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2.3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秋) (共17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专题复习——解决问题之年龄问题 人教新课标(2014秋)(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专题复习——解决问题之年龄问题 人教新课标(2014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93d7710722192e4536f6de.png)
小升初解决问题——年龄问题【教学目的】1、形成在解题中能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掌握转化问题法,使题目更加简便。
【教学内容】知识点年龄问题是一类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它通常以和倍、差倍或和差等问题的形式出现。
有些年龄问题往往是和、差、倍数等问题的综合,需要灵活地加以解决。
解答年龄问题,要灵活运用以下三条规律:1、无论是哪一年,两人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2、随着时间的向前或向后推移,几个人的年龄总是在减少或增加相等的数量;3、随着时间的变化,两人的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4、每人每年增长1岁。
解题方法:关键是要抓住年龄差不变和每人每年长一岁的特点。
基本数量关系式: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年龄-小年龄)÷(倍数-1)几年后年龄=(大年龄-小年龄)÷(倍数-1)-小年龄(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典例精讲1】王丽9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王丽初中毕业时,妈妈比王丽大多少岁?思路分析:方法一:解答这道题,一般会想到,王丽今年9岁,再过6年6 9=15 (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是36 6=42(岁),也就是42岁,那时,妈妈比小卉大42-15=27(岁);方法一:(36 6)-(9 6)=27(岁)方法二:还可以这样想,虽然王丽和妈妈的岁数都在不断变大,但她们两人相差的岁数永远不变,今年妈妈比小卉大(36-9)岁,不管过多少年,妈妈比王丽都大这么多岁.解答:方法二:36-9=27(岁)答:王丽初中毕业时,妈妈比王丽大27岁。
小结:解决这类问题重点是要抓住年龄差不变。
【举一反三】1.李英比李明小4岁,今年他们的年龄和是爸爸年龄的一半,再过16年,他们的年龄和就等于爸爸的年龄,今年李英的年龄是多少岁?2.爷爷奶奶现在的年龄和是122岁;五年后,爷爷比奶奶大6岁.今年爷爷奶奶二人各多少岁?【典例精讲2】爸爸今年52岁,女儿今年20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思路分析:要求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首先应求出那时女儿的年龄是多少?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女儿的年龄是1倍,爸爸比女儿多5-1=4 (倍),年龄多52-20=32 (岁),对应可求出1 倍是多少,即女儿当时的年龄,进而可以求出是几年前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 第四章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共16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 第四章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2c210e74028915f814dc21b.png)
5×7=35(人)
答:男生有30人,女生有35人
• 已知比中两个量的差和比,求其它各量。
•
• 两个量的差÷比各项的差=每份数
1.己知比中量的和和比,求其它各量。 量的和÷比各项的和 = 每份数
2.已知比中一个量和比,求其它各量。 一个量÷对应的份数 = 每份数
课题:比的应用
1、师生谈话 同学你们能用“比的知识”说说我们 班男生、女生和全班人数的关系吗?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答案: 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 ) , ),
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男比女多的人数和全班人数比( )……
某校六年级有学生6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 的比是 6 :7, 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88cm,长与宽的比是7:4。长 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 面积是多少?
长28cm、宽16cm,面积448cm2
二、已知比中的一个量和比,求其它各量。 六年级三班有男生30人,男 生与女生的比是6:7,女生 有多少人?
30÷6=5 (人) 5×7=35 (人)
答 : 女生有35人。
6+7=13
65÷13=5(人)
5×6=30(人)5×7=来自5(人)答:男生有30人,女生35人。
一. 己知比中量的和和比,求其它各量。
某校六年级有学生65人,男生与女生 的比是6:7,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量的和÷比各项的和 = 每份数
随
练习
2、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5∶4. 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 分别是多少厘米?
• 已知比中的一个量和比,求其它各量。 • 一个量÷对应的份数 = 每份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解决问题之阴影面积 人教新课标(2014秋)(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解决问题之阴影面积 人教新课标(2014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e1894a59eef8c75fbfb3dc.png)
小升初解决问题——阴影面积一、直接求法根据已知条件,从整体出发,直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如:分析:从图形可知阴影部分是一个三角形,由于三角形的面积有特定的计算公式,因此,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只需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就可以了。
要注意的是先求出阴影三角形的“底”。
通过分析,阴影三角形的底为7厘米,高为14厘米解:阴影部分面积为:1/2x(15-8)x14=49(平方厘米)二、相减法这种方法就是阴影部分面积不能够直接算出来,但是总面积和空白部分的面积可以直接算出,因此可以用总面积减去空白部分面积,即得阴影之面积。
这是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是求阴影面积的基础。
分析:由于阴影部分面积不能算出,但是总面积和空白部分面积是规则图形,可以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面积,然后用扇形面积减去三角形面积。
解:1/4x3.14x2x2-1/2x2x2=1.14(平方厘米)三、割补法这类题主要是阴影部分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但是通过割和补的方法,变成一个规则的图形,从而进行计算。
需要提醒的是,割补法重在割与补,割补后要有利于变整体为局部,化不规则为规则,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直观。
分析:通过看图发现连对角线后将"叶形"剪开移到右上面的空白部分,凑成正方形的一半。
解:8x8÷2=32(平方厘米)四、拼凑法这种方法就是把所有的阴影部分放到一块进行拼凑成一个图形,然后根据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分析:通过看图阴影部分是三个扇形,但是扇形的圆心角不知道,好像无法计算。
但是,通过分析吧三个扇形通过拼可以一个半圆,这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解:1/2x3.14x3x3=14.13(平方厘米)五、等面积变换法它通过平面图形之间的等面积变换,化难为易,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如下图(已知CD为6厘米)分析:图形中的阴影部分是不规则图形,面积较难计算,注意到点C、D为半圆的三等分点。
通过分析发现把P点移动到O点三角形CDP和三角形CDO同底等高,所以三角形CDP和三角形CDO的面积相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与代数模块之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复习人教版 (共17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与代数模块之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复习人教版 (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f1bdb6c850ad02df804149.png)
8、甲车间有 95 人,如果从甲车间调出 15 人给乙车间,这时两车间人数相等。乙车间原有多少人?
