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五龙宫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2020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寨游览区规划设置帐篷营地。
2021/5/27
23
n 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图
2021/5/27
24
n 对《总体规划(修编)》的深化调整
1、提出“一轴三区” 的空间结构。 2、深化保护措施。 3、完善服务接待设施体系。 4、完善道路交通体系。
2021/5/27
25
1、提出“一轴三区” 的空间结构。 2、深化保护措施。 3、完善服务接待设施体系。 4、完善道路交通体系。
远期开发时设立五龙服务点, 并根据旅游发展情况需要,届时可
发展形成服务中心。
以五龙宫为核心,带动周边景点 建设;采用多种灵活、体量小的交通 方式和南岩景区相连接,打通和盘活 武当山风景区的西环线。
鲁家寨武当山林场依托,发展森 林生态旅游,提供与森林生态相匹配 的一系列户外游憩活动和体验,如登 山、健行、养生、科普、野营等现代 休闲活动。提供生态型接待设施。
技术规范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86-2025)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2009年通过部级联席会议
)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
规章
湖北省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2008年修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5]23号
2、各种历史遗存各部分应严格按照原有施工 工艺和原有材料精心维护。地面建筑已经全部被毁 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
3、对内的文物古迹进行普查分类、登记,根 据国家有关法规,按不同类别及等级,进行保护管 理。对古建筑及遗址及时维修、保护;对遗址要立 牌、划定保护范围。要有专人负责保护,专款用于 维护、维修。
)等文件
2021/5/27
9
第二部分 综合分析篇
2021/5/27
10
现状概况
n 功能定位
项目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1986-2025)
(修编) 》(2006-2020)
对五龙景 区范围的 划分
对景 区相 关要 求
作为野趣以及进行科学研究 考察等的游览专区。
目前尚无条件对外开发,作 为远期(2001-2025年)开发区域。
2、已通过专项论证的五龙宫至南岩景区的索道。 3、在进行充分专项论证的基础上,修建《总体规划修编(2003版)》中规划的由隐仙岩-五龙宫 村椴树垭-冯家院-青羊桥-七星树下东螃蟹夹子河崖谷-南岩的观光道。 4、依据《总体规划修编(2003版)》修整附马桥以南直达南岩的游览步道。
2、限建区
生态敏感性较低,外界的开发建 设活动对它的影响较弱,适宜小规模 的利用开发。
3、适建区
环境对人工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 力强,自动恢复快,可进行适度开发 建设。
土地适应性评价图
2021/5/27
18
l 建设用地选择
袁家院
林场窑上
余家窝子
偃塘 自然庵
2021/5/27
建设用地选择意向
19
第三部分 总体布局篇
2、由面到点
风景资源等级一览表 风景资源评价等级图
2021/5/27
16
土地适应性评价
l 评价体系
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地形因子
土地利用类型






农用地
未利用地






建设用地 历其 史它 文建 化设 用用 地地
2021/5/27
17
l 评价结果
l 土地发展策略
1、禁建区
对风景区的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 生态服务功能,完全不适宜开发建设, 是重点保护区域。
3、服务设施选址利用搬迁居民点的基址。
《总体规划 (修编)》旅游设 施配置及基础工程 规划图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图
2021/5/27
35
n 服务设施布置及风貌控制
2021/5/27
36
n 服务设施布置及风貌控制
2021/5/27
37
1、提出“一轴三区” 的空间结构。 2、深化保护措施。 3、完善服务设施接待设施体系。 4、完善道路交通体系。
现状概况
自非然物风质隐景文仙资 化岩源遗明、产代五就龙被顶誉、为华“阳拥岩殿、千灵朵应芙岩蓉、”起的圣仙台境、。七景星区峰内等有众五多龙景宫点、。仁以威遗观迹、 遗址历、史岩悠庙久、的古道神教文道化为主要特色。
