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知识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说》知识点归纳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以下是对《马说》这篇文章的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韩愈(768 年-824 年 12 月 25 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2、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
二、重点字词
1、通假字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通“只”,只是。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
(3)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一词多义
(1)之
①虽有千里之能结构助词,的。
②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③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指千里马。
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无实义。
(2)食
①食不饱,力不足吃。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3)能
①虽有千里之能能力,才能。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4)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驱使。
②执策而临之马鞭。
3、词类活用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形容词作动词,受屈辱。
(2)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用作动词,日行千里。
(4)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4、古今异义
(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古义:这样的。
今义:判断动词。
(2)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平安。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同样。
今义:等候。
三、重点句子翻译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译文: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3、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所以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
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
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
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7、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
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四、文章主旨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最终被埋没的遭遇,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
的愤懑,以及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
烈批判。
同时,也希望统治者能够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五、写作特色
1、托物寓意
文章以千里马为喻,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悲惨命运,来比喻贤才难
遇明主,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之情,以及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
人才的批判。
2、论证严密
文章先从正面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然后从反面
论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接着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事例,进一步论证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观点,最后以“其真
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反问作结,尖锐地批判了“食马者”的无知,使论证更加严密有力。
3、语言简洁,富有气势
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却又富有气势。
如“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
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
和表现力,将“食马者”的无知和愚昧刻画得淋漓尽致。
六、拓展延伸
1、在当今社会,如何避免人才被埋没?
在当今社会,要避免人才被埋没,首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不拘一格降人才,让真正有才能的人能够脱颖而出。
其次,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同时,人才自身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积极展示自己的才华。
2、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理解。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才华,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机会。
就像千里马一样,如果没有遇到伯乐,可能就会被埋没。
比如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可能在某些方面有特长,但是由于老师没有发现,或者没有给予足够的机会和支持,他们的才能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的含义。
我们不能只是等待伯乐的出现,也要主动地去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总之,《马说》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在文学艺术上也有很高的价值。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古代文人的人才观,也能够对我们当今的社会和个人发展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