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厂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大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整进料量
下部滚动轴承损坏
牵引构件调节不当
两根牵引构件长度不一
调节正确
校正长度
牵引构件打滑
牵引构件过长
上不链轮或皮带轮磨损过大
牵引构件磨损过大
调整丝杆
更换
更换
3.4紧急情况停车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紧急停车处理:
a.牵引构件发生卡涩现象;
b.出现较激烈的异常响声和振动;
c.其他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
>500-800
允许偏差
11,12级
0.18-0.20
2.3.2设备易损配件有样图
2.3.3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设备及环境
2.4.1提升机表面清洁、无污垢。
2.4.2减速机不漏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面无油垢。
2.4.3设备周围无杂物,现场整洁。
3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和设备操作规程。
3.1.2按“五定”、“三级过滤”的要求做好个润滑部位的检查和加油工作。
c键槽磨损可按实际情况方法一个级别,或在原键槽180°处重新开键槽。
5.2.2齿轮、皮带轮、链轮
a.磨损过大、胶合、表面疲劳、严重塑性变形及断裂时必须更换;
b.齿轮、链轮如果结构上许可、可以换面适用;如果经济上可行,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情况下齿轮和链板可以用堆焊法、镶环法和镶齿法进行修复;
c.轮与轴配合部位磨损过大可用镶套法修复,镶套厚度一般为10.00±2.0mm,链槽部位磨损同轴的处理方法一样;
2.4.2设备周围无杂物,现场清洁。
2.4.3密封点无泄漏。
3.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和设备操作规程。
3.1.2按“五定”、“三级过滤”的要求做好各润滑部位的检查和加油工作。
3.1.3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随时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发现问题随时处理。
3.1.4保持工作现场清洁,设备上无操作灰、油污等。
4.2.3.5检查、清理冷却管路。
4.2.3.6整机防腐。
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减速机
5.1.1输出轴
5.1.1.1轴与轴颈不得有裂纹、毛刺、划痕等缺陷。
5.1.1.2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表面粗糙度(Ra)为0.8μm,配合公差为H7/ k6。
5.1.2橡胶密封圈
橡胶密封圈应无裂纹、老化等缺陷,内外密封面平滑光洁,每次拆装应更换。
6.试车与验收
6.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6.1.1工作现场、设备须打扫、擦洗干净。
6.1.2手动盘车,无异常现象发生。
6.2试车
6.2.1必须先无负荷试车,合格后进行负荷试车。
6.2.2运行30分钟后,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0℃。
6.2.3运行平稳,螺旋体不得碰机壳,无异常响声。
6.3验收
设备检修符合质量标准,试车达到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准确,即可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
5.1.4.2销套表面粗糙度(Ra)外圆为0.4μm,内圆为0.8μm,销轴表面粗糙度(Ra)为0.4μm。
5.1.4.3销轴的圆度允差为0.012mm。
5.1.4.4销套的圆度允差为0.012mm。
5.2螺旋体
5.2.1螺旋轴两端同轴度不大于Ф1.0mm。
5.2.2叶片严重磨损或变形影响正常生产时,必须更换。
7.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螺旋体卡涩时,应停车处理;
7.1.2严禁在运行中松动或紧固转动部分螺栓或附件;
7.1.3严禁使用不合格或变质润滑油;
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设备检修必须办理设备交出手续。
7.2.2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证。
7.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7.3.1必须做好试车的各项准备工作。
适用温度
被输送物料的温度不得超过60℃,如果采用耐热橡胶带可达150℃
允许输送温度较高物料
提升高度
约4~30m