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民俗文化
道教文化
武当武术 武当道乐 武当道医 。。。
五龙古宫树村、鲁家寨村的民间故事 鲁家寨风光
2021/5/27
38
n 对《总体规划(修编)》的深化调整
1、完善对外交通联系方式。 2、完善内部游赏交通体系。调整部分机动车路, 设置停车场、换乘、 停靠点、观景平台等设施。
《总体规划(修 编)》总体布局图
《总体规划(修编)》 道路交通规划图
2021/5/27
39
n 对外交通
1、在进行充分专项论证的基础上,修建自桑树庙村—玄岳门—遇真宫—元和观—玉虚宫—蒿口 的乡村型风景旅游道路,只允许旅游车辆、自行车的通行及步行,和交通性过境干道(国道)实行彻 底功能分离。
2021/5/27
26
n 规划结构
一轴三区
2021/5/27
规划结构图
27
1、提出“一轴三区” 的空间结构。 2、深化保护措施。 3、完善服务接待设施体系。 4、完善道路交通体系。
2021/5/27
28
n 分区保护规划
人文史迹区
1、本区内的一切文物遗存、地形、植被和空 间环境都必须按国家《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 规采取措施、妥善进行严格保护。严格保持周边环 境的历史延续性,保持原始风貌。
1、对《总体规划(修编)》中较为分散的旅游 服务设施布局做适当集中调整,取消其确定 的房车营地。综合多方因素,将总体规划( 修编)》中所确定的1550张床位核减为850 个床位,集中安置于林场窑上区域,形成大 集中小分散的模式。
2、分为旅游村-旅游点-服务部三个级别。从北到 南服务设施规模逐渐减小。
2021/5/27
4
规划范围
2021/5/27
5
规划范围
2021/5/27
6
技术思路
宏观层次—— 景区特色、发展目标、 定位、性质
中观层次—— 游线组织、服务接待 设施布局、道路交通布 局、指标控制、保护分 类等
微观层次—— 具体地块
2021/5/27
7
规划目的
科学规划,合理确定《总体规划修编(2003版)》中规划的基础 设施、旅游设施、文化设施等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
Ø 服务设施 突出差异,彰显特色,在品质上向中、高端适当延伸。
2021/5/27
21
n 发展目标
将五龙宫景区建设成为展示和弘扬中国道教文化并代表国 内世界遗产地先进管理建设水平的景区。
在严格保护景区风景资源的前提下,展现“武当十最”, 形成多层次的游赏格局。
n 景区性质
五龙宫景区作为武当山风景名胜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以道教文化为核心,以人文与自然高度统一的环境、历 史悠久的古建筑群遗址为主要景观特色,以观光游览、文 化探源、休闲体验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综合型景区。
预测得出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武当山风景区旅游人数 分别为165万人次和535万人次。
随着景区建设的不断完善,规划期末(2020年)景区 将承担风景区45%左右的游客,游人量约为240万人。
综合多种因素,测算日最高峰游人量为7400人。(其他规模预测的 依据)
2021/5/27
34
n 布局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 五龙宫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0-2020年)
2021/5/27
1
第一部分 背景篇
2021/5/27
2
研究背景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2021/5/27
3
研究背景
p 五龙宫景区的对外开放提上日程。
p 如何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性破坏” 和“破坏性建设”,实 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最佳关系、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禁止在保护范围内开山取石、捕猎野生动 物、擅伐林木等破坏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5、在建设与游赏活动中,除必要的步行游览 和安全防护设施外,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设施。
6、严格限制社会机动交通车辆进入,严禁任 何不利于保护的因素进入。
7、按照环境容量,合理控制游人规模和游人 活动范围。
8、拆迁古迹遗址上及史迹区内的民宅。
《总体规划 (修编)》管理分 区规划图
保护分区规划图
2021/5/27
29
特殊自然区
