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旋布洛芬缓释栓的研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旋布洛芬缓释栓的研制
邹尚荣;谢斌
【摘要】目的筛选右旋布洛芬缓释栓的最佳处方.方法用HPLC法测定右旋布洛
芬缓释栓中右旋布洛芬的含量,采用正交设计,考察不同处方在1,3,6和8 h的体外
累积释放度,根据测得的数据设计最佳处方.结果在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采用
转篮法,转速为50 r·min-1条件下,最佳处方组成:以PEG4000为基质,HPMC K4M 用量为8.0%,硬脂酸用量为1.0%.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制剂制备工艺可行.
【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
【年(卷),期】2009(024)004
【总页数】4页(P287-290)
【关键词】正交设计;右旋布洛芬;缓释栓
【作者】邹尚荣;谢斌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510060;湖北丝宝药业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4
布洛芬是有效的PG合成酶抑制剂,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
布洛芬有左旋体、右旋体之分。
有关研究[1,2]表明,布洛芬的药理活性主要来自其右旋体,即右旋布洛芬(dexibuprofen),右旋布洛芬与等剂量布洛芬消旋体相比具有更高的疗效,较小剂量即可达到治疗作用,在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经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笔者未见有右旋布洛芬缓释栓处方筛选的研究报道。
1.1 仪器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690 Separations Module,Waters 486 Tunable Absorbance Detector)及Empower Pro色谱工作站;ODS-C18
色谱柱(Hypersil ODS 25 μm,200 mm×4.6 mm,5μm);ZRS型智能溶出度试验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1.2 试药右旋布洛芬对照品(苏州第四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0401,纯度99.6%);右旋布洛芬原料药(苏州第四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D512003,纯度≥99%);右
旋布洛芬缓释栓(自制,规格100 mg)。
PEG系列产品(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
剂有限公司);HPMC K4M(美国DOW公司);硬脂酸(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
2.1 检测波长的确定用甲醇将右旋布洛芬对照品配制成100 mg·L-1的溶液,用PDA检测器于200~400 nm范围内扫描,发现在220和264 nm处有吸收。
依法对与右旋布洛芬对照品浓度相当的辅料溶液扫描,未见有吸收峰。
与220 nm
相比,检测波长为264 nm时杂质干扰较少。
2.2 色谱条件色谱柱:ODS-C18色谱柱(Hypersil ODS 25 μm,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pH2.5,53∶47);检测波长:264 nm;柱温:室温;流速:1 mL·min-1。
理论板数按右旋布洛芬峰
计算不低于3 000。
2.3 样品溶液的处理
2.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右旋布洛芬对照品适量,用流动相溶解,稀释,制成0.1 g·L-1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3.2 空白辅料溶液的制备根据右旋布洛芬缓释栓的处方,按主药与辅料所占的百分比,称取与主药相当的辅料,用流动相溶解,过滤,稀释,制备空白辅料的供试品溶液。
2.4 线性范围考察与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右旋布洛芬对照品20.00 mg,置于
100 mL量瓶中,加50 mL流动相溶解,振摇30 min,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后作为储备液。
精密量取储备液0.5,1.0,2.0,4.0,8.0和16.0 mL分别置于25 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另精密量取储备液5 mL置10 mL
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并定容至10 mL,共得到7个不同浓度的检测样品(4×10-3,8×10-3,16×10-3,32×10-3,64×10-3,100×10-3和128×10-3g·L-1)。
分别取上述溶液150 μL置进样盘中,设置进样体积为20 μL,按右旋布洛芬色谱条件检测,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其峰面积分别为3 464,6 939,13 374,26 999,53 298,83 156和106 534。
由溶液质量浓度(C)对峰面积(A)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A=830 176C+220.3,r=1。
结果表明,在4×10-3~128×10-
3g·L-1范围内,本法的线性关系好。
2.5 精密度试验将2.
3.1项下含量测定用对照品溶液稀释至50×10-3g·L-1,连续
进样6次,每次20 μL,其峰面积分别为40 114,40 328,40 540,40 312,
40 043和40 366。
考察6次进样的精密度,RSD为0.45%,表明本法进样重现
性好。
2.6 溶液稳定性试验将2.
