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课的教学设计与策略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tí chū)问题的几种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⑴ 类比提问法
⑵ 质疑提问法
⑶ 观察提问法
⑷ 激励提问法
⑸ 逆向提问法
第7页/共25页
第八页,共24页。
⑴ 类比(lèibǐ)提问法
人类的血液有不同的血型(xuèxíng),动物的血液也有不同的血型(xuèxíng), 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
植物(zhíwù)也有血型吗? 植物与动物有许多相似之处,既然人类的血液有不同的血型,
第2页/共25页
第三页,共24页。
主要(zhǔyào)教学目的 和任务
我们(wǒ men)只能培养打工仔, 培养不出老板:只会解题,没 主题是否有意义、是否真正为学生所喜爱,决定(juédìng)了学生的
投入程度,决定(juédìng)了活动是否能顺利实施、活动的效果和价
有值。问题;只求稳准,不会冒 (险一)。培养—学生—的问崔题允意识漷,提高博发士现、提出问题的能力
例:法拉弟发现(fāxiàn)电磁感应定律
爱迪生发明(fāmíng)留声机
第15页/共25页
第十六页,共24页。
3.归纳(guīnà)整理
如在“走进民工”主题活动的主题确定课中,可 以把有关农民工日常生活开支、饮食、住、等问 题归纳为民工生活状况;把有关农民工一天工作 几小时、做些什么工作、拿不拿得到到加班补贴 等问题归纳为民工的工作现状;把有关农民工子 女留守与跟随、在城里入学、学习成绩、心理健 康、经济(jīngjì)条件等问题归纳为民工子女情 况;把有关企业是否存在克扣、拖欠农民工报酬、 是否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是否关心农民工、有没 有给农民工买保险等问题归纳为企业是如何对待 民工的。
第10页/共25页
第十一页,共24页。
⑵ 质疑提问法
在对已有观点(guāndiǎn)和结论的怀疑中 寻找问题
如:“蚕一定(yīdìng)要吃桑叶吗? ”
“蜜蜂并不是(bù shi)靠翅膀振动发声 ”
质疑问难是发现、提出问题的重要途径。 要敢于怀疑传统,质疑书本,挑战权威, 提出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第11页/共25页
第9页/共25页
第十页,共24页。
植物(zhíwù)体温变化规律探讨与研究
“植物体温变化规律探讨与研究”的研究者,从人有体温、 猫狗等动物有体温而想到植物,对身边 的事物产生(chǎnshēng)了疑问,在强烈探索欲望下, 经过不同季节、时间、昼夜的定时测量, 发现了不同树种、不同季节、不同昼夜 温度的变化规律,作者从晚上到翌日清 晨要有几次测量,小孩子唯恐闹钟听不 见而耽误了测量,夜里就不敢踏实睡觉, 这对小孩子来说是很不容易的。由于对 身边的问题产生(chǎnshēng)浓厚兴趣和欲望,毅力也 就有了。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如何提出问题的方法指导。常见的提出问 题的方法有发散思维法、头脑风暴(fēngbào)法、类比法、 质疑法、观察法、逆向法等。
第23页/共25页
第二十四页,共24页。
动物的血液也有不同的血型,那么,植物会不会也有血型呢?
