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指处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之间,中央银行在一定的时期内和某种特殊的经济状况下,能够以一定的精度达到的目标。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是保证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环节。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 可控性。
是指中央银行能按政策意图对它进行有效的控制。
通常,可控性好的政策工具,其效果也较好。
2. 可观测性。
是指中央银行能够从这项指标的变化中观测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政策效果。
3. 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
是指中介目标和所调控的最终目标之间必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相关性越强,货币政策效果一般也越好。
4. 抗干扰性。
是指货币政策工具能抵制来自其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确保货币政策能按既定意图实施。
5. 可变性。
是指货币政策工具能随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目前被广泛选作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基本上是货币供应量、利率、准备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