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藏锦绣,何处不繁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中藏锦绣,何处不繁华
作者:邢晓凤
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33期
戴泽
四川云阳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

1922年3月出生在日本,同年随父母回国,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

1949年协助徐悲鸿等人建立中央美术学院。

曾修复徐悲鸿《奚我后》等多幅作品。

应邀为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创作大量作品。


泽是徐悲鸿重要弟子之一,新中国美术教育奠基人,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代表人物,中央美术学
院奠基人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批会员,徐悲鸿教育学派代表人物。

美育是生命与情感的教育,绘画艺术美育有着陶冶性情和疏导身心的作用,绘画将抽象的
情感寓于具体形体中,在道德与情感上的净化力量优于其他艺术。

每一个线条的跳跃,每一个
色彩的堆砌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何培养学生的绘画艺术素养是一门学问。

对此,记
者采访了当代著名画家戴泽。

艺术修养深厚的戴老有着返璞归真的真诚气度,他将傲然风骨、超然气韵注入作品中,在
水彩跳跃间完美地诠释着物我的协调与平衡,他将绘画视为全部生命,用尽一生去勾勒、构筑
一个明美的世界。

静水流深,因沉迷绘画,晚年的戴泽恬静寡言,于淡泊中,守护一份平和自在。

心有一片海,却将万里灏滔揉进笔底波澜中。

谈及美育,戴泽表示,绘画是表达孩子内心
自我的一种方式,是修炼孩子心性的最好方式,对于砥砺孩子的品格、润泽心灵具有无可替代
的作用。

绘画教育:要在观察和体验中探索
戴泽生活在中国巨大变革的时代,人生经历波澜壮阔,国家命运与他个人的艺术之路紧紧
联系在一起。

戴泽一直将《中庸》中的“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奉为圭臬。

这也是戴泽的恩师徐悲鸿对学生的要求:做一
个德学兼备、进取知礼之人。

记者:您觉得绘画艺术对您的人生有什么影响?绘画艺术作为美育的一个载体,对孩子的
成长有什么作用?在授课中,您是如何教授学生画画的?
戴泽:绘画是我一生的职业,伴随了我一生,我从小就喜欢绘画,我的父亲从日本京都工业大学留学回来在四川老家办学,我得以接触了绘画,幼年时喜欢看《良友》画报,对丰子恺
先生讲音乐的文章印象深刻,父亲比较开明,给了我足够的自由,让我去发展自己的爱好,长
大后考取了中央大学。

现在学校提倡美育教育,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对孩子来说,绘画是对性格的一种磨炼!
它教孩子学会表达,学会创造,勤奋严谨,能够沉下心来,坚持不懈。

这对孩子心性的养成非
常有益。

绘画可以帮助孩子找到他们最快乐最自信的成长路。

当然,孩子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老师的作用非常重要。

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
多位好老师:徐悲鸿、傅抱石、谢稚柳、秦宣夫、陈之佛,他们都身怀绝技,一句话往往就令
人受益终生。

徐悲鸿先生鼓励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深入生活勤于写生。

徐先生在新加坡
举行义卖画展支持抗日,他教导我们,一个画家首先要爱国,要有使命感,随时为国家效力,
这是对我艺术观和世界观的一次深刻启蒙,影响了我的一生。

这也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 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的思想非常契合。

徐悲鸿先生的教学别具一格,他会亲自为学生示范绘画技法。

有一次他在我的画架前驻足
观察了一会儿,便亲自动手为我修改习作。

几笔下来,整个画面的关系就调整了过来。

徐先生说:“脏一点就对了,笔根上的颜色是最好的。

”这句话对我如醍醐灌顶,我之前作画总怕颜
色脏,每支笔都洗得干干净净,颜色分得清清楚楚,却适得其反了。

在创作中,我一般不太给学生改画,而更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画,一起感受,让学生学会观察,这个画该怎么画,技巧在哪里,如何巧妙地选择切入点,这是要学生深入去体会的,学生
耳濡目染自然会得到他们想要的。

记者:学习绘画听起来轻松,但要真正学习起来,就知道这是一条无比艰辛的路,如何才
能学有所获?在绘画
学习中,如何培养孩子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戴泽:绘画是内心的需要,如同呼吸一样,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让画面同你一道呼吸。

在培养孩子感受力和创造力方面,不要束缚孩子的奇妙想法,多带孩子们去感受自然,感受有
历史温度的城市,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要多带他们去美术馆、博物馆。

孩子的好奇心
就是艺术创造力的源泉。

绘画要求有很高的观察能力,不管面对静物、人物还是风景,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找
到画面中最美的部分及细节,不断用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并融入画作中去。

