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下期期中试卷高一历史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上期期中试卷高一历史★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部分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

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B.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D. 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这体现出地方对于天子的认同感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增强,因此有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故B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C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分封制对血缘宗法制形成的推动;D选项错误,据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相关所学内容可知,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下期期中试卷高一英语(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ose book does Suzie have?A.Hannah’s.B.Deborah’s.C.Her mother’s.2.How will the woman go to the town center?A.By taxi.B.By bus.C.By train.3.How many shirts will the man buy?A.Three.B.Five.C.Six.4.Who is Jack probably talking with?A.His mother.B.His teacher.C.His dentist.5.What will the boy probably do this weekend?A.Have a picnic.B.Study math.C.Learn about scienc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How many people will there be at the party? A.Twelve.B.Fourteen.C.Twenty.7.Where will the party be held?A.In a park.B.At the office.C.At a co-worker’s house.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io。

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1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写道:“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佥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以下对班固经济思想的理解准确且全面的是A.重视农业生产B.承认商业的重要性C.提出农商并重思想D.继承重农抑商思想2.东汉时期,有些地方很多农民主动离开或抛弃自己的土地,加入豪强地主的庄园进行大规模的工商业生产。

东汉豪强地主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发展A。

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本破产B。

是庄园先进生产方式对广大农民吸引的结果C.使中央政府对地方豪强完全失控D。

‟形成的经济形态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中央集权3.钱穆《国史大纲》中指出“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此田亩最有可能是A.天子赐予的井田B.因军功而受赏的土地C.租种的诸侯土地 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4.据记载,宋代两浙路的稻米亩产量最高。

明州(今宁波)政和年间曾出现亩产稻谷6~7石的高产纪录;南宋四川及长江下游高产地区高产米亩产也可述2~3石。

材料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在于A.政府提倡精耕细作 B.农业技术显著提高C.江南经济地位重要D.南北人口流动频繁5.明代中后期,苏州、松江地区是重要的棉花种植区,泉州、漳州和广州普遍种植甘蔗,浙江湖州一些人专以植桑为业。

【全国百强校首发】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全国百强校首发】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下期中考20届高一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填(涂)在的答案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表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此表可以证明中原西北东北江南岭南战国11729———西汉238541347—东汉467951413829 A.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B.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C.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D.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2.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营的制约、人口的增多、经营规模的缩小、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牛耕的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型(投入大量劳动力)”的轨道上滑行。

这表明明清时期A.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或下降B.国家在大力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松弛D.找到了彻底解决人地矛盾的办法3.《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D.劳动力短缺4.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士地经营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这一变化A.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B.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C.不利于农业经济稳定发展D.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5.“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此其分事也。

”这是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征的描述。

若对材料中省略的内容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A.“凡农之道,厚(气候)之为宝”B.“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C.“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线)积纴(丝缕)”D.“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6.《复活的兵团》解说: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在统一后已按照“国标”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下期期中试卷高二历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5题,总分70分)1.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在此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A.宗法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郡县制2.“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

他们在一定的范围内,各层有各层的政权,所以我们可以说大夫和士也是握有政权的统治者的一部分。

”这说明西周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B.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C.统治权按范围分层次划分 D.统治阶层维护所有人的利益3.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称霸,而晋文公在践土之盟时招周襄公来承认自己的霸业,孔子因此认为“晋文公谲(欺诈、玩弄手段)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这反映了孔子A.维护西周礼制秩序 B.反对诸侯争霸战争C.宣扬三纲五常伦理 D.推崇齐桓公式霸业4.王家范曾说:“(中国政治)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是A.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 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C.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D.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5.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州郡长官可以自行辟署置僚佐的制度,把州郡僚佐的任命权从地方收归吏部,并规定县佐必须回避本郡,任期三年,不得连任。

这些举措的突出作用是A.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B.减少冗员,节约行政支出C.遏制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D.整顿吏治,保障政治清明6.宋代常出现“冲龄(幼年)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下期期中试卷高一历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该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B. “秋七月,初税田”C. “除井田,民得卖买”D. “昼出耘田夜绩麻”【答案】A【解析】【详解】题目要求答出不是铁农具产生的影响。