象这样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现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
从而推知、猜想它们在其他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的,进而提出研究
的课题的方法,即是类比思维,亦称类推思维方法。
第8页/共25页
第九页,共24页。
植物和动物进行类比
同学们也可以运用类比思维去捕捉到研究性学习(xué xí)的研究课题。 例如,我们可再将植物和动物进行类比。
几项规定: ⒈决不允许批评别人提出的问题; ⒉提倡任意自由思考; ⒊任何人不能作判断(pànduàn)性结论; ⒋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 ⒌各种问题不分好坏,一律记录下来。
第14页/共25页
第十五页,共24页。
⑸ 逆向提问法
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的方法, 称为(chēnɡ wéi)逆向提问法。
第18页/共25页
第十九页,共24页。
6.选择(xuǎnzé)主题
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 选择(xuǎnzé)活动主题,志趣相投 的的同学组成活动小组。
第19页/共25页
第二十页,共24页。
教学策略
第20页/共25页
第二十一页,共24页。
(一)规划(guīhuà)与生成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huó dòng)的课程内容即活动(huó dòng)主题, 学校必须进行整体的规划。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 较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huó dòng)课程内容体系。
动物要睡眠(shuìmián),动物生病时会发烧,动物会出汗, 动物有感情,人类和动物懂得爱和恨,动物脑体内 有一块音乐区,能感受音乐的作用……
那么,植物要睡眠吗?植物也会“发烧(fā shāo)” 吗? 植物也会“出汗” 吗?植物也有“爱和恨” 吗? 植物也能感受音乐吗?……
研究的课题就会源源不断涌出。
第22页/共25页
第二十三页,共24页。
(三)引导(yǐndǎo)与指导相结合
教师应根据活动的目标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沿着活动目标 方向(fāngxiàng)来提出问题,开展活动。
教师课前一定要预先设计好一些引导语。如在“走进民工”主 题活动的主题确定课教学中的一些引导语:“你最想了解民工哪 一方面的问题?”“围绕民工,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哪些研究?”。
(二)帮助学生确定活动主题
第3页/共25页
第四页,共24页。
教学(jiāo xué)环节
第4页/共25页
第五页,共24页。
两个阶段(jiēduàn)和六个主要环节
(一)提出(tí chū)问题阶段
1.创设情境
2.提出(tí chū)问题
(二)确定主题阶段
理
3.归纳(guīnà)整
4.讨论形成
5.主题表述
6.选择主题
第5页/共25页
第六页,共24页。
1.创设(chuàngshè)情境
激起学生的问题欲和探究欲;
打开(dǎ kāi)发现、提出问题的
思路。
问题(wèntí)情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情境;
可以是创设的虚拟情境。
如:《农民工之歌》
第6页/共25页
第七页,共24页。
2.提出(tí chū)问题
综合实践(shíjiàn)活动课程的内容框架由“维度——主题 ——活动”构成。
“大主题”规划,“小主题”生成。 “大主题”的内涵实质是活动的范围。 “小主题”是学生围绕着它具体展开实践(shíjiàn)活动
的主题。
第21页/共25页
第二十二页,共24页。
(二)课内与课外(kèwài)相结合
主题确定课需要将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前去“实践活动”一下, 引导学生在课外深入生活去思考,认真观察自然(zìrán)、社会 和社会,拓展问题来源,激发学生的思维,打开提出问题的思 路,从平时的观察、调查等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有价值的研 究问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树立 (shùlì)起把“实践活动”融入到整个活动过程的各个环 节中去的思想,不能认为只有活动具体实施环节才有实 践活动。
第17页/共25页
第十八页,共24页。
5.主题(zhǔtí)表述
主题表述可以采用直接(zhíjiē)以活动 涉及的对象为主题的名称,如《我与民 工子女比童年》《和零花钱做好朋友》 等。也可以以主要活动、主要问题、在 活动中的主要体验、主要空间为主题名 称,如《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农 民工生病了怎么办》、《我是家乡小导 游》、《走近农民工家庭》等。
第16页/共25页
第十七页,共24页。
4.讨论(tǎolùn)形成
我对活动主题中的问题感兴趣吗?我的知识和能 力能胜任活动主题中的课题吗?这个课题有没有 实用价值?这个课题别人做过没有,如果别人做 过,那么我们再做时有没有创新?我们能否从校 内或者校外找到能指导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老师? 哪些同学能够成为我的研究伙伴(huǒbàn),这些 同学在哪些方面与我的兴趣爱好相同,他们有哪 些长处能弥补我的不足?……探讨哪些问题具有 研究价值,哪些问题没有研究意义,哪些问题我 们有能力有条件研究,哪些问题缺乏研究条件。
观察一定要目的明确 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成功的观察必须是精细的 (要特别留意哪些稍纵即逝的现象,偶然出现的现象; 关注自然现象细微的差别,不可轻意放过任何(rènhé)一个微小的发
现。)
第13页/共25页
第十四页,共24页。
⑷ 激励(jīlì)提问法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崇尚思想交流,他说:“倘若你有一个(yī ɡè) 苹果,我也有一个(yī ɡè)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 你和我仍然是只有一个(yī ɡè)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 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个 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第十二页,共24页。
⑶ 观察(guānchá)提问法
观察是指人们用感官(gǎnguān),通过看、听、闻、尝、摸等动作, 对世界上绚丽多彩的事物和千变万化的现象进行认识的过程, 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方法。
例: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伽利略与摆的定时(dìnɡ shí)定律
第12页/共25页
第十三页,共24页。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quèdìng)课的教 学设计与策略
会计学
1
第一页,共24页。
主要(zhǔyào)内容
教学分析:主要的教学目的 (mùdì)和任务
教学环节:两个阶段和六个主 要环节
教学策略:规划与生成相结合、
第1页/共25页
课内与课外相结
第二页,共24页。
教学(jiāo xué) 分析