17.8m
输送量
3.1~66m2/h
82 m2/h
2完好标准
2.1零、部件
2.1.1电动机、减速机上下链轮或皮带轮组、牵引构件、料斗、机壳等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1.2基础、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续接紧固、齐整,符合技术要求,机壳支架安装合理牢固完整。
3.4.1.3其它影响安全生产情况。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检修周期
检修类别
小修
中修
大修
检修周期:月
3
12
24
4.2检修内容
4.2.1小修
4.2.1.1检查所有紧固螺栓。
4.2.1.2校正联轴器,更换易损件。
4.2.1.3疏通油路,各加油点加油,必要时换油。
4.2.2中修
4.2.2.1包括小修内容。
2.1.3信号连锁、止逆装置、安全装置、下部调节装置、操作机构等齐全完整、灵敏。准确。
2.2远行性能
2.2.1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运行平稳,无杂音,料斗不得与机壳相撞,牵引构件不跑偏,同链轮啮合良好。
2.2.3输送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技术资料
2.3.1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2.2.1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运行平稳,无杂音,螺旋体不得与机壳相碰。
2.3技术资料
2.3.1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2.3.2设备运行有记录。
2.3.3设备易损件有图样。
2.3.4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设备及环境
2.4.1减速机不漏油、表面无油垢、灰尘等。
一、螺旋输送机检修技术规程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厂螺旋输送机的维护和检修。
1.2结构简介
本机由两端轴承、机壳、螺旋体等部件组成,电机经由减速机间接驱动。
1.3技术性能参数
名称
单位
参数(1)
参 数(2)
螺旋叶直径
mm
197
250
减速机型号
WB43—13—4
BWD22-59-4
速比
43
59
3.1.3每次送料前必须空转5~10分钟,检查各部位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响声,检查各安全装置、联锁装置、操作机构是否正常。
3.1.4运行中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利用听、摸、查、看、闻等方法,随时注意设备运转情况。
3.1.5操作人员随时检查运行情况,发现设备不正常时,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处理。
3.1.6每次停车前,必须把物料送完,做到料斗内物料。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表3。
表3
检修类别
小修
中修
大修
周期,月
1-3
12
24
注:中修及大修周期可更具系统停车的时间,设备运行情况适当延长,最长延长期限为6个月
4.2检修内容
4.2.1小修
4.2.1.1各加油点右路疏通并加油。
4.2.1.2检查环链、链板、保险片、料斗螺栓、牵引皮带、并视情况进行处理。
4.2.2.4减速机清洗、检查更换易损件。
4.2.3大修
4.2.3.1包括中修内容。
4.2.3.2牵引构件、料斗检查、修理或更换。
4.2.3.3机壳部分更换。
4.2.3.4进出溜槽修理或更换。
4.2.3.5导轨的校正或更换。
4.2.3.6减速机齿轮、轴、壳体检查、修理或更换。
4.2.3.7防腐油漆
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40
f.轮装配时应保持两轮轴心线平行,在等于全齿宽的长度上测量轴心线在水平方向的公差fx和在垂直方向的公差fy应符合表6规定。
g.两啮合齿轮的中心距应符合表7的要求:
表6
齿宽mm
精度等级µm
7
8
9
fx
fy
fx
fy
fx
fy
>40-140
16.0
8.0
25.0
12.5
40.0
20.0
表7 mm
中心距
>320-500
5.1减速机
减速机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按HGJ010032-91《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执行。
5.2头尾部传动组件
5.2.1轴
a.轴的各种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修理后满足技术要求,如有2弯曲可用机械压力法校直;
b.轴颈部分磨损过大,可用镶套、堆焊、电镀等方法修复。镶套厚度一般为10.00±2.0mm;堆焊修补时要防止轴产生变形;电镀的厚度一般不超过0.30mm;
5.1.3针齿套与针齿销
5.1.3.1针齿套、针齿销不得有裂纹、毛刺、划痕等缺陷。
