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剂生产工艺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南藏药制药
标准系----产品工艺规程
1 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规程规定了洁白丸生产工艺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洁白丸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2 引用标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年版)
《中华人民国药典》(201年版)
3 术语和定义
本规程不涉及术语和定义。
4 产品概述
4.1 产品名称
HC·ZY---BZX·E01 第2页共19页4.1.1 通用名洁白丸
4.1.2 汉语拼音Jiebai Wan
4.2 剂型水蜜丸
4.3 处方依据、批准文号、处方
4.3.1 处方依据
《中华人民国药典》一部546页
4.3.2 批准文号XXXX
HC·ZY---BZX·E01 第3页共19页
4.3.4 产品工艺流程图(见附录A)
5 生产工艺
5.1 药材前处理
5.1.1 领料
a)领料数量依据批生产指令单的数量。
b)领料时凭有审核签字的领料单领料。
5.1.2 原药材炮制
a) 诃子:经挑拣,除去杂质,洗净,制成适宜的粗粒,干燥,置净料袋,
称重封口,每袋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b) 翼首草: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袋附状态标
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C) 南寒水石:经挑拣,除去杂质,煅,干燥,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
袋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d) 五灵脂:经挑拣,除去杂质,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袋附状态标识后
入中间站存放。
e) 土木香:经挑拣,除去杂质,洗净,低温干燥,净料袋,称重封口,
每袋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f) 石榴子:经挑拣,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袋
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g) 木瓜:经挑拣,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袋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HC·ZY---BZX·E01 第4页共19页
h) 沉香:经挑拣,除去杂质,洗净,低温干燥,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
袋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i)丁香:经挑拣,除去杂质,洗净,低温干燥,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袋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j) 石灰华:经挑拣,除去杂质,干燥,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袋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k)红花:经挑拣,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袋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l) 肉豆蔻:经挑拣,除去杂质,洗净,低温干燥,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袋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m) 草豆蔻:经挑拣,除去杂质,地温干燥,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袋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n) 草果仁:经挑拣,除去杂质,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袋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5.1.3 如果原料为投料所对应品种的合格饮片,可依据批生产指令单的投料