9、有两筐水果,甲筐的重量是乙筐的 1.2 倍,如果往乙筐里再装 5 千克的水果,两筐就一样重,原来两筐水果各有多 少千克?
分析
及时练习
甲、乙、丙三个修路队共修一条公路,甲队长说:“我们所承担的任务占全长的一半。”乙队长说: “我们修了 120 米。”丙队长说:“我们承担了全长的30% 。”请你算一算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类型二、利用公式找相等关系
例题 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相距 750 km 的两地相对开出,5 小时相遇,快车每小时行 80 km,慢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课堂小节
1、根据题意,设未知数为 x。 2、找出具体的数量,列出等量关系式。 3、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并答句。
3、学们种树,六年级种了 160 棵,比五年级种的 2 倍少 30 棵,五年级种了多少棵?
4、学校田径队有学生 40 人,田径队的人数比排球队的 3 倍少 5 人,排球队有多少人? 5、父子两人到新华书店买书,父亲花了 280 元,比儿子买书花的 1.5 倍少 20 元,儿子买书花了多少元? 6、光明小学四月份买书 86 本,比三月份买的本数的 2 倍还多 10 本,三月份买书多少本? 7、商店有苹果和香蕉共 20 千克,苹果的重量是香蕉的 1.5 倍,求苹果和香蕉各有多少千克?
2、一块三角形草地的面积是 266.7 平方米,底长是 25.4 米,这条底边上的高是多少米?
3、一个梯形的面积是 225 平方厘米,上底 12 厘米,高 15 厘米,它的下底是多少厘米?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二(用比例尺解决问题1)》(2) (共17张PPT)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二(用比例尺解决问题1)》(2) (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d5300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6e.png)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三、知识应用
(二)解决问题
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大 约长1900km。地图上两地之 间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1900km=190000000cm
图上距离:190000000×
1 40000000
=4.75(cm)
答:地图上两地之间的长度是4.75厘米。
三、知识应用
(三)综合运用
明明量得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57米,他想把它画在平面图 上,请你帮忙画一画。(比例尺根据纸张的大小和圆规的大小确定。)
)
• 分母=( 分子÷分数值
)
• 分数值=( 分子÷分母
)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图上距离=( 比例尺×实际距离
)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
)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二、探究新知
(一)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小明家在学校的正西方向,距离学校200m;小亮家在小明家正 东方向,距小明家400m;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距学校250m。在 下图中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比例尺1:10000)
要想画出这个圆形花坛, 关键是确定花坛直径的图 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那我们先来计算一 下花坛直径实际的 长度吧!
花坛直径实际长度:157÷π≈50(米)
三、知识应用
(三)综合运用
明明量得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57米,他想把它画在平面图 上,请你帮忙画一画。(比例尺根据纸张的大小和圆规的大小确定。)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应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说教学难点: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应用比例尺画图。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3.2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苏教版(2014秋) (共20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3.2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苏教版(2014秋)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2f7ce2350e2524de4187ee7.png)
大数:(实际数-假设数)÷(大数-小数(xiǎoshù)) 小数(xiǎoshù):两数和-大数
第十一页,共21页。
课堂练习
1.淘气(táo qì)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 量是大杯的 。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
第十二页,共21页。
课堂练习
3.学校买来4个篮球(lánqiú)和6个排球,共付228元,已知每个篮球 (lánqiú)比每个排球
贵12元,两种球的单价①各1多8×少6+元3?0×4=228 ②30-18=12 答:篮球(lánqiú)30元,排球18元。
4.数学(shùxué)竞赛题共20道。每做对一题得8分,做错一道扣4分。小丽得了 100
损坏
1箱不给运费,还要赔货主40元,将这批玻璃运到后,收到货款9190
元,问损坏了几箱玻璃?