1、严格执行封山育林各项措施,保护现有的生态 系统、景观风貌、空间环境、动物栖息地。
2、只允许步行或风景区绿色巴士进入。 3、保留世代聚居的村民、村宅和生活方式。 4、允许设立少量小型旅游网点服务设施,风貌必 须和自然环境相匹配。 5、不允许增设任何大型商业建筑设施。 6、禁止增设任何违反景区规划的旅游项目。 7、避免环境改造和栽植的城市化、园林化倾向, 还原原生态环境。 8、禁止在保护范围内开山取石、捕猎野生动物、 擅伐林木等破坏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作为从山下水岸农业休闲旅游向 山上史迹旅游的过渡。
2021/5/27
11
n 在严格保护资源的前提下, 北部“服务” 依托武当山林场和鲁家寨村,设置旅 游服务基地,提供生态型接待设施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南部“游赏” 以五龙宫为核心,串联周边景点,构
建完整的游赏系统。
服务 游赏
2021/5/27
12
除一户人家自发进行旅游接待外,没有别的服务接待设施。
五龙村
鲁家寨村
2021/5/27
村庄分布图
14
风景资源评价
1、整合景点 将景点由34处调整为31处。
合并——日池、月池合并到五龙宫 减少——凝虚观(规划范围外 )
五龙岩(灵应岩) 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点一览表
2021/5/27
风景资源分布图
15
4、结合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建设,进 行生态培育,强化和保护生态区域特征。
2021/5/27
30
n 核心区边界定位
2021/5Βιβλιοθήκη 27311、提出“一轴三区” 的空间结构。 2、深化保护措施。 3、完善服务接待设施体系。 4、完善道路交通体系。
2021/5/27
32
l 对《总体规划(修编)》的深化调整
2021/5/27
22
总体布局
为“规旅划游风将村景五、龙旅资宫游源景点区、类的服型旅务游部、”服三务个设级施别配。置设分 立蒿口入景口点服务属区性(景、区外)、袁家院VIP入口 服垭务、区余、家景林窝点场子窑、分上混布服账务坡、区、吴3个家旅院游、村自。然设庵置、虎偃山 塘、八步游坎赏等7体处旅系游、点;结合景点和游线需要 设等服重务要部景道,点路五设龙置交宫服通、务五部组龙,织池步、行、仁游威览观路、每八隔步10坎00 米设置服旅务游部。服未务来视设自施助游和的布情况局,在鲁家
1、游人量预测和环境容量。 2、局部调整旅游服务设施布局,深化完善旅 游服务设施体系。 3、景观风貌控制。
《总体规划(修 编)》总体布局图
《总体规划(修编)》旅游设施 配置及基础工程规划图
2021/5/27
33
n 游人量预测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 》 以2004年武当山风景区接待游人数66.28万人次为基数,
2021/5/27
20
n 发展对策
整体联动,差异发展,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Ø 游线组织 通过多种交通联系与其他景区贯通,大区域成环。 景区内形成“游览环线”,避免回头路。
Ø 景点保护与建设 突出“遗址观赏”的特殊品味和价值,体现原生态和原真性。
Ø 游览内容 除体验原生态和原真性外,依托现有资源,适当增加其他体验和休闲内容。
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有效控制用地规模,明确建设用地范围和 规划设计条件。
严格保护、永续利用五龙宫景区内的风景名胜资源。
n 规划原则
l 保护优先原则 l 可操作性原则 l 综合协调原则 l 前瞻性原则
2021/5/27
8
规划依据
法律法规
《风景名胜区条例》 《城乡规划法》 《环境保护法》 《文物保护法》 《消防法》等
民歌
古老的民俗文化 真武大帝
姚简祈雨
系马峰
回心石
五龙顶
五龙池
民间祈雨
五龙顶 2021/5/27
。。。
五龙池
山景风光
父母桥河 13
现状概况
p p 道村路庄交通 1p、旅服游务公景接路区待已现经有设竣行施工政,村目2个前,唯分一别一为条武对当外山相林接场并(贯鲁穿家景寨区村的)机、动车路。
2、缺五少龙与村其。他武景当区山快林捷场的以联场系带方村式,。有七个村民小组,650人;五 3、古龙神村道有局2部个受村到民破小坏组,,步19行5人游。览不成体系。
《总体规划 (修编)》管理分 区规划图
保护分区规划图
特殊生态游憩区
1、本区可进行适度的开发利用,安排各种 游览观赏项目。安排适量的旅游服务设施,注意 其造型、体量、色彩要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建 筑以1-2层为主。建设项目必须严格通过环评。
2、分级调控游人规模、机动交通并分级限 制居民活动的进入。
3、规划中保留的乡村聚落应控制村民的发 展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