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厚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的厚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阅读之乐》里曾讲: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

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

书里有着大千世界,亦藏着人生沉浮,书里孕育着不同的灵魂,也有着生命的意义。

而这一切的探索,需要读书这艘轮渡。

要人生不错轨,唯有读书;
要人生惬意满足,还是读书;
要解码人生的内容,更需要读书。

因为,读书让人打开大脑思维,懂得明理,让人理解生命,甚至重塑人的灵魂。

01
读书不仅是开智,更为明事理
著名学者鲍鹏山讲:“我们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是冷冰冰的。


曾看过不少高学历人走向歧途的新闻,他们的智商或许被书本开发了,却忘了学习道德和良知。

他们的目光聚焦在学历的精进,却忘记了在读书中思考。

读书不仅仅是开发智力,更贵在育智慧,明事理,修己德。

《荀子·劝学》有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而有才无德之人,其误人误己误事误国。

读书不仅能使人的气质发生改变,还能培养人的精神,只因义理可以约束和熏陶身心。

一言中的,读书旨在教化人,懂得明理知耻,并约束自己的行为。

否则,读书便毫无用处。

正如张维屏言: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02
读书懂得思考,方能理解人生
不知何时起,人们已习惯于将学历与读书等同。

可高学历低配的人生、低学历高配的人生却也屡见不鲜。

读书的涵义常常被做了虚荣化的曲解。

知乎上有句话:文字能给人根本性的指导。

而读书就是为了掌握这种指导。

《颜氏家训·勉学》有言: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可有一位高考状元,却并没有因此开心明目。

姚远,出生湖北农村的他,凭着聪明努力,以状元身份被北理工录取。

而后凭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到此,如果他一直保持这种努力进取的心态,相信人生不会太差。

可是,工作中的不顺、同学在上海奋斗取得的成绩让他不平衡。

他认为自己有相同的学历,还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同样可以在十里洋场找到自己的风光。

辞职后,来到上海的他,却被现实狠狠地打了脸。

在繁华的经济中心,大把的博士、海归,骄傲如他,求职屡屡碰壁。

自恃高学历、多经验的他,忘了一句话:强中自有强中手。

到最后,他不停跳槽的履历,让他彻底沦为“被选择”的命运。

在残酷的竞争现实中,他渐渐地迷失,也彻底地放逐自己。

他通过忘记一切来逃避,最终变成一个靠拣垃圾存活的流浪汉。

这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知识要改变命运,须得学而且思,将文字变化为思想,方可行。

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否则,读书的外在幻像,则会让人心不安,身亦不安,彻底沦为读书的奴隶。

正如林语堂所言: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

03
读书铸造灵魂,锻造生命质量
《对联集锦》有联:立品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云。

修树品行应该像白玉一般高洁无瑕,读书做学问到达的层次又何止是高官厚禄。

这大概就是对现在读书最真实的灵魂拷问。

读书于我们,很多时候会被当做一种功利的谋生、谋利、出仕手段。

于是乎,我们常常陷入无聊不能自拔,我们变得像鲁迅笔下的华老栓一样麻木、冷酷,我们对生命不再敬畏,我们虚度着光阴,追逐着物欲和腐朽。

或许我们忘记了:
读书可以明白历史的厚重,读书可让内心充满温暖,读书可与伟大有趣的灵魂交谈,读书更能锻造生命的层次和质量。

而唯有如此,才赋予读书以永恒的定义。

诚如元人翁森有诗言: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这才有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

才有了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的先驱们的伟大信仰,推动了国家的解放、时代的变迁。

才有了任宵泽、魏宇杰无数莘莘学子愿奉献己身,扎根边疆,伴随社会的发展,追求精神的富足。

读书于他们不是利益,而是思想。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思想才能让内心温暖,思想才能让人活得不再彷徨,思想才能让生命产生厚度。

04
读书不仅要会读,还要读好书
书人人在读,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有的为读而生,而有的为生而读。

读书于有的人,是枷锁;而于有的人,是粮食。

书中的文字,不多读、多看勿以深刻在脑中;心不到,则勿以明其义。

故而也无法去其糟粕,吸其精华,便成了拿来主义。

于是,也无法分辨什么是好书。

文豪托尔斯泰就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一本好书,让人无论何时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

一本好书,能给人带来力量。

而读这样的书,能让我们在岑寂时得到抚慰,在顺境时懂得收敛。

读这样的书,能让我们和伟大的灵魂隔空交流,成就自己的思想。

这样我们才能读懂生命。

《培根随笔》有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使人善辩。

愿我们都能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读文字,一只看见文字背后的内容,给自己一个美好的阅读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