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布德中小学九年级地理 复习指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指南
考点1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一、地理位置: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二、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个纬度),致使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东临太平洋,使东部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较多,有利于农业生产;
2、.东临太平洋,还有利于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事业。

又由于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上交通及对外交往。

3、西靠亚欧大陆,陆上交通便利,利于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

考点2辽阔的国土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2、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某某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东9区),最西端:帕米
尔高原(东5区)。

东西跨五个时区,相差4小时多。

3、我国领土的四至点为:
最东端—在某某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多),
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ºE),
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东西跨经度大,当东部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阳光的时候,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两地存在着晨昏差异,即:时间差
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
最北端—在漠河以北某某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ºN)多,
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南北跨纬度大,当某某岛进入春耕季节时,某某还是一片冰天雪
地,存在着季节差异。

4、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邻国共14+6个。

5、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6、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某某渔场。

考点3 我国的行政区划
1、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2、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
别行政区。

3、要求记住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省会、简称以及个别省的轮廓(见书中图)
考点4 我国的人口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39亿,占世界的1/5多,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这是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5、我国人口分界线是某某省某某市到某某省腾冲市。

6、学会计算:人口密度=人数/面积
7、有关各省区之最:
面积最大、邻国最多——某某维吾尔自治区;
人口最多——某某省;
民族最多——某某省;
人口密度最大——澳门特别行政区;
跨经度最多——某某自治区;
跨纬度最多、也是纬度最低、位置最南——某某省;
人口密度最小——某某自治区;
最早看到日出的省是——某某省;
一天中最后进入黑夜的省——某某维吾尔自治区。

8、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西向东依次是:
某某省——某某壮族自治区——某某省——某某省。

————-—————————————————
云或滇桂粤台
9、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是:某某省和某某省
第二章我国的自然环境
考点1 我国的地势和地形
一、我国地势总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西部地形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主要是平原和丘陵
2、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1)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
(2)河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的在部分江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河流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落差大,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3)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3、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下降到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并向海洋延伸。

4、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我国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某某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某某盆地;
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四大高原的特征
黄土高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某某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青藏高原——冰川广布。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发育好。

3、四大盆地的特点:
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准噶尔盆地——第二大,纬度最高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在第一级阶梯上,海拔最高的盆地,被称为“聚宝盆”
某某盆地——在东部季风区,被称为“紫色盆地”;盆地西部为“天府之国”的某某平
原。

4、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
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又叫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水乡”之称。

5、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其中,山地占1/3。

6、主要山脉分布:(山脉是地形区的骨架,主要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
夷山;某某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弧形山脉: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米;是世界最高峰。

图在P26。

7、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8、开以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9、我国地形多样,山区广大,对我国的影响:
(1)有利影响——地形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山区广大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具有优势。

(2)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同时,耕地不足;
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山区多灾害。

考点2 我国的气候
一、我国的气温分布
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气温有差异
1、冬季,南温北寒,南北温差大;
2、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某某漠河,平均气温最高的是某某省;(纬度)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某某吐鲁番,平均气温最低的是青藏高原(海拔)
4、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某某、某某、某某。

5、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依次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

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二、我国降水的分布
1、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某某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3、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
我国四个干湿区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对应的植被——--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三、我国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显著。

2、请掌握书中P36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图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约
为400mm等降水量线)
4、夏季风进退与强弱直接导致我国旱涝灾害频繁
5、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特殊的天气——伏旱和梅雨
6、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

如:寒潮、水旱灾害。

东部季风区从北往南雨季越来越长,与夏季风进退有关。

7、东部地区主要降水形式是锋面雨
8、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东部主要为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为高
原山地气候。

如图P42
9、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1)一月份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2)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3)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4)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大致分界线;
(6)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7)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考点3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一、众多的河湖
外流河与内流河,
1、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水量占95%
2、我国最大的湖泊是某某湖,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鄱阳湖
3、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结冰期最长的是某某。

二、京杭运河
1、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2、流经6省市:京—津—冀—鲁—苏—浙
3、沟通了5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作用:(1)沟通了南北交通,现在仍是我国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
(2)是南水北调中东线的输水通道。

三、黄河
1、黄河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某某省的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向东注入渤海,我国第二长河。

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某某平原和河套平原。

3、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上游
4、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5、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6、黄河的忧患:
(1)上游——气候干旱,荒漠化严重;
某某、某某有凌汛
(2)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3)下游——河道变宽,水流慢,大量泥沙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洪水威胁;
水污染。

某某在初春也有凌汛
7、黄河的凌汛严重,主要是受纬度影响
8、黄河的治理:
(1)上游——合理放牧,多植树种草,以改善生态环境。

(2)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3)下游——加固加高河堤;疏通河道;治理水污染。

四、长江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
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2、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某某,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3、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有“水能宝库”之称
4、长江航运价值高,某某以下四季都能通航,由它的通航里程最长、货运量最大,被称为“黄金水道”,要重点治理有“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和滩多流急的川江。

4、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5、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原因是:(1)长江流域降水丰富,且支流多;
(2)长江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
(3)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小。

(人们围湖造田、加上泥沙沉积)
(4)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是某某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治理措施:(1)在上游多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2)多修建分洪、畜洪工程(如修水电站、水库;退耕还湖等)
(3)中下游加固大堤,疏通河道。

黄河与长江的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