A项是奴隶社会的现象,指奴隶主控制奴隶劳动和官府垄断工商业,因此A项不是铁农具使用带来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

B项指初税亩,C项指废井田,私田出现,D项指牛耕出现,此三顼都是由铁农具的使用带来的影响。

排除BCD。

【点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形成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模式,畜力代替人力,引发了中国古代第一次重大的农业动力革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

2.古代中国农民在日常耕作中创新了一系列农具,如四齿钉耙、耧车、锄头等。

这反映出古代中国A. 生产工具比较落后B. 农业注重精耕细作C. 农耕技术缺乏进步D. 小农经济较为分散【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精耕细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生产工具的改进,B选项符合题意。

四齿钉耙、耧车、锄头在农业社会是相对比较先进的工具,A选项排除。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注重改进农耕技术,C选项排除。

材料无法得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的结论,D选项排除。

【点睛】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精耕细作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这一3.匠户没有人身自由,手工技术和职业“父承子继”,技术难以推广和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

类匠户应属于A. 家庭手工业者B. 民营手工业者C. 官营手工业者D. 自由职业者【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者受到匠籍制度的影响,匠户的人身自由极大的限制。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下期期中试卷高二地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70)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签署公告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高关税。

美国将对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进口铝产品征收10%的关税.鉴于目前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正在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特朗普表示加拿大和墨西哥将暂时被豁免相关关税.下图为世界钢铁工业产业大转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美国钢铁工业在②转移到日本主要原因是()A。

美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重化工业比重B.美国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燃料成本上升C.中国铁矿价格快速上涨,运输成本上升D。

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竞争力下降2。

美国对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将导致美国竞争力下降的行业是( )A.航天工业B.电子工业C.汽车工业D.食品工业3.如果美国最终豁免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加拿大钢铁进口量增加B.美国国内钢铁价格下跌C.促进美国钢铁大量出口D.墨西哥钢铁出口量增加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之一,也是人口生育率极低的国家,日本政府拟通过吸引更多女性和老年人参与社会劳动以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非借助移民。

下图示意日本、德国、英国、美国四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随时间的变化(含预测)。

读图,完成4~6题。

4.四条曲线中,能反映日本老龄化比例变化的是()A.甲B.乙C.丙 D。

丁5。

未来日本从业者可能严重短缺的行业是 ( )A.美容整形业 B。

护理业 C。

采矿业 D.时装业6.与美国、德国、英国相比,日本移民迁入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文化教育 B。

自然灾害 C。

经济 D.国家政策下图为中亚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a、b、c为甲湖泊一年中三个时期的湖岸线位置。

读图完成7~9题。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280291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280291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_2018学年⾼⼀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280291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下期期中试卷⾼⼀地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读世界⼈⼝增长模式历史变化⽰意图和某国⼈⼝⾦字塔图,回答1~3题。

1.a年份的⼈⼝⾃然增长率约为( )A.3% B.1.5% C.2% D.4.7%2.⼈⼝⾦字塔图所⽰国家的⼈⼝增长处于( )A.阶段Ⅰ B.阶段Ⅱ C.阶段Ⅲ D.阶段Ⅳ3.有关阶段Ⅲ⼈⼝增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数减少B.新增⼈⼝数量急剧上升C.⽼年⼈⼝⽐重逐渐增加D.⼈⼝压⼒更为严重下图为我国2017年春运⾸⽇⼗⼤⼈⼝流出(⼊)城市统计图。

读图,完成4~5题。

4. 有关春运⾸⽇⼈⼝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流动的⽅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B. ⼗⼤流⼊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C. ⼗⼤流出城市⼤多在沿海发达地区D. 流出和流⼊地区分布基本是⼀致的5. 现阶段影响我国⼈⼝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因素B. 经济因素C. 社会因素D. 环境因素萧湘的爸爸在北京⼯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师。

⼩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10年,由于⼯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17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海复旦⼤学。

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

据此回答6~7题。

6.萧湘的经历中属于⼈⼝迁移的是( )①⼩学时暑期去北京度假②到北京上中学③到上海上⼤学④去西北考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萧湘的爸爸去北京⼯作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B.北京的城市问题少C.能改善个⼈及家庭的⽣活 D.能获得更⾼的经济收⼊下图⽰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政区环境⼈⼝容量(单位:万⼈)。

