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两种不同教育体系下的授课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澳两种不同教育体系下的授课对比
作者:张琳娜张弦波
来源:《学习导刊》2013年第10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澳两个国家的教师对同一门课程《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原理》的课程设计进行跟踪对比,从设计任务书的下达、设计的沟通过程、设计的成果进行对比,从中找出有利于更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澳、不同教育体系、课程设计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中澳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是与澳大利亚中央技术学院合作办学项目,是国内第一家建筑设计类中外合作项目。
经过几年的筹备与2012年正式启动,教学以澳大利亚中央技术学院优质课程为依托,通过三年学习成绩合格学院可取得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澳大利亚中央技术许愿各自颁发的专业毕业文凭,住宅制图员四级证书澳方颁发,取得中央技术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专科文凭后,可直升西澳洲大學环境设计、园林建筑专业,并可免修部分学分。
首届招生87人,其中自主招生占70%,普通高考招生30%,以浙江省为主要生源保证学生素质。
澳方学制设置四个学期共一年,中方学制三年,每年分上下两个学期共六个学期,2011级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原理这门课程设置在第四学期即二年级的下学期,2012级学生还未学习过。
2013年8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工学院派出三名教师和四名2012级学生前往澳洲中央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三周的学习交流。
中方2012级学生此时刚刚第二学期课程结束,此时澳方的第三学期刚刚开始,中方学生学习了两个学期的基础知识《ESP专门用途英语》《建筑设计草图》《建筑设计过程沟通》《民用建筑材料与评价》《建筑构造》《建筑测绘》《建筑CAD》《小户型住宅方案设计》等,2011级普通高考招生的学生在第四学期对应澳方的第二学期学习了《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原理》。
此次前去刚好参与了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因为笔者所承担的课程刚好为此门课程,刚刚批改完中方的传统课程设计作业,感受颇深。
课程设计第一步学生的挑选。
澳方:学生是采取自愿选择的方式,作为毕业的重要参考成绩,学生有很多种选择方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科目来做设计,此次共报名10名同学,分别由几个班的同学组成。
中方:强制性全员参与,所有的时间和工作由教师制定,学生无选择的权力。
课程设计第二步任务书的下达。
澳方:此次项目来源是西澳洲有名的一家开发商发来邮件邀请校方能组织学生提交作品,进行一次方案竞赛为自己的开发项目提供优秀作品。
项目在距离PERTH驱车5个小时的DENMARK,校方组织澳方10名学生两名教师和中方3名教师及四名学生千万项目现场进行为期六天的考察。
任务书比较简单,只是简单介绍下项目所在地及开发商的要求和服务对象,主要针对高收入的丁克一族周末休闲度假,只有一张红线图,对成
品不做要求由学生自己选择。
中方:项目来源教师自己做过的项目或者是自己编写的项目,学校教室为教学地点,任务书详细,进度计划书详细包括红线图和地形图。
课程设计第三步学生分组。
澳方:由教师组织学生匿名投票选择自己的组员,他们要选择各有所长的组员来协助自己完成最终的作业,最终由教师来协调分配组员。
因为只有红线图地形图需要自己测绘画出,所以学生必须根据每项工作来选择自己的组员,最终分为四组,每组有一名中国学生。
中方:分组有教师定或者由学生自己选择,通常情况下是由宿舍成员组成,或者是平常经常在一起玩的同学,结果就会产生好的组好差的组差。
课程设计第四步设计沟通。
澳方:每组学生到达现场测绘地形,实地考察场地周围环境。
参观当地类似休闲度假区、SPA、酒店等等项目;参观当地知名建筑师设计的绿色节能建筑了解乡土材料的应用;由当地建筑师讲解建筑理念的应用和建筑材料的选择;每天晚上则由教师来组织学生总结当天的工作及安排第二天的工作任务,学生会根据各自组的进度和组员的特长来安排设计进度;请当地的知名建筑事务所的同事来对学生进行设计的指导工作,让学生了解市场的需求;在指导学生工作期间,教师很少干涉学生的设计想法也不会刻意去引导学生应该怎么设计,不管学生设计的是否正确都会鼓励学生完成下去,结果不做特别要求。
中方:由教师画出完整的地形图发放给学生,发放设计进度表,标明哪些时间段该完成哪些任务,详细的设计任务标准,告诉学生应该选用什么建筑材料等,学生课下自行到网站或者图书馆找参考资料,上课时间辅导由教师一人完成,教师的工作量相对较大,有些组的作业可能关注度不够,最终结果大部分学生做出的设计都比较相似,上交的东西也比较完整,作业相对缺乏创造性。
课程设计第五步成果的处理。
澳方:最终的设计成果决定了学生的毕业与否,开发商会针对此次项目来选择比较中意的方案进行下去,最终完成一个项目的完整施工图绘制。
中方:课程设计仅完成方案设计即可,作为一门课程的考试结果上交,如遇不及格可补考重修。
通过不同教育体制下的中澳双方对同一门课程设计的跟踪,我们了解到澳方学生的学习渠道相对比较直观接触的信息量相对较大,自己主动参与进来,积极性较高,教师的干涉也比较少,由设计事务所的前沿设计师来指导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能比较直观的学习到先进的理论知识。
再者学校体制的设置对学生的出口要求较严,学生不能轻易蒙混过关因此在选择组员的时候避免了懒汉一组的情况出现,给学生较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学习方法我们中方的学生感受颇深,认为这样子的教学方法他们也能变得很有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王华.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TAFE项目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2]王联晓.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_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成人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