5.1.3.2针齿套外圆表面粗糙度(Ra)为0.4μm,内圆表面 粗糙度(Ra)为0.8μm,针齿销表面粗糙度(Ra)为0.4μm。
5.1.3.3针齿销与针齿套的间隙应不大于0.10mm。
5.1.4销轴与销套
5.1.4.1销轴与销套应无裂纹、毛刺、划痕等缺陷。
3.1.7每班必须做到工作场地清洁,设备上无积灰、油污等。
3.2定期检查内容
3.2.1每周由维修工对料斗、链条、链轮、保险等进行一次检查;并对牵引构件松紧进行一次调节
3.2.2每15天各加油点进行一次右路疏通并加油。
3.2.3每月开盖检查各轴承工作状态,视情处理缺陷。
3.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2。
电机型号
YB112M-4
Y100L1-4
功率
kW
4
2.2
物料温度
℃
200
<200
2.完好标准
2.1零部件
2.1.1电动机、减速机、螺旋体、轴承组件、机壳等零部件齐全,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2.1.2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旋齐全,连接紧固,符合要求。
2.1.3机壳和支架安装合理,牢固可靠。
2.2运行性能
5.3联轴器
5.3.1键槽磨损可比原设计尺寸放大一个级别,或在原键槽180O处开键槽一次。
5.3.2联轴器端面间隙1~1.5mm。
5.3.3联轴器径向偏移应小于0.05mm。
5.3.4联轴器轴向倾斜应小于0.4/1000mm。
5.4滚动轴承
5.4.1轴承发生严重锈蚀或变形、破裂、严重磨损等现象时必须更换。
4.2.1.3为不调节装置检查、修理或更换。
4.2.1.4头部止逆器检查、修理。
4.2.1.5校正联轴器,更换易损件。
4.2.1.6进出溜槽补焊。
4.2.1.7密封处理
4.2.2中修
4.2.2.1包括小修内容。
4.2.2.2头尾部传动组件清洗、检查并视情更换。
4.2.2.3更换部分变形的环链、链板、料斗。
7.3.2试车应按试车方案进行,有专人指挥、专人操作。
7 3.3试车前先调试电机螺旋方向。
7.3.4试车中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试车,处理后重新试车。
二、斗提机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瑞木项目斗式提升机的维护与检修。
1.2结构简述
斗式提升机由头尾部传动组件、牵引构件、机壳、进出料溜槽等部件组成。牵引构件上装又不同形式的料斗。电机经由减速机间接驱动,在电机同减速机的联轴器处装有止逆装置。
4.2.2.2检查清洗减速机,更换易损件。
4.2.2.3检查、修理或更换滑动轴承。
4.2.2.4检查、修理螺旋叶片及轴。
4.2.2.5修理或更换滚动轴承。
4.2.3大修
4.2.3.1包括中修内容。
4.2.3.2两端轴承支架修理或更换。
4.2.3.3更换部分机壳、螺旋体。
4.2.3.4减速机、机壳、轴、齿轮检查、修理或更换。
d.两齿轮啮合时,顶间隙c=10.2~0.37ma(ma为法向模数);侧间隙见表4。测量方法可用塞尺法、压铅法或千分表法;
e.两齿轮必须啮合正确,用涂色法检查接触面符合表5规定;
表4 mm
中心距
>320-500
>500-800
间隙
0.26
0.34
表5 mm
精度等级
7
8
沿齿宽%
沿齿高%
>60
≥45
>50
3.2定期检查内容
3.2.1每个月检查两端轴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2每15天至少对各加油点进行一次油路疏通。
3.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下一页表)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表
3.4紧急情况停车
3.4.1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必须紧急停车。
3.4.1.1螺旋体发生卡死现象。
3.4.1.2整机出现较激烈的异常响声和振动。
表2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倒料
下料漏子堵塞
下料仓满
停车检查下料漏子
下料仓满
堵料
进料口物料太多
料斗破损
链条太松
减少进料或进料系统暂停
修理、更换料斗
调紧链条
牵引机构或料斗拉环、卡死、爬轮或刮壳
物料中有硬物杂物混入
牵引构件、料斗螺栓松动
牵引构件过松或过紧
加料过多
停车却出杂物或修理更换损坏件
停车、拧紧螺栓
调整丝杆
5.4.2轴承在拆装时必须采用专用工具,严禁直接敲打。
5.4.3减速机轴承与轴承座之间不准加垫片。
5.5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应可靠地支承连接轴,不得使螺旋体卡住或压弯,组装时须调整滑动轴承剖分面处的垫片数量,使轴承剖分面间不形成缝隙,轴承和连接轴之间的径向间隙应在0.10~0.14mm之间。
5.6机壳
5.6.1机壳磨损严重,已不能正常生产或不能坚持到下一个检修周期时应更换。
1.3技术性能
斗式提升机性能见表1。
表1
型式
D型
GTT型
结构特性
采用胶带为牵引构件
采用锻造链条为牵引构件
卸载特性
间断布置料斗、快速离心卸载
间断布置料斗、快速离心卸载
适用输送物料