读图,回答8~9题。

8.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政区环境⼈⼝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 B.淡⽔资源 C.地形地势 D.科技⽔平9.宁夏南部地区今后⼀段时间⼈⼝发展的正确做法是( )A.放宽⽣育政策,⿎励⽣育B.增加⼈⼝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出部分⼈⼝D.提⾼⽔资源利⽤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出部分⼈⼝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情况统计表。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上期期中试卷高一历史命题人:胡洋王艳审题人:杨英(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1.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2.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其他颜色的笔答题,或在指定的位置以外答题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3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夏商周三代,宗庙位于国都中心,据《礼记·曲礼》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牲口房和库房)为次,居室为后。

”这说明三代A.重视农业成为社会共识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等级制度影响日常生活D.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2.《乐记》说:“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

礼至则不争”这则材料对“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礼相异乐相同 B.体现等级差异C.维系社会团结 D.注重道德教化3.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材料意在说明A.郡县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B.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其危害小于分封制C.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D.郡县制与分封制互有利弊,应相互借鉴4.汉初,分封王国时规定“王国的傅、相等官员由中央任命”,同时实行封国与郡县交错并存的政区体制。

由此可知,当时A.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教训B.各封国的政治地位较高C.中央有意防范封国势力膨胀D.各封国的管理人才短缺5.“汉之太守,去古诸侯也无几,辟除赏罚兵刑赋役皆得以专制,而县令听命其卧,故宣帝诏曰:‘与我共天下者,其一千石乎!’”材料反映了A.汉代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B.汉代君主专制受到冲击C.汉代县令对太守惟命是从 D.汉代地方有较大自主权6.“(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清楚。

3.选择题选好答案后,用2 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35*2=70分)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A. 大量可供开垦荒地的存在B.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C. 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D. 劳动者积极性提高2.下列水利工程属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是()A. 井渠 B. 都江堰C. 灵渠D. 郑国渠3.“……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 ) A. 自给自足 B. 精耕细作C. 男耕女织D. 家庭经营4.《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该材料体现了汉代的经济政策是()A. 苛捐杂税 B. 重农抑商C. 休养生息D. 朝贡贸易5.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A. 灌溉工具 B. 冶铁工具C. 播种工具D. 纺织工具6.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A. 井田制 B. 均田制C. 屯田制D. 摊丁入亩7.唐诗《田家》云:“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 雇佣关系的出现C. 富裕安逸的生活方式D. 工商皆本的政策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A. 邸店 B. 柜坊 C. 飞钱 D. 坊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产生的时间是()A. 汉朝 B. 唐朝C. 宋朝D. 明朝10.《元史》中载:“(元朝)国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仍撰(纠集)天下之工,聚之京师,分类置局…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上期期中答案
高二历史
1--5BCCAC 6-10CACDA 11-15DCAAA
16-20BAAA B 21-25CDDDB 26-30BAABA
31.(1)共同之处:注重精神满足(或答忽视物质追求),或重视道德修养。

(3分)
特点:家族观念突出,主张个人幸福服从家族发展。

(3分)
原因:小农经济;宗法观念;儒家思想。

(6分)
(2)中国
政治: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
经济:封闭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更多人要求个性解放。

(6分)
西方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经济: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的大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解放思想。

(6分)
32.(1)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到西欧,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播。

(4分)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影响了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

(4分)
(2)例一:希腊民主的泛滥最终导致希腊的衰落,但罗马帝国把希腊的人文主义关怀与自身的法律理性结合起来,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例二:中世纪欧洲的长期黑暗不仅没有毁灭西方文明,反而呼唤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
例三: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商路中心的转移,意大利的地位日益下降,但取而代之的是西欧各国在思想和政治上的解放。

(任举2例8分)。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下期期中试卷高二历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亲亲相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主张,唐律对亲亲相隐原则作了具体规定,其内容主要有:亲属有罪相隐,不论罪或减刑;控告应相隐的亲属,要处刑;有两类罪不适用亲亲相隐原则:一类是谋反、谋大逆、谋叛及其他某些重罪,另一类是某些亲属互相侵害罪。

