第八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一、巩义市客源市场
巩义市旅游业发展:以工业著称的巩义市斥资10亿元,重金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使这一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成为巩义经济社会发展中又一亮丽的风景线,2007年以巩义市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导,全年共接待游客达到147.6万人次,旅游收入与去年先比分别提高了31.8%和38.5%,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将军寨风景区海拔不到1000米,极适宜人们攀爬,作为巩义市的郊野公园,预计会迎来的新的旅游热潮,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观赏、游览。
二、郑州市客源市场
浮戏山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正处于建设发展中。
该风景名胜区主景区“溶洞景区”、老庙景区、小龙池景区已开发,将军寨景区作为浮戏山风景区极具特色的景区,客源市场广阔。
景区距离郑州有40公里,在中原旅游区群内正居其中,将其定位为“郑州市的后花园”,可供郑州市民周末一日游,为人们提供一个度假、休闲、健身的场所。
回归大自然是很多城市中的人们的一种生活的渴求,放松身心,进入一个浑然天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