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大臣沈葆桢生平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大臣沈葆桢生平简介
沈葆桢,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
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
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晚清大臣沈葆桢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沈葆桢简介
沈葆桢简介中指出沈葆桢字幼丹,又名沈振宗,是中国近代史上造船事业、海军事业的奠基人。
沈葆桢1820年出生在福建福州的一个贫穷家庭,是晚清时代的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
沈葆桢简介提到他祖籍在河南,后来迁到浙江一带,雍正时期迁居到福建。
沈葆桢的父亲是一个私塾先生,母亲每天做女工补贴家用,承担了相夫教子的重任,沈葆桢的舅舅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他经常到林则徐的书房阅读,故而思想也比较先进。
道光年间,年仅十六岁的沈葆桢便考取了功名,在沈葆桢二十岁的时候,林则徐虎门销烟引发了列强采取强硬态度,鸦片战争爆发。
在林则徐和沈葆桢父母的主持下,沈葆桢和林则徐的女儿林普晴成亲。
后来沈葆桢升调监察御史一职。
沈葆桢简介上记载他在咸丰年间被重用,出任江西九江知府的职位,不久又被曾国藩派到安庆大营中。
后来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沈葆桢被派遣到台湾任命钦差大臣,主管台湾方面的海防任务,并与日本方面交涉,使日军退兵。
光绪年间沈葆桢回到朝廷,任两江总督一职,开始督办南洋水师,后来由于经费问题,率先组建了北洋水师。
1879年沈葆桢在江宁病逝,年仅五十九岁,谥号文肃,朝廷追谥沈葆桢太子太保的称号,这就是沈葆桢简介的主要内容了。
沈葆桢与林则徐
沈葆桢林则徐的关系错综复杂,沈葆桢的家族和林则徐的家族渊源颇深,沈葆桢的母亲是林则徐的妹妹,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林则徐是沈葆桢的舅舅。
沈葆桢林则徐还有一层关系,那就是他们二人的家都在福建,沈葆桢家在宫巷内,林则徐家在文藻
山,离三坊七巷都不远,彼此之间算是邻居。
沈葆桢也时常到舅舅林则徐家中的书房看书,阅览了中外名著,也会时常和林则徐交谈心中的想法。
在沈葆桢十一岁的那年,沈葆桢的父亲考中举人,赴京应试带着沈葆桢。
中途把沈葆桢留在了南京林则徐那里,自己去北京应试,就是在那一段时间,林则徐给沈葆桢和自己的女儿定了娃娃亲。
后来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因为著名的虎门销烟事件被朝廷撤职查办,也是在这个时候沈葆桢迎娶了林则徐的女儿林普晴。
当时的沈葆桢长相平平,并不出众,年幼的时候也是体弱多病,而林则徐仍将女儿嫁给他,充分说明林则徐对沈葆桢的信任、看重。
从此以后沈葆桢林则徐也变成了女婿和岳父的关系。
沈葆桢乐于求学,非常上进,他所作的诗词歌赋经常能够得到林则徐的指点,林则徐的谦虚温和也让沈葆桢敬佩不已。
两人之间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后来他们都成为民族英雄。
这便是沈葆桢林则徐之间的渊源。
沈葆桢故居
沈葆桢故居在福建福州的宫巷内,号码为二十六号。
沈葆桢故居最开始建造于明朝天启年间,在数年之间,这所宅子便多次更换主人,直到沈葆桢购买了这座大房宅,对这所房子加以修缮改造,这里便成了沈葆桢故居。
沈葆桢故居结构为木,四面都是风火墙,做工非常的精细,整体呈流线型,墙头呈翘角状,还有彩色的人像泥塑,花鸟虫鱼鸟兽各类,俗称墙头花。
沈葆桢故居的整个院落呈三进三出型,还布有三座花厅。
沈葆桢故居是一所典型的表现福州官宦人家宅邸特色的建筑。
沈葆桢故居坐北朝南,进门就有一面大屏风,两侧是耳房,绕过屏风便是天井和回廊,沈葆桢故居大厅建造的高大敞亮,是接待客人举办宴席的地方,后厅上方摆放了祖先的神龛。
西侧院和大院之间隔了一堵高墙,按照大院的格局平分了三座花厅,开辟了一座小门和大院相连接。
现在这所房子就是沈家后人的住宅,是清朝时期福州典型的有钱人家。
在1996年的时候,沈葆桢故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沈葆桢故居又成为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到了现在这所故居已成
风烛残年之势,岌岌可危。
福州市的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也将沈葆桢故居纳入保护范围,大力进行修复工作。
人们盼望着这座久远的宅子还能长久的保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