此司法原则A. 确保了司法的公正B. 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C. 损害了法律的权威D. 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2.春秋时期,文武不分家。

封君们平时担任民政长官,战时充任军队统帅。

而战国时期军队就多由职业军官统率,名将如白起,李牧、赵奢,都专职打仗而不问政治,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 职业军队取代了兵农合的民兵B. 军事指挥学发展到专业化水平C. 分封制的崩溃和郡县制的兴起D. 儒家的教育忽视军事3.秦代设立的全国最高监察长官御史大夫一职,银印青绶(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汉初仍然沿用。

到了汉成帝时,金印紫绶,史称“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这反映出A. 御史大夫权势日重B. 汉代君权有所削弱C. 宰相制度日益完善D. 御史大夫职权未变4.西汉从周亚夫以条侯为相起,至汉武帝元朔五年以前为宰相者必先得封侯,当时选相的范围局限在汉初被封的143个侯爵之内。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国家尚未形成完善的选官制度B. 异姓诸候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C. 汉初对宰相治政素养要求不高D. 丞相权力过大引起皇帝的猜忌5.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察举制是政府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B. 世家子弟入仕导致政局动荡不安C. 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D. 察举制弊端日益严重,无法维系6.《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280295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280295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下期期中试卷高一数学(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如果连续抛掷1000次,那么第999次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1 1 1 999A.B.C.D.1000 999 2 100052、点P从(1,0)出发,沿单位圆逆时针方向运动弧长到达Q点,则Q6点的坐标为()A.(,)B.(,)C.(,)1 33 11 32 2 2 2 2 213D.(,)2 23、228与1995的最大公约数是()A. 57B. 59C. 63D. 674、总体由编号为01,02,…,39,40的4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5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6列和第7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50 44 66 44 21 66 06 58 05 62 61 65 54 35 02 42 35 48 96 32 14 52 41 52 48 22 66 22 15 86 26 63 75 41 99 58 42 36 72 24 58 37 52 18 51 03 37 18 39 11A.23 B.21 C.35 D.325、已知2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4,那么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弦长是()A.2sin1 B.2cos1 C.4sin1 D.4cos16、将八进制数135(8)转化为二进制数是()A.1110101(2) B.1010101(2) C.111001(2) D.1011101(2)17、设D,E,F分别为△ABC的三边BC,CA,AB的中点,则DA FC=()A.AD B.ED C.BE D.BC8、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减去80,得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A. 81.2, 84.4B. 78.8 , 4.4C. 81.2, 4.4D. 78.8,75.69、变量x与y相对应的一组数据为(1,3),(2,5.3),(3,6.9),(4,9.1),(5,10.8);变量U与V相对应的一组数据为(1,12.7),(2,10.2),(3,7),(4,3.6),(5,1),r1表示变量y与x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2表示变量V与U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则()A.r2<r1<0 B.0<r2<r1 C.r2<0<r1 D.r2=r110、如果执行右面的框图,输入N5,则输出的数为( )5 46 A.B.C.D.4 5 5 5 6π3π11、函数y=tanx+sinx+|tanx﹣sinx|在区间(,)内的图象大致是()2 22A.B.C. D.ππ12、函数f(x)=sin(2x+φ)(|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所得2 6π图象对应的函数是偶函数,且存在x∈[0,],使得不等式f(x)≤m成2立,则m的最小值是()1 1A. 1 B.C.D.12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在上任取两数和组成有序数对,记事件为“”,则__________.14、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原始数据记录如下:甲运动员得分:13,51,23,8,26,38,16,33,14,28,39乙运动员得分:49,24,12,31,50,31,44,36,15,37,25,36,39 这个赛季中发挥更稳定的运动员是(填甲或乙).315、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f(x)12 35x8x 2 79x 3 6x 4 5x 5 3x 6 在x V 34 时的值时, 的值为 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ABC 和点 M 满足 MA MB MC 0 ,若存在实数 m 使得AB AC mAMm成立,则.三、解答题(本小题共 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 10分)已知向量 a =(4,3),b =(1,﹣1).(Ⅰ)求 a 与b的夹角的余弦值;(Ⅱ)若向量3a +4b 与ab 平行,求实数 λ 的值.18、(本小题满分 12分)为了解某地房价环比(所谓环比,简单说就是与相 连的上一期相比)涨幅情况,如表记录了某年 1月到 5月的月份 x (单位: 月)与当月上涨的百比率 y 之间的关系: 时间 x 1 2 3 4 5 上涨率 y0.10.20.30.30.1(1)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求 y 关于 x 的线性回归方程 y b x a(2)预测该地 6月份上涨的百分率是多少?参考公式: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 bnx ynxyi ii n1,a y b x22ixnxi 1sin cosx x19、(本小题满分 12分)已知sin x cos x32 sin x cos x (1)求的值;sin x 2 cos x(2)若x是第三象限的角,化简三角式11sinx sinx1sin x 1sin x,并求值.420、(本小题满分 12分)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D 4 , AB 2 .(1)若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 AD / /BC , E 是CD 的中点,求 AE BD ;(2)若 ACAB ,cos3 ,4 , CAB AC BD55求 DC .21、(本小题满分 12分)某校从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抽出 60名学生,将其成绩 (均为整数)分成六组[40,50),[50,60) ...[90,100]后画出如下部分 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Ⅰ)求成绩落在[70,80)上的频率,并补全这个频率分布 直方图;(Ⅱ) 估计这次考试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为及格)和平均 分;(Ⅲ) 为调查某项指标,从成绩在 60 : 80分这两分数段组的第 21 题学生中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 6人,再从这 6人中选 2人进 行对比,求选出的这 2名学生来自同一分数段的概率. 22、(本小题满分 12分)已知点 Ax , fx,是函数B x , f x 1 122πf xωx φ 0,φ( ) 2 sin ωφ,图像上的任意两点,且角 的2终边经过点 P 1, 3,若时,的最小值为f x f xxxπ 31 2 41 2(1)求函数f(x) 的解析式;(2)求函数f(x) 的单调递增区间;x0,mf(x) 2m f(x) m(3)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65。