粉状、颗粒状、小块状的无磨琢性或半磨琢性的散状物料如煤、砂、焦末、水泥等
粉状、颗粒状、小块状的无磨琢性或半磨琢性的散状物料如软煤、砂、焦末、粘土等
下部滚动轴承损坏
牵引构件调节不当
两根牵引构件长度不一
调节正确
校正长度
牵引构件打滑
牵引构件过长
上不链轮或皮带轮磨损过大
牵引构件磨损过大
调整丝杆
更换
更换
3.4紧急情况停车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紧急停车处理:
a.牵引构件发生卡涩现象;
b.出现较激烈的异常响声和振动;
c.其他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
>500-800
允许偏差
11,12级
0.18-0.20
2.3.2设备易损配件有样图
2.3.3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设备及环境
2.4.1提升机表面清洁、无污垢。
2.4.2减速机不漏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面无油垢。
2.4.3设备周围无杂物,现场整洁。
3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和设备操作规程。
3.1.2按“五定”、“三级过滤”的要求做好个润滑部位的检查和加油工作。
c键槽磨损可按实际情况方法一个级别,或在原键槽180°处重新开键槽。
5.2.2齿轮、皮带轮、链轮
a.磨损过大、胶合、表面疲劳、严重塑性变形及断裂时必须更换;
b.齿轮、链轮如果结构上许可、可以换面适用;如果经济上可行,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情况下齿轮和链板可以用堆焊法、镶环法和镶齿法进行修复;
c.轮与轴配合部位磨损过大可用镶套法修复,镶套厚度一般为10.00±2.0mm,链槽部位磨损同轴的处理方法一样;
2.4.2设备周围无杂物,现场清洁。
2.4.3密封点无泄漏。
3.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和设备操作规程。
3.1.2按“五定”、“三级过滤”的要求做好各润滑部位的检查和加油工作。
3.1.3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随时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发现问题随时处理。
3.1.4保持工作现场清洁,设备上无操作灰、油污等。
4.2.3.5检查、清理冷却管路。
4.2.3.6整机防腐。
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减速机
5.1.1输出轴
5.1.1.1轴与轴颈不得有裂纹、毛刺、划痕等缺陷。
5.1.1.2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表面粗糙度(Ra)为0.8μm,配合公差为H7/ k6。
5.1.2橡胶密封圈
橡胶密封圈应无裂纹、老化等缺陷,内外密封面平滑光洁,每次拆装应更换。
6.试车与验收
6.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6.1.1工作现场、设备须打扫、擦洗干净。
6.1.2手动盘车,无异常现象发生。
6.2试车
6.2.1必须先无负荷试车,合格后进行负荷试车。
6.2.2运行30分钟后,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0℃。
6.2.3运行平稳,螺旋体不得碰机壳,无异常响声。
6.3验收
设备检修符合质量标准,试车达到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准确,即可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
5.1.4.2销套表面粗糙度(Ra)外圆为0.4μm,内圆为0.8μm,销轴表面粗糙度(Ra)为0.4μm。
5.1.4.3销轴的圆度允差为0.012mm。
5.1.4.4销套的圆度允差为0.012mm。
5.2螺旋体
5.2.1螺旋轴两端同轴度不大于Ф1.0mm。
5.2.2叶片严重磨损或变形影响正常生产时,必须更换。
7.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螺旋体卡涩时,应停车处理;
7.1.2严禁在运行中松动或紧固转动部分螺栓或附件;
7.1.3严禁使用不合格或变质润滑油;
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设备检修必须办理设备交出手续。
7.2.2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证。
7.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7.3.1必须做好试车的各项准备工作。
适用温度
被输送物料的温度不得超过60℃,如果采用耐热橡胶带可达150℃
允许输送温度较高物料
提升高度
约4~30m
17.8m
输送量
3.1~66m2/h
82 m2/h
2完好标准
2.1零、部件
