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telnet协议来收发邮件(SMTP和POP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邮件传输协议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定义了邮件客户端软件与SMTP服务器之间,以及两台SMTP服务器间的通信规则。

SMTP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规则。

SMTP协议中一共定义了18条命令,发送一封电子邮件的过程通常只需要使用其中6条命令,表1中按照发送命令的先后顺序列出了这6条命令,并描述了其语法格式及功能说明,其中,<SP>代表空格,<CRLF>代表回车和换行。

表1
SMTP命令及格式说明
ehlo<SP><domain><CRLF> ehlo命令是SMTP邮件发送程序与SMTP邮件接收程序建立连接后必须发送
的第一条SMTP命令。

参数<domain>表示SMTP邮件发送者的主机名。

ehlo命令用于替代传统SMTP协议中的helo命令
auth<SP><para><CRLF> 如果SMTP邮件接收程序需要SMTP邮件发送程序进行认证时,它会向SMTP
邮件发送程序提示它所采用的认证方式,SMTP邮件发送程序接着应该使用这
个命令回应SMTP邮件接收程序,参数<para>表示回应的认证方式,通常是
SMTP邮件接收程序先前提示的认证方式。

mail<SP>from:<reverse-path><CRLF> 此命令用于指定邮件发送者的邮箱地址,参数<reverse-path>表示发件人的邮
箱地址。

rept<SP>to:<forword-path><CRLF> 此命令用于指定邮件接收者的邮箱地址,参数<forword-path>表示接收者的邮
箱地址。

如果邮件要发送多个接收者,那么应使用多条rept<SP>to命令来分
别指定每一个接收者的邮箱地址。

data<CRLF> 此命令用于表示SMTP邮件发送程序准备开始传送邮件内容,在这个命令后面
发送的所有数据都将被当做邮件内容,直至遇到“<CRLF>.<CRLF>”标志符,
则表示邮件内容结束。

quit<CRLF> 此命令表示要结束邮件发送过程,SMTP邮件接收程序接收到此命令后,将关
闭与SMTP邮件发送程序的网络连接。

对于SMTP邮件发送程序发送的每一条命令,SMTP邮件程序接收程序都将回应一条响应信息。

每条响应信息都以一个响应状态码开发如下所示:
250 ok
响应状态吗用于表示SMTP服务器对请求命令的处理结果和状态,它是一个三位的十进制数。

响应状态码的最高位数字代表了不同的分类,当其为2时表示命令执行成功,为5时表示命令执行失败。

为3时表示命令没有完成。

动手实践:借助telnet程序手工发送邮件
1)在sina()中申请两个电子邮件地址,笔者在使用的两个邮箱分别为jspdevelop@和
fpwjp@,第一个邮箱的登录为:javamail,读者应注册自已的电子邮箱进行实验。

2)要给某个SMTP服务器发送邮件,首先要获知该SMTP服务器的主机名,其中新浪的SMTP服务器主机名为
25。

3)当SMTP服务器要对邮件客户端软件进行用户身份验证时,邮件客户端软件需要对用户名和密码进行BASE64编
码后再传递给SMTP服务器,因此要编写一个能对用户名和密码进行BASE64编码的工具程序。

下面是用Java 语言编写的一个对用户名和密码分别进行BASE64编码的工具程序。

例:BASE64Util.java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sun.misc.BASE64Encoder;
class BASE64Uti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用户名:");
BufferedReader in=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String userName=in.readLine();
System.out.print("请输入密码:");
String password=in.readLine();
BASE64Encoder encoder=new BASE64Encoder();
System.out.println("编码后的用户名为:"+encoder.encode(userName.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编码后的密码为:"+encoder.encode(password.getBytes()));
}
}
启动windows命令行窗口,编译并运行这个Java程序,接着根据程序的提示输入已注册的sina邮箱的用户名和密码。

如图1-1所示。

图1-1
4)重新开启一个windows命令行窗口,使用telnet命令连接到sina的SMTP服务器的25号端口,即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
如下一行内容。

telnet 25
该命令的正常执行结果如图1-2所示。

图1-2
图1-2中显示的内容是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的响应信息,其中包含三部分内容,各部分的意义如下:
●220是邮件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的响应状态码,它表示邮件服务器准备就绪(service ready)。

●表示当前进行的响应的邮件服务器的主机名。

●ESMTP表示当前邮件服务器支持扩展SMTP协议。

5)SMTP发送者程序与SMTP接收者程序建立连接后,接着应该使用ehlo命令向SMTP接收程序发送问候信息。

由于当
前运行Telnet程序的计算机根本就没有在Internet上注册的主机名,所以这里随便使用一个名称(jspdevelop)来表示ehlo 命令中主机名。

发送ehlo命令后,邮件服务器返回如图1-3所示的结果。

图1-3
6)在图1-3中接着输入如下一行命令:
auth login
SMTP服务器返回如图1-4所示的响应信息。

图1-4
SMTP服务器返回的响应状态码为334,它表示SMTP服务器正在等待客户端输入认证信息。

这时将命令行窗口中,选中经过BASE64编码后得到的用户名,复制过来,然后将BASE64编码的密码复制过来,完成认证后的结果如图1-5所示。

图1-5
7)接着输入mail from命令,将邮件发送者的地址填写为在sina上注册的邮箱地址jspdevelop@,执行效果如图
1-6所示。

mail from:<jspdevelop@>
邮件服务器返回一个250的响应状态码,代表当前操作执行成功。

图1-6
注意:SMTP协议不要求SMTP邮件接收服务器对mail from命令后面输入的邮件地址进行验证,也就是说,mail from命令后面的邮件地址可以不是发件人的真实邮箱地址,而可以是其他人的邮箱地址。