河南省实验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河南省实验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2009-2010学年下期期中考试2012届高一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时,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直接答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Ⅱ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

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

这段史料说明A.春秋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 B.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中使用C.春秋时期畜牧业发达D.春秋时期农业耕作技术提高2.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A.《长安城的落日》 B.《宋代东京的辉煌》C.《汴河两岸》D.《坊墙倒塌以后》3.明中叶以前代表手工业生产技艺最高水平的是A.民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手工工场D.官营手工业4.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

”从经济角度看,马克思主要抨击的是清政府的A.地丁银制度和闭关政策B.单纯器物变革而拒绝体制革新C.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但又严防死守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早在西汉中国瓷器生产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B.景德镇在元代是全国制瓷中心,已能烧制多种彩瓷C.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并且已经输往国外D.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彩瓷,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广销亚非欧6.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

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

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晋商兴起于A.唐代 B.北宋C明代D.清代7.据史书记载: 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衔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 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下期期中试卷高一历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农事俗语谚语是中国几千年来农业的经验总结。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伏水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莫忘记”,“小满插秧苗茁壮,早把庄稼病虫防”,“棉花不打尖,长来顶破天”,“谷子要好,犁深粪饱”等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A.自给自足B.精耕细作C.因地制宜D.注重农时2.《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D.劳动力短缺3.唐代《水部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央制定的水利法,其中规定:“著灌溉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

”“凡浇田,皆仰预知顷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善,不得偏并。

”这实质上表明唐代A. 重视上下游水资源的使用B. 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C. 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水利网D. 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4.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

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

”上述法律规定反映了明朝A. 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B. 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C. 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D. 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5.明代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材料说明A. 明朝农产品商业化程度较高B. 明朝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C. 明朝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D. 明朝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6.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各行业的工匠在自己的作坊里),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现象。

这说明当时A. 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B. 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C. 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D. 官营和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驱使庄户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使唤他们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A.商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B.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C.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D.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8.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

《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

这表明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9.2016年2月22日,中央部署城市未来发展“路线图”,提出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总体目标: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我国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宋朝城市发展的表现有A. 城市中市与坊严格分开B. 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C. 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D. 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10.清代前期,中国的城市商业比较发达,政府的消费支撑着城市的繁荣。