2.1.1电动机、减速机上下链轮或皮带轮组、牵引构件、料斗、机壳等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1.2基础、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续接紧固、齐整,符合技术要求,机壳支架安装合理牢固完整。
3.4.1.3其它影响安全生产情况。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检修周期
检修类别
小修
中修
大修
检修周期:月
3
12
24
4.2检修内容
4.2.1小修
4.2.1.1检查所有紧固螺栓。
4.2.1.2校正联轴器,更换易损件。
4.2.1.3疏通油路,各加油点加油,必要时换油。
4.2.2中修
4.2.2.1包括小修内容。
2.1.3信号连锁、止逆装置、安全装置、下部调节装置、操作机构等齐全完整、灵敏。准确。
2.2远行性能
2.2.1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运行平稳,无杂音,料斗不得与机壳相撞,牵引构件不跑偏,同链轮啮合良好。
2.2.3输送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技术资料
2.3.1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2.2.1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运行平稳,无杂音,螺旋体不得与机壳相碰。
2.3技术资料
2.3.1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2.3.2设备运行有记录。
2.3.3设备易损件有图样。
2.3.4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设备及环境
2.4.1减速机不漏油、表面无油垢、灰尘等。
一、螺旋输送机检修技术规程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厂螺旋输送机的维护和检修。
1.2结构简介
本机由两端轴承、机壳、螺旋体等部件组成,电机经由减速机间接驱动。
1.3技术性能参数
名称
单位
参数(1)
参 数(2)
螺旋叶直径
mm
197
250
减速机型号
WB43—13—4
BWD22-59-4
速比
43
59
3.1.3每次送料前必须空转5~10分钟,检查各部位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响声,检查各安全装置、联锁装置、操作机构是否正常。
3.1.4运行中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利用听、摸、查、看、闻等方法,随时注意设备运转情况。
3.1.5操作人员随时检查运行情况,发现设备不正常时,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处理。
3.1.6每次停车前,必须把物料送完,做到料斗内物料。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表3。
表3
检修类别
小修
中修
大修
周期,月
1-3
12
24
注:中修及大修周期可更具系统停车的时间,设备运行情况适当延长,最长延长期限为6个月
4.2检修内容
4.2.1小修
4.2.1.1各加油点右路疏通并加油。
4.2.1.2检查环链、链板、保险片、料斗螺栓、牵引皮带、并视情况进行处理。
4.2.2.4减速机清洗、检查更换易损件。
4.2.3大修
4.2.3.1包括中修内容。
4.2.3.2牵引构件、料斗检查、修理或更换。
4.2.3.3机壳部分更换。
4.2.3.4进出溜槽修理或更换。
4.2.3.5导轨的校正或更换。
4.2.3.6减速机齿轮、轴、壳体检查、修理或更换。
4.2.3.7防腐油漆
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40
f.轮装配时应保持两轮轴心线平行,在等于全齿宽的长度上测量轴心线在水平方向的公差fx和在垂直方向的公差fy应符合表6规定。
g.两啮合齿轮的中心距应符合表7的要求:
表6
齿宽mm
精度等级µm
7
8
9
fx
fy
fx
fy
fx
fy
>40-140
16.0
8.0
25.0
12.5
40.0
20.0
表7 mm
中心距
>320-500
5.1减速机
减速机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按HGJ010032-91《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执行。
5.2头尾部传动组件
5.2.1轴
a.轴的各种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修理后满足技术要求,如有2弯曲可用机械压力法校直;
b.轴颈部分磨损过大,可用镶套、堆焊、电镀等方法修复。镶套厚度一般为10.00±2.0mm;堆焊修补时要防止轴产生变形;电镀的厚度一般不超过0.30mm;
5.1.3针齿套与针齿销
5.1.3.1针齿套、针齿销不得有裂纹、毛刺、划痕等缺陷。
5.1.3.2针齿套外圆表面粗糙度(Ra)为0.4μm,内圆表面 粗糙度(Ra)为0.8μm,针齿销表面粗糙度(Ra)为0.4μm。
5.1.3.3针齿销与针齿套的间隙应不大于0.10mm。
5.1.4销轴与销套