学绘画的人和不
学绘画的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不一样。

学习绘画的人更加注重细节、质感,更能观察、欣赏到世
界的美。

绘画能培养人的气质,影响人的情趣。

审美品位是靠孩子从小的生活环境、艺术修养
熏陶而来。

一个从小喜欢艺术、喜欢绘画的人,在气质上是与众不同的。

记者:现在有不少学生,刚学习绘画时,劲头信心十足,坚持不了多久,就中途放弃了,
对这种现象您如何看?对于艺术来说,您觉得天赋和勤奋是什么样的关系?
戴泽:孩子学艺术应注重素质、感觉的培养,从中学会欣赏和理解艺术,用心灵去感悟艺术。

学习没有不吃苦的,艺术名家、大家也都是勤学苦练出来的。

很多孩子吃不了苦,刚开始
学习时觉得新鲜,随心所欲地涂鸦,可是越到后面越觉得不是那么好玩,需要不停地重复练习,觉得枯燥乏味,兴趣便会急速下降。

学会执着坚持也是学习艺术的一个重要目的,不管以后是
否从事艺术行业,这都是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

如果说天赋,不如说是天生执念,对于绘画艺术来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要拥有极大的热情,花时间投入进去,这就需要勤奋。

即便是天才,脱离了长期的学习,也将沦为庸常之辈。

有艺术天赋的人,感悟能力和表现能力会很强,画出的作品也更富有感染力,但只有天赋是不
够的,后天的努力更重要。

一个画家绘画技艺的提升和绘画思想的磨砺需要不断学习、勤奋多画、刻苦训练。

美育育心:用绘画艺术滋养心灵
戴泽先生一生致力于绘画艺术的探索,融合中西绘画之长,有着独特的创作实践和艺术追求。

从教数十年来,为中国美术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者有靳尚谊、王沂东等。

记者:绘画的独特魅力在哪里?艺术教育的价值是什么?从学生心理认知和人格发展的角
度来说,绘画艺术教育对学生有何帮助?绘画艺术教育能否有效提升孩子的审美水平,从哪些
方面可以体现?
戴泽:艺术依托于人,一切以人为尺度,人们在画画时,会把自己的性格倾向、心理需要投射到图画中。

绘画是内心的一种表达。

艺术教育对于人更好地成为一个人,在认知自我的方
面有一些作用。

绘画艺术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艺术修养潜藏着很强的自我修复和完善能力。

艺术是自由的,要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初学者不要盯着结果,成功在于坚持的过程。

绘画教育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一旦思想自由了,艺术教育的春天也就真正来临了。

绘画更多的功用在于心灵的滋养。

绘画艺术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陶冶
情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即便是将来不从事绘画事业,这样的
美育教育,也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把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方法迁移到新的领域,就会出现新
的奇迹。

鉴赏比画更重要,家长的审美水平才是影响孩子的主要因素。

大到一座城市的建筑、园林,小到家里的碗筷、家具、墙上的装饰物,都会对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产生日复一日的影响。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时间慢慢地来改变。

绘画的力量:绘画艺术磨砺成长
戴泽忠实地继承了徐悲鸿先生的绘画技法,融进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形成了强烈厚重的个
人风格。

戴泽以油画著称,艺术造诣深湛,当今中国画坛能出其右者寥寥。

他几十年如一日坚
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厚重的人文主义精神。

记者:绘画艺术教育的难点在哪里,如何解决?戴泽:艺术虽然没有标准,但触动人心灵的作品具有共通性。

西方的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发展之后,与中国的艺术走得越来越近。

在绘画
过程中,先要去努力做到100分,甚至120分的完整,这还不是最难的部分。

当你达到这一程
度后,接下来要开始做减法,这才是最难的。

减什么不减什么、减到多少为宜,度的把握很重要。

记者:在绘画艺术的创新方面,学生如何去做?
在绘画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把握绘画内容和技巧两者之间的平衡?对学生来说,创作和临
摹哪个重要?
戴泽:真诚与淳朴是艺术的生命力,人刻意为之往往弄巧成拙。

西方艺术在很长一个阶段都拼命强调创新,过犹不及。

近些年又开始回到写实的旧路上来了。

自然有它的规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和生命体验的结晶,仅仅依靠单纯技巧而存在的作品很
难成功。

艺术没有标准,能够打动人的艺术作品就是好的,不管是文人画、印象派、当代艺术
还是行为艺术。

临摹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向前人偷师的一个捷径,这是傅抱石先生在课堂
上教导我们的。

能够临摹好的作品对艺术技法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创作是临摹的目的和归宿。

记者:您对绘画艺术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您的期望是什么?
戴泽:艺术发展是人类思想发展的镜子。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达,它的意义在于交流,更在于完善心灵。

感受艺术学习的美好,能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更多乐趣,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憧憬与渴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