当时1400个小城镇,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有一半是府或者省治所在地,较大的城市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

由此可见A. 城市发展受社会体制的节制B. 政府对城市经济生活管控严密C. 商品经济发展催生近代城市D. 繁荣的工商业市镇己开始出现11.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说:“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的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

”徽商这种资金流向和消费形态不能反映A.专制体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B.中国传统商人深受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C.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只能是自然经济的补充D.帝国时代的商业资本不可能转化为产业资本12.晚明时,徽商家乡——徽州六邑,农地狭小,民不聊生,逼使很多人外出经商。

不多年后徽州地价却大幅度上涨,为全国之冠。

主要原因应该是A.徽商发财后回乡买地B.形成特色作物种植区C.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D.北民南迁致地价飞涨13.自秦朝到元,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与钱,无用银之例,但从明朝起,白银逐渐取代其他货币,广为流通。

这一转变主要说明A.长途货运推动了货币形式的变革B.资本主义萌芽使白银成为单一货币C.商业繁盛驱动了货币制度的革新D.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有所松动14.西汉建立前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农业税征收比例曾低至1/30,虽然促成了工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但远远不能满足王朝财政需要。

为解决这一矛盾,此后西汉政府A. 提高农业税和商业税比例B. 大量裁减政府机构和人员C. 加强了对经济资源的垄断D. 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的商人15.封建统治者认为“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也认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下列政策和措施与上述言论所反映的指导思想的相冲突的是A. 商人出不得乘车马,入不得住豪宅 B. 盐铁官营C. 商人及其子嗣不得入仕为官D. 工商立国16.《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道:“中国的经济形态,由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隋唐之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定型为士绅经济,历一千年左右的演进,其后再无进步。

这三种经济形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官商经济。

”作者意在强调A. 宋代以后的经济发展趋于停滞B. 区分清楚三个时期的经济形态C. 古代政治形态演变的基本态势D. 古代经济形态受政治强势干预17.历史总是多样的,但不同之中也偶有一致之处。

17~18世纪,当欧洲各国纷纷推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时,中国明清政府仍继续坚守“重农抑商”的政策,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A.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结果都增强了各国的经济实力C.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D.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18.中科院自然科学所研究员宋正海认为,即使郑和航海到达西欧,今日世界历史格局也不会有根本性不同。

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是小农经济和专制制度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C.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9.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

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

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

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 国力增强,确立世界经济霸主B. 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 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D. 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20.某学者写道:“拿意大利来说,……(16世纪后)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荷兰的崛起B.英国确立海上殖民霸主地位C.世界市场开始形成D.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1.对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

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和发展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22.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A.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23.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24.1834年英国《济贫法》改革将“低于舒适原则”确立为公共捐助的基本原则。

根据该原则:不论家庭大小和生活支出多少,金钱救济绝对不能超过社区独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否则,工人们就会寻求救济而非努力工作。

对该原则影响最直接的原因是A. 自由主义的盛行 B. 重商主义的影响C. 议会改革的推动D. 社会矛盾尖锐化25.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1849年它又废除了该条例,其主要原因是A.竞争对手被打败B.世界工厂地位确立C.商业革命的开展D.殖民地独立运动兴起26.1624年《垄断法》问世,标志着英国专利制度的最终形成。

后来,晚年的瓦特非常富庶,他的主要财富来源不是制造蒸汽机的工厂,而是广泛转让的高效能蒸汽机的发明专利。

材料主要表明A.《垄断法》问世奠定了工业革命基础B.专利制度阻碍了工业革命向世界拓展C.专利制度诱导瓦特逐步改良了蒸汽机D.技术创新得到制度保障方能放大效益27.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

“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是指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③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④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8.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同时,美国许多大公司纷纷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其中通用公司、杜邦公司的实验室成为现代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典范。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A. 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紧密联系B. 当时美国科研开发力量最为雄厚C. 公司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D. 国力强弱取决于现代科技的发展29.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扩张已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

投向铁路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

这种现象从根本上是由于A.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蒸汽时代B.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D.公路交通比铁路交通投资少30.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生产开始进入大企业时代。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仅出现在欧洲主要国家B.促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C.不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D.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31题14分,32题26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