3.1项下含量测定用对照品溶液稀释至50×10-3g·L-1,
分别在0,3,6,12,24和36 h进样20 μL,其峰面积分别为39 852,40 491,40 402,40 223,40 233和40 316, RSD为0.80%。
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
在36 h内基本稳定,RSD值较小。
2.7 回收率试验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精密称取右旋布洛芬原料药3份,按
处方量加入辅料,置于50 mL量瓶中,分别加入25 mL流动相溶解,并用流动相稀释并定容至刻度。
分别取上述溶液各1 mL,置于1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
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照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上述3份供试品的
右旋布洛芬含量,每份供试品溶液连续测定3次。
测定结果代入标准曲线回归方
程计算,由此考察方法的回收率。
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为
0.48%(n=9),表明本法测定右旋布洛芬的含量准确性较高,见表1。
2.8 含量测定取本品10粒,精密称定,切碎,精密称取适量(约含右旋布洛芬0.1
g),置于10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50 mL,振摇30 min,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
精密移取上述溶液1 mL,置于1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进样20 μL,按右旋布洛芬色谱条件检测,记录色谱图,计算右旋布洛芬的含量。
3.1 确定因素与水平预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右旋布洛芬缓释栓的主要因素为硬脂
酸的用量(A)和HPMC K4M的用量(B)。
对A和B 2个因素各取3个不同水平,见表2。
在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采用转篮法和50 r· min-1的转速条件下,以1 h累积释放度(Q1),3 h累积释放度(Q3),6 h累积释放度(Q6)以及8 h积累释
放度(Q8作为考察指标。
以正交表L9(34)设定9个处方进行实验,测定各处方的
累积释放度,结果见表3、表4和表5。
3.2 正交试验 Q1,Q3,Q6和Q8分别为自制的右旋布洛芬缓释栓在1,3,6和
8 h的累积释放度,K为综合评分[3](K=Q8-[(Q1-20)2+(Q3-50)2+(Q6-
80)2]1/2),K1,K2和K3分别为1,2和3水平的综合评分值,R为水平间的极差。
通过比较不同因素的方差绝对值,我们发现,影响右旋布洛芬缓释栓缓释效果的因素主次关系为:A>B,这与极差R值判断是一致的。
由K值的大小可知,最佳处
方为:A2B3,即采用PEG4000作为右旋布洛芬缓释栓的基质,硬脂酸的用量为1.0%,HPMC K4M的用量为8%。
3.3 处方右旋布洛芬10 g,PEG4000 217.5 g,硬脂酸2.5 g,HPMC K4M 20.0 g,制备100粒。
3.4 制备按处方比例称取PEG4000、硬脂酸、HPMC K4M适量置烧杯中,于水
浴上加热,搅拌使全熔并分散均匀;称取右旋布洛芬粉末适量,加入熔化的基质中,
不断搅拌使药物均匀分散,待此混合物呈黏稠状态时,灌入栓剂模型内,冷却凝固后削去模口上溢出部分,脱模,得到完整的含药栓。
3.5 置换价的测定
3.5.1 空白栓的制备按3.4项下的制备方法,制备空白栓约10枚,称质量,每枚
空白栓的平均质量(G)为2.520 3 g。
3.5.2 含药栓的制备按3.4项下的制备方法,制备含药栓数枚,称质量,每枚含药栓的平均质量(M)为2.490 8 g,其含药量W=M·X%,其中,X%为含药百分量。
3.5.3 置换价的计算将上述得到的G,M和W代入公式f=W/〔G-(M-W)〕中,可求得处方中右旋布洛芬的置换价为0.772 2。
3.5.4 释放曲线拟合及参数的求算将右旋布洛芬缓释栓累积释放百分量-时间数据
分别按零级动力学方程、一级动力学方程及Higuchi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见表6。
结果发现,零级动力学方程的相关系数较小,一级动力学和Higuchi方程的相关
系数较高,特别是与Higuchi方程拟合程度最高。
这表明右旋布洛芬缓释栓在释
放介质中,1~8 h内右旋布洛芬缓释栓的平均累积释放度与溶出时间的平方根成
线性关系,符合Higuchi方程,这与Higuchi等研究骨架型缓释片的释药规律符
合Higuchi方程的结论一致。
①右旋布洛芬缓释栓在不同时间点的体外释放度标准的制定,我们参考了美国酮洛芬缓释栓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法[4,5]及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布洛芬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标准,即在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采用转篮法和50 r·min-1的转速条件下,使得右旋布洛芬缓释栓在1,3,6和8 h的释放量分别为15%~35%,35%~70%,65%~95%和80%以上。
②我们曾尝试过很多单一的骨架材料,如硬脂酸、甲基纤维素、卡波姆、壳聚糖、各种型号的羟丙甲基纤维素以及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等材料,在处方中无论其占有多大的比例,均不能制备出体外释放度合格的产品,因此,我们选择了混合
骨架,即水溶性骨架材料与脂溶性骨架材料按一定配比使用。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将脂溶性骨架材料硬脂酸与水溶性骨架材料甲基纤维素(黏度100 000 mPa·s)按一定配比也可制备出体外释放度合格的产品,这表明采用混合骨架材料是制备右旋布洛芬缓释栓的核心技术要点。
③我们曾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EG、硬脂酸、HPMC K4M及熔化温度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计3个不同的用量做4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得到的最佳处方为:以PEG4000为基质,硬脂酸的用量为1.2%,HPMC K4M的用量为9%,熔化温度为70 ℃。
而本实验以PEG4000为基质,熔化温度固定在60 ℃不变,其最佳处方为:硬脂酸的用量为1.0%,HPMC K4M的用量为8%。
结果表明,缓释栓制备的熔化温度从70 ℃降低至60 ℃,硬脂酸的用量和HPMC K4M的用量均有所下降,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但影响右旋布洛芬缓释栓缓释效果的因素主次关系仍然未变,仍为硬脂酸大于HPMC K4M。
最重要的是,在生产栓剂的工业化大生产时,熔化温度一般控制在48~60 ℃,因此,熔化温度从70 ℃降低至60 ℃在工业化生产方面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关文献】
[1] Gong AS,Xu JH,Zhang YF,et al. Evaluation of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dexibuprofen modified-release capsules in Beagle dog[J]. Journal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2004,21(3):173-176.
[2] Xiao FQ,Liu XT. Preparation of Dexibuprofen[J]. Chin J of Pharm, 2000,31(11):486.
[3] Zeng HX,Pan WS,Chen JM,et al. Preparation and release of sustained release famotidine tablet[J]. Chin Pharm J,1997,32(4):213.
[4] Dilek Ermis,Nilufer Tarimci. Ketoprofen sustained-release suppositories containing hydroxypropylmethylcellulose phathalate in polyethylene glycol ba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1995,113:65-71.
[5] Dilek Ermis,Nilufer Tarimci. Sustained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and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ketoprofen sustained release suppositories using chitosa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1997,147: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