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课 消息二则 课前预习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新闻聚焦
1 消息二则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芜.湖()荻.港()阻遏.()瑰.宝()溃.退
()
绥.靖()摧枯拉朽.()负隅.顽抗()气势磅礴
..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iān灭() dū战()要sài()封suǒ()
3.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经营:
(2)溃退:
(3)摧枯拉朽:
(4):垂死挣扎,顽固抵抗。
(5):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
形容平静无事。
(6):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4.文学常识。
(1)毛泽东(1893—1976),字,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家、家、军事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的主要创立者。
代表作品有《七律·长征》《卜算子·咏梅》等。
(2)消息一般包括、、、、等部
分。
5.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的导语是什么?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什么按照中、西、东路军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
说东路军?分述三路战况,为什么又能一气呵成?
参考答案
1.wú díè guī kuì jiān suí xiǔ yú páng bó
2.歼督塞锁
3.(1)筹划、组织、管理。
(2)(军队)被打挎而后退。
(3)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4)负隅顽抗(5)风平浪静(6)锐不可当
4.(1)润之革命政治毛泽东思想(2)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5.(1)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作用:简洁明了地介绍了渡江战役的情况,吸引读者的注意。
(2)从战况来看,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
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放在最后陈述更能表现我军的英勇和敌军的溃败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