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过程
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

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价值观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难点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板书设计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发现由无机化合物通过加热可以变为尿素的实验事实。

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讲]高一时我们学习过两种基本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那么今天我们利用树状分类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类。

今天我们利用有机物结构上的差异做分类标准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
3-CH
2
-CH
2
-CH
2
-CH
3

(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不含苯环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含苯环
[讲]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链状化合物和脂环化合物统称为脂肪族化合物。

而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包含苯环的化合物,其又可根据所含元素种类分为芳香烃和芳香烃的衍生物。

而芳香烃指的是含有苯环的烃,其中的一个特例是苯及苯的同系物,苯的同系物是指有一个苯环,环上侧链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

除此之外,我们常见的芳香烃还有一类是通过两个或多个苯环的合并而形成的芳香烃叫做稠环芳香烃。

[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新的化合物,这种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主要的官能团。

[板书]二、按官能团分类
[投影]P4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
[讲]官能决定了有机物的类别、结构和性质。

一般地,具有同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具有多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应具有各个官能团的特性。

我们知道,我们把这种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关一个或若干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

常见有机物的通式
烃链烃(脂肪烃) 烷烃(饱和烃) C n H2n+2无特征官能团,碳碳单键结合不饱和烃烯烃C n H2n
含有一个
炔烃C n H2n-2含有一个—C≡C—
二烯烃C n H2n-2
含有两个
饱和环烃环烷烃C n H2n单键成环
不饱和环烃环烯烃C n H2n-2成环,有一个双键
环炔烃C n H2n-4成环,有一个叁键
环二烯烃C n H2n-4
苯的同系物C n H2n-6
稠环芳香烃
[小结]本节课我们要掌握的重点就是认识常见的官能团,能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课后练习]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你能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类别吗?
教学反思: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008-11-19平面
正四面体介于单双键之间
C C=C
板书]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投影复习]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
2、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讲]对于某一烷烃分子怎样判断它是否具有同分异构体,如有,又具有几种同分异构体,这是学习有机化学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我们必须学会判断并能够书写。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常用的书写方法—缩链法(减碳对称法)。

[板书]1、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点击试题]例1、
12
5H C 的同分异构体
第一步:所有碳,一直链。

第二步:原直链,缩一碳。

缩下的碳,作支链。

第三步:原直链,再缩一碳;缩下的碳,都作支链。

[讲]缩去的两个碳原子可作为两个甲基或一个乙基。

[问]①两个甲基怎么连接?(只能同时连在第2个碳原予上)
(注意:第2号碳已饱和,即使有碳原子也不能再连接在这同一个碳原子上了;除第2号碳原子外,四个碳原于是完全等效的) ②作为乙基,它不能连在顶端的碳原子上,能否连接到第2个碳原子上? [小结]①要按照程序依次书写,以防遗漏。

②每一步中要注意等效碳原子,以防重复。

[随堂练习]写出己烷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讲]以上这种由于碳链骨架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碳链异构。

烷烃中的同分异构体均为碳链异构。

[板书]碳链异构
[进]对于碳链异构的书写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减碳对称法”。

包括两注意(选择最长的碳链作主链,找出中心对称线),三原则(对称性原则、有序性原则、互补性原则)、四顺序(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邻到间)、
[问]烃的同分异构体是否只有碳链异构一种类型呢? [讲]我们学习了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就知道了。

[板书]2、烯烃同分异构体书写步骤
(1)先写出相应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从相应烷烃的结构简式出发,变动不饱和键的位置。

[点击试题]例2、写出分子式为的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共5种)
[随堂练习]1、写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
2、写出分子式为C5H10O的醛的同分异构体
[投影小结]等效氢原则
1、同一碳原子上的氢等效
2、同一个碳上连接的相同基团上的氢等效
3、互为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等效。

[小结并板书]烯烃同分异构体包括
[讲]上面已经学了碳链异构和位置异构,刚才所学的烯烃由于双键在碳链中位置不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叫位置异构。

还有一种同分异构类型是官能团异构。

如乙醇和甲醚:CH3—CH2—OH(乙醇,官能团是羟
基—OH),CH3—O—CH3(甲醚,官能团是醚键),像这种有机物分子式相同,但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叫官能团异构。

课题: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板书](2)编号,最简最近定支链所在的位置。

[讲]把主链里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所在的位置。

CH 3—CH —CH 2—CH —CH 3
CH 3
CH 2—CH 3
2、编序号,定支链所在的位置。

把主链里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子依次编
号定位,以确定支链所在的位置。

56
1
2
34己烷
——最近一端
1
2
3
456
[讲]在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从碳链任何一端开始,第一个支链的位置都相同时,则从较简单的一端开始编号,即最简单原则;有多种支链时,应使支链位置号数之和的数目最小,即最小原则。