8)接着输入rept to命令,将邮件接收者的地址填写收件的邮箱地址fpwjp@,执行效果如图1-7所示:
rept to:<fpwjp@>
图1-7
邮件服务器返回一个250的响应状态码,代表当前操作执行成功。

SMTP协议允许在一个连接通道中执行多条rept to 命令,每一条命令分别指定一个邮件接收者,这样就可以把一封邮件同时发送给多个发收件人。

如果图
9)接着输入data命令,表示后面将传送邮件内容。

邮件服务器返回354的响应状态码,并等待客户端输入邮件内容。


着输入邮件内容。

最后在单独的一行上输入一个“.”作为邮件内容的结束标记,如图1-8所示。

图1-8
10)接着输入quit命令,结束整个邮件的传输过程。

SMTP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quit命令后,将断开与客户端的网
络连接,Telnet程序结束运行,windows命令行窗口退回到DOS提示符状态。

11)登录到fpwjp邮件中来查看刚才发送的邮件。

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取这封邮件的效果如图1-9所示。

图1-9
第二部分POP3协议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协议定义了邮件客户端程序与POP3服务器进行通信。

POP3协议,它采用的网络监听端口号默认为110。

POP3协议共定义了12条POP3命令,邮件客户端程序通过这些命令检索和获取用户电子邮箱中的邮件信息。

表2中列举出了这12条POP3命令及其说明,其中,<SP>代表空格,<CRLF>代表回车和换行。

表2
命令及其使用格式说明
user<SP>username<CRLF> user命令是POP3客户端程序与POP3邮件服务器建立连接通常发送的第一条命
令,参数username表示收件人账户名称。

pass<SP>password<CRLF> Pass命令是在user命令成功通过后,POP3客户端程序接着发送的命令,它用于
传递账户的密码,参数password表示账户的密码。

apop<SP>name.digest<CRLF> Apop命令用于替代user和pass命令,它以MD5数字摘要的形式向POP3邮件
服务器提交账户密码。

stat<CRLF> stat命令用于查询邮箱中的统计信息,例如,邮箱中有邮件数和邮件占用的字节
大小等。

uidl<SP>msg#<CRLF> uidl命令用于查询某封邮件的唯一标志符,参数msg#表示邮件的序号,是一个1
开始编号的数字。

list<SP>[msg#]<CRLF> List命令用于列出邮箱中邮件信息,参数msg#是一个可选参数,表示邮件的序
号。

当不指定参数时,POP3服务器列出邮箱中所有的邮件信息,当指定参数
msg#时,POP3服务器只返回该号对应的邮件的信息。

rert<SP>msg#<CRLF> list命令用于获取某封邮件的内容,参数msg#表示邮件的序号。

dele<SP>msg#<CRLF> Dele命令用于在某封邮件上设置删除标记,参数msg#表示邮件的序号。

POP3
服务器执行dele命令时,只是为邮件设置了删除标记,并没有真正把邮件删除掉,
只有POP3客户端程序发出quit命令后,POP3服务器才会真正删除所有设置了
删除标记的邮件
rset<CRLF> rset命令用于清除所有邮件的删除标记
top<SP>msg#<SP>n<CRLF> Top命令用于获取某封邮件的邮件头和邮件体中前n行内容,参数msg#表示邮
件的序号,参数n表示要返回邮件的前几行内容。

使用这条命令以提高Web Mail
系统(通过Web站点上收发邮件)中的邮件列表显示的处理效率,因为这种情
况下不需要获取每封邮件的完整内容,而是仅仅需要获取每封邮件的邮件头信
息。

noop<CRLF> noop命令用于检测POP3客户端与POP3服务器的连接情况。

quit<CRLF> quit命令表示要结束邮件接收过程,POP3服务器接收到此命令后,将删除所有
设置了删除标记的邮件,并关闭与POP3客户端程序的网络连接。

对于POP3客户端程序发送的每一条POP3命令,POP3服务器都将回应一些响应信息。

响应信息由一行或多行文本信息组成,其中的第一行始终以“+OK”或“-ERR”开头,它们分别表示当前执行成功或执行失败。

动手实践:用telnet程序分析邮件的接收过程
(1)首先要选择一个已知用户名和密码的邮箱账户作为实验对象,并且要知道管理该邮箱账户的POP3服务器主机名。

()
(2)启动window的命令行窗口,使用telnet程序连接的110号端口,即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如下一行内容。

telnet 110
该命令的正常执地结果如图2-1所示。

图2-1
(3)在图2-2所示的窗口中接着输入user命令和邮箱账户的用户名,如图2-2所示。

uer fpwjp
(4)接着输入pass命令和邮箱账户的密码,如图2-3所示。

pass xxxx
(5)接着在图2-2所示的窗口中输入stat命令和list命令,分别查询邮箱账户中邮件的统计信息和邮件的列表信息,如图2-3所示:
图2-3
(6)接着使用retr命令读取图2-2中的list命令所返回的那些编号对应的邮件内容,例如输入retr命令并在该命令后指定数字11即可读取到第11封邮件的内容。

如图2-4所示。

retr 11
图2-4
(7)接着输入dele命令,对第11封邮件执行删除操作,如图2-5所示。

dele 11
图2-5
(8)重新输入stat和list命令,查看邮箱账户中的邮件统计信息,如图2-6所示。

图2-6
(9)接着输入rset命令,清除dele命令为邮件设置的删除标记,并重新执行stat命令,结果如图2-7所示。

(10)执行quit命令结束邮件接收过程。

POP3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quit命令后,将删除所有设置了删除标记的邮件,并断开与客户端的网络连接。

telnet程序自动结束运行,退回到windows命令行窗口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