数量直接领取原料。
5.1.4 质量控制
a)所有前处理的药材必须经质保部检验并有合格检验报告单,领料单(工艺联)附药材处理的批生产记录。
b)药材处理过程中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c)每一药材应单独处理。
d)剔除的杂质、非药用部分与药材要严格区分,并挂状态标识。
e)药材清洗使用饮用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它药材。
f)洗后的药材及切制或炮制品如需干燥,需置烘箱,不得露天干燥。
g)各工序依据生产操作次序及时做生产记录,记录有原药材挑拣生产记录、原药材清洗生产记录、中药材饮片干燥生产记录、原药材切制生
产记录、饮片炮炙生产记录。
h)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置专用净料袋中,封口,每件挂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
i)洗药:洗药后药材应无泥沙,出水颜色用目测应与进水的颜色无明显差异(除药材本身带有的颜色外)。
j)润药:润药所加水量以药透水尽为宜。
k)药材的干燥温度: ≤80℃,含有挥发性物质的药材干燥温度:≤60℃。
l)质量控制指标:
W1+W2+W3
药材挑拣平衡收率=×100%
W
W1挑拣后净药材量W2剔除杂质量W3工艺损耗W领料量
控制值:95~102%
5.2 净料配料
5.2.1依据生产指令各净料的数量和批次, 填写领料单并签字,于中间站领取
各药材的净料,核对品名、批次、数量、合格状态标识。
5.2.2 及时准确填写净料配料生产记录及相关记录,领料单工艺联附记录。
5.3 提取、浓缩
5.3.1 操作过程:
将五灵脂净料267.0k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煎煮3小时;
第二次4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
1.30(80~85℃)的稠膏,装入密闭洁净的容器,称重,挂状态标志,请
验
5.3.2 质量监控
a) 质量监控点
b)控制指标
浸膏出膏率≥30%
出膏量
出膏率=×100%
投入药材量
c)浸膏存放条件、期限:置洁净专用浸膏桶,挂状态标志,放入浸膏
暂存室:期限为≤2个月。
HC·ZY---BZX·E01 第7页共19页d)生产记录:及时准确填写提取生产记录(水提)和中药材干燥记录及
相关记录。
e)浸膏应符合产品控质量标准。
5.4 灭菌、粉碎、筛粉
5.4.1 将净药材诃子,翼首草等十三味药材混合后于0.13~0.15MPa、
121℃灭菌20分钟,80℃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请验。
5.4.2 质量监控
a)质量监控点:
b)质量控制指标
W1+W2+W3
平衡收率=×100%
W
W1筛粉后数量W2余料量(粗粉量)W3工艺损耗W粉碎领料量
控制值:95~100%
HC·ZY---BZX·E01 第8页共19页c)细粉存放条件、期限:置洁净容器,挂状态标志,入细粉暂存室暂存,期限为≤3个月。
d)生产记录:及时准确填写原药材灭菌生产记录、干燥生产记录、原药材粉碎、筛粉生产记录及相关生产记录。
e)细粉应符合产品控质量标准。
5.5 制软材
5.5.1 依据指令领取细粉、浸膏,分别核对品名、批次、数量、合格状态标识。
5.5.2 配比比例
浸膏:细粉:炼蜜:纯化水=1:1.4:纯化水适量
5.5.3 操作过程:依据细粉数量,计算分次配制数量,每次配制数量以40.0
㎏~60.0㎏细粉为宜。
每次将已分量的细粉与浸膏依次加入槽形混合
机混合15分钟,加入炼药机中炼制1~2遍,置洁净容器,加盖,称
重计量,挂状态标识,移交制丸。
5.5.4 质量监控
a)质量监控点:
b)质量控制指标
软材总量+工艺损耗
平衡收率= ×100%
浸膏+细粉+水
控制值:95~100%
c)软材存放条件、期限:置洁净容器,挂状态标志,转入制丸工序,存放期限≤24小时。
d)生产记录:及时准确填写制软材炼药生产记录及相关记录。
5.6 制丸
5.6.1 备料
a)软材:从制软材工序领取软材,核对品名、批次、数量、状态标识。
b)隔离粉:药材细粉。
每100万丸湿丸,用隔离粉约12.0kg。
5.6.2 技术参数
a)刀轮:Φ6.0,铜套:Φ5.8
b)湿丸控制规格:2.50~2.60g/10丸
c)调机正常后,丸重每10分钟监控一次
d)每烘盘装入湿丸量:约2.0kg
5.6.3 操作过程:将软材加入制丸机,按技术参数制成湿丸,药头及时回机,
湿丸置洁净的烘盘中,每烘车架挂生产过程运行标识,转至烘药间晾丸。
5.6.4 质量监控
b) 物料控制指标药头量≤0.5~1%
c) 生产记录:及时准确填写制丸生产记录及相关记录。
5.7 干燥
5.7.1 核对烘药间烘车架上的生产过程运行标识,确定湿丸已晾至4~6小时。
5.7.2 技术参数
a)干燥温度:设置在50℃烘1小时后,于60±5℃烘干。
b)干燥时间:共约30小时。
5.7.3 操作过程:将烘车推入烘箱,先设置烘箱温度50℃,至烘箱温度上升至