[板书]最小原则:当支链离两端的距离相同时,以取代基所在位置的数值之和最小为正确。

CH 3CH 3–C –CH 2–CH –CH 3CH 3CH 312345戊烷
甲基三2,2,4
123452,4,4三甲基戊烷最小原则:当支链离两端的距离相同时,以取代基所在位置的数值之和最小为正确。

[板书]最简原则:当有两条相同碳原子的主链时,选支链最简单的一条为主链。

最简原则:当有两条相同碳原子的主链时,选支链最简单的一条为主链。

CH 3
CH 3–CH –CH 2–CH –CH –CH 3
CH 3CH 2–CH 3
[板书](3)把支链作为取代基,从简到繁,相同合并。

[讲]把取代基的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主链上的位置,并在号数后连一短线,中间用“–”隔开。

(烃基: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


CH3—CH—CH2—CH—CH3
CH3CH2—CH3
己烷
甲基
56
1234
2、4
[板书](4)当有相同的取代基,则相加,然后用大写的二、三、四等数字表示写在取代基前面。

[讲]但表示相同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用“,”隔开;如果几个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CH3—CH—CH2—CH—CH3
CH3CH2—CH3
己烷
甲基
2,4
56
1234
4、当有相同的取代基,则相加,然后用大
写的二、三、四等数字表示写在取代基前
面。

但表示相同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
用“,”隔开;如果几个取代基不同,就把简
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随堂练习]给下列烷烃命名
[投影小结]1.命名步骤:
(1)找主链------最长的主链;
(2)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2.名称组成: 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3.数字意义:阿拉伯数字---------取代基位置
汉字数字---------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烷烃的系统命名遵守:1、最长原则2、最近原则3、最小原则4、最简原则
[过渡]前面已经讲过,烷烃的命名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其他有机物的命名原则是在烷烃命名原则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下面,我们来学习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板书]二、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讲]有了烷烃的命名作为基础,烯烃和炔烃的命名就相对比较简单了。

步骤如下:
[板书]1、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

1.定主链: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
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
某己烯
CH
3
—C=CH—CH—CH
2
—CH
3
CH
3
CH
3
[板书]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
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234
16
5
CH
3
—C=CH—CH—CH
2
—CH
3
CH
3
CH
3
[板书]3、把支链作为取代基,从简到繁,相同合并;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需标明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编号较小的数字)。

用“二”“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个数。

3.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
(只需标明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编号较小的
数字)。

用“二”“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
个数。

其他的同烷烃的命名规则一样。

2,4-二甲基-2-己烯
234
16
5
CH
3
—C=CH—CH—CH
2
—CH
3
CH
3
CH
3
[随堂练习]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讲]在这里我们还需注意的是支链的定位要服从于双键或叁键的定位。

CH
3
—C=CH—CH—CH=CH
2
CH
3
CH
3
2
3
41
65
3,5-二甲基-1,4-己二烯
例:
[随堂练习]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讲]接下来我们学习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板书]三、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讲]苯的同系物的命名是以苯作母体,苯环上的烃基为侧链进行命名。

先读侧链,后读苯环。

例如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生成甲苯,被乙基取代后生成乙苯,表示如下:
甲苯乙苯
[讲]如果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取代后,则生成的是二甲苯。

由于取代基位置不同,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两个甲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别用“邻”“间”和“对”来表示:
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讲]若将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编号,可以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为1号,选取最小位次号给另一个甲基编号,则邻二甲苯也可叫做1,2—二甲苯;间二甲苯叫做1,3—二甲苯;对二甲苯叫做1,4—二甲苯。

[讲]若苯环上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取代基时,则将苯环进行编号,编号时从小的取代基开始,并沿使取代基位次和较小的方向进行。

[讲]当苯环上连有不饱和基团或虽为饱和基团但体积较大时,可将苯作为取代基。

判断下列物质是否为苯的同系物?
COOH CHO
像上面这两种物质都有其他官能
团,苯就不是母体而是取代基了
苯甲酸苯甲醛
[课后练习]
一、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1、 3,3-二乙基戊烷
2、 2,2,3-三甲基丁烷
3、 2-甲基-4-乙基庚烷
教学反思: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