5.1.4.1销轴与销套应无裂纹、毛刺、划痕等缺陷。
3.1.7每班必须做到工作场地清洁,设备上无积灰、油污等。
3.2定期检查内容
3.2.1每周由维修工对料斗、链条、链轮、保险等进行一次检查;并对牵引构件松紧进行一次调节
3.2.2每15天各加油点进行一次右路疏通并加油。
3.2.3每月开盖检查各轴承工作状态,视情处理缺陷。
3.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2。
电机型号
YB112M-4
Y100L1-4
功率
kW
4
2.2
物料温度
℃
200
<200
2.完好标准
2.1零部件
2.1.1电动机、减速机、螺旋体、轴承组件、机壳等零部件齐全,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2.1.2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旋齐全,连接紧固,符合要求。
2.1.3机壳和支架安装合理,牢固可靠。
2.2运行性能
5.3联轴器
5.3.1键槽磨损可比原设计尺寸放大一个级别,或在原键槽180O处开键槽一次。
5.3.2联轴器端面间隙1~1.5mm。
5.3.3联轴器径向偏移应小于0.05mm。
5.3.4联轴器轴向倾斜应小于0.4/1000mm。
5.4滚动轴承
5.4.1轴承发生严重锈蚀或变形、破裂、严重磨损等现象时必须更换。
4.2.1.3为不调节装置检查、修理或更换。
4.2.1.4头部止逆器检查、修理。
4.2.1.5校正联轴器,更换易损件。
4.2.1.6进出溜槽补焊。
4.2.1.7密封处理
4.2.2中修
4.2.2.1包括小修内容。
4.2.2.2头尾部传动组件清洗、检查并视情更换。
4.2.2.3更换部分变形的环链、链板、料斗。
7.3.2试车应按试车方案进行,有专人指挥、专人操作。
7 3.3试车前先调试电机螺旋方向。
7.3.4试车中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试车,处理后重新试车。
二、斗提机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瑞木项目斗式提升机的维护与检修。
1.2结构简述
斗式提升机由头尾部传动组件、牵引构件、机壳、进出料溜槽等部件组成。牵引构件上装又不同形式的料斗。电机经由减速机间接驱动,在电机同减速机的联轴器处装有止逆装置。
4.2.2.2检查清洗减速机,更换易损件。
4.2.2.3检查、修理或更换滑动轴承。
4.2.2.4检查、修理螺旋叶片及轴。
4.2.2.5修理或更换滚动轴承。
4.2.3大修
4.2.3.1包括中修内容。
4.2.3.2两端轴承支架修理或更换。
4.2.3.3更换部分机壳、螺旋体。
4.2.3.4减速机、机壳、轴、齿轮检查、修理或更换。
d.两齿轮啮合时,顶间隙c=10.2~0.37ma(ma为法向模数);侧间隙见表4。测量方法可用塞尺法、压铅法或千分表法;
e.两齿轮必须啮合正确,用涂色法检查接触面符合表5规定;
表4 mm
中心距
>320-500
>500-800
间隙
0.26
0.34
表5 mm
精度等级
7
8
沿齿宽%
沿齿高%
>60
≥45
>50
3.2定期检查内容
3.2.1每个月检查两端轴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2每15天至少对各加油点进行一次油路疏通。
3.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下一页表)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表
3.4紧急情况停车
3.4.1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必须紧急停车。
3.4.1.1螺旋体发生卡死现象。
3.4.1.2整机出现较激烈的异常响声和振动。
表2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倒料
下料漏子堵塞
下料仓满
停车检查下料漏子
下料仓满
堵料
进料口物料太多
料斗破损
链条太松
减少进料或进料系统暂停
修理、更换料斗
调紧链条
牵引机构或料斗拉环、卡死、爬轮或刮壳
物料中有硬物杂物混入
牵引构件、料斗螺栓松动
牵引构件过松或过紧
加料过多
停车却出杂物或修理更换损坏件
停车、拧紧螺栓
调整丝杆
5.4.2轴承在拆装时必须采用专用工具,严禁直接敲打。
5.4.3减速机轴承与轴承座之间不准加垫片。
5.5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应可靠地支承连接轴,不得使螺旋体卡住或压弯,组装时须调整滑动轴承剖分面处的垫片数量,使轴承剖分面间不形成缝隙,轴承和连接轴之间的径向间隙应在0.10~0.14mm之间。
5.6机壳
5.6.1机壳磨损严重,已不能正常生产或不能坚持到下一个检修周期时应更换。
1.3技术性能
斗式提升机性能见表1。
表1
型式
D型
GTT型
结构特性
采用胶带为牵引构件
采用锻造链条为牵引构件
卸载特性
间断布置料斗、快速离心卸载
间断布置料斗、快速离心卸载
适用输送物料
粉状、颗粒状、小块状的无磨琢性或半磨琢性的散状物料如煤、砂、焦末、水泥等
粉状、颗粒状、小块状的无磨琢性或半磨琢性的散状物料如软煤、砂、焦末、粘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