①1982×5-40×18=9190
答:损坏了18箱。
个西瓜的重量是1个苹果(píngguǒ)的12倍,小王买了2个西瓜和36个苹果
(píngguǒ),
共重18千克。1个苹①果3.(6p×ín2g+g0u.ǒ3)×重3多6=少1千8克?1个西瓜重多少千克?
No 小展板可以贴8件,大展板可以贴20件。答:大展板6块,小展板7块。箱与1个木箱装的运动鞋一样多,那么每个木箱
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比橘子贵元,每千克苹果和橘子个多少元。每辆小货车比每辆大货。如果他再读30页,已读的 页
Image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限乘40人,每辆1000①元2。5×怎3+样4租0×车1=最11合5 适?
②在租车时,为了省钱,尽量租更多的中巴。 答:中巴三辆,大巴一辆。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行程问题 人教新课标(2014秋)(无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行程问题 人教新课标(2014秋)(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2e16448e9951e79b89278a.png)
小升初数学专题之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1、小冬从甲地向乙地走,小青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各自到达终点后,又迅速返回,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一次相遇在距甲地40米处,第二次相遇在距乙地15米处,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2、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
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
问小张和小王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3、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
他们离甲村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
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有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4、老李和老刘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老李步行每分钟走8米,老刘骑自行车的速度是老李步行的3倍,经过5分钟后两人相遇,问这两地相距多少米?5、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王辉和李明骑车从相距9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王辉每分钟行200米,李明每分钟行250米,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距2700米?(分析各种情况)6、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2千米,两车相遇后继续以原速度前进,到达乙、甲两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60千米。
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千米?7、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
问:东西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8、甲、乙两地相距15千米,小聪和小明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小时后在离中点0.5千米处相遇,求小聪和小明的速度。
9、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5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千米,乙每小时行2千米,与甲同时同向而行的一条小狗,每小时行5千米,小狗在甲、乙之间不停往返,直到两人相遇为止。
问小狗跑了多米?【课后演练】1、甲、乙两辆车同时从相距675千米的两地对开,经过5 小时相遇。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1.身份证的奥秘|冀教版(2014秋) (共27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1.身份证的奥秘|冀教版(2014秋) (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fae9789e3143323868931f.png)
下面我们来探究 身份证的奥秘!
3331015 2003年1月23日
3321075 2005年10月12日
33090220030
编
3331015
码 的
3321075
位
数
出生日期码
要 统
第7~14位
一
编码解密
以上是两个表兄弟,一个出生在舟山定海,另一个出生在杭州城区
舟山定海
3352415
杭州城区
3310039
入学年份: 2013年就是 13 班级编号:按照班级序号 一班就是01 几号:按照班级里序号 第4号就是04
性别:男生为1 ,女生为 2
1301352是谁啊?
1.判断下面的说是否正确。
(1)4360344是一位男同学生的身份证号。
(
)
(2)432426199907320814这个身份证号码可能是
性 别 码
3380023
校
验
3380048
码
用于校验身份证真伪 第15~17位 顺序码
县、区级政府所辖 派出所的分配码
337061X
• 校验码,也可以说是个人信息码。个人信息码分 “0、1、2、…、9、10”共11个数字,当校验码 为“10”时,为了保证公民身份 证号码为18位, 所以用“X”来表示。
五 探索乐园
身份证的奥秘
超市开业啦!
你观察到哪些东西 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我发现彩旗的排列 是有规律的。
我发现彩带也是有 规律的排列的。
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灯笼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1
小调查。
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请完成下面的调查表。
爸爸和妈妈的出生地、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调查表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8887be25c52cc58ad6bec9.png)
第3单元 圆柱与圆锥 1.圆 柱
第 6 课时 解决问题
复习பைடு நூலகம்入
求下面各圆柱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
1.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 3.14×3²×5
2.底面周长是25.12分米,高是2分米。
3.14×(25.12÷3.14÷2)²×2
探究新知
一个内直径是8cm的瓶子里,水的高度是7cm, 把瓶盖拧紧倒置放平,无水部分是圆柱形,高度是 18cm。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多少水?
3.14×(6÷2)2×10
=3.14×9×10
=282.6(cm³)
=282.6(mL)
10cm
答:小明喝了282.6mL的水。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总结
1、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和同桌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总结反思学习情况。
课后反思
2、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1、和同桌说说你今天学习有什么收获?
答:这个瓶子的容积是1256mL。
7cm 18cm
回顾与反思 我们利用了体积不变的特性,把不规 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来计算。
在五年级计算梨的体 积时也是用了转化的 方法。
巩固运用
(教材P27 做一做)
一瓶装满的矿泉水,小明喝了一些,把瓶盖拧紧后
倒置放平,无水部分高10cm,内径是6cm。小明喝了
这个瓶子的容积 能直接计算吗?
7cm 18cm
7cm 18cm
阅读与理解 这个瓶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 无法直接计算容积。
能不能转化成圆柱呢?
分析与解答
瓶子里的水倒置后,水的体积没变, 水的体积加上18cm高圆柱的体积就 是瓶子的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