知识

技能
1、了解怎样研究有机化合物应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2、掌握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3、掌握蒸馏、重结晶和萃取实验的基本技能
过程
方法
1、通过有机化合物研究方法的学习,了解分离提纯的常见方法
情感
态度
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价值观
重点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和分离原理
难点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和分离原理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

那么,该怎样对有机物进行研究呢?一般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探讨的问题。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讲]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首先得到的是含有有机物的粗品。

在工厂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也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得到的往往是混有未参加反应的原料,或反应副产物等的粗品。

因此,必须经过分离、提纯才能得到纯品。

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

下面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要经过的几个基本步骤:P17
[思考与交流]分离、提纯物质的总的原则是什么?
1.不引入新杂质;
2.不减少提纯物质的量;
3.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可用物理方法的不用化学方法;
4.可用低反应条件的不用高反应条件
[讲]首先我们结合高一所学的知识学习第一步——分离和提纯。

一、分离、提纯
[讲]提纯混有杂质的有机物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是利用有机物与杂质物理性质的差异而将它们分离。

接下来我们主要学习三种分离、提纯的方法。

1、蒸馏
[讲]蒸馏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当液态有机物含有少量杂质,而且该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时(一般约大于30ºC),就可以用蒸馏法提纯此液态有机物。

定义: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操作过程。

要求:含少量杂质,该有机物具有热稳定性,且与杂质沸点相差较大(大于30℃)。

演示实验1-1 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
所用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接受器等。

实验基本过程: P17
[强调]特别注意:冷凝管的冷凝水是从下口进上口出。

从而可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2)作用:推知有机物含有哪些化学键、官能团。

[讲]从未知物A 的红外光谱图上发现右O —H 键、C —H 键和C —O 键的振动吸收,可以判断A 是乙醇而并非甲醚,因为甲醚没有O —H 键。

[投影]图1-17
[讲]从上图所示的乙醇的红外光谱图上,波数在3650cm -1区域附近的吸收峰由O-H 键的伸缩振动产生,波数在2960-2870cm -1区域附近的吸收峰由C-H (-CH 3、-CH 2-)键的伸缩振动产生;在1450-650cm -1区域的吸收峰特别密集(习惯上称为指纹区),主要由C-C 、C-O 单键的各种振动产生。

要说明的是,某些化学键所对应的频率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小的变化。

[点击试题]有一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确定分子结构,请写出该分子的结构简式 。

ANS :(CH 3—CH 2—O —CH 2—CH 3) [板书]2、核磁共振氢谱(NMR)
[讲]在核磁共振分析中,最常见的是对有机化合物的1H 核磁共振谱(1H-NMR)进行分析。

氢核磁共振谱的特征有二:一是出现几种信号峰,它表明氢原子的类型,二是共振峰所包含的面积比,它表明不同类型氢原子的数目比。

(1)原理: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用电磁波照射氢原子核,它能通过共振吸收电磁波能量,发生跃迁。

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关信号,处在不同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磁波的频率不同,在图谱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各类氢原子的这种差异被称作化学位移,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

[讲]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核,所处的化学环境(即其附近的基团)不同),表现出的核磁性就不同,代表核磁性特征的峰在核磁共振谱图中横坐标的位置(化学位移,符号为δ)也就不同。

即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峰;且特征峰间强度(即峰的面积、简称峰度)与氢原子数目多少相关。

(2)作用: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等效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的频率不同,被核磁共振仪记录下来的吸收峰的面积不同。

所以,可以从核磁共振谱图上推知氢原子的类型及数目。

①吸收峰数目=氢原子类型
②不同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强度之比)=不同氢原子的个数之比
对称CH 3
对称CH 2
C —O —C
[讲]未知物A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类型氢原子的吸收峰,说明A 只能是乙醇而并非甲醚,因为甲醚只有一种氢原子。

[投影]
图1一19未知物A 的核磁共振氢谱 图1一20二甲醚的核磁共振氢谱
[列题]一个有机物的分子量为70,红外光谱表征到碳碳双键和C =O 的存在,核磁共振氢谱列如下图:
①写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C 4H 6O O
②写出该有机物的可能的结构简式: H —C —CH=CHCH 3
[小结]本节课主要掌握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包括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结构。

了解几种物理方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氢谱法。

[课后练习]
1、有机物中含碳40﹪、氢6.67﹪,其余为氧,又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C 2H 4O 2)
3、燃烧某有机物A 1.50g ,生成1.12L (标准状况)CO 2和0.05mol H 2O 。