50℃后烘1小时,然后温度以每小时10℃递增,设置温度在65℃,在
60℃±5℃干燥,每3小时倒盘一次,持续干燥约30小时,出烘箱晾
至室温,筛去隔离粉,收药称量,挂状态标识,请验。
5.7.4 质量监控
a)质量监控点
b)基丸存放条件、期限:
基丸装入洁净容器,挂状态标识,置基丸暂存室,期限≤6个月。
c)生产记录:及时准确填写烘药生产记录及相关记录。
d)基丸应符合产品控质量标准。
5.8 打光
5.8.1 备料
a)基丸:领取基丸,核对品名、批次、数量、合格状态标识。
b) 滑石粉、乙醇、蜡粉、活性炭:依据基丸数量领取辅料,分别核对品
名、批次、数量、合格状态标志。
注:乙醇的配制(见附录B)
5.8.2 技术参数
a)每锅基丸装量:45~60㎏
b)每锅辅料用量:活性炭≤0.8kg、95%乙醇≤1.0kg、蜡粉≤50g。
5.8.3 操作过程:依据基丸的总数量,按每锅投入基丸45~60㎏将基丸分锅
分量,按分量加入糖衣锅,转动,第一次加30%乙醇1000~1800ml,搅
拌均匀,撒入0.6~0.8㎏的活性炭,转动至丸面干燥,第二次加45%
乙醇700—800ml,搅拌均匀,撒入0.2~0.3㎏的活性炭,转至丸面微
潮时,撒入30~50g的蜡粉,转动至光亮出锅,上烘架晾置,每烘架
挂状态标识。
5.8.4 质量监控
a)质量监控点:
b)光丸存放条件、期限:
光丸在晾丸室晾置于烘架上,晾丸室在晾置前用紫外灯消毒30分钟,
严格监控晾丸室的温湿度,期限≤24小时。
c)生产记录:及时准确填写选丸生产记录及相关记录。
5.9 选丸
5.9.1领取已晾置的光丸,核对生产过程运行标识,进行选丸,筛选出的合格
光丸,装入洁净的容器中,称量,挂状态标识,置中间站,请验。
选
出的畸形丸,置洁净的容器,称量,挂状态标识,送至余料暂存室。
5.9.2 质量监控
a)质量监控点
b)成品存放条件、期限:
光丸装入洁净容器,挂状态标识,暂存于中间站,期限≤6个月。
c)光丸应符合洁白丸产品控质量标准。
5.10 包装
5.10.1 备料
1) 光丸:依据包装指令,领取光丸、核对品名、批次、数量、合格状态
标志。
2) 包装材料:依据批包装指令开具领料单,领取220mmPVC,铝箔,核
对品名、规格、数量、合格状态标识。
5.10.2 操作过程:通过铝塑包装机包装,每板装24粒,要求装量准确,铝塑
板封口严密,拓印产品批号、有效期至准确、清晰、端正。
(包装流程见附录C)
5.10.3 质量监控
a)质量监控点
b)包半成品存放条件、期限
包半成品装入周转筐置包暂存间,期限≤6个月。
c)物料控制指标
PVC,铝箔的损耗控制在20%以。
d)生产记录:及时做包装生产记录及相关记录。
e)包材平衡收率
使用数量+操残数量
包材平衡收率= ×100%
领用数量
控制值:80~105%
5.11 外包装
5.11.1 备料
1) 包半成品:依据外包装指令,领取包装半成品、核对品名、批次、数
量、状态标志。
2) 包装材料:依据外包装指令开具领料单,领取包材,核对品名、规格、
数量、合格状态标识。
5.11.2 依据外包指令的要求,盒子、大箱印制“三号”,说明书进行对折,并将
包材计数发放至外包现场。
5.11.3 将对折的说明书每10分为1叠,每小盒分装24粒/板药(48粒/盒药)、
(60粒/瓶)1说明书,盒子封口后开口处的中间位置贴1封口签,(包
装流程见附录C)。
5.11.4 质量监控
a)质量监控点
b)成品存放条件、期限
成品入成品库储存,储存期限≤36个月。
c)物料控制指标
小盒的损耗控制在1‰以,说明书的损耗控制在1‰以,封口签的损耗控制在2‰以。
(质残部分另计)
d)生产记录:及时准确做印外包装生产记录及相关记录。
e)成品应符合产品控质量标准。
f)包材平衡收率
使用数量+操残数量
药盒、说明书平衡收率= ×100%
领用数量
控制值:95~105%
6 工艺卫生:按工艺卫生管理程序执行。
7 生产操作:按各岗位及设备标准操作规程执行。
8 生产清洁:按各岗位及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执行。
9 质量标准
9.1 辅料质量标准:按辅料控质量标准执行。
9.2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按包装材料控质量标准执行。
9.3 中间体质量标准:按产品中间体控质量标准执行。
9.4 成品质量标准:按洁白丸成品控质量标准执行。
10 附录
10.1 工艺流程图(见附录A)
10.2 乙醇的配制(见附录B)
10.3 包装流程(见附录C)
附录A
附录B 乙醇的配制
取95%乙醇置洁净塑料容器中,用纯化水稀释,通过酒精计测量,配
制成所需浓度的乙醇,加盖,挂状态标识。
质量监控:
附录C 包装流程
药丸
压板(拓印:产品批号
有效期至)
装小盒(拓印:生产日期
(置1说明书、贴封口签)产品批号
有效期至)
装大箱(拓印:生产日期
(每箱1装箱单)产品批号
有效期至)
封箱
打包
入库
请验
注:(0.2g/粒;24粒/板/盒;48粒/盒;300盒/箱);(60粒/瓶/盒; 400盒/箱)
注:(1)小盒上开口处贴一封口签。
(2)箱上下各放一垫板。
(3)箱外上下开口处各封一道胶带、打两道打包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