该有机物的蒸气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04,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CH 2O )
4、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乙醇(CH 3CH 2OH)、甲醚(CH 3OCH 3),则通过下列方法,不可能将二者区别开来的是( ) A 、红外光谱 B 、1H 核磁共振谱 C 、质谱法 D 、与钠反应
5、某烃类化合物A 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则A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教学反思:
有四类不同信
号峰,有机物分子中有四种不同类型的H 。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1)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1、了解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
过程

方法
1、注意不同类型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
2、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计算机课件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掌握概念、学会方法、形成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根据有机物的结果和性质,培养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
重点烯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
一、烷烃(alkane)和烯烃(alkene)
1、结构特点和通式:
(1) 烷烃: (2) 烯烃:
2、物理性质
3、基本反应类型
(1) 取代反应: (2) 加成反应:(3) 聚合反应:
4、烷烃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1)取代反应:(2)氧化反应:
5、烯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1)加成反应
(2)氧化反应○1燃烧:○2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
○3催化氧化:2R—CH=CH2 + O22R
1C
O
R2
CH3
(3) 加聚反应
6、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1)二烯烃的加成反应:(1,4一加成反应是主要的)
(2) 加聚反应: n CH
2
=CHCH=CH
2
催化剂
(顺丁橡胶)
教学过程备注
逐渐增大;
(2) 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3) 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4)逐渐过渡到液态(5≤n ≤16)、固态(17≤n)。

(4) 烃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阅读P29[思考与交流]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反应类型并说说你的分类依据
[投影]
(1)乙烷与氯气生成一氯乙烷的反应:_________; (2)乙烯与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3)乙烯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4)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3、基本反应类型
(1)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如烃的卤代反应。

(2)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如不饱和碳原子与H 2、X 2、H 2O 的加成。

(3) 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如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阅读P30[学与问]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投影]
[过渡]我们知道同系物的结构相似,相似的结构决定了其他烷烃具有与甲烷相似的化学性质。

[板书]4、烷烃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1)取代反应:CH 3CH 3 + Cl 2 →CH 3CH 2Cl + HCl (2)氧化反应----可燃性
C n H 2n+2 + — O 2 → nCO 2 +(n+1)H 2O
(3) 分解反应
[讲]烷烃的化学性质一般稳定。

在通常状况下,烷烃跟酸、碱及氧化剂都不发生反应,也难与其他物质化合。

但在特定条件下烷烃也能发生上述反应。

[讲]烯烃的化学性质与其代表物乙烯相似,容易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

烯烃能使酸性KMnO 4溶液和溴水褪色。

5、烯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1)加成反应:(以丙烯为例。

要求学生练习) (2)氧化反应 ○
1 燃烧:C n H 2n +2
n 3O 2
n CO 2 + n H 2O
光照
3n+1
2
点燃
○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R—CH=CH
2R—COOH + CO
2
(3) 加聚反应
[投影练习]请以丙烯和2-丁烯为例来书写加聚反应方程式
6、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讲]二烯烃跟烯烃性质相似,由于含有双键,也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1,3-丁二烯与溴发生的两种加成反应。

[讲]当两个双键一起断裂,同时又生成一个新的双键,溴原子连接在1、4两个碳原子上,即1、4加成反应
(1)二烯烃的加成反应:(1,4一加成反应是主要的)
[讲]若两个双键中的一个比较活泼的键断裂,溴原子连接在1、2两个碳原子上,即1、2加成反应
[讲]以上两种加成是二烯烃与溴等物质的量加成,若要完全发生加成反应,1 mol 的二烯烃需要2 mol 的溴,
CH
2=CHCH=CH
2
+2Br
2
CH
2
BrCHBrCHBrCH
2
Br
[讲]二烯烃可发生加聚反应,如(2) 加聚反应
n CH
2=CHCH=CH
2
催化剂
H2C C H H C C H
2*
n(顺丁橡胶)
[小结]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2)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1、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过程
方法
1、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关注有机物的合理使用
重点炔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难点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二、烯烃的顺反异构
1、顺反异构
2、形成条件:
(1)具有碳碳双键
(2)组成双键的每个碳原子必须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三、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

1、乙炔的结构:分子式:C
2
H
2
,实验式:CH,电子式:结构式:H-C≡C-H,分子构型:直线型,键角:180°
2、乙炔的实验室制取
3、乙炔的性质: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

(1)氧化反应:①可燃性(明亮带黑烟)2C
2
H
2
+5O
2
4CO
2
+2H
2
O
②易被KMnO
4
酸性溶液氧化(叁键断裂)